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那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寓言。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二年级《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望”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

3、能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的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寓意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想不想听?(想)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122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感知文章大意。

1、故事的题目叫做?(揠苗助长)

师:会念,会写吗?小手指(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生书空)

念,(生念)。会写也会念,懂这个字的意思吗?(拔)

师:接着写,揠的是什么?(苗)他为什么要揠苗?(助长)

指引学生读题,要有节奏。(揠苗/助长)

师:这只是念字,念词,如果让你把它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你会讲吗?(生读)

师范读,配合动作和表情,(点生读)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起伏,表情的变化以及动作,突出强调讲故事和读书不一样。(生齐读)

2、检查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2)去掉拼音,还会认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3)看看谁的词语库最丰富?(指名组词)

3、师:同学们,生字都掌握了,是时候揭晓这个寓言故事的真面目了!

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门的朗朗读书声,读课文要求抬头挺胸、声音洪亮。

读完师质疑:小朋友们,这位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呢?(生:他很急)你从哪里知道他很急呢?(第一自然段)(评:你真会读书,才读了1遍就在文中找到它的意思了,真能干,把掌声送给他。)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笔划出急的句子或词语,师巡视。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更直接告诉你他很着急?(巴望、天天)

师:“巴望”能换个词吗?(希望、盼望),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你读出了农夫急切的心情。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如果读不好,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子读读。(你来)】

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谁还想读?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评:你读出了天天去看,可见农夫心里很急呀!)

师引:其实还有一句话,可以看出农夫是看着眼里,急在心里。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评:你都走到农夫的心里去了

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吗?(长高了)你怎么知道?

好像:其实是长高了,只是……(长得很慢)

小结:禾苗是长高了,由于长的慢,农夫没有感觉到。所以文中说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除了这两处,还有哪句话看出农夫的着急?

C、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他急在哪里?(焦急地、转来转去)

师:谁也来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转来转去,但还不够焦急。)

(如果读得好,评: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

谁再来读?(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语能这么读吗?理解:自言自语)

谁来读(你不但读出了焦急,我还感觉到你在那儿想呢!)谁能来模仿他的样子也来读读这句话。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我们一起来完整的读读这段话。

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

3、师:是啊,农夫太焦急啦,他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啊,于是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快看看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同桌快来一起读一读。

师: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拔苗)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理解:筋疲力尽(生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③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师:谁来读这段话?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

女生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男生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师:我来读旁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生接——

师:你看农夫得意洋洋的样子,结果怎样呢?(禾苗枯死了)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

农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根离开了土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就会枯死的)讲禾苗成长的规律。(春种、秋收)

指导朗读,读出禾苗枯死的失望心理。

三、理解寓意。

说话训练:现在我就是这个农夫,你们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们,你们想说什么?

(疼死我啦,快把我放下吧)

(笨老头,你拔我,你会后悔的)

(让我慢慢地长吧)

2、如果你是这个人的家人,你们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说:想让他们快点长高,应该怎样做?(浇水、施肥、除草、还要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

师总结:是呀,禾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在土壤中慢慢长大,这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他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所以坏了事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办其它事情也一样,都急不得。(板书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 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3、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生活中你做过或见过的揠苗助长的现象。

比如(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你能说出哪些?像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的给学生买营养品,可学生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小年纪就得了肥胖症等,有些人想马上苗条就绝食,吃减肥药,结果病倒了。)我们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四、练习复述课文。

师:这个故事带已经讲了几千年,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讲?我们应该把它记住,讲给身边的人听,告诉他们故事的道理。

学生练习复述故事。(时间允许的话指名讲述故事。)

五、指导书写“焦、望”:

“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

生:像流下来的汗、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还像火

师: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呢。写一个“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

“望”要注意上窄下宽,上下有穿插。

六、作业设计:

1、回到家里,把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给亲友听。

2、多搜集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讲故事比赛。

七、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焦  急  忙

欲速则_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5课《寓言两则》课文及教案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

文言文守株待兔教学案例
1. 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会认“揠”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具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寓言”,齐读,能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成语教案拔苗助长?
从基础的生字、词语,到重点句的理解,再到道理的解释,环环相扣,层层...·评课——《揠苗助长》 J. 幼儿园成语教案及反思 在《光的故事》的活动中涉及到两个成语故事,由于这两个成语故事浅显易懂,内容也受小朋友的喜爱,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兴趣,我也因此引出了对成语故事的学习。 我觉得对大班幼儿...

一年级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一年级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郑人买履》、《龟兔赛跑》。1、《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

揠苗助长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拔苗助长的故事是违背禾苗生长规律的,禾苗自然生长需要阳光、养分、时间,而宋国人的做法太急于求成,而且切断了禾苗吸收养分的媒介,注定无法让禾苗健康茁壮成长。《揠苗助长》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

冀教版揠苗助长文言文朗读
【近义词】 欲速不达 【同义词】 拔苗助长 【反义词】 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放任自流。 这则寓言被收入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寓言二则。 古文原文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

揠苗助长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读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

寓言故事有哪些三年级下册
寓言故事如下:1、《揠苗助长》寓言故事: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一、抓住寓言的题目理解寓意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也就知道其寓意了。如《揠苗助长》一课,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同学们读了课文,那么‘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学生能轻松地回答‘揠’就是‘拔’的意思。教师接着引导:“...

镇安县17224892307: 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名师教案. -
夕邢甘糖:[答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会认“揠”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具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寓言”,齐读,能说说你了解的寓言是...

镇安县17224892307: > 2.《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人教版三年级上:13、《寓言两则》教案 -
夕邢甘糖:[答案] ·语文A版四上《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 语文A版四上《寓言二则》之《揠苗助长》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寓言《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了学习让学生...

镇安县17224892307: 可不可以帮我写一篇揠苗助长的教案 -
夕邢甘糖: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 ...

镇安县17224892307: 文言文《拔苗助长》 -
夕邢甘糖: 第一问:宋人为什么要助苗长? 因为他嫌禾苗长得慢,想让禾苗快点长大. 第二问:宋人助苗的结果如何? 结果禾苗非但没有更快长大,反而都枯死了. 第三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然就会有不好的结果.手打原创,请采纳.

镇安县17224892307: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了 - -------------.我们在课外还读过像这样的寓言《 》《 》 -
夕邢甘糖: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了: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我们在课外还读过像这样的寓言《刻舟求剑》《杀鸡取卵 》

镇安县17224892307: 《揠苗助长》(孟子)
夕邢甘糖: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批评那些不切实际、不按事物规律去办事,只按自我愿望,求功心切的人.

镇安县17224892307: 在《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之间怎样说导入语上节课上的是《揠苗助长》,这节课要上《守株待兔》,怎样连接这两节课,小学生可以比较容易的被吸... -
夕邢甘糖:[答案] 因为这两篇文章之间有关系:《揠苗助长》是让苗快长,违反了自然规律.《守株待兔》的意思我不解释了.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摊图小便宜,而倒至更大的损失.

镇安县17224892307: 拔苗助长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 -
夕邢甘糖: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镇安县17224892307: 二年级下册第17课《成语故事两则》word -
夕邢甘糖: 揠苗助长 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语出] 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正音] 揠;不能读作“yǎn”;长;不能读作“chánɡ”. [辨形] 揠;不能写作“偃”. [近义] 欲速不达 [反义] 放任自流 循序渐进 [用法] 用作贬义;多用于劝说;批评的场合.一般作主语、判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镇安县17224892307: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夕邢甘糖: 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的故事. 告诉我们的道理: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