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没去过秦国,为何秦国反而统一六国?

作者&投稿:闳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有人问,孔子周游列国,唯独没去过秦国,最后为啥反而秦国统一了天下?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孔子的理想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日益衰微,中原之地暗潮涌动。本来分封制下的周王朝,周天子就如中原诸侯们的家长,可郑国这个孩子翅膀硬了,不但不服从家长的管教,还对家长动手了,结果啥事没有。其他孩子看在眼里,实力强点的便开始欺负邻居小弟,心情好点抢点粮食,心情不好就直接杀人霸占其家园。

就这样,200多年过去了,等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原来1000多个诸侯也就剩下20多家了。

咱们这位孔子,从小就爱捣鼓祭祀这些东西,长大了去过洛邑学习周礼。学完周公的那些礼仪之后,再看看当今天下,孔子就感慨:“天下无道已久矣。”

据史载,孔子在洛邑学礼时,遇到了图书馆长老子,他问道:“天下这么乱,该怎么办?”

老子微笑道:“顺其自然吧。”

孔子一脸懵,喃喃道:“不行啊,我要改变这一切。”

老子笑而不语,后来他就骑着毛驴走了,给世人留下了一本《道德经》。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原本也在鲁国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但是鲁国的现状让他很不满意,鲁国家长也没有多少实权。试想,孔子本来就要来推行周礼的君臣之礼的,如今鲁国国君都说不上话,还怎么实行啊。

因此,孔子必须找一个国君说话还算数的国家。他环顾四周,晋国六卿、郑国七穆、鲁国三桓,看来看去,也就齐国的齐景公还算是名副其实。于是,他就来到了齐国,找机会向齐景公推广周礼。

这齐景公一听就来了兴趣,如果推行周礼能巩固自己的君权,这很不错啊,可不能让俺的齐国像隔壁几家那样落入大臣手中。于是,他就在那盘算给孔子个什么官。这时,孔子的偶像晏婴来了,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孔子啊,就是油嘴滑舌之徒,华而不实,赶他走。”

之后,齐景公便开始疏远孔子了,孔子也是个聪明人,只要这晏婴在一天,俺也不会有机会的,要不等他死后再来吧。谁想到这晏婴寿命挺长,孔子这一等就等到50岁。那时,齐景公年纪大了,也不想折腾了。齐国内部也不平静,陈氏、高氏等几个大夫斗得非常厉害,也将复制其他各国的老路,将齐国国君慢慢架空。所以,孔子对齐国彻底死了心。

这时,鲁定公上任了,孔子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那么,孔子要在鲁国推行周礼,这君臣之礼首先都理顺,可是当时鲁国的朝政都把持在三桓手里,于是,孔子便发动了拆毁三桓所建城墙的行动,可惜最后还是半途而废了。齐国为了离间孔子,又送来了美女,当时的执政卿大夫季氏深陷其中,孔子失望之至,决定重游列国。

虽然仕途不顺,孔子还是没放弃心中的理想。纵观天下格局,此时只有卫国符合心中所想。于是,孔子便带着众多弟子,投奔卫灵公。卫灵公虽然能够说话算数,也款待了孔子。但是,卫灵公对周礼并不感兴趣,他更多的是向世人昭告自己是如何礼贤下士。有一次,卫灵公带着夫人南子,让孔子紧随其后,招摇过市,孔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因此,他又离开卫国,前后投奔陈国和蔡国,不过那两个国家疲于应付楚、吴两国的夹击,谁有心思听他将什么仁政呢?

孔子没办法,又回到了卫国,没想到,卫灵公居然也向他咨询行军打仗之事,孔子彻底绝望了。此间,虽然楚国也曾向孔子抛来橄榄枝,但楚国大臣们一致不同意,此事也只能作罢。

最后,孔子辗转回到了鲁国,年纪大了,也无心做官了,安心做学问,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恢复周礼的渴望,全写到了《春秋》里面。

孔子的失败

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大多用儒道来巩固王朝的统治。虽然汉朝之儒道有别于孔子所推崇的周礼,但事实证明,孔子那一套还是可行的。那为何孔子却未能在其有生之年成功一回呢?

春秋末期,诸侯獠牙尽露孔子所处的时代大概在春秋末期,那时诸侯已从当初的1000多家锐减为20多家,除了晋、楚、齐、吴、秦等几家大牌,以及鲁、卫、郑、宋、燕等几家资格老的,剩下的差不多都集聚在鲁国周边。这说明啥?鲁国还比较讲究周礼,因此他旁边还能剩下几个小国,而其他生存下来的诸侯可以说是吃相十分难看了。

大诸侯政权旁落如上所述,大的诸侯,如晋、齐等国的朝政已落入卿大夫之手,哪怕是郑、鲁两国亦是如此。如此朝局,孔子跑过去跟他们说,你们这样做不对,要把朝政还给国君。那些卿大夫会怎么想?肯定是一脚蹬出去,或者干脆一剑封喉。

小诸侯忙于自保小诸侯如卫国,虽然政权没有旁落,但是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自保啊,提升战斗力才是硬道理,此时孙武、吴起如果上门求仕,肯定是敲锣打鼓欢迎。孔子跑过去,和他们说:“大国欺负小国是不对的,我们要对他们的罪恶行径强烈谴责,并规劝他们早日回到周礼的正规上来。”

小国都举步维艰了,还妄想着和吃红了眼的大国谈判?好歹再不济,也该和墨子一样,教授他们守城之法吧。

因此,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又或者是掌握实权的卿大夫,孔子所推行的周礼恰好与他们的利益相悖,他想要在这样的时代恢复周礼,是完全不可能的。

结语

秦国统一六国,与孔子没有任何关系。战国七雄,孔子只去过齐国。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曾周游列国十多年。

然而,在大国吞并小国,卿大夫架空国君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所推崇的周礼,与他们的利益完全相悖,这也就注定了孔子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秦国作为战国的最强者,最后能统一六国,也可谓是时代的选择。



其实孔子的学说对于当时的统一六国没有什么大作用,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当时秦国统一六国使用的是武力和战争策略,但是孔子游学宣扬的是儒家思想,大同社会和以德治民。二者没有直接关系。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是用来统一六国之后治国的,不是用来打赢其他国家的。

依靠武力。秦国的野心很大,一直改革军事想要吞灭其他国家。

因为孔子代表的是奴隶制贵族阶级的利益,他主张仁,礼。秦国尊崇的是法,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变得更强大,中央集权是当时的历史大势,孔子代表的主张是不符合历史大趋势的。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有到秦国?对戎狄之地有什么影响?
可惜的是,列国的君王也不理解他,几乎没怎么听他说话就把他赶走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割据的社会,各种文明和文化都高度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战争也不断爆发,孔子非常注重华夏和夷族,他十分看不起夷族之人。当时的秦国是各种战争交接之处,地区是一个夷族之地,所以孔子没去秦国。二、不去秦国的...

周游列国的孔子,为何就是没去后来一统天下强大的秦国?
“孔子是我国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是私塾的开创者。可为什么如此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周游各国,而没有去秦国呢?那是因为在孔子的心目中,一直认为秦国是个比较野蛮的国家,没有礼仪约束。但是秦国却统一天下,那时因为当时的秦国采取法家思想,以“法治”为核心,并且采取合纵连横的方式...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为什么没有去秦国?
因此当时的秦国政局并不稳定,也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整个天下都处在战乱之中,因此即便孔子去了秦国,但是秦惠公却不会重用他,因为他的思想并不符合秦国的国情,所以也只会将孔子当作座上宾来对待。由于孔子的思想过于超前,所以在受到诸国拒绝后,孔子便回到鲁国继续他的教育事业。

孔子周游列国唯独没有到秦国,对戎狄之地有什么影响?
可能会有些读者朋友们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唯独没有去秦国呢?"1、 夸大其词,望文生义 可能从"列国"这两个字,有些读者朋友认为孔子把东周时所有国家跑遍了,而因为秦国和《孔子历史地图集》内没有记载孔子去过秦国,因此会脑补成"因为秦国是蛮夷小国,重视礼乐制度的孔子不屑...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入秦国
孩子回头指去,问孔子:“看看这是什么?”“哦——一座城池啊.”孔子笑答.“那么,是车绕城行呢?还是城给车让道?”孩子言道.孔子无语.于是,孔子令子路等掉转车头,原路返回.孔子对他的众弟子说:“秦地多英豪,小孩子尚如此能言善辩,何况大人呢!”孔子西行不入秦的传说虽不可信,但秦国小孩子的...

孔子不愿意去的秦国为什么后来却能统一天下?
更巧的是,最后一统天下的偏偏是这个不屑去的秦国,不知道孔老夫子泉下有知的,会不会很郁闷。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衰败,诸侯国纷纷独立,学在官府的局面也被打破,学术开始流传到民间,很多游学仕子都能学有所成,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开始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群星灿烂,盛况空前,为了能够学以致用,...

有人说孔子周游列国其实都还没有走出山东地面,这是真的吗?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个有抱负的人,也是个官迷,年轻时曾周游列国,到各国讲学游说,希望各国重用他,推行他的治国思想。孔子去了很多国家,当时的强国几乎去了个遍。不过孔子去了那么多国家,但偏偏没有去秦国。秦国也是当时的强国,为何孔子没有...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有去秦国?今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团
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没有去秦国?今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团

为什么孔子西行不入秦?
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在于孔子的老师——周公,乃周秦故地陕西人也,去周朝故地去宣扬礼教岂不是班门弄斧蔫~二是孔子曾对齐景公言:秦,国家虽小,志向却大;虽地处偏僻,行事却中道恰当。三是因为72贤人之一——燕伋,燕伋,系秦人,早年在孔子门下求学,用扁担担着老师的书籍师徒同行周游列国。应燕伋之邀...

孔子宣传自己思想,各国就算被拒绝都要去,为何单单不去秦国?_百度...
再有一点就是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仁爱,是治国稳定之策,是适合盛世安定国家和人民,而不是适用于乱世的诸侯争霸。而对比一下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他重视军功、赏罚分明、制度严谨,更加适合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思想才会受到秦国的喜爱和追捧。这也是孔夫子推销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一点,就是当时秦国...

天峻县14796318025: 为什么孔子不入境的秦国最后却能统一六国 -
当涂石阿替: 秦统一六国是法家的胜利儒家的失败.法家思想发展到极致是追求绝对的权威,也意味着腾腾杀气! 儒家思想发展到极致是追求仁者无敌,意味着和谐与忍让! 秦国统一六国靠的是法家的思想,讲究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奖罚分明.孔子是看...

天峻县14796318025: 为什么孔子唯一没去的秦国,反而统一了天下 -
当涂石阿替: 孔子那套理论,适合对内统治,不适合对外竞争.在弱肉强食、激烈竞争的环境里,谁遵从他那套理论,谁会死的很惨.秦人,虎狼之师,推崇暴力.推翻一个旧世界,很少靠改良完成,一般得革命,革掉那些顽固群体的命,这需要暴力,秦人刚好就是这样的角色,所以统一天下的使命就不二的落在他们肩上了.

天峻县14796318025: 为什么唯独秦国没让孔子入境,而秦国最后却能 -
当涂石阿替: 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铁血的人,记得以前有一部电影叫《英雄》,写的是几个侠客先后刺杀秦始皇,均告失败,最后那个刺客却被秦始皇的一席话折服,放下武器甘受万箭穿心之刑.秦始皇的霸业能够成功,与拒绝孔子入境没有任何关系.即使孔子能见到赢政,也无法说服他.他的一生志向就是用强大的武力去消灭战争.他连焚书坑儒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孔子虽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当时也不过一介腐儒罢了,又岂能动摇得了赢政.六国被吞并,原因很复杂,但秦国能统一四海,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赢政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做法.

天峻县14796318025: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去秦国 -
当涂石阿替: 1,因为路途遥远,孔子名义上的周游列国其实只是以鲁国为原点,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周边国家游历.周游的国家有鲁国西南方的宋国、陈国、蔡国、楚国,北方的齐国,西方的京城、卫国、曹国、郑国,东方的杞国.而且秦国地势险要.山路难走也是一方面.2,孔子鄙夷秦人.孔子认为秦国接近北方少数民族,民族混杂,不可教化,所以不去秦国.满意请采纳

天峻县14796318025: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入秦国 -
当涂石阿替: 说法之一,孔子鄙夷秦人.孔子认为秦国接近北方少数民族,民族混杂,不可教化,所以不去秦国. 说法之二,孔子敬畏秦人.据说孔子当年也曾试图入秦,他们的车队从河南出发,经潼关入陕西.车队刚入潼关大道,就被几个在路上玩耍的小...

天峻县14796318025: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
当涂石阿替: 其实我觉得就一句话,就是秦国的祖先肯努力,打好了基础,遇上了赢政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可偏偏六国那时的君主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无能之辈,国力弱不说,更没什么前途!!这样的国家不被秦国灭,那才怪呢!!

天峻县14796318025: 据说孔子没能入秦是由于孔子弟子子西怕秦国用孔子后强大而暗中阻止的后果,这件事是真的吗? -
当涂石阿替: 孔子是极重华夷之分的,秦国久处西北,与戎狄杂处,这种蛮夷之地,他当然不会去.甚至在他最不得志的时候,他消极到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也有人说还因为秦国不重视理法,轻风俗伦理等.

天峻县14796318025: 孔子去过秦国吗 -
当涂石阿替: 应该去过吧,孔子为实现其梦想,周游列国,但是都为得到重用,去过秦国.

天峻县14796318025: 孔子死于秦国吗﹖ -
当涂石阿替: 不是,孔子没有去过秦国.他死在鲁国.

天峻县14796318025: 春秋时期孔子巡游列国,那个国家没去 -
当涂石阿替: 孔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孔子历史地图集》书内“孔子周游列国图”标注的线路图来看,孔老夫子当时周游的,有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说起来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时期的蕞尔小国.楚算是大国,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