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这篇课文能提什么问题

作者&投稿:袁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了草原这边课文,可以提什么问题?~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写作背景是什么?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
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扩展资料
原文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回答:《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文本?你要什么?课文?随笔?教案?算拉,找到这个,你看看有用不!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十六亿吨,其中十二亿吨被搬到了大海,四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四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五百五十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动;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跪求草原一文所有资料,老舍写的!!急急急!!!
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一).归纳式结尾归纳式结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当然主要是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在原学习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提高,进而完全掌握。一位老师在教《景阳冈》这篇课文时,他的...

高中语文说课稿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从思想的高度开始这篇课文的学习。整个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我首先提出2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课文。这两个问题是:(1)史怀哲向谁呼吁?(2)呼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学生集体回答,老师明确:史怀哲向全为类呼吁,呼吁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 2...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了什么道理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

有关草原这篇课文的一些资料有没有啊?
草原特色 1.开阔平坦,视野宽广,适於奔驰 2.有明显的乾湿季之分 3.雨量约在250~750mm 草原上动物的特色 1.良好的视觉 2.灵敏的嗅觉及听觉以及善跑的肢体 3.体型庞大、具有独特的体格和生活 短跑天才~猎豹 1.猎豹有结实的腿、犟壮的肌肉和柔软的脊骨;还有不能缩回的爪。2.猎豹是世界中最快...

悟以往之不见 知来者之可追什么意思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终于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已经不能改正;同时也意识了,未来的事还可以挽救。 这句话出自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下面带大家回忆一下当初学过的这篇课文吧。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东晋·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jǐ)。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夜间飞行的秘密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这篇课文主要内容,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可以提出: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蝙蝠是怎样探路的?3、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启发 夜间飞行的秘密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学会观察...

请你根据什么比猎豹速度快 这篇课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解答?_百度...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此文出自五年级语文《什么比猎豹速度快》...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原文
(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

一年级下册语文《荷叶圆圆》说课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多小朋友已经很熟悉课文了,这时候请小朋友们试背课文,再要求他们有感情的把课文齐背下来。学生很有兴趣的充满成就感的把课文背下来,最后会再可爱的举起小手大喊一个“耶——!”这时候该下课了,小朋友们还想玩,我就布置作业说:“回家还能玩,玩什么呢,玩画画。画一个大荷叶。怎么玩呢?你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条大鱼》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给一个提示:一天夜晚,汤姆和爸爸去(),汤姆(),可是爸爸坚持()。 4、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天夜晚汤姆和爸爸去钓鱼,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是爸爸坚持让汤姆放掉那条大鲈鱼。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想想哪两个部分? 三、...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这一课可以提什么提问? -
蓟刘艾兰:[答案]第一自然段既然说了一碧千里,就是很大,那为什么并不茫茫呢? 倒数第二自然段中说:“姑娘们带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羞涩和大方不矛盾吗? 第一自然段说:“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这篇课文有什么可以提的问题? -
蓟刘艾兰: 1段第二句,2段第一句,4段第二句,5段第1句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课文可以围绕题目提出设么问题急 -
蓟刘艾兰:[答案] 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课文:《草原》、 《丝绸之路》、但可以有不同的风格.3)研究的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

中原区19254346793: 请大家帮我想想《草原》这一课的问题,问题在下面,是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的 -
蓟刘艾兰: 蒙古人热情,好客,豪放

中原区19254346793: 读了草原这一篇课文我的心里还有一些疑惑我要把这些问题写出来 -
蓟刘艾兰: 呼伦贝尔草原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这里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事情,;当阳光明媚的时候,温暖而又舒适的阳关照射在整片草原上,青青的小草迎着丝丝飘开的微风在阳光下微微的摆动着,兰天上的白云悠悠的飘浮着,仿佛像一把遮阳伞为小草...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六年级课文问题 -
蓟刘艾兰: 首先,这个是文学,有些东西只能写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就行,不能像数学那么规范.你可以钻牛角尖,但在这个方面不合适. 你可以闭上眼想一想,感受一下,一望无际的野草,什么都没有,凛冽的风.感受下那种空旷,偶尔的一两只小鸟更能衬托那种空. 这段主要是写草原的那种空旷. 他坐的是汽车肯定能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了. 你要是个孩子我不笑你,你要是有点常识的大人,你就可以回家上 吊了

中原区19254346793: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的背后问题 -
蓟刘艾兰: 2 .(1).“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

中原区19254346793: 从草原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
蓟刘艾兰: 学到了真诚,蒙古族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千里迢迢地来欢迎客人.蒙古族人民既亲切,有礼貌,端上了可口的饭菜,热情地招待客人.饭后,蒙汉人民把酒联欢,十分快乐!离别时,汉族人民迟迟不肯离去,蒙古族人们不舍地挽留.暂时的离别,只是为了更为欢喜的重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深的友谊打动了我,长大了我也要为我们祖国各族人民的友谊添砖加瓦!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一文的问题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
蓟刘艾兰:[答案] 这是个打比方的句子,作者把一望无际的草原比做——无边的绿毯绣——,把羊群比做——白色的大花——,这样写突出了草原———静与动的结合```与羊形成完美的结合``———的特点.

中原区19254346793: 《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蓟刘艾兰: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扩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草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