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和勤奋的辩论赛(看过《伤仲永》课文的进!)

作者&投稿:邬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勤奋与天赋的辩论赛~

本辩题中,努力和天赋显然是主次矛盾的关系,因此本题的焦点就是论证谁是主要矛盾。但是,片面的讨论努力与天赋谁更重要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二者的重要性是相等的,只有将二者放入同一语境,产生具体的矛盾联系才能做出比较。所以,在辨析努力与天赋谁更重要时,必须紧紧抓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一特定的语境。从这个角度看,先天的因素是纯动物性质,它来源于DNA来源于遗传,所谓天赋不过是诸如神经反应比常人迅速、生理结构比常人结实等等,这些东西至少在目前来说是人力无法控制的。相反,后天的努力是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努力是可控制的。在天赋一定得情况下,努力程度的深浅决定成长水准的高低;反之在努力一定得情况下,天赋的高低决定成长水准的高低。但是,由于努力是可控而天赋是不可控的,因此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只有把握了你所能把握的事物,你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努力比天赋更重要。(以上是基于你方观点出发的内容)剩下的内容下次再补充~ 追问: 谢谢你.要继续补充哦. 回答: 从对方的角度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努力必须依附于天赋才能产生价值,天生患小儿麻痹症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天赋是一个标杆,努力只有围绕天赋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天赋或许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了解天赋把握天赋,因势利导,判断出正确的方向,才能取得成功,卡耐基说过:一个人选择的方向比他的勤奋更重要。人们常说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99%的努力+1%灵感,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他的下文是1%的灵感比99%的努力来得更不容易。 .

1、“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恶劣的环境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
2、“人之初,性本善.出生的宝宝差距都不大。孩子的好坏都是父母养出来的,什么样的环境造就怎么样的人!”
3、“孩子的潜能是靠父母去开发和培养的,卡尔威特包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4、针对正方馒头观点提出:“ ‘三岁定终身’的‘三岁’指的是后天;而‘本性难移’的‘本性’也是后天形成的!”
5、“同样优生优育的孩子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也不能成为人才!与雄鹰、猎豹相比,人因为后天环境的不断进化与不断提高,成为了能够直立行走的高等动物,这难道不正说明了后天更重要吗?”
6、“天生残疾的人经过后天努力,也能成为杰出人才,甚至比正常人更为优秀!张海迪就是很好的例子!”
7、“先天的不足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我们自己不能左右,后天我们一定要自己决定!”
8、“我们就是在后天的学习、工作中、社会实践中慢慢成熟起来的。”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向大家证明了后天环境更加重要!
10. 对方说的例子不具有代表性,毕竟针对的更应该是大多数,而不是包括所有的个例,同样是20岁的智障儿。有接受过针对性的教育和没有接受过针对性的教育,也许他的智商就是3岁和5岁的差距了
11. 如果非要将那些不可逆转的事实拿来做为论证的话,那将一个智障人和爱因斯坦一起放到火星去,看看两个先天条件截然不同的人会不会还是那样的有天壤之别,还不是都逃不脱一个死字
12. 我们的辩题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个更重要而不是后天努力,后天环境是外界因素而后天努力是自身因素!~你偏题了~谢谢
13.牛顿,海伦,别说他们与生俱来就知道什么规律定理,还不是有了兴趣后,努力的专研,才换来的。这就是努力结果。 所以当然是后天环境比先天遗传更重要
14. 后天环境是决定了先天因素
为什么类人猿会进化成人,是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了基因 并决定了基因的发展方向.举例:夫妻两个出生都不是近视,但是由于看书不当,后来夫妻两个都近视了,他们的孩子就有60%的几率是近视眼
也就是说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基因 为什么夫妻会是近视眼 因为环境导致的.如果是古代 没有书,一般很少有人是近视眼 .但是近代 科学的重要性 学习的重要性.基因从上一代的环境中改变,然后影响下一代,环境还是主导的,所以环境更重要

一、全文浏览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二、题目意义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不过从历史宏观的观点来看,只能说方仲永他爸太蠢,莫扎特的父亲也带他儿子从小巡回演出,可你瞧瞧人家。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原文及注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 “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四、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五、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大臣。唐宋八大家之一。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生于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号半山。父王益,进士出身,长期在今江西、广东诸州县任职,卒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通判任上,全家举迁后久居不去,江宁成为第二故乡。幼随其父遍历各地,见多识广,深谙民情。庆历二年(1042)举进士,出任潍南东路(治今江苏扬州)判官。庆历七年(1047),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东南)知县,遍访东西14乡,部署水利兴修,创导贷谷与民(为“青苗法”之发端),政绩有声,且对理财必须“资之天地”(即靠发展生产)有独特的见解。皇佑三年(1051)再调任舒州(今安徽怀宁)通判。时在京名人范仲淹、富弼等闻其文辞政事有声,交表推荐,均以“家贫口众”不愿就翰林馆职,其间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坚请离京出任东南地方官吏,“得尽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次年移任提点江南东路(治饶州,今江西波阳)刑狱,不久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书》,力言当从培养、使用人才的各个环节着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财、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实为后来变法的早期纲领或理论雏形。仁宗赞其文才,拔为知制诰,然对改革不加采纳。再上《时政疏》(又名《本朝百年无事札》;一说呈于熙宁元年,神宗时,强烈呼吁及时改革,“有为之日,莫急于今日;过今日臣恐有无所及之忧”。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丧回江宁守制,离职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次年改元熙宁。由江宁知府改任翰林学士,应神宗之召,力主变法。熙宁二年(1069)二月,出任参知政事,入主制置三司条例司,准备变法。吕惠卿亦于同时被任为条例司检详文字,成为王安石变法行政副手。是年颁行均输法、青苗法与农田水利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宰相。神宗罢制置三司条例,权归中书。颁行保甲法与募役法(先在开封府试行)。此后三年内渐次颁行贡举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与置将法;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次年即推行至全国。熙宁七年(1074),因外有文彦博、司马光,内有三后(仁宗后、英宗后与神宗皇后)激烈反对新法,郑侠献《流民图》危言耸听,又加新法要员吕惠卿与曾布互争失和,神宗权罢新法,愤而辞职凡六次,出知江宁府,离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复相,终因与神宗不合,变法进展困难,一年不到,再次辞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封爵荆国公。晚年好佛,闲赋以著述《字说》为娱,仍不忘变法。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 “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先后罢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谥“文”,故史称“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辑本等传世,余佚。

六、重点词句解释

一、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感到奇怪;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看;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或:有人;
16.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名词动用(请客);
17.邑人:同县的人;
18.乞:求取;
19.利其然:贪图这样(一次有利可图);
20.扳:通“攀”,牵,引;
21.环谒:到处拜访;
22.使:让;
23.从:跟从;
24.称:符合;
25.泯然:消失的样子。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就近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事后写上了名字,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和谐的相处作为诗的内容。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着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辞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乞讨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贪图这样,硬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以成为普通人。

七、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二、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练习说明

一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 于: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有关资料

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 (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这个难说.站在勤奋方面就好说点
没有天赋,即使你努力了也达不到你理想的程度.即使达到了也只是几率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过: 1%的天赋+99%的汗水=天才(100分)
但少了1%的天赋就只有99分了,倘若有天赋那则是100分了(如果给反方运用就完了.变成反作用)
或者直接点.拿出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来当后盾.说你们班同学认为可以超越达芬奇的话就去画幅蒙娜丽莎(这绝对不可能),既然不可能这就完全说明了你们班同学没天赋..所以画不出

似乎有点别扭.

大致意思是:
有时如果没有天赋,再勤奋也没有,不懂就是不懂,即使很勤奋也不一定可以明白。而且有时很有天赋的人即使不勤奋也会。

原创,仔细的你就自己想吧,给你个观念,因为我现在实在没时间,所以对不起啊!只能给个提纲。


辩论赛“天赋比勤奋重要”的思路是什么?
一、思路:1、第一段给出论点。2、第二、三、四段举例论述。3、第五、六段总结。二、辩论稿 要想成功并出人头地,是需要天资聪颖,也需要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还包括如今很被看重的“人设”亦即人际关系,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数学家华罗庚说:“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是根本的问题...

辩论赛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吗?
在辩论赛中,论题 "天赋比努力更重要" 可以分析如下:正方论点:天赋是人类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代表一个人在出生时所具有的一些优良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天赋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努力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其本质上还是受到天赋...

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辩论赛
1、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和潜力,为个人在特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提供了基础。2、天赋使人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加高效。拥有天赋的人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表现出色。3、天赋能激发人的热情和动力。发现在某个领域具有天赋时,往往会更有动力去追求卓越,付出更多的努力。反方:努力更重要。1...

努力比天赋重要攻辩环节可以提的问题?
努力比天赋更重要的辩论环节可以提的问题有以下这些:努力学习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自律品格,这些难道不比天赋更重要吗?努力学习,可以让自己自主的增加阅读面,扩大我们的见识和专业知识的增长,难道这些不比天赋更重要吗?

勤奋与天赋的辩论赛
天赋或许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了解天赋把握天赋,因势利导,判断出正确的方向,才能取得成功,卡耐基说过:一个人选择的方向比他的勤奋更重要。人们常说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99%的努力+1%灵感,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他的下文是1%的灵感比99%的努力来得更不容易。 ....

关于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未必处于勤奋的辩论词
天才处于勤奋:一开始是对辩题的解析。天才的定义:智力超高的群体。并非天生的人才(注意)。勤奋:是通过努力的过程得到的。接着分两段:第一.太多的名言来充斥这个观点了。比如:爱因斯坦的,等等。太多了!而且往往是非常有利正方的。然后举出努力的人物例子。第二.也存在很多例子是天才因为不努力而...

辩论赛:勤奋与天赋哪个更重要 勤奋方的攻辩问题
勤能补拙,这个词可以看出勤奋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勤奋重要!正如仲永,小时多有天赋啊,到最后怎么了啊:“泯然众人矣。” 所以可见勤奋比天赋重要

有关于成功靠天赋还是靠勤奋的辩论赛内容??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如果不努力只依靠天赋那样会一事无成。只要通过勤劳的拼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也只有通过勤奋的努力才能充实的渡过每一天!要想成功必须得勤奋!对于辩论赛,主要的是查询资料要完善,从各个方面去辩证!从古...

辩论赛,学习中,勤奋重要还是天赋重要??
勤奋是你要有很强的知识基础,天赋是你要有很好的反应、很强的记忆,

辩论会,天赋与努力
如果一个人是真的一点天赋都没有的话,无论他多么的努力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最后的结果最多只能说是值得敬佩,值得学习,但是绝对不会是成功。用两个很简单的算式我们就可以看出天赋和勤奋那个更重要了“49%的汗水+51%的天赋”和“51%的汗水+49%天赋”哪个更接近成功?不能不承认如果说含税的累积...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天赋和勤奋的辩论赛(看过《伤仲永》课文的进!) -
栋萍赛克: 这个难说.站在勤奋方面就好说点 没有天赋,即使你努力了也达不到你理想的程度.即使达到了也只是几率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过: 1%的天赋+99%的汗水=天才(100分) 但少了1%的天赋就只有99分了,倘若有天赋那则是100分了(如果给反方运用就完了.变成反作用) 或者直接点.拿出达芬奇的作品 来当后盾.说你们班同学认为可以超越达芬奇的话就去画幅蒙娜丽莎(这绝对不可能),既然不可能这就完全说明了你们班同学没天赋..所以画不出 似乎有点别扭.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我们班老师上完《伤仲永》一课后说要举行辩论大赛题目是人的成功是靠先天的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我是后方 -
栋萍赛克:[答案] 后天努力,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99的汗水,如果只靠天赋的话后果就和方仲永一样.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天生资质和后天努力哪个更重要? -
栋萍赛克: 某种程度上说,后天的努力决定成败.因为一个人的天生资质再好,如果不开发利用,哪也不会有成功的.所以,无论天生资质如何,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当然,努力也要看方向的.方向选的准,会更容易成功一些.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谁知道伤仲永的辩论会,正方是说天赋是成才的关键,反方说后天的学习是成才的关键 -
栋萍赛克: 关于《伤仲永》辩论会(正方辩论) 各个学科的开山鼻祖都是靠天赋获得成就的.木匠祖师鲁班有人给他锯子吗?还不是靠天赋,割草被锯齿状的叶子割破手就产生了发明锯子的念头.在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更是这样.莫扎特5岁作曲,肖邦...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哪位大大能提供些天才比勤奋更重要的辩论素材? -
栋萍赛克: 天才的真正的定义是天生具有超凡才能的人,而并非后天努力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才人.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印度有一位儿童,今年11岁.然而他在7岁时就开始学习微积分,并能够熟练掌握;8岁开始读研究生;9岁就开始研究相对论.你想...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辩论会:勤奋与天分哪个更重要 一辩陈词 -
栋萍赛克: 我觉得天分比勤奋重要.“天”,光这个字应该谁都会懂.这不是你努力不努力和付出多少努力能达到的.这个是先天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你拥有的天分,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勤奋.天才就离你不远了.而假设你认为勤奋很重要,天分可有可无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无论你多么努力,付出多少代价.天分不在的空缺,你是无法用任何东西去填补的.要是你能填补的了,他就不会叫“天”分了.我们说天分重要,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懂得什么叫勤奋.相反,我们会抓住这个罕有的机会.再努力地运用勤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关于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未必处于勤奋的辩论词 -
栋萍赛克: 明确什么是天才.. 1、天才是有很大天赋..通过勤奋能过获得很大成功..而不是勤奋后获得成功的都是天才..所以天才不是出于勤奋的..天才是能付出比别人少的努力却能获得不比别人少的成功.. 2、爱迪生说过..天才是99%的汗水和1%的智慧..所以天才出于勤奋..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高分!辩论:天赋和后天努力哪个更重要? -
栋萍赛克: 天赋就是个加速齿轮看你走不走加速再快不走也到不了目的地龟兔赛跑就是个好例子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天资与勤奋的辩论赛 -
栋萍赛克: 你们是辩天资还是勤奋谁更重要呢?还是做什么事情要天资还是勤奋啊?要有辩题,才好破题嘛 这样的话,首先你要有天资和勤奋的定义.要把握住比较,因为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天资和勤奋.这要呢勤奋更站的住脚一些,爱因斯坦说过成功=x+y+z,爱迪生说过天才是99%的努力和1%的灵感.所以就要比较,如果你是勤劳方,你叫要抓住伟人的事例来说,勤奋更重要,比如伤仲永什么的.如果你是天资方,你要会诡辩,要把天资的定义夸大化,甚至说我们有天资就是不傻,要压倒对方的例子. 主要是不知道你的辩题是什么,只能给你这么多帮助.祝你赢得比赛~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781085381: 是先天天赋重要还是后天努力重要 最好和<伤仲永>有联系
栋萍赛克: 都很重要!! 但是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就像仲永,他虽然天资聪颖,可以说是个天才,但是他少了后天的努力,最后变的很昏庸,可见后天的不断努力是很重要的,所以没事要多充充电,自我增值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