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具有必然性

作者&投稿:澄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第2次鸦片战争是第1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这里的继续是指: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这里的扩大是指:
(1)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参考资料:辅导资料

  一、 清朝的衰落
  1经济: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2政治: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参加群众数十万,绵延近十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波及豫、鲁、冀等省。
  3军事: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以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士兵不勤操练。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锭成,遇击即破。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二、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战前的世界: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美大陆各国相继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到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2西方的殖民扩张: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除英国之外,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亦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俄国则致力于对中国领土的扩张。17世纪中叶,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订立了《尼布楚条约》,1727年,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相继吞并了西部哈萨克和北部哈萨克。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第二节 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一、 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1.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和中外贸易
  ① 闭关政策:
  A. 内容: “闭关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
  B. 表现:限制通商口岸、限制出口通商的种类和数量。四关贸易: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公行制度:洋行-公行-十三行:官方特许的垄断性商业组织;严格限制外商在华居住、行动。
  C. 目的:防止汉人的反抗,其根本原因是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限制 “朕临御多年,当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康熙)
  D. 原因:⑴防止郑成功等的反清力量,害怕西方殖民者与汉人勾结威胁自己的统治;⑵对付西方殖民者的骚扰;⑶思想上保守、夜郎自大,认为中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根本不需要外国的东西,对外贸易可有可无。⑷经济上的自然性对闭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E. 评价:是在当时世界已经进入到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已有一定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到中国的情况下。清政府顽固地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它不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是逆时代潮流而行,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危害甚大。它保护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国人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更加助长了清朝统治者的顽固保守,不求进步力求维持现状的反动思想。
  ② 中外贸易:中外贸易逆差,以英国为例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在18世纪的100年中,英国输送到中国的现银达两亿多元。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正当贸易方面,每年仍出超达二、三百万两白银以上。长期以来,英商就是以大量白银弥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一直想扩大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但问题是英国本上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没有一样是中国人欢迎的。英国最早输入的王牌货是毛织品,但东印度公司在1800年前向中国贩卖毛织品一直是亏本的。这一点外国资产阶级也供认不讳:“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毛织品贸易,这个词必然是‘失败’”。东印度公司运来中国的第二宗货物是金属品,以铅料、锡料、铜料为主,还包括少量的金属制品如刀子、钟表等,但销路有限,有时还亏本。惟一能保证获利的是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但数量不大,因为这与英国本国新兴棉纺织业的需要相冲突,不能全部解决中英贸易上的逆差问题。
  2. 鸦片泛滥及对中国社会的腐蚀作用
  总:18世纪上半页,鸦片开始作为毒品输入中国。最早由葡萄牙、荷兰商人输入,18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成为最大的鸦片贩子,19世纪大量泛滥。
  ① 主要原因: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获取高额利润,坚持进行鸦片走私贸易,极力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
  ② 好处:A鸦片贸易能够给鸦片贩子带来高额利润。B是英国获取巨大财政收入和推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手段。
  ③ 中国因素:鸦片贩子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之所以能够发生作用与中国的腐朽堕落有直接关系。
  ④ 后果:A在精神上、生理上,广大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摧残。B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C进一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3. 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和虎门硝烟
  ① 人民的呼声
  鸦片泛滥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他们对清政府的明禁暗弛表示不满,受害最大的地区是广东,很早人民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1838年12月12日发生的广州万人大示威,清政府保护侵略者镇压人民的策略这次大示威是人民群众反抗侵略者的表现。
  ② 清政府内部驰禁派与严禁派的斗争(1836-1838)
  ⑴驰禁派:驰禁派代表清王朝中腐朽的大地主、大官僚阶层,他们与鸦片贸易存在密切的厉害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放弃在鸦片贸易中所获得的丰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禁暗运。首先由许乃济提出禁烟效果不好为由,变通它法:A将鸦片变成一般商品B禁止官兵吸食C允许内地种植。他的论调是着眼于堵塞白银外流解决封建国家的财政困难,其意符合外国鸦片贩子和本国各种牵连的要求,这种论调是与中国人民为敌的。
  ⑵严禁派:严禁派代表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他们看到烟毒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和对封建国家造成的危机,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主张严禁鸦片。罪有代表的是黄爵滋的上书,他认为过去禁烟成效不大是因为官吏不力。他认为应采取“重治吸食,严禁鸦片”的主张。
  ⑶道光:林则徐给皇帝的上书中有“若犹泄泄视之,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道光皇帝的态度由摇摆不定转向强硬。
  ③ 禁烟斗争
  ⑴林则徐反对侵略的策略思想
  A. 动员人民群众与侵略者起来进行坚决斗争。林则徐在沿海发现当地人民对侵略者十分忿恨,民心可用,但是他在组织团练上,要由开明绅士来组织。在组织水兵、壮兵时要“驾驽必须得法”。
  B. 对侵略者要劝之以理,诫之以威。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认为禁烟是正义的,他也认识到禁烟不能局限在说理范围内“英人欺弱畏强”又增集兵炮,加强海防
  C. 区别对待,以夷制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都以各国的利益出发,林则徐采取“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口号。目的是分化瓦解侵略者以减少压力还提出“苟以悔改,尽许回头”的口号。
  D. 待以守为战,以逸待劳。根据双方力量对比提出的,因为英国有各种武器,相对其武力较弱,而不能与英军打突击战。
  总;这些思想大都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策略思想,,大多没有实行。
  ⑵英国阻止禁烟的手段
  A. 包砒烟贩,阻挠禁烟
  B. 违抗具结,通过美国烟贩更加猖獗
  C. 故意制造纠纷,进行战争挑衅。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沿海官兵、人民)
  1.穿鼻海战: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清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事件发生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S226;义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凶,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结。清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九月十七日下令,严索林案正凶,限令英国商船3日内,或具结入口,或开回本国,不得滞泊伶仃洋面。此前九月初九英国商船“担麻士葛”号,不听义律乱令,前来具结,保证“永不夹带鸦片”,随即被引入黄埔,进口贸易。林则徐本着“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保护其安全,并传见船主弯喇,面加奖励。这为正当贸易的英国商人开一先例。九月二十八日,又一英国商船“撒克逊”号(船主当啷)也遵令前来具结。义律恼羞成怒,即派“士密”号(又称“窝拉疑”号)和“华伦”号两兵船于中午赶至穿鼻洋,阻止正报关入口的“撒克逊”号。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正欲向前查究,“士密”号竟先开炮,前来攻击,衅端遂开。关天培遂令本船兵弁开炮还击,并挥令后船协力进攻。英国侵略者挑起的穿鼻洋海战爆发。关天培亲自挺立水师船桅杆前,拔腰刀督战,厉声喝称:“敢后退者斩。”适有英船炮弹飞过桅边,剥落桅木一片,从关天培手面擦过,皮破见红。关天培奋不顾身,仍复持刀屹立,又取银锭先置案上,有击中敌船一炮者,立刻赏银两锭。其本船所载3个铜炮最称得力,关天培督令弁兵对准“士密”号连轰数炮,将其船头(粤人呼为头鼻)打断,船头数十人纷纷滚跌入海。水师提标左营游击麦廷章,督率兵弁,连轰两炮,击破“士密”号后楼,英兵亦随炮落海,左右舱口,间有打穿。“华伦”号畏不向前,未致受伤。激战约一个时辰之久(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士密”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华伦”号亦随同遁去。清军水师3只兵船受击进水,兵丁死15名,伤数十。这次战争,清军由于遭到突然袭击,英军武器又占优势,所以损失较大。尽管如此,仍奋勇抗击。林则徐在十月十六日向道光帝的奏折中说,关天培奋勇督战,士兵英勇抗击。“收军之后,经附近渔艇捞获夷帽二十一顶,内两顶据通事认系夷官所戴,并获夷履等件,其随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数计。”道光帝阅后朱批:“可嘉之至。”
  2.内阁会议:1839年8月初,林则徐在广东收缴和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主张立即发动侵华战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鸦片战争前的1837至1838年间,英国正处于第二次经济危机之中。为摆脱困境,转嫁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加紧对外扩张。1839年10月1日,英国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并决定武装侵略中国。
  1840年6月,乔治&S226;懿律率领由兵船16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船28艘、士兵4000余人(后增至15000人)、大炮540门组成的“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顿等地到达中国广东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三、战争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40.6-----1841.1 《穿鼻草约》
  ①过程:自1840年6月下旬英军封锁珠江口至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对英宣战之前,历时约7个月。在这个阶段,英军实施封锁珠江口、占领定海、北上天津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为主要内容的侵略方案;中国方面除广东积极备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抗战的态度。由于道光皇帝采取“羁縻”政策,林则徐、邓廷桢等抵抗派遭到打击和排挤,妥协派琦善、伊里布等逐渐取得了对英交涉的大权,义律向琦善提出割地丧权的所谓“穿鼻草约”。
  ②特点:英国侵略军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中英双方互有胜负。
  ③说明:中国禁烟失败,鸦片战争的指挥权落入了投降派手中。
  2.第二阶段:1841.1.27------1841.5.27 《广州和约》
  ①过程:战争的第二阶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始,至5月27日《广州和约》订立为止,历时4个月。在这个阶段,清政府虽然宣战,但并无真正抗战的决心。道光皇帝派往广州主持军事的奕山、杨芳等官僚昏庸无能,在对英作战中一触即溃,终于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广州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奕山等向英军的求和行径无比愤怒,奋起抗击英军,爆发了三元里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②特点:A清政府由原来的组织抵抗转为妥协投降,和战不定,道光皇帝对英军宣战兵没有决战到底的决心B弈山所行政策“防民胜于防寇”。
  3.第三阶段:1841.5.28-----1842.8.29 《南京条约》
  ①过程:战争的第三阶段,自1841年英军再度进攻厦门开始,至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为止,历时一年。在这个阶段,英军以进攻江浙地区为重点,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彻底就范。清政府虽调集重兵赶赴浙江,但在前线溃败后便一意求和,最后被迫在南京订立了城下之盟。
  ②进攻路线:厦门————定海——————镇海————宁波————-南京
  台湾
  ③ 特点:英军以进攻江浙和长江下游为主,皇帝由原来的和战不定转为一意投降。
  总之,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采取妥协投降的路线而广大人民坚决反抗侵略,人民群众是反侵略斗争胜利的主力军。
  四.鸦片战争英国胜利中国失败的原因
  1.战争决策目标的差异
  ①英国:英国在决战前对于决策目标十分明确,而中国缺乏明确的决策目标。英国从商品贸易的的战略目标出发英国人已经在做以武力入侵中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准备工作——以英国军舰为基础联合印度军队,作战路线由南向北,时间4月份左右。
  ②中国:从战争开始到最后战败始终没有明确的战争目标处于被动状态。中国长期闭关锁国,使得中华民族对外界一无所知。道光皇帝认为战争的爆发是归咎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他没有了解到鸦片贸易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的手段。虽然清政府对于英军也有抵抗的表现,但目标还是不明确的,打到哪里算到哪里。林则徐虽做了抵抗的准备,但也只限于广东沿海一带,初期没有人认识到英国的真正目的。道光只是想一昧赶走敌人,先想速胜,后转为速败。
  2.双方兵力的优势
  ①就武器装备来说中国军队处于劣势,就人数来说中国多于英军。
  ②中国在道光年间的正规军有80余万人,另外还有乡勇、团练。英军全国总兵力为10万,最初派往中国的总兵力为4000人,后来派来了援军最多不过15000人左右,但从各个战役中中英双方各有优劣,但从实践中关键性战役英军占有优势。
  ③清朝军队废弛。例如,浙江沿海各炮台只有林亮光会用炮位发射,打仗时多为文臣或皇帝的亲戚领兵。在战争中劣势能变为优势,优势也能变为劣势,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作战部队,如果中国军队上下同心,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并非不可能。
  3.英军胜利的必然与偶然
  ①英:有利条件:⑴国力雄厚,坚强的经济实力加强了英军的战斗力。⑵船坚炮利;不利条件:⑴远离本土,动员较多兵力来华作战,十分困难,后勤补给困难。⑵对于中国的地形、地貌,在中国作战,英军始终没有中国人熟悉。越深入内地,英军的军舰将失去用武之地。⑶英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它不仅遭到世界正义人士的反对,也遭到英国人民的反对。
  ②中国:有利条件:⑴中国是大国,人口众多,具有雄厚的战争潜力。⑵清军在人数上大大超过了英军,而且兵源充足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充。⑶在本土作战,无论是物资补给、军队调动,都是熟悉的,特别是战争由沿海深入到内地后,中国的有利因素可以得以发挥。⑷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情绪高昂,清朝只要号召人民起来抗战,必将给英军带来灭顶之灾。
  五.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1、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①《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
  ⑴内容:《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要:
  (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二)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三)赔款2100万元。
  (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五)废除“公行”制度。
  ⑵影响:《南京条约》签订后,1843年7月22日,英国强迫清政府补订了《五口通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通过《虎门条约》,英国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特权:
  (一)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
  (二)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
  (三)居住及租地权。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能商口岸租赁土地,建房居住。后来,外国侵略者利用这项特权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
  ②《附约》: 另外,《虎门条约》中还附有《海关税则》。其中规定的进出口货物税率比鸦片战争前大大降低,还规定凡未列入本税则的进出口货物,一律“值百抽五”。
  《南京条约》及《虎门条约》签订后,西方资本主义和国对英国所获取的侵略利益十分眼红,纷纷接踵而至,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了《望厦条约》。在这个条约中,美国除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的各项特权,还新增了以下几项重要的侵略权益:(一)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条约规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或其他各国人的在中国发生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政府不得过问。(二)进一步加强协定关税权。(三)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四)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等。
  ④ 《黄埔条约》: 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订了《黄埔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法国也取得了中英、中美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与此同时还获得了在各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从此,传教成为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
  ⑤与沙俄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沙俄加紧向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大肆进行以掠夺领土为中心的侵略扩张活动。1851年8月6日,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沙俄攫取了在新疆设立领事、领事裁判权、通商免税、建立贸易圈等种种政治的和经济的侵略特权。
  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要求“援例”订约。清政府根据所谓“一视同仁”的原则,一律允准。与此同时,葡萄牙还乘机篡夺了中国对澳门的管辖权。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欧美资产阶级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锁链。
  从此,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力驱使下,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诚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变为资产者。简短些说,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0页。)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第一,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拥有长达300年左右的历史,遍及30多个手工业行业;但上升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诸条件,均未成熟,只有少数行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大部分行业仍停留在萌芽状态。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仍然不成气候,对它不能作过高估价。

第二,明末清初以黄宗义、顾炎武、王船山为代表的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政治的呼声,虽曾一度露头,但仍然是中国古代儒家“民贵君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并不反映近代民主的要求,而且很快遭到封建势力所扼杀。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出现第三等级和市民阶层等要求近代民主的新兴势力,封建专制结构,仍然牢不可破,原封未动。这一封建专制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横征暴敛等等,严重摧残着工商业,抑制和阻挠着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发展。

第三,在文化思想上,虽也出现了如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等新因素,但毕竟很微弱,没有出现西欧那里的文艺复兴思潮。中国人的头脑,仍然被“三纲五常”等封建传统思想禁锢着,积重难返,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之风,一时还吹不进来。

第四,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闭目塞听,昏瞆无知,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通商只限于广州一口,而且还要通过十三行,不许外商直接贸易;不懂近代外交礼节,坚持外交使节靓见,要行三跪九叩首封建大礼;仍抱着康熙年代“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老观点,不重视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严重阻碍着东西之间的正式交往。

根据上述情况,如果仅仅依靠中国本身力量,要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必然是十分缓慢的。所以说鸦片战争作为打破中英两国贸易落差和侵略我国夺取资源的工具和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

1.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民族矛盾尖锐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3.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以便其倾销工业产品
4.中国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和中国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政策迫使西方侵略者以枪炮打开中国大门

港口开放
外国物质流入国内
而鸦片在外国是可以使用的
当时的中国除在半封建社会
鸦片属于奢侈品
所以一定会爆发出抵制鸦片的事件

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只是一种形式,即使没有鸦片也要打的

高级社会制度与低级社会制度的冲突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具有必然性
)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第一,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

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42.论述: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2016·襄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性质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自卫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一口通商制度,强行开放中...

什么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中外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以在世界历史...

为什么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1.社会性质变化:战前: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变化:战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战后:中华民族和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3.主要革命任务变化:战前:推翻封建统治者。战后:反帝反反封建。4.经济变化:战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战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纪连海总结鸦片战争1234,具体怎么说的
所以所有的进入中国的鸦片都是走私行为,并非英国政府所为,也并非东印度公司的行为。但是严重的鸦片走私使清政府白银外流,他们称之为“银漏”,林则徐和当时的所有官员都认为鸦片使中国出现了“银漏”。其实以他们当时的视野来说,不会知道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的劫掠铸银计划,才是造成白银短缺的直接...

一天跟韩国朋友聊天,他说中国什么都没有,只会山寨。音乐是韩国的,电视...
例如,首先,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作用就应当肯定.因为正如胡绳同志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再版序言中指出的,“可以这样看,最早促使中国走向某种程度的现代化的不是什么别的力量,就是帝国主义.”正是帝国主义首先在中国开办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但胡绳同志立即强调指出:说只是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是因为帝国主义...

2015天津历史高考考试说明里面,鸦片战争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吗
51选校老师: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总称,所以鸦片战争是包括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望采纳。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显著,作为起点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虽然存在,但其领土完整和封建制度尚未遭受严重冲击。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朝的主权完整,使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国家性质的根本转变,因此被视为近代史的起点。其次,战后清朝统治者的权威...

南昌县18030058445: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
彩注欣普:[答案] 答案: 解析: 把中国的鸦片战争放入世界背景中去,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要发展资本主义就要有原料、市场、劳动力.要想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向外进行殖民侵略.这时的清政府正处于衰败时期,所以说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南昌县18030058445: 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 -
彩注欣普: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里的继续是指:(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这里的扩大是指:(1)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南昌县18030058445: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
彩注欣普: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

南昌县18030058445: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吗 -
彩注欣普: 局部胜负不是必然的,但总体胜负是必然的. 1、鸦片战争的本质,是生产力更发达的工业文明(英国)对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文明(清王朝)的战争,现代战争的本质打的是人、钱、科技,清王朝在后两者上完败; 2、清王朝在制度上已经过度腐朽,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抗,从后面洋务运动的失败就能看出来,北洋水师竟然连炮弹都能不合格; 3、或许有爱国志士能够凭借一时之勇,在局部取得一定的战果,但在总体上已经过度衰弱的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

南昌县18030058445: 战争的历史叙述是偶然的吗 -
彩注欣普: 什么意思?问题不明,不知该如何回答,如果说战争是否偶然,那我的答案是绝非偶然而是必然,战争其实就是争夺生存权利的方式,只要人类还存在一天,就永远不会停歇战争.

南昌县18030058445: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句话对吗?请说理由 -
彩注欣普: 不对,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是一个历史的偶然,而鸦片战争是必然.当时的列强早就对中国虎视耽耽,而虎门硝烟只是战争的理由而已,没有这个战争...

南昌县18030058445: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 -
彩注欣普: 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事件,原因如下:1. 英国在发动战争前曾多次在中国倾销商品,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大门,但是销量源很少.2. 英国为了改变在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决定将鸦片偷运到中国,以换取白银,改变其不利地位.3. 英国政府在发动战争前曾多次尝试与中国建立正当贸易关系,但是均以失败告终.4. 英国政府在发动战争前曾多次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试图迫使中国政府改变态度.5. 英国政府在发动战争前曾多次对中国进行情报收集和侦察,试图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情报.因此,可以说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事件,英国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试图通过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