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贪、瞋、痴、慢、疑怎么解释

作者&投稿:嬴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扩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参考资料:贪嗔痴-百度百科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心无去来,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http://www.fowang.org/fxd/result2.php?srword=%CC%B0&Submit=%B2%E9%D1%AF&srmode=2&srcd1=1&srcd3=1&srcd5=1&srcd7=1&srcd2=1&srcd4=1&srcd6=1&pagesize=20 贪

  实例:贪财 贪色 贪吃 贪睡

  http://www.fowang.org/fxd/result2.php?srword=%C8%FD%B6%BE&Submit=%B2%E9%D1%AF&srmode=2&srcd1=1&srcd3=1&srcd5=1&srcd7=1&srcd2=1&srcd4=1&srcd6=1&pagesize=20 三毒:贪嗔痴

  嗔恚:生气 怨恨

  痴:愚痴,事情分不出好坏,造业而欢喜,积福而吝惜

  【 慢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ma^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
  慢有种种分类,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十九列举七慢:(一)慢,对劣于自己之人,认为自己较殊胜;而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谓与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二)过慢(梵ati -ma^na ),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之人,亦偏说对方与自己同等。(三)慢过慢(梵ma^na^ti -ma^na ),对胜过自己之人,起相反之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四)我慢(梵a^tma -ma^na ),乃七慢之根本慢。于五蕴假和合之身,执着我、我所,恃我而起慢。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五)增上慢(梵adhi -ma^na ),于尚未证得之果位或殊胜之德,自认为已经证得。(六)卑慢(梵u^na -ma^na ),对于极优越之人,却认为自己仅稍劣于其人;或虽已完全承认他人之高胜,而己实卑劣,然绝不肯虚心向其人学习。(七)邪慢(梵mithya^ -ma^na ),无德而自认为有德。
  八慢,即指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等。
  九慢,又作九慢类。即:(一)我胜慢类,即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之过慢心。(二)我等慢类,乃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与彼同等’之慢心。(三)我劣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我为劣’之卑慢心。(四)有胜我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彼胜我’之卑慢心。(五)有等我慢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与我同等’之慢心。(六)有劣我慢类,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劣于我’之过慢心。(七)无胜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未必胜过我之慢心。(八)无等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比我差劣之过慢心。(九)无劣我慢类,对多分胜于我者,生起我比其人为少分劣之卑慢心。此系俱舍论卷十九根据发智论卷二十所举出者。
  上记之九慢摄于前述七慢中之慢、过慢、卑慢三种。即我等慢类、有等我慢类、无胜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慢,我胜慢类、有劣我慢类、无等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过慢,我劣慢类、有胜我慢类、无劣我慢类等三项则摄属于卑慢。于品类足论卷一载有关于九慢之阐释,书中举出‘我胜慢’之例子,谓我胜慢系由慢、过慢、慢过慢三者而出,此系依观‘境’之劣、等、胜而分别之:(一)若观‘劣境’而谓己为胜,此为慢。(二) 若观‘等境’而谓己胜,此为过慢。(三)若观‘胜境’而谓己胜,此为慢过慢。其余之八慢亦可准此而别。
  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列举聪明、世智、高贵、耆年、大姓、高门、解、福、富、宝等十慢;法华经论卷下更以法华七喻配七种增上慢。此外,憍慢之妄惑,称为慢惑,为十大惑之一;自慢而心举,称为慢举。〔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卷五十、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四、卷十九、摩诃止观卷五上、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

  【 慢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别。唯识论六曰:‘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中略)此慢差别有七九种。’大乘义章二曰:‘凌他称慢。’

  实例:轻慢 瞧不起人。自高自大。

  【 疑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vicikitsa^,巴利语vicikiccha^。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之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能断除之。依俱舍宗,属不定地法,六随眠之一,十随眠之一;依唯识宗,则属六根本烦恼之一。净土门以‘疑’与‘信’为相对词,而谓去疑心起信心。异部宗轮论述记载,疑有二种:(一)迷于理之随眠性的疑结,即对于诸谛理犹怀疑惑,阿罗汉已断除之。(二)于事犹豫不决之处非处之疑,即对事疑惑,如于夜观树,疑为是人或为非人等,阿罗汉未断除之,然独觉于此则已有成就。一般广泛地包含非烦恼性之疑。故凡怀疑、犹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网譬喻,而称疑网。此外,疑自、疑师、疑法,总称三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六〕

  【 疑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大乘义章六曰:‘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

  实例:对人对事的猜想。怀疑。

佛教中所说的贪、嗔、痴、慢、疑又称为五毒心、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

贪根心(lobhamulacittani):分析三类不善心时,《阿毗达摩论》以分析贪根心为始,因为在提及不善根时,都是先提及贪。巴利文lobha(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欲望或贪婪,至极其微细的喜爱或执着。依据三个成对的原则,贪根心可分为八种。第一是视与其相应的‘受’(vedana)是悦受或舍受;第二是视其心是否与邪见相应;第三是视其心是有行或无行。从这三个因素所变化出来的心一共有八种。

嗔根心(dosamulacittani):《阿毗达摩论》里所分析的第二种不善心是嗔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两种,之间的差异只在于无行(不受怂恿)或有行(受怂恿)。跟能与悦或舍两种感受之一生起的贪根心相反,嗔根心只能与一种感受同生,即:忧受。再者,跟贪根心不一样的是,嗔根心并不会与邪见相应地生起。虽然邪见能够鼓动发怒,但根据《阿毗达摩论》,邪见并不能与嗔恚同时在同一心里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时候,于不同的心里生起。

痴根心(mohamulacittani):这最后一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贪嗔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会导致贪或嗔也随之生起。然而,尽管贪根和嗔根心里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这最后两种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们被列为痴根心。由于痴的作用于这两种心特别显著,它们也被形容为纯粹涉及痴的心(momuhacitta);巴利文momuha(纯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强调语。痴最为显著的心有两种:其一与疑相应,另一者则与掉举相应。

疑相应(vicikicchasampayutta):对于巴利文vicikiccha,诸论师提出两个词源学的说明:一、由于思绪纷杂困乱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决问题。(注9)这两项解释皆显示‘疑’(vicikiccha)是指由于显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怀疑或犹豫不决。与此疑相应的心是第一种痴根心。

慢(mana):慢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称自赞;现起是虚荣;近因是与见不相应的贪。它好比发了疯。

贪既是人们的贪欲,如人的各种欲望,使得自己陷入其中,如对物质的,对情欲的,就是对色香味所有的贪图。嗔,就是发怒,不服气,怪罪别人,怨恨别人等等。痴,就是痴迷,迷恋,包括对感情,对物质,对一些思想,使得自己身心都在里面徘徊,而自己却认为这样很好,而不愿意走出来。慢,即傲慢,不讲理,只是自己的道理,有时候也是慢待一切,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只有自己。疑,怀疑,猜疑,疑虑,什么都不对,看不清楚真理,看不清事物本质。

贪:懒惰成性,投机钻营想一劳永逸。
嗔:怨天尤人,不肯考虑业力和因果。
痴:执迷不悟,对心外之物看得太重。
慢:过份自负,过于依赖经典或法师。
疑:信心虚无,以不分黑白为无分别。


贪、嗔、痴、爱、欲分别是什么意思?
贪,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嗔,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这张嘴,老说不好的话。痴,就是人们常说的傻,为某件事过于着迷。恨,恨别人,讨厌别人,心生憎恨别人之心。爱,过度的偏爱或溺爱。恶,恶事坏的想法。欲,欲望,无边无尽的念头。

贪嗔痴是第几识产生的
能给他乐之心,名之为慈;能拔他苦之心,名之为悲;庆他得乐之心,名之为喜;于外物不著之心,名之为舍。又与以下各种心所相应——中随烦恼二(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不信、懈怠、放逸、掉举、昏沉、失念、散乱、不正知);根本烦恼(贪、瞋、痴)等。

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意思
贪嗔痴慢疑意思如下:贪(tān):指对物质和感官享受的贪恋和执着。这种贪欲使人追求永恒的满足和快乐,但实际上会导致贪心、贪图利益和欲望无止境。嗔(chēn):指瞋恨、愤怒和敌意。嗔是对不满意、不愉快或被侵犯的情况的一种负面反应。它使心中充满了怨恨、憎恨和冲动。痴(chī):指无明、愚昧...

贪、瞋、痴三魔
贪、瞋、痴一般称为三毒。对于种种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一、贪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着为性。二、嗔 对于违境,所感苦受,而起嗔恚之想,是谓之嗔,嗔者憎恚为性。三、痴 对于违顺诸境,苦乐诸受,而起与道理相违愚痴之想,是谓之痴...

佛说贪,嗔,痴 怎么解释这贪嗔痴
无妄无我即无灾无难,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习惯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萨行着重“无我”。而古传般若即以“无我”悟入实相。无妄无我菩萨境界。贪嗔痴解释:贪: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

佛教中贪,嗔,痴中的贪如何戒除?
慢慢体会到那种施比受更有福的乐趣,自然心里就很泰然了。真正的布施就是“舍”而已,除了财物的布施之外,我们还要学习佛菩萨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菩萨舍时间、精力、才华、我见,把自己全身心地舍出去,就是慈悲难舍,为的是让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简单来说,只要把心中的自私自利放下,贪就能戒除了。

“贪嗔痴怨”什么意思
世间好坏、美丑、利衰、诽讥等现象本不实在,虚幻不永恒,我们以为实有,而生执取为贪,仇视、排斥异己瞋,不明事实真相为痴,不如己意为怨。

怎样消除佛教的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什么是戒定慧?读经或念佛,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没有读错或念错就是戒,读的时候心中没有杂念就是定,有了定一定能生慧。这也是古德说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佛经中提到的贪、嗔、痴、慢、疑五毒本源是什么怎么破?
更有甚者为了这一字而选择了不择手段,将道德伦理等抛之一边。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嗔可能就是一种虐己行为吧!生活工作中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与别人发生着摩擦,不愉快也就因此而产生了。不明事理与是非不分是为痴,对于别人的意外行为,很多人往往不愿苟同,只愿相信自己,甚至...

...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做何解释..._百度知...
十恶业中的第一条是杀生,指的是故意伤害或杀害其他生命,无论是出于愤怒、仇恨还是为了获得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佛教中的生命尊重原则,因果律告诉我们,杀生会招致短命和健康问题的果报。第二条是偷盗,即未经允许擅自取走他人的财物。这不仅违反了社会法律,也是对他人权利的不尊重。偷盗的果报是贫穷和...

贺州市18716234491: 佛教中的贪、瞋、痴、慢、疑怎么解释
贺苗唐必:http://www.fowang.org/fxd/result2.php?srword=%CC%B0&Submit=%B2%E9%D1%AF&srmode=2&srcd1=1&srcd3=1&srcd5=1&srcd7=1&srcd2=1&srcd4=1&srcd6=1&pagesize=20 贪 实例:贪...

贺州市18716234491: 佛教贪嗔痴慢疑代表什么? -
贺苗唐必: 佛教贪:贪心.表现在贪图享乐,贪图名闻利养……嗔:嗔恨侍枝.具体在怨者谈棚恨,嫉妒……痴:愚痴.正邪不分,是非不明,听骗不听劝…首则…慢:傲慢.轻慢,贡高我慢,谁也不如自己……疑:怀疑.对于错事物怀疑,对于正确的事物也怀疑,心始终不能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

贺州市18716234491: 何为贪、嗔、痴、慢、疑,如何解除这佛教五毒? -
贺苗唐必: 贪: 简意:多求无厌 佛经释义: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大乘义章...

贺州市18716234491: 谁知道佛教中“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吗? -
贺苗唐必: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贺州市18716234491: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
贺苗唐必: 贪嗔痴慢疑分别代表的意思是:贪指的是贪爱、贪恋,贪婪.嗔指人在遇到挫折,或者被冤枉受委屈,就会心生愤怒,起嗔心,然后就会发脾气骂人、打人,伤害他人.痴指的是愚痴蒙昧,没有智慧.慢指的是待人傲慢,总看不起别人.疑就是...

贺州市18716234491: 贪嗔痴慢疑中,嗔,慢,疑分别代表什么 -
贺苗唐必: 「嗔」,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乾净,看到不乾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

贺州市18716234491: 佛语中的痴,嗔,贪,慢,疑,各指的是什么意思?
贺苗唐必: 贪是指贪心,嗔是指愤恨,痴是指愚痴、不明事理,慢是指傲慢、贡高自大,疑是指怀疑佛法.希望你支持我的回答.

贺州市18716234491: 佛家的“贪、嗔、慢、痴、愚”是指什么? -
贺苗唐必: “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 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 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佛法之智慧,并非一般世间所指之聪明才智,而是要明白因果、心性、缘起等佛法真理,若不明了,则属愚痴无智.四、慢:指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等心态. 五、疑: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心怀疑虑,妄生猜忌,是非纷起,因此生诸烦恼,造作恶业.例如怀疑众生本具佛性,或怀疑佛法的道理,无法信受奉行等等

贺州市18716234491: 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意思
贺苗唐必: 贪嗔痴慢疑的意思是五毒心,佛门中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