小六基础训练第10课阅读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作者&投稿:壹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阅读答案课时练6年级下册~

1.路见褴褛,倾囊相助。
2.船上偶遇,救人危难。
因为大钊同志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帮助别人常常使自己受苦,这样他也无怨无悔,
依旧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侠义的胸怀真可称上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当对方有危难之际,可以为之舍去性命,何在乎肝与胆能派上的用场 就毫不犹豫的贡献出来。 1李大钊把刚领回来的稿费全部给了乞讨的老人。2李大钊把自己吃饭的钱给一个老人买船票。
关于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动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关于中国中产党的主要创立人: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是指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关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英语: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其自身表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是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10课
  [编辑本段]【难句解析】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答: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非常慈祥,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样,就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2)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答: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对残酷的折磨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答: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编辑本段]【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第2至第7自然段)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第8到第18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第19到第29自然段)讲父亲被审问的情形。
  第五段(从“28日黄昏”到结束。第30到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之后的情形。
  [编辑本段]【课文中心】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
  [编辑本段]【教学教案】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难点是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有条件的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情况。
  (2)对词语的理解。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严厉。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强调整体感知课文。本课的教学应强调从整体着眼,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教学时可以破题导入,以“忆”作统领提出问题: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可以进一步问学生“你觉得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总之,教学时,避免过早地主观设定重点段落,造成对课文片面的理解。
  2.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怎样引导呢?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第二,教学本课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由于课文比较长,要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可以把课文主体分成四个部分来学习:被捕前(第2—7自然段)、被捕时(第8—17自然段)、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被害后(第30—32自然段)。教师在指导时,要有重点,多提统揽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他的高尚品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教师不宜逐段讲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描写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课文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可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来说一说,体会一下。如,前面讲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待“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需强化通过朗读,再现李大钊烈士的光辉形象,在朗读中感悟李大钊临危不惧、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本文是悼念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些。描写父亲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有力。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表达了听到父亲遇害消息后全家的悲痛心情,也要在反复朗读中体会。
  四、教学案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
  (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
  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
  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
  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2.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三、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
  (1)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如:
  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
  宪兵:旧时国家的政治军事警察。
  (2)认读生字新词,把生字和下面的词语抄写两遍。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体会。如:
  1.被捕前:不顾局势严重,坚决留在北京。
  (1)局势严重:从父亲早出晚归,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等方面都可以感受到。
  (2)坚决不离开北京:从第七自然段父亲的话中的两个反问句可以体会到。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3)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父亲说的话。
  2.被捕时:与敌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在:
  (1)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
  (2)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准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
  (3)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是“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也是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8—17自然段。
  四、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
  1.体会李大钊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体会首尾照应写法的好处。现在我们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1)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五、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引导课外阅读
  1.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引导课外阅读: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所以他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人民特别同情,经常慷慨解囊,来帮助穷苦人民。

有一年冬天,李大钊从报社刚刚领回一笔稿费,他走在路上,心里很高兴。这几天夫人又为家里的生活发愁了,这一点稿费可以补贴一下家用。

他走到一个街口,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跪倒在马路边,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向过路的人们求讨施舍。李大钊走近老人的身边,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摸出全部稿费,塞到老人的手里。老人慢慢抬起头来,看看手中这么多的钱,又看看李大钊,激动得干瘪的脸上挂满了泪珠,连声说道:“谢谢,先生,谢谢,恩人。”

李大钊只是向老人点点头,说了声:“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生活。”就离开了老人。

又有一次,李大钊与一位朋友一起坐轮船。他们俩刚刚通过检票口,有个老头,没钱买票,挤在他们的后面想混过去,查票的揪住老头,厉声喝道:“快下船!快下船!”老头跪在查票的面前,苦苦哀求,求他饶过这一回。查票的不肯,一把夺过老头手中的行李,要往大江里扔。李大钊走过来,拽住行李说:“请不要扔!老人的船票钱由我替他付。”于是,他为老人补了一张船票,可是自己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

李大钊的朋友说:“你真是豪杰之士,肝胆照人啊!”

我们常用“肝胆照人”这个词来形容世间豪杰。所谓肝胆照人,是指以赤诚之心待人。豪杰之士为人光明磊落,为事不含私心,不着偏颇,有话就说,有事就提,不扭捏作态,五脏内腑无不可告人之事,澄澈得可照人影。

当对方有危难之际,可以为之舍去性命,何在乎肝与胆能派上的用场 就毫不犹豫的贡献出来。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理解。


小六基础训练第10课阅读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
第二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第2至第7自然段)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第8到第18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情形。 第四段(从“十几天过去了”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第19到第29自然段)讲父亲被审问的情形。

基础训练 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问题:
1:这一题你应该知道的,所以这题我不需要回答了. 3:从不慌不忙和严峻可以看出,不慌不忙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沉着 ,镇定. 4:被捕时. 5:我的心剧烈的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6:瞅,发现,瞪着.我还能列举:眺望,俯视,盯,视察,瞧... 7:剧烈写出了我害怕的心情,恐怖写出...

心田上的百合花的批注是什么?
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本文被选为冀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第12课和沪教版六年级下12课,题目被改为《百合花开》。本文还被选为鲁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10课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基础训练的题。

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基础训练答案?
一、锻炼 搞特殊 奔赴 二、1.留恋 2.犹豫 3.不由自主 三、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2.写字台上放着电报。3.示例:他在想以前与毛岸英一起生活的日子,在想自己与毛岸英的一次次分离与团聚。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基础训练第十课《荔枝》答案
这滋味无法形容,像葡萄一样水灵灵,像甘蔗一样多汁甘甜. 荔枝,深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南方人.它那诱人的美味,令人百吃不厌.   1、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吮吸( ) 分辨( ) 充满() 饱含()  2、选择合适的字,在下面画“__”线 (6分) 绽蕾(扬、杨)花 小巧(玲、铃)...

小学四年级语文基础训练第10课,阅读《落叶的选择》中来年的伙伴指的是...
伙伴着的是树上那片“永远不落的树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第是十课精彩挑战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第一...
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我做过了!~

新编日语简明教程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安排从第1课开始,逐步深入,包括:第1课:日语基础知识入门第2课:日语发音与基本语法第3课:日常对话基础第4课:动词和形容词的学习第5课:数词与量词的使用第6课:名词和代词的讲解第7课:句型结构解析第8课:阅读理解初步训练第9课:写作基础训练第10课:初级日语听力练习第11课:...

《基础训练》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十课 课外古诗词《白马篇》答案_百度...
1.诗中的壮士战争结束归来和木兰一样选择放弃功名官位,这是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回家比高官厚禄更重要。功名对壮士来说并不是第一位的,而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2.将本诗与《木兰诗》比较,说说两诗所写人物的不同之处。本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男子为国征战的豪气和英勇,塑造了一...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新编基础训练第四单元第10课欧洲联盟答案_百度...
【答案】: 【知识建构】马歇尔计划;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欧洲联盟 【基础夯实】一、1.D 2.C 3.D 4.A 5.C 6.C 二、7.(1)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 (2)《布鲁塞尔条约》;《马斯特里赫特 条约》三、8.(1)图略。主要特点:①各国经济都有较快 的发展;...

费县13255534298: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的标题意思,求帮助,基础训练上的 -
圣文一捻: 是别饿坏了那匹马吗?标题的那匹马指的是那匹千里马,也就指的是作者许申高,别饿坏了暗指让我每天都来读书,不要让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我失望.

费县13255534298: 豪杰之士,肝胆照人的答案 -
圣文一捻: 哈哈!我和你一样,也是基础训练上有这一题,是别人说李大钊的吧? 答案是:以真诚的人待人,李大钊为人光明磊落,无含私之心,不着偏颇之心.

费县13255534298: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 -
圣文一捻: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法于课内,然后再得发展于课外.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习作教学,必然会造...

费县13255534298: 读好英语的窍门是什么 -
圣文一捻: 先说一些学习方法,第二段为考试方面的学习建议: 〖你好,好好学习很高兴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英语中的学习方法总结如下: 学好英语要的努力勤奋,要每天学习单词和语法,英语水平好比一座楼房,语法是盖楼房的砖瓦,而单词就是装...

费县13255534298: 高一年级政治课堂教学计划
圣文一捻: 工作计划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可以让我们能够认真的去思考自己的岗... 强化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三、学生情况分...

费县13255534298: 怎样学习篮球?拜托各位了 3Q -
圣文一捻: 这是我的建议,可以试一试,看看是否适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改进调整.一个大前提:练习前充分热身,练习后必须放松肌肉后再结束,每天练习结束后,不要马上洗澡,半小时以后再洗. 周一...

费县13255534298: 如何提高200米? -
圣文一捻: 第一,200m起跑,最好运用起跑器.起跑器运用适当,可以快别人0.2-0.3秒. 起跑器,必然要调整好高度,切记不能太高. 开考时,最好自己操练一下起跑,就跑一两步,让自己尽快进入状况,感应感染一下起跑的那种感受. 起跑时,身体尽量往...

费县13255534298: 范君问散文《陋室吟》阅读训练答案 -
圣文一捻: 陋室吟 作者:范君问 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