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怎么选择导师呢?

作者&投稿:蔡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各位 本人欲报东北大学材料加工 选哪个导师比较好?~

过了初试线,还有复试。个人推荐RAL实验室。

导师的选择要根据你的实力、兴趣和发展方向综合决定,究竟该怎样选导师。进入学校后,学习过程中利用的是资源,无论你跟哪个导师,都是一个自主学习加上导师指导的过程。如果还不了解,可以到文都教育论坛学习一下,你就不会再迷茫了。
参考资料:文都资讯网

联系导师还是很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去联系导师,在初试的之前是没有必要联系导师的,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导师不可能在初试之前去随便的对一个不认识的外校考生去透漏考研初试的考点和重点,所以初试之前没有必要去联系专业研究生导师。

确定见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是在复试之后,目的是:让自己的未来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同时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过联系专业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
从而增加考生复试成功的机会。见到导师后可以谈谈自己的学术兴趣,尽量选择担任专业社会职务或者学校领导的老师(系主任、院长等),若是为了学术发展,当
然是看导师的学术水平,这些导师一般年龄很大了!专业联系导师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 电话联系。这里所说的“电话”,指的是导师的办公电话。导师的私人
    电话,一般情况应尽量避免拨打。除个别院校外,研究生导师的办公电话大都公开在校园网上。考生可以通过登录报考院校的网站搜寻研究生导师的相关信息。

  2. 邮件联系。与电话相同,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校园网上。邮件联系的优点是费用少,信息量大。比如考生可以通过邮件,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详细介绍自
    己,如研究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3. 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直观、信息量大。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

  1. 李继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本、国立),先后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胶体物理化学、
    单分散胶体粒子的软化学合成、自组装;(2)陶瓷纳米粉体的烧结现象及烧结机理、光学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3)具有“光”功能性的纳米陶瓷材料
    (荧光、光催化)。在J. Am. Chem. Soc.、Chem. Mater.、J.Phys. Chem. B、Aa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论文SIC他人引用610余次。2000年起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
    35篇,平均影响因子2.51。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员,日本陶瓷学会会员。

  2. 刘春明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
    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材料断裂的物理学与化学。一直从事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开发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纯金
    属材料制备、钢铁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设计及控制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30余项国家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60
    余篇,其中30余篇次被SCI、EI或ISTP收录。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金属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低合金钢专业委员会委员,金相与显微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属学报》、《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东北大学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编委,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教授课程《钢铁材料学》、《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原理与控制技术》。

  3. 单玉桥
    男,195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术。作为课题执行负
    责人完成了国家超导中心下达的熔融织构YBaCuO高温超导体镀银防护层的研究,高温超导体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础课题及攻关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
    省科委下达的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水蒸气腐蚀及其表面防护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和EI收录10篇。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
    奖、三等奖各一次,省教委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教授课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

  4. 连法增
    男,1945
    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从事无磁瓷封定膨胀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铁基晶态、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饱和磁感铁氮化合物、非晶
    软磁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新型稀土铁基永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中
    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应用磁学会副理事长,《功能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
    作者称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工程材料学》、《磁性能与应用设计》、《磁性物理学》等课程。主编出
    版《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性能》。

  5. 刘常升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承担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出版《激光表
    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等专译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
    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分会理事长、2004年薄膜与涂层国际会议组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课程《材料学》、《材料表面工程》。




单玉桥
男,195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术。作为课题执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超导中心下达的熔融织构YBaCuO高温超导体镀银防护层的研究,高温超导体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础课题及攻关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科委下达的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水蒸气腐蚀及其表面防护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和EI收录10篇。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省教委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教授课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

连法增
男,194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从事无磁瓷封定膨胀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铁基晶态、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饱和磁感铁氮化合物、非晶软磁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新型稀土铁基永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中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应用磁学会副理事长,《功能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工程材料学》、《磁性能与应用设计》、《磁性物理学》等课程。主编出版《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性能》。

刘常升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承担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出版《激光表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等专译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分会理事长、2004年薄膜与涂层国际会议组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课程《材料学》、《材料表面工程》。

刘春明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材料断裂的物理学与化学。一直从事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开发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纯金属材料制备、钢铁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设计及控制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30余项国家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次被SCI、EI或ISTP收录。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低合金钢专业委员会委员,金相与显微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属学报》、《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东北大学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编委,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教授课程《钢铁材料学》、《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原理与控制技术》。

秦高梧
197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日本纳米学会会员。1988~199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材料系材料学专业,1998年末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初以英国皇家科学院访问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从事三维原子探针的应用研究,1999~2006年就职于(国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研究员。2006年3月被东北大学聘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包括(1)低维材料(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线和二维薄膜)的热力学、低维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低维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异性能及其相关器件设计;(2)新型大块材料的相图测定和热力学计算以及基于此的新型合金设计。近年来,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ialia》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入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影响因子大于4.0的6篇),SCI源刊他人引用、评价百余次。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新型超高密度磁记录媒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9;(2)Mg基合金相图、热力学计算与网络专家系统,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3)Mg-Al-Zn(Mn)系合金设计与组织控制,中-美-加三国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技部,2007-2012。教授《磁性材料》和《微观组织热力学》。

茹红强
男,1962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兼)。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陶瓷材料,特种耐火材料,粉末冶金新材料。主持和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国家、省部级鉴定四项。目前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军工项目一项。首次成功合成高性能的Sialon/SiC复相材料,使这种优质材料低成本生产成为可能;开发研制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和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材料,其材料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发表论文70多篇。兼任东北大学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教授课程《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粉体制备技术》。

沙玉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主要从事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被收录35篇次。2000年被授予东北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01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先进磁性材料原理与应用》。

孙旭东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英国Surrey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透明陶瓷材料,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光子晶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多孔材料,粉末冶金技术。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在Chem. Mater、Acta Mater.、J. Phys. Chem. C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30多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先后获得“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辽宁省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或奖励。教授课程《工程概论》、《先进陶瓷材料》。

王 磊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观组织控制与强韧化,材料保证,高温材料与智能材料。主持或参加了36项国家重点、攻关科研及国际合作研究科研工作。目前正在承担的有包括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国防科工委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8项。其中有6项为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8篇次。出版和合著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部级奖励。主编及参编教材各1部。教授课程《材料强韧学》、《材料系统工程导论》、《高温材料学》、《材料的强度与组织控制理论》、《材料断裂力学基础》、《材料保证学特论》、《材料学》。

王沿东
男,196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材料,中子散射技术,功能与结构纳米材料。先后开展金属织构、金属间化合物、应力测量与分析、中子衍射与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篇次,收录率100%。获1996年第十一届国际材料织构会议青年科学家论文奖(唯一的理论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与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获奖人)各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晶体学会会员。教授课程《织构材料三维取向分析》。

赵 刚
男,195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铝合金。主要从事高性能变形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组织与性能控制的研究。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关于高强高韧铝合金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负责国家“973”计划专题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1篇。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轻合金加工技术》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材料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教授课程《材料工程导论》、《材料制备与加工》、《有色金属材料学》。

赵 骧
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场(强磁场、电场)热处理,材料的织构与性能。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有:强磁场下凝固与热处理制备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场作用下金属板材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和强磁场下铁碳合金固态相变线的演变机理和铁碳相图(固态)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2篇,EI收录25篇,ISTP收录11篇;参编教材一本,合著专著1部。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授课程《织构材料的性能预报和晶界设计》、《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宗亚平
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计算机模拟与显微组织设计。研究颗粒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设计最佳显微组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制备;相场法材料显微组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显微组织最佳控制;构件温度场、热应力、热处理工艺模拟技术。出版教材2部,电子课件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其中SCI收录9篇,被引用52次,EI收录13篇。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所研究的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冶金部科技成果奖,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获国家教学成果、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工模具钢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大学学报编委。目前讲授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

左 良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副校长,材料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结构设计、表征与模拟,高性能金属织构材料。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等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10余篇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十五”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常务副主任;《东北大学学报》主编、《材料与冶金学报》主编、法国Metz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市科协副主席。教授课程《材料界面工程概论》、《织构材料性能预报与晶界设计》。

蒋 敏
女,196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金微观组织模拟与控制及新材料设计。长期从事合金相变与相平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合金的稳态化与相平衡,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合金的相转变过程,针对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如铜基、钴基和镁基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进行了有深度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八五”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与日本东北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编写《材料科学基础》(李见主编)中“合金相图及应用”部分,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相图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和《新型材料导论》。

李德新
男,196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磁性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特别在磁性半金属/半导体材料,磁热效应材料,自旋阻挫材料,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以及稀土化合物新型超电导材料的研制和物性解明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99篇发表在SCI所收录的国际杂志上,被引用480余次。目前主持及参与的研究课题有:(1)三元稀土化合物新型磁性材料的创制及其新物理效应的探索;(2)极端条件(高压力,强磁场)下磁性材料的织构/量子序演变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3)f电子系金属间化合物自旋阻挫效应的研究;(4)室温区磁制冷材料的研发及其磁熵变机理的研究。

李继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本、国立),先后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胶体物理化学、单分散胶体粒子的软化学合成、自组装;(2)陶瓷纳米粉体的烧结现象及烧结机理、光学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3)具有“光”功能性的纳米陶瓷材料(荧光、光催化)。在J. Am. Chem. Soc.、Chem. Mater.、J.Phys. Chem. B、Aa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论文SIC他人引用610余次。2000年起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5篇,平均影响因子2.51。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员,日本陶瓷学会会员。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硕士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我是2007年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 个人感觉这个专业就业比较容易,大部分是去了钢铁行业的企业 前几年钢铁业比较火,就业形势、薪水也算可以;但是,这几年钢铁行业不太好,工资相对增幅不明显,当然找到工资还是没问题的。另外,是否入行钢铁行业,主要是取决于你硕士研究的方向和兴趣了 目前知道的...

东北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东北大学是中国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优势专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优势专业:1.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该专业在材料科学研究、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研究水平。2.冶金工程:东北大学的冶金工程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之一,该...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女生就业情况
东北大学属于理工科学校,理工科的女生一般就业相对有些难,不过还好吧。我建议你本科的话考研签设计单位,若已经是研究生更好 这样比较适合女孩子。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研究生好考吗
当然,我们考生也会犯这个错误!去年材料料学分数低,材料加工分数高,结果今年很多打算报材料加工的考生都报了材料学,造成材料学分数大涨,材料加工分数大降!机械类也是,去年机械设计分数高,机械制造偏低,结果今年反了,机械设计分数大降,机械制造大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敬告广大13考生,研究生...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的研究生进本钢好进吗
你这专业来本钢不是一般的糟蹋,虽然工作稳定,工资稳定,如果没对象没结婚的话,可能你就能在这一步解决到位了。不过奉劝你一句,本溪是一个低消费并且平静安逸的城市,不像上海北京那种地方有冲劲有激情。一个好工作可以养你一辈子,但前提是你不能再往外发展往跑,要有在这里一直待到退休的决心。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怎么选择导师呢?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 李继光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本、国立),先后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胶体物理化学、单分散胶体粒子的软化学合成、自组装;(2)陶瓷...

东北大学的哪些专业比较受欢迎?
2.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通信、电子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管理等工作。3.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测试与分析...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专业课考什么?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是材料一级学科内专业的毕业生,且通过CET6(或CET6成绩在425分及以上)。200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材料成形力学》赵德文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0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材料成形工艺学》 齐克敏 丁桦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年 最新消息你可以随时关注http:...

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可观。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可以从事矿物加工、矿物材料、矿物资源开发、矿物资源综合利用、矿物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东北大学哪个专业排名靠前呢?
东北大学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专业6个: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软件工程。国家重点专业6个: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东北大学特色专业 材料与冶金学院 是国家重点建设学院,设有轧钢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研究生什么时间选导?东北大学研究生什么时间选导师
睢庭消风: 开学报到大约一个星期有一个导师和学生的双选会,进行双方的双向选择,填写单子,然后导师签字.但是一般学生在复试前后就找完导师了,尽早比较好,晚了老师就招完人了.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哪个方向好? -
睢庭消风: 轧制自然不用说,东大的是最牛的,预测与控制以及凝固技术是比较新型化的,发展很快,很有潜力,成形理论与技术是基础,也很使用.其实只要进了东大,哪个方向都自然不用说,都很好.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理学院考研好考吗 竞争力大吗 -
睢庭消风: 因为专业课难度的缘故,历年分数都不是很高,340应该可以进来,但是拿奖学金就不太可能,再者你可以选择报材料工程,这样可以进到材料加工这个方向去,选择材加的导师,毕竟材料工程这几年是在扩招的,难度就估计会小一些,也更容易拿奖学金,不让你就只能自掏腰包交学费了,2012年材加没招满,你要考什么专业啊,专业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的啊,不过近几年东大挺火的(因为在985学校里最好考,所以考得人就越来越多了)别的专业不太清楚,数学那边的专业,山东那边的什么曲阜师范这类的学校学生考研超级猛,组团考数学专业.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 材料学专业哪个方向较好
睢庭消风: 方向得等你考上东北大学才能选,而且是由你跟哪个导师决定的,而导师是由你的成绩决定的.报考的时候有五个方向,随便填一个就行,那个没关系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材料研究生就业好吗 -
睢庭消风: 1、东北大学的材料研究生就业情况是非常好的.2、东北大学的材料专业可是全国的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专业在全国排名都是前十位的.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
睢庭消风: 材料专业的就业很好!其中材料加工类,特别是男生,是好上加好!东北大学的材料几乎是东大最好的专业啦!所以啊,自然是好之又好啦!相当好啊!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 考研 材料加工 -
睢庭消风: 考东大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考试专业科目为《材料成形力学》 院系专业及其研究方向科目组: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作为专业课本,可以在东大图书馆借阅,也可到大型新华书店或旧书店购买.总体来讲,难度偏大,若你在大学阶段本科专业课学习较好,基础扎实,对你而言难度不大.

彭山县17315811231: 有女生考研东北大学选什么专业好 -
睢庭消风: 女生考研东北大学选专业 ,最好的是该的国家重点学科:1、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冶金工程(涵盖二级学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 控制科学与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机械工程(涵盖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哲学(涵盖二级学科:科学技术哲学)2、二级国家重点学科(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彭山县17315811231: 材料类专业排名 - 我国研究生院所有那些开材料加工专业?那些学校的好已及他们的排名?
睢庭消风: 材料加工专业排名 综合说来,第一层级:清华,哈工大. 第二层级:中南,北科,上交,东北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213 哈尔滨...

彭山县17315811231: 东北大学材料就业去向 -
睢庭消风: 东北大学材料就业还是不错的,传统行业还有新兴行业,大家都有选择,传统的像钢铁汽车行业,新兴的像新科技纳米材料公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