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历史上的张掖,详细

作者&投稿:竹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是甘肃张掖的想引入一些种羊但又不知道该要哪种又到那里去引谁能说说~

告诉你最简单稳妥的方式吧!联系你们当地畜牧局,直接电话询问!最稳妥了!!

民乐苹果梨  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多、含糖量高、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特点,多次蝉联全国梨品第一名,被誉为“中国一代梨王”。
紫皮大蒜  大蒜是民乐的特产之一,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有“大蒜之乡“的美称。民乐紫皮大蒜以个大、瓣肥、汁多、味辣、易剥皮而出名。旧时,因地处偏僻,贸易不畅,仅在洪水城郊种植,且种植数量不多,产品多为自食或馈赠亲友。清、民国时期,大蒜产量有所增加,年总产量数十万市斤,除自食外,部分产品还销往邻县。

甘州胰子  甘州胰子是张掖久负盛名、誉满全省的特产,采用牛、猪、羊的胰子油捣碎加入皂角、石碱、冰糖等磨细,再用面粉加水熬制。这种肥皂是一种保健、护肤、美容三者兼顾的土制皂。这种皂皂体发暗,皂形是椭园的,也有长方形的,不芳香,但除垢去油最利,而且有嫩面润肤作用。

张掖南酒  相传张掖郡建立之后,中原文化相继传入河西,酿酒技术也随之而来。明代诗人刘宽在他所著的《河西赋》中对张掖南酒有这样的赞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混”。 张掖南酒系采用白酒为坯制的酒基,加入定量的糯米,以药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它的酿造工艺流程与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基本相同。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川乌、陈皮、大芋、砂仁、当归、红花、桃仁、官桂、山甲、五加皮、地骨、何首乌等四十余中草药,但在饮用时没有药味。

张掖黄酒  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 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小河红枣 张掖小河乡的红枣,成熟后表面全都是红褐色,果形较小,但肉质细密,味甜、核小,营养丰富。除鲜吃外,晒成干枣,供煮粥或制甜食品。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糖粉,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比一般果品高的钙和磷,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铁是补血的佳品,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可治虚损劳伤诸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这种红枣久贮不坏,很少生虫,鲜食和干食均可。

棕叶皮  张掖特产的白花苇(也有少量的紫花苇),生长迅速,杆粗株高、密度大、纤维韧力强、质量好,大量苇叶运往外地作为棕叶皮。 地处西北边陲的张掖,到处有丰沛的水源,可说是水流淙淙,河道如织,因此湖边、河边丛生芦苇。芦苇是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无需管理,一年一收,是造纸纤维合成和编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张掖的苇产品还被多用于编织铺床、铺炕的芦苇席,房顶上的篙件,以及药材包装等。

甘草  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中药里被称为“因老”,有“药中之王”的美称。科学研究,甘草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中枢抑制、镇痛甚至抗肿瘤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草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原料精制而成的甘草霜、甘草膏,除有药物作用外,调在墨汁或颜料里,可使染色均匀,可用来作灭火剂的起泡剂和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作糖果、卷烟和医疗工业的调味剂。

简介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第四大城市。面积42400平方公里,人口130万。(2010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  市人民政府驻甘州区南环路,
  邮编:734000
  代码:620700
  区号:0936
  车牌:甘G
  拼音:ZhangyeShi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历史沿革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从《尚书·禹贡》的记载看,中华大地划分为九州时,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20年)以前,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
  东晋(317-420年)时,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隋代(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西巡,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27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
  唐代(618-907年)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代(1279-1368年),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
  明代(1368-1644年),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代(1644-1911年),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18年),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谁能说说历史上的张掖,详细
隋代(581-618年),张掖(甘州)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张掖郡治所在地的张掖城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炀帝派西域校尉裴矩掌交市。裴矩著《西域图记》献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炀帝西巡,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6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27国国王及使者,盛况空前。唐代(618-907年)时,大力...

国宝遍地的甘肃张掖,有什么顶级古迹?这座古寺藏特别的西游记壁画
可以说作为西夏的皇家寺院,张掖大佛寺曾一度是河西走廊上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遗憾的是900多年的岁月中,张掖大佛寺历经沧桑西夏时期的建筑大都损毁,不过好在正殿完好得保存至今,作为西夏遗存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从顶礼膜拜的佛寺华丽的蜕变成国宝古迹,这座正殿功不可没。如今当我们航...

金张掖银武威的由来
1、第一种说法,据武威耆旧说,民国时有个贪官,外号叫郭砣砣(老百姓把银圆叫砣砣)。他先在张掖做官,搜刮民脂民膏,捞了一笔,又听说武威山川秀美,繁荣发达,便四下活动到武威当官,结果又捞了一笔。所以老百姓说他张掖捞了金砣砣,武威又捞银砣砣,干脆就叫郭砣砣,从此,有了金张掖、银武威...

甘肃张掖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张掖老城区不是很繁华。我觉得可能是重点放在了张掖滨江新区的建设上,因为张掖的新区太漂亮了,楼层不高,张掖的地很宽。但是建筑很美,道路很宽,桥梁(黑河大桥)很宏伟,历史细节体现的很好。张掖古城已建在湿地公园西侧,规模宏大,功能区丰富。希望张掖文化在未来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毕竟是历史文化古城。

甘G车牌属于哪个城市?
甘G是甘肃省张掖市的车牌号。甘肃张掖,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既有汉、藏、回、维吾尔等多民族的融合,也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交通特色。首先,我们来说说这里的建筑特色。张掖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

张掖丹霞地貌其实是彩色丘陵,游览过的朋友说说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张掖既有“半城芦苇”的自然美景,也有“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自古以来以“塞上江南”和“金张掖”相称。张掖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4A以上旅游景区就有19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35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个景区景点。文化沉积深厚,人文景观丰富。张掖境内的黑河是...

张掖哪些山水景点让你流连忘返?
马蹄寺的石窟依山而凿,共有北、南两窟,内有大小佛像百余尊,壁画数百平方米。这些壁画和佛像的艺术风格独特,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佛教艺术,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历史的沉淀。再来说说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

张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张掖旅游攻略必去景点一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

张掖人怎么样
拥有多样的风景胜地。不到大西北,不知天地之广阔,不来到张掖,不知甘肃有多美,静卧在逶迤巍峨的祁连山下,享受着雪域冰川流水的千年沃养,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咽喉,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这里古称“甘州”,“甘肃省”首字“甘”即源于此。张掖,一个集冰川、雪山、森林、雪原、沙漠、...

历史上的北凉在哪里 古代的北凉在哪个地方
古代的北凉在凉州,都城为姑臧,开创者为段业,后被沮渠蒙逊所灭,称此地为凉州牧,当时北凉控制的区域在现在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等市部分地区,是凉州一带最为强大的势力,主要居住的民族是汉族和匈奴族。历史上的北凉是十六国时的国家之一,399年时段业进入张掖,自称为梁王,后在401年时段业...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的历史故事 -
程奋复肝:张掖,别称甘州,西汉时设置郡,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驿镇.是中原通往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要冲. 张掖历史悠久, 张掖地图...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在1372~1392年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程奋复肝: (明洪武五年)于甘州(张掖城)置甘肃卫,属陕西行都司.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改甘肃卫为甘州卫.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都督宋晟扩建张掖城.将旧城向东扩建3里327步,连同旧城合计12里357步.城高3丈2尺,厚3丈7尺,开东、南、西、北四门.各城门上都建有3层飞檐挑角门楼,并有雕梁画栋、彩绘斗拱.城外3面有廓,南廓长2里24步,高2丈2尺,厚2丈1尺;东廓长4里130步,高、厚同南廓;北廓长只有东廓的1半,高、厚如南廓.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河深1丈7尺,宽3丈7尺;河上架有4座石拱桥.城内有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肃王朱椟建造的肃王府(在今县府南街).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在215〜316年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程奋复肝: 西晋时,改为永平县,避晋文帝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张掖郡领四县:永平、屋兰、临泽、氐池.张掖郡和永平县的治所迁至今张掖城.今张掖黑河西岸,南起甘浚乡,...

海沧区15733878578: 甘肃张掖有多少年的历史?最初的张掖叫什么? -
程奋复肝: 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就叫张掖的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这个名子是咋来的 -
程奋复肝: (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和历朝诸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锁钥"之称.市内汉明长城、历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罗棋布.大禹导弱水入合黎,老子骑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骏西巡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张骞、班超、法显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唐玄奘经张掖去西天取经,马可·波罗旅居张掖一年等历史传说和记载,使这块土地更加神奇.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壁画.

海沧区15733878578: 甘肃的张掖市古称什么? -
程奋复肝: 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 佳句.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有什么古迹 -
程奋复肝: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1986年,国务公布张掖市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各种文物和历史遗迹丰富,有全国量大的西夏室内泥塑木胎卧佛;有魏晋时代建造的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该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物古迹.

海沧区15733878578: 我想找河西地区张掖一带建国后的历史资料(49 - 今),重点是49 - ?
程奋复肝: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滋养出的一片绿洲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古水草肥美,浇灌农业发...

海沧区15733878578: 张掖在那??
程奋复肝: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面积4240平方千米.人口123万.汉族为主,另有裕固族.回、蒙 古等10余个少数民族.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随恢复郡制.唐初设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