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概念梳理

作者&投稿:文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物理全部概念 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一, 质点的运动(1)-----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 2 –V0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 =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x= V_o 2.竖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 V_o t 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 / 2

5.运动时间t=(2S_y / 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 1/2 )

6.合速度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_y / S_x=gt / (2V_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 / t=2πR / T 2.角速度ω=Φ / t = 2π / T= 2πf
3.向心加速度a=V2 / R=ω2 R=(2π/T)2 R 4.向心力F心=mV2 / R=mω2 R=m(2π/ T)2 R
5.周期与频率T=1 / 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 / 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 / s

角速度(ω):rad / s 向心加速度:m / 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 / R3=K(4π2 / 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 / r2 G=6.67×10-11N·m2 / 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 V_2=11.2Km/s V_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 / (R+h)2=m4π2 (R+h) / T2
h≈36000 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 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 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 m_1m_2 / r2 G=6.67×10-11 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 Q_1Q_2 / r2 K=9.0×109 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 I L 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 当 L⊥B时: F=B I L , B//L时: F=0

9.洛仑兹力f=q V B 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 当V⊥B时: f=q V B , V//B时: f=0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 L:有效长度(m), 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 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矩

1.力矩M=FL L为对应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点)的垂直距离

2.转动平衡条件 M顺时针= M逆时针 M的单位为N·m 此处N·m≠J

有些超出高一了

高一物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 力

(一)、力的概念
1.力是 。
2.力的物质性是指 。
3.力的相互性是 ,施力物体必然是受力物体,力总是成对的。
4.力的矢量性是指 ,形象描述力用 。
5.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 .
6.力可以按其 和 分类。
举例说明:
(二)、重力
1.概念:
2.大小:公式G=mg g称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 最大, 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 。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
3.方向: 。
4.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物体的重心 物体上(填一定或不一定)。
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 粗略确定。
5.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进行测量.物体 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三)、弹力
1.概念:
2.产生条件(1) ;
(2) 。
3.大小:(1)与形变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
(2)表示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f=kx
式中的k被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的单位是 ,它由 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 。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 的方向;
(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 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 。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 ;②两物体间存在 ;
(2)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 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 相同。
(2)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的 相反。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断。
3.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f = μFN 式中的FN是指 ,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式中的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 决定。
(2)静摩擦力的大小: 0< Ff静 ≤Ffm 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 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 .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作 ,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矢量和标量: 的物理量叫矢量, 的物理量叫标量.标量按代数求和.矢量按 求和,
5.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6.一个力,若它的两个分力与该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7.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8.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
9.(1)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
(2)共点的三个力,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3)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2.质点:
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
3.时间、时刻
(1)时刻:对应时间轴上
(2)时间:对应时间轴上
4.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与时刻相对应,一个时刻对应一个 。
(2)位移:
(3)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路程: ,是 量
位移: ,是 量,与 无关。
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5.速度、加速度
(1)速度: 与 的比值,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
①公式 : v=s/t 单位:
②速度为 量,其方向与 相同
③瞬时速度指
(2)加速度: 的物理量,它等于 与 的比值。
①公式:用v0表示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t表示经过一段时间t末了时刻的速度(末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为 ,用a表示加速度,那么:a=
②国际单位: ,读作: ;
③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 ;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用“+”、“-”来表示,如果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表示: ,“-”表示 .
⑤a与Δv、v的关系:
是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里速度的改变量,它只是一个量度式,不是决定式,其大小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与Δv、v都没有必然的联系。Δv表示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大时,a可大可小也可以为零,Δv大时,a也可以很小。
⑥加速度方向和运动关系:
1/当a与v0方向相同时,v随时间增大而 ,物体做 ;
2/当a与v0方向相反时,v随时间增大而 ,物体做 ;
3/当a=0时,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物体做 ;

(二)两种基本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都相同,则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vt=
位移公式:(s-t式) (s-v式)
注意: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取 号

(三)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 作用下 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 。
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自由下落的运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物体都受到
的影响。只有在物体所受的 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才可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它们的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这些公式中的v0取作零,并且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
①连续时间后总位移的比
S1:S2:S3:……=
②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比
SI:SII:SIII:……=
③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
SII-SI = SIII-SII= SIV- SIII……=
④连续相同位移内的时间之比
t1:t2:t3:……=

(三)运动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位移-时间图像(s-t图)如图1。
①图像特点:
②图像上的一个点对应的是: ,如图所示P点表示在 ,物体的位置为
③从图中可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 ,
④图线的斜率表示 ,从图可知物体的速度为
(2)速度-时间图象(v-t图)如图2。
①图像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②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图)如图3
①图像特点:
②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
③图线的斜率表示:
④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图4所示,Ⅰ表示 的运动,Ⅰ、Ⅱ图线倾斜程度相同表示 相同,Ⅲ图线的斜率比Ⅰ、Ⅱ图线的斜率 ,说明了 ,图线Ⅳ与Ⅰ、Ⅱ、Ⅲ不同之处是: ,说明做 运动

一下是网址,可以下载,是些概念梳理的练习

第一章 力

(一)、力的概念
1.力是 。
2.力的物质性是指 。
3.力的相互性是 ,施力物体必然是受力物体,力总是成对的。
4.力的矢量性是指 ,形象描述力用 。
5.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触,如 .
6.力可以按其 和 分类。
举例说明:
(二)、重力
1.概念:
2.大小:公式G=mg g称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 最大, 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 。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
3.方向: 。
4.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物体的重心 物体上(填一定或不一定)。
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 粗略确定。
5.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进行测量.物体 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三)、弹力
1.概念:
2.产生条件(1) ;
(2) 。
3.大小:(1)与形变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
(2)表示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f=kx
式中的k被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的单位是 ,它由 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 。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 的方向;
(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 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 。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 ;②两物体间存在 ;
(2)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 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 相同。
(2)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的 相反。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断。
3.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f = μFN 式中的FN是指 ,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式中的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 决定。
(2)静摩擦力的大小: 0< Ff静 ≤Ffm 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 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 .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
作 ,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进行合成运算时,一般不能用代数加法求合力,而必须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4.矢量和标量: 的物理量叫矢量, 的物理量叫标量.标量按代数求和.矢量按 求和,
5.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6.一个力,若它的两个分力与该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7.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8.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
9.(1)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
(2)共点的三个力,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3)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第二章 直线运动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2.质点:
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
3.时间、时刻
(1)时刻:对应时间轴上
(2)时间:对应时间轴上
4.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与时刻相对应,一个时刻对应一个 。
(2)位移:
(3)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路程: ,是 量
位移: ,是 量,与 无关。
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5.速度、加速度
(1)速度: 与 的比值,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
①公式 : v=s/t 单位:
②速度为 量,其方向与 相同
③瞬时速度指
(2)加速度: 的物理量,它等于 与 的比值。
①公式:用v0表示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t表示经过一段时间t末了时刻的速度(末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为 ,用a表示加速度,那么:a=
②国际单位: ,读作: ;
③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 ;
④加速度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用“+”、“-”来表示,如果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表示: ,“-”表示 .
⑤a与Δv、v的关系:
是速度的变化率,即单位时间里速度的改变量,它只是一个量度式,不是决定式,其大小反映速度改变的快慢,与Δv、v都没有必然的联系。Δv表示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v是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大时,a可大可小也可以为零,Δv大时,a也可以很小。
⑥加速度方向和运动关系:
1/当a与v0方向相同时,v随时间增大而 ,物体做 ;
2/当a与v0方向相反时,v随时间增大而 ,物体做 ;
3/当a=0时,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物体做 ;

(二)两种基本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都相同,则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vt=
位移公式:(s-t式) (s-v式)
注意: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取 号

(三)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 作用下 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 。
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自由下落的运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物体都受到
的影响。只有在物体所受的 与物体的重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下落才可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它们的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这些公式中的v0取作零,并且用g来代替加速度a就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
①连续时间后总位移的比
S1:S2:S3:……=
②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比
SI:SII:SIII:……=
③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
SII-SI = SIII-SII= SIV- SIII……=
④连续相同位移内的时间之比
t1:t2:t3:……=

(三)运动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位移-时间图像(s-t图)如图1。
①图像特点:
②图像上的一个点对应的是: ,如图所示P点表示在 ,物体的位置为
③从图中可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 ,
④图线的斜率表示 ,从图可知物体的速度为
(2)速度-时间图象(v-t图)如图2。
①图像特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②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图)如图3
①图像特点:
②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
③图线的斜率表示:
④图像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
图4所示,Ⅰ表示 的运动,Ⅰ、Ⅱ图线倾斜程度相同表示 相同,Ⅲ图线的斜率比Ⅰ、Ⅱ图线的斜率 ,说明了 ,图线Ⅳ与Ⅰ、Ⅱ、Ⅲ不同之处是: ,说明做 运动

这分也忒少了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有哪些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有:基本概念、运动图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 基本概念 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加速度...

求高中物理必修一的所有知识点概念及性质,公式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一人教物理必修1概念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

高一物理概念梳理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它们的 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3.力...

物理必修一前两章基础概念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

解析一下一物理概念
功其实就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相应有多少能量形式发生转化。

高一物理第一章概念总结(急急)
1做平动物体: 物体各点运动方向一致 2位移和路程的关系: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而无方向,位移≤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 3矢量: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标量: 只有大小而无方向,...

归纳8年级上物理第一和二章的知识概念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公式以及概念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复习概念 -
亓怀齐洛:[答案] 高一主要是力学部分,然后是能量守恒.基本上能把这两项理解清楚,高一物理也就过关了.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和公式 -
亓怀齐洛:[答案]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
亓怀齐洛: 高中物理'加速度',一般都是指'匀加速度',即,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1、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符合下式:V==at,t为时间变量, 我们有 a==V/t 表明,加速度a,就是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率. 2、V==at是一个直线方程,它相当于数学...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亓怀齐洛: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梳理 -
亓怀齐洛: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概念
亓怀齐洛: a) 运动学 参照系 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对速度 向量和标量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运动的合成 抛体运动 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b) 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中物理公式和概念 -
亓怀齐洛:[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1.V=X/t V是平均速度(m/s) X是位移(m) t是时间(s); 2.Vt=Vo+a0t 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²)t是时间(s); 3.X=Vot+(1/2)at² X是位移(m) Vo是初速度(m/s) t是时间(s) ...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概念 -
亓怀齐洛:[答案]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1.2知识总结 -
亓怀齐洛: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范围很广,从原子到宇宙都是其研究对象.故有许多分科.〈如力学,电学,光学,电磁学,量子物理学等等〉 1力学. 力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力学中,只研究...

兴安区17185117358: 高一物理、概念 -
亓怀齐洛: 他们所需要的介质不同.声波的传递需要物质,而光(电)波的传递需要空间和时间(合称时空).他们的本质不同,光波具有粒子性而声波什么都不是,只是由震动导致周围物质震动的体现的一种形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