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除夕、春节的由来?

作者&投稿:谢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除夕,春节,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要吃糖瓜祭灶(就是大家说的"小年") .好让灶王爷上天说些好的事.图来年吉利些.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 北魏时期,道教笃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 ”、“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 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 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有人认为, 它是汉代宫廷的一种祭典演变而来。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或灯节, 是民间多彩多姿的节日,也是春节最后的一天, 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民间热烈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及至汉武帝创建了“太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 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 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 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开始活动, 直至年十七才结束。 中国传统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平时在白天亦难出门, 更何况是夜晚,难得元宵节当晚可以破禁,自然会尽享欢娱, 等待异性来结识,所以不少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 都以元宵佳节为题材。 元宵节是个热闹的节庆,活动很多举其重要者如下: (一)上元祈福 民间将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并予人格化。 因此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官大帝。 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责是赐福,所以, 民间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赐福。 (二)元宵祭祖 上元节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 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时为年头佳兆, 吃汤圆以象征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团聚,吃元宵, 已是团圆幸福。 (三)迎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所以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民间称花灯为「 鼓子灯」,因为过去小朋友所提的灯型似鼓锣。元宵花灯种类很多, 如寺庙的彩灯、店铺的走马灯及儿童的鼓仔灯等。式样种类很多, 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形象灯如关刀灯、兔灯、水果灯、半灯等; 另一是活动灯,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现在多为电动花灯, 如状元游街、八仙贺寿、桃园结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传统。 (四)猜灯谜 以往灯谜都在寺庙里举行,因为寺庙乃民众闲暇时聚集的场所, 而且有花灯竞赛与展示,所以从前都在花灯下榜上一个谜面, 到元宵夜由庙里相关人员主持猜灯谜,场面热闹而温馨, 因为可以得个奖品回家,算是小过年的吉祥兆头。 现代猜灯谜的型态有揭诸在报章、杂志上的, 有电视转播某个寺庙的灯谜大会,也有在某些节目中穿插的灯谜, 型态多样化,可满足民众不同的需要。 这也反应现代社会中过传统节庆的多元型态。 (五)舞龙舞狮 全国各地在元宵节都有龙灯,龙是一种吉祥的神话动物, 也是民族的图腾。台湾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纱, 作为龙形的灯龙,在龙头和龙身里,点上十几枝蜡烛, 然后绑在木棒上,由十几个人抬着走,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 姿态优美,称为“弄龙”。十五夜各地的狮阵也一起出动,称为「 弄狮」,并表现功夫,其目的在驱邪祈安, 并有贺年贺节的喜庆意义。 舞龙舞狮时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更为元宵节带来热闹的气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 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 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 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 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 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 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 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由来: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春节由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春节的由来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567040.html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左”,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谷梁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入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夕是害人的小妖,年是擒妖的神通。除夕,过年!




谁知道除夕、春节的由来?
除夕由来: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春节由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

除夕春节的由来
除夕由来: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春节由来:在上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就叫做“年”。很多人受其...

春节的由来3篇共150字
第1篇:春节的由来 古时候,有个怪兽叫:年。它每到除夕就到村子里去伤害村民们。有一天,村民们开了一个会议,有一个人说:“可以用红色的布和火把来吓走年。”大家都同意了。除夕又到了,年果然又来伤害村民们,一个村民手拿红布朝年扔去,年一见红布就躲到河里去了。又有一群人拿着火把朝...

春节的由来10字
春节由来:为了驱赶年兽,人能生存。详解介绍:据介绍,相传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年”在海底生活多年。它只会在新年前夕爬上海岸,吞食牲畜以伤害生命。因此,每年除夕,村里的人们都带着他们的孩子逃到山上,以躲避“年”兽的破坏。在今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帮助老人们到山里避难。村里...

谁知道除夕、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 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

春节的由来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春节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的由来是: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以“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此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

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据介绍,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

春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
以下是关于春节的由来和风俗的介绍,希望您喜欢。 春节的由来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通常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

春节的由来和风俗分别都是什么?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节日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

泰州市15939461178: 年和除夕的由来有没有什么传说或典故 -
訾垄头孢: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

泰州市15939461178: 简述春节的来历 -
訾垄头孢: 民俗二三事

泰州市15939461178: 除夕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訾垄头孢: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泰州市15939461178: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訾垄头孢: 1、春节的由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

泰州市15939461178: 除夕和春节的来历 -
訾垄头孢: 除夕和过年的来历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怪兽,经常出来祸害百姓.因为夕非常厉害,没人能制服得了他,百姓非常希望有人能除掉他. 一天夜里夕又来祸害百姓.大家一见夕来了都四散奔逃,这时一个叫年的人站了出来,他叫大家不要...

泰州市15939461178: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是什么?
訾垄头孢: 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有多种,一种说的是,古时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发现"年"有怕响,怕红,怕...

泰州市15939461178: 除夕的由来? -
訾垄头孢: 除夕的来历 除夕节的来历: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

泰州市15939461178: 春节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訾垄头孢: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下面是小编为...

泰州市15939461178: 中国的除夕的来历是什么? -
訾垄头孢: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泰州市15939461178: 除夕的来历 -
訾垄头孢: http://220.189.248.130/webinfo/school/xczx/upload/qingchun/010203040506/0806/1/5.htm除夕的来历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