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百越纹身之地包括哪些地方阿?

作者&投稿:龙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柳宗元的“共来百越文身地”这句诗中的“文身”作何解释~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唐 - 柳宗元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释】: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飐: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唐 - 柳宗元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注释】: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飐: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明人瞿庄评说:“闽在古为百越纹身之地,至王以神明之胄居之,故能乃凡心中国,从诸侯兵踣秦踣楚,佐炎汉帝业,策勖盟府,显受王符。三山磅礴之气为之增壮。自时厥后,渐靡风教,用夏变夷。驯至唐、宋之世,笃生秀民,或立垂训,或世为宰辅。蝉蜕荒服之习,澡沐邹鲁之化者,王实开之。”
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意义上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本文重点介绍其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也叫“秦瓯战争”,但是在史书上记载比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数书籍中有少量相关记载,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将赵佗在公元前214年攻占百越后不久就与秦朝廷貌合神离,在秦末又拒绝派自己手下的秦军部队北上与反秦起义军作战,封锁了两广与中原的联系,并在秦灭亡后建立起了南越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南越国属于地方割据政权,现今历史学家对地方政权的历史了解历来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对这次战争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少量史书的记载上。但是我们就从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这同样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军统一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惊人的。
  历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战争为“秦瓯战争”,主要由于百越土著部队的最初首领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西瓯国的位置在现在的广西),其实参战的百越军不仅仅是西瓯国军队,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其他土著武装也参加了战争,但是总指挥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而主力是西瓯军而已,“译吁宋”这个名字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是百越土著军首领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说“译吁宋”这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令,因为“译吁宋”这个三个字和现在两广的壮语和粤语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军是外来人,这次战争秦军并没有深入两广腹地,对西瓯军的底细应该也了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著军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号当作该指挥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确定该战争的百越军首领确实为西瓯国首领,至于该首领是不是叫译吁宋?如果不是的话,那战争中西瓯国首领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西瓯军在战场上喊“一二三”?这些都已经无法考证。
  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根据不少野史记载,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百越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就被耗尽了,最后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这已经算是第二次秦攻岭南的战争了。
  秦瓯战争狭义上说是秦王朝与盘踞在广西的西瓯国的战争,但是实际上应该说是秦王朝与整个南方百越民族的战争,这次战争完善了中华的基本版图,从此以后,广西和广东成为了中华版图的省份,期间虽然在秦末汉初时期曾经由秦将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而独立出去,南越军在汉初高祖和吕后当政时期也曾经数次击败汉军的进攻,但是南越军同样消耗很大,在汉文帝时期,南越国撤帝号,与汉朝修好,在汉武帝时期,10万汉军南下进攻南越国,南越国经过此前的对汉战争,伤亡已经很大,无力抵抗强大的汉军,最后南越王率领南越全国在籍的40多万老百姓投降汉朝,此后两广之地再也没有和中华大地分开。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且不说秦军在三次战争中前后了损失了30多万人马,两广地区的老百姓也遭到惨重的损失,在历史资料中记载秦军在第二次战争后的部队全部留在两广,这些秦人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现在的两广老百姓祖先的一支。这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为两广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期间,两广并不是战场,此时的两广几乎已经算是独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国各朝人口》一书中却记载着在秦末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两广人口只有40多万人,这里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也就是说这时两广的原百越民族从秦瓯战争前的50万锐减到10万人这样,而这期间两广并没有什么瘟疫流行的文献资料,当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战争结束后还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从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认为战争造成人口减少的原因应该是最主要的,在战争中,起码有近40万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东南亚。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在两广建立的南越国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有号称“百万带甲”,但是根据历史学家分析,南越国总人口最多的时候(大致是汉高祖以后的吕后当政时期)也不会超过80万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万人左右,“百万带甲”系为夸张而显示国威的说法,在最后投降汉朝的时候,南越人口在册投降的只有40多万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册记录内的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60万人。
  不管怎么样,这次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虽然民族的融合往往都要经过残酷的战争,但秦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两广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青云谱区的历史沿革
青云谱有悠久的文明历史。约在5000年前,此地抚河东岸的岗地丘陵(窑头村)一带,早有新石器时期的原始人居住,最初的居民为百越族、纹身。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箭头等可知先民靠渔猎、农耕为生。据《尚书·禹贡》记载:在夏、商、周三代,区境已被列入“扬州地域”,春秋战国时,此地处吴之东、楚之...

柳宗元或刘禹锡的名句!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刘禹锡: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种桃...

龙虎山建制区划
从夏商西周时期,龙虎山地属扬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百越之地,多次更迭归属,居住着古越族人,从事渔猎、农耕,擅长金属冶炼与水上航行,有断发纹身、崖墓葬的习俗。秦始皇时期,龙虎山地被纳入九江郡,后又分置余汗县。秦末乱世,龙虎山地归属番县,本地越族人曾随吴芮助诸侯伐秦。西汉时期,龙虎山...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什么意思
受到惊吓的风儿啊,乱贴在荷叶水上,细密的雨啊,歪斜的打着篱笆墙。很冷清的意境啊,述说着主人公的心事。谢谢!

百越族文化特点
在生活和习俗上,百越族也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实行凿齿的传统,这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装饰方式。他们有着独特的断发纹身习俗,通过这种仪式表达身份或信仰。在社会交往中,契臂为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盟誓方式,体现了他们的契约精神。饮食方面,百越族以海产为主食,这反映了他们与海洋的紧密联系。他们擅长建造...

柳宗元有哪些名句??
□韵译: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初秋夜坐赠吴...

百越是哪个民族
问题一:百越,百越民族主要有哪些文化特征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

《笠翁对韵》十一 真(2)
南宣:推广到南方。汉武帝时,统一南方百越之地,议立南海、苍梧等九郡。武帝平蛮开百越:汉武帝平定南方,收服百越。百越,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总称,居住两广、海南岛一带。如汉时有闽越、瓯越、南越、骆越等。其文化特征为断发、纹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铸铜鼓等。亦作百粤。义旗西指,韩侯...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熬死刘邦,熬死自己儿子,最终称王
在秦朝以前,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海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福建南部在内的岭南广大地区,散居着众多的越族部落,被称为“百越之地”。 那里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很低,各部落之间经常相互争斗、残杀,经济文化落后,“裸以为饰”,“断发纹身”,“披草莽而邑”,过着原始的生活。 公元前219年,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将目光...

请列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黎族自称“黎”,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公元前111年的《汉书》。作为岭南民族的分支,黎族的居住地原属于古代百越之地。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有本民族文字。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独特的陶器、编织、刺绣等传统工艺。此外,黎族还保留着古老的纹身习俗,这种习俗在世界上其他民族中极...

蒲县15650485849: 请问百越纹身之地包括哪些地方阿? -
白雄利宝: 你好!明人瞿庄评说:“闽在古为百越纹身之地,至王以神明之胄居之,故能乃凡心中国,从诸侯兵踣秦踣楚,佐炎汉帝业,策勖盟府,显受王符.三山磅礴之气为之增壮.自时厥后,渐靡风教,用夏变夷.驯至唐、宋之世,笃生秀民,或立垂训,或世为宰辅.蝉蜕荒服之习,澡沐邹鲁之化者,王实开之.” 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蒲县15650485849: 百越之地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白雄利宝: 百越之地古文中泛指南方地区.就是现在的苏南、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生、市、自治区,也包括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

蒲县15650485849: 东方神起5只谁有纹身?
白雄利宝: 在中老大有! 他背后纹身的意义体现着他不变的信念与决心 侧面中间:TVfXQ SOUL(东方神起灵魂) 左右两边的音符由英文字母组成,是两句著名的英文谚语 左边为低音符号:The pleasures of the mighty are the tears of the poor. (强者的快...

蒲县15650485849: 古代百越是指哪里? -
白雄利宝: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

蒲县15650485849: 岭南包括哪些地方? -
白雄利宝: 包括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简介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

蒲县15650485849: 共来百越文身地 一词全文 -
白雄利宝: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蒲县15650485849: 岭南地区包括哪 -
白雄利宝: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

蒲县15650485849: 南蛮包括哪些地区 -
白雄利宝: 您好,蛮是中国古代对南部的部族的称呼,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现在所说的南蛮通常指云贵两广一代. “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

蒲县15650485849: 柳宗元有哪些名句?? -
白雄利宝: 欵乃一声山水绿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流曲似久回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蒲县15650485849: 岭南是哪里省 -
白雄利宝: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历史上,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后,“岭南”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