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秋思》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表达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白朴《天净沙·秋》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元初散曲大家白朴与马致远都写过一首以秋景为题材的小令,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白朴的《天净沙·秋》为后人广为传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尽管它们都选择秋景为题材,都选择秋天傍晚这一特定时间为角度,都以[越调·天净沙]为曲牌,但由于二人风格不同,因此在情调和艺术特色上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越调]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远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越调]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从作者的感情基调看,两首小令各擅胜场。同是黄昏时的秋景,白曲的秋景是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马曲的秋景是一幅伤心凄苦的行旅图。白曲的秋景虽也有老树寒鸦,霜叶枯草等等秋天特有的肃杀与萧疏,但总的情调是开朗而明亮的,健康而积极的,因而悦目而赏心。马曲则不然,在他的笔下,虽也有“小桥流水人家”,但并没有添加“风雪夜归人”般地温馨,更添游子的怀乡之情;无限好的夕阳,没有增添亮色,反而使人感到前路茫茫,人生苦短;秋景本来肃杀,而由于怀乡的情绪使得处处触目伤心,整首小令浸透了肃杀、凄凉。整个基调是低沉而滞涩的,孤寂而凄苦的,马致远是以整个身心浸入到这西风萧瑟的景色中感受这悲凉而孤寂的秋景、秋思的。

由于二人在情调上的不同,在色彩与构图上各有特点,白朴抓住“景”字,突出“赏心悦目”的特点,从构图的色彩上,青、绿、白、红、黄,鲜明而又丰富,绚丽而又多彩,冷暖相间,秋景丝毫不觉黯淡而寂寞,而别有明亮清丽的景致。在构图上,将轻烟、老树、寒鸦、落日、残霞、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秋天特有的物象,按远近高下和谐有序地排列,是散点透视,在这些景物和谐地构成的静景背景下,“一点飞鸿”划过作为动景成为这幅山水风景画的中心视点,主题所在,整个画面就有了灵气,有了神采;在表现主题上,“一点飞鸿”表现了作者积极而健康的情绪,开朗而闲适的心境,有唐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境。从艺术效果看,“一点飞鸿”,静景中的动景,起到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反衬作用,更突出了作者的宁静而闲适的内心。白朴扣住“景”字,人物隐而不见,是一幅明亮清丽,赏心悦目的山水风景画。

马致远在色彩与构图上,突出“思”字,以人物为中心视点,以“断肠人”的眼光看秋天傍晚的物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无一不是触目断肠的物象,整个色彩是黯淡凄凉的,是一幅人物山水画,人物了然可见,属“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白朴的这首《[越调]天净沙?秋》,充分表现了他的意境和谐,色彩清丽,俊逸有神,清隽秀美的艺术风格,艺术价值不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之下。

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历来为人所称颂,与他的另一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一起是他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怀)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枯藤老树昏鸦.衬托游子对家乡思念)
  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对家乡的情怀想念)
  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古道西风瘦马.抒出自己的悲痛)
  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夕阳西下,)
  羁旅在外漂泊的人浪迹天涯,思念到肠断.(断肠人在天涯.比喻游子思念家乡的悲心,痛到了“肠断”!)

都表达了诗人独在异乡,无人为伴的凄凉处境.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
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
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相同处为它们都表达了一种异人思乡的感情。

张籍的这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张籍离开家乡,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秋姑娘就降临人间,树叶枯黄,都纷纷落了下来。冷风阵阵,让人们感到无比凄凉、悲哀,张籍禁不住涌起思想之情,他怀念故乡,怀念那些乡亲父老、亲朋好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一种人在异地,思念故乡的感情。


《沁园春 长沙》(节选)和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两首词描绘形象的方法有...
两者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前者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静与“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之动相结合,后者将“枯藤”“老树”之静与“流水”“西风”之动相结合。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细描,而后者白描。《沁园春》“浸染”“碧透”等词描景精致,但《天净沙》仅用“枯藤”“瘦马”...

读了《秋思》这首诗你的收获是什么?
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

秋思的故事
于是就有了秋思这个古诗。 出自:《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张籍的《秋思》的具体诗意?
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

说说小令《天净沙 秋思》为什么被称为"秋思文祖”
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4、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

作者张籍在写秋思时的背景
最后,张籍写给唐大官的诗就是《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二 我在洛阳城里已住了三、四年,白发苍苍,我的家人不知怎样?是否还活在世上?让我忐忑不安。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皎洁的月亮洒下悠悠清淡的光。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人,真是“窗前...

马致远是什么代著名的什么家他与谁谁谁并称什么
元代著名戏曲、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

马致远是什么“...家”他与谁并称“杂剧”四大家?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

李清照的《醉花阴》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分别抒发了什么情感...
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希望以上答案你能满意。

天净沙·秋思 分层 并写出层意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

石台县15327927657: 张籍的《秋思》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表达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
龚蓓山清: 张籍的这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张籍离开家乡,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秋姑娘就降临人间,树叶枯黄,都纷纷落了下来.冷风阵阵,让人们感到无比凄凉、悲哀,张籍禁不住涌起思想之情,他怀念故乡,怀念那些乡亲父老、亲朋好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一种人在异地,思念故乡的感情.

石台县15327927657: 张籍的《秋思》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
龚蓓山清: 都是思念故乡的

石台县15327927657: 张籍的秋思域马致远的天净沙.思秋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
龚蓓山清: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理由:作者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理由:这句话是说诗人怕自己在信上的话还没说尽,在信使临行前又拆开看了一遍.寄信给亲人,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诗人加多了一个临行拆封的细节,就使思念亲人的情感显得更真实更浓郁,让人读了大为感动.诗人寄浓情于平淡,托思念于细节,寥寥数语,读起来却情意绵长,韵味无穷.

石台县15327927657: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秋思》张籍 -
龚蓓山清: 1.两首诗共同的主题是----思乡.2.《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理由:作者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组成...

石台县15327927657: 古诗秋思的作者是谁 -
龚蓓山清:[答案] 张 籍 和马致远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洛阳城里吹起了秋风, 想写一封家书,但要表达的意思却很多. 怕匆匆忙忙的写不完...

石台县15327927657: 天净沙秋思千古名句 -
龚蓓山清: 是白朴的《天净沙·秋》呢,还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一点飞鸿影下”最为传神.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台县15327927657: 写出马致远的秋思,比较一下诗人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相同 -
龚蓓山清: 张籍的这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张籍离开家乡,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秋姑娘就降临人间,树叶枯黄,都纷纷落了下来.冷风阵阵,让人们感到无比凄凉、悲哀,张籍禁不住涌起思想之情,他怀念故乡,怀念那些乡亲父老、亲朋好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一种人在异地,思念故乡的感情

石台县15327927657: 《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有哪些异同? -
龚蓓山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石台县15327927657: 古诗秋思的作者是谁 -
龚蓓山清: 张 籍 和马致远秋 思[唐]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洛阳城里吹起了秋风,想写一封家书,但要表达的意思却很多.怕匆匆忙忙的...

石台县15327927657: 《天净沙 秋思》和《天净沙 秋》的区别 -
龚蓓山清: 两首词的不同点: 1、秋思作为描绘秋天的最著名(至少是之一)的一首词,开篇连着三句,通过每句三个名词,即每行三个简单的事物描绘,最后点出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情,由外及内,由物及我,既有由物转情转换的流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