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第十二卷列传第四 齐炀王宪 翻译++

作者&投稿:藏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个《周书·王思政传》的全文加翻译~

王思政传内容位于《周书》卷十八 列传第十

全传包括介绍王罴和 王思政

【王罴】及其儿子【王庆远】
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汉河南尹王遵之后,世为州郡著姓。罴刚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郡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王师战不利,乃令罴领羽林五千镇梁州,讨平诸贼。还,授右将军、西河内史。辞不拜。时人谓之曰:"西河大邦,俸禄殷厚,何为致辞?"罴曰:"京洛材木,尽出西河,朝贵营第宅者,皆有求假。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民间,又违法宪。以此辞耳。"

梁将曹义宗围荆州,敕罴与别将裴衍率兵赴救。遂与梁人战,大破之。于时诸方鼎沸,所在凋残。荆州新经寇难,尤藉慰抚。以罴为荆州刺史,进号抚军将军。梁复遣曹义宗众数万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板。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煮粥,与将士均分而食之。每出战,尝不擐甲胄,大呼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贼箭中王罴;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弥历三年,义宗方退。进封霸城县公。寻迁车骑大将军、泾州刺史。未及之部,属太祖征兵为勤王之举,请前驱效命,遂为大都督,镇华州。

魏孝武西迁,拜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外。齐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之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挺,大呼而出。敌见之惊,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众遂投城遁走。时关中大饥,征税民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棰,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沙苑之役,齐神武士马甚盛。太祖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罴语使人曰:"老罴当道卧,貆子安得过!"太祖闻而壮之。及齐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冢,生死在此,欲死者来。"齐神武遂不敢攻。

时茹茹渡河南寇,候骑已至豳州。朝廷虑其深入,乃征发士马,屯守京城,堑诸街巷,以备侵轶。右仆射周惠达召罴议之。罴不应命,谓其使曰:"若茹茹至渭北者,王罴率乡里自破之,不烦国家兵马。何为天子城中,遂作如此惊动。由周家小儿恇怯致此。"罴轻侮权势,守正不回,皆此类也。未几,还镇河东。

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亲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大统七年,卒于镇,赠太尉。

子庆远,弱冠以功臣子拜直阁将军。先罴卒。孙述嗣。

述字长述。少聪敏,有识度。年八岁,太祖见而奇之,曰:"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即以为镇远将军,拜太子舍人。以祖忧去职。述幼丧父,为罴所鞠养。及居丧,深合礼度。于时东西交争,金革方始,群官遭丧者,卒哭之后,皆起令视事。述请终礼制,辞理恳切。太祖令中使就视,知其哀毁,乃特许之。丧毕,袭爵扶风郡公,累迁上大将军。

【王思政】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容貌魁伟,有筹策。魏正光中,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属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扰乱关右,北海王颢率兵讨之,启思政随军。军事所有谋议,并与之参详。

时魏孝武在藩,素闻其名。颢军还,乃引为宾客,遇之甚厚。及登大位,委以心膂。迁安东将军。预定策功,封祁县侯。俄而齐神武潜有异图,帝以思政可任大事,拜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思政乃言于帝曰:"高欢之心,行路所共知矣。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关中有崤、函之固,一人可御万夫。且士马精强,粮储委积,进可以讨除逆命,退可以保据关、河。宇文夏州纠合同盟,愿立功效。若闻车驾西幸,必当奔走奉迎。藉天府之资,因已成之业,一二年间,习战阵,劝耕桑,修旧京,何虑不克。"帝深然之。及齐神武兵至河北,帝乃西迁。进爵太原郡公。

大统之后,思政虽被任委,自以非相府之旧,每不自安。太祖曾在同州,与群公宴集,出锦罽及杂绫绢数段,命诸将樗蒱取之。物既尽,太祖又解所服金带,令诸人遍掷,曰:"先得卢者,即与之。"群公将遍,莫有得者。次至思政,乃敛容跪坐而自誓曰:"王思政羁旅归朝,蒙宰相国士之遇,方愿尽心效命,上报知己。若此诚有实,令宰相赐知者,愿掷即为卢;若内怀不尽,神灵亦当明之,使不作也,便当杀身以谢所奉。"辞气慷慨,一坐尽惊。即拔所佩刀,横于膝上,揽樗蒱,拊髀掷之。比太祖止之,已掷为卢矣。徐乃拜而受。自此之后,太祖期寄更深。转骠骑将军。令募精兵,从独孤信取洛阳,仍共信镇之。及河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槊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会日暮,敌将收军。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有帐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仍镇弘农。思政以玉壁地在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迁并州刺史,仍镇玉壁。八年,东魏来寇,思政守御有备,敌人昼夜攻围,卒不能克,乃收军还。以全城功,受骠骑大将军。复命思政镇弘农。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弘农之有备,自思政始也。

十二年,加特进、荆州刺史。州境卑湿,城堑多坏。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曰"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太祖嘉之,赐钱二十万。思政之去玉壁也,太祖命举代己者,思政乃进所部都督韦孝宽。其后东魏来寇,孝宽卒能全城。时论称其知人。

十三年,侯景叛东魏,拥兵梁、郑,为东魏所攻。景乃请援乞师。当时未即应接。思政以为若不因机进取,后悔无及。即率荆州步骑万余,从鲁关向阳翟。思政入守颍川。景引兵向豫州,外称略地,乃密遣送款于梁。思政分布诸军,据景七州十二镇。太祖乃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回授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喻,唯受河南诸军事。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岳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岳众不敢当,引军乱退。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飞梯火车,昼夜攻之。思政亦作火〈矛赞〉,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又以火箭射之,烧其攻具。仍募勇士,缒而出战。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齐文襄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城中水泉涌溢,不可防止。悬釜而炊,粮力俱竭。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穷急,投水而死。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生擒永珍。思政谓之曰:"仆之破亡,在于晷漏。诚知杀卿无益,然人臣之节,守之以死。"乃流涕斩之。并收绍宗等尸,以礼埋瘗。

齐文襄闻之,乃率步骑十一万来攻。自至堰下,督励士卒。水壮,城北面遂崩。水便满溢,无措足之地。思政知事不济,率左右据土山,谓之曰:"吾受国重任,本望平难立功。精诚无感,遂辱王命。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因仰天大哭。左右皆号恸。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先是,齐文襄告城中人曰:"有能生致王大将军者,封侯,重赏。若大将军身有损伤,亲近左右,皆从大戮。"都督骆训谓思政曰:"公常语训等,但将我头降,非但得富贵,亦是活一城人。今高相既有此言,公岂不哀城中士卒也!"固共止之,不得引决。齐文襄遣其常侍赵彦深就土山执手申意。引见文襄,辞气慷慨,无挠屈之容。文襄以其忠于所事,礼遇甚厚。

思政初入颍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思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尝被赐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种桑果。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故身陷之后,家无畜积。及齐受禅,以为都官尚书。子秉。

【评价】
史臣曰:王罴刚峭有余,弘雅未足。情安俭率,志在公平。既而奋节危城,抗辞勍敌,梁人为之退舍,高氏不敢加兵。以此见称,信非虚矣。至述不陨门风,亦足称也。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及乎策名霸府,作镇颍川,设萦带之险,修守御之术,以一城之众,抗倾国之师,率疲乏之兵,当劲勇之卒,犹能亟摧大敌,屡建奇功。忠节冠于本朝,义声动于邻听。虽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于百世矣。

【全文翻译】
王思政字思政,是太原祁人。容貌魁梧伟岸,有运筹帷幄的智谋。
在和桥打仗时,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每击一下都能打倒几个人.而此时他深陷入敌阵,随从的人都死光了,思政身上受了重创晕了过去.适逢太阳落山,敌军要收军.思政长时间在军旅打仗,每次上阵都只穿破旧的战甲,敌人认为他不是主帅,就没杀他.他帐下的雷五安在战场上哭着寻找思政,正好他也苏醒过来,于是他得救了,雷五安割下衣服为他裹伤口,扶着他上马,深夜才回来.
十二年,朝廷封他为特进,荆州刺史.荆州境内气候潮湿,城墙大部分都损坏.思政于是命令都督蔺小欢监督工匠修缮.挖掘出黄金三十斤,都督在夜里秘密的送给思政.到了早上,思政召见佐吏让他看黄金,说:为人臣子不应该私藏宝物,于是将黄金悉数呈给皇上.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人,率领步骑十万来攻颖川。城内偃旗息鼓,好象没有人一样.高岳倚仗他们的兵多,说一战就可以成功屠城,于是命令士兵四面击鼓上阵. 思政选了城中骁勇善战的人,开了城门突然袭击.高岳的军队不敢正面交锋,引军乱退.岳明白不能突然攻击,于是命令多修营垒,又依照地势的高低,建造土山来靠近城里.用云梯和火车日夜攻打,思政也作火攒,利用风的便利投到土山上.又用火箭射之,烧他们的工具。还招募勇士,缒出城门出战.高岳的兵众逃跑,而那些守着土山的人也弃山而逃走.齐文襄更益高岳兵众,引洧水来淹城,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容永珍共乘楼船来观望城内,命令善射的人向城中俯射。突然大风暴起,船竟然飘到城下。城上人用长钩牵船,弓弩乱发。绍宗穷急,投水而死。丰逃生然后浮向土山,又中箭而死。思政生擒了永珍。
齐文襄听说了这件事,于是率十一万步骑来攻城。亲自到堰下,督促鼓励士卒。水流很急很大,城北面就崩塌了。水便满溢,城中人没有了立足的地方。思政知道情况无法控制了,率领左右随从站在土山上,对他们说:“我身负国家重任,本希望平息战乱立功。……如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只有效仿先人以死报答朝廷的重恩。”于是思政仰天大哭。左右随从都痛哭。思政向西拜了两次,就要自刎。
思政初到颍川上任,有士卒八千人,城既没有外援,也没有反叛的人。思政经常将勤王当成自己的任务,不经营资产。曾经被赐了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就种了桑果。思政回来时,看到这些生气的说:“匈奴没有消灭,霍去病离开家,如今奸佞为除,怎么能经营产业!”命令左右随从拔了果苗扔掉。因此身陷之后,家里没有积蓄。

1.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每次上战场都只穿着破旧的仅能遮蔽身体的战甲,敌人以为他不是将军,所以得以逃脱】 弊通“蔽”

2.仍募勇士,缒而出战。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
【依然招募勇猛的士兵,缒出城门出战。高岳的兵众逃跑,而那些守着土山的人也放弃土山而逃走.】

3.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
【等到(思政)回来时,看到(这些)生气的说:“匈奴没有消灭,霍去病又离开了家,而且奸佞并没有去除,又依靠什么来经营产业!”】

很偏的文章,好难找
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一旦到了这样的地步,死和生都是命中必定,难道想再活下去吗?只是因为老母健在,担心留下这种不能养老送终的遗憾罢了!

齐炀王宪

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初封涪城县公。少与高祖俱受诗、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太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所择。宪独取驳马。太祖问之,对曰:「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圉易分。」太祖喜曰:「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后从猎陇上,经官马牧,太祖每见驳马,辄曰:「此我儿马也。」命左右取以赐之。魏恭帝元年,进封安城郡公。孝闵帝践阼,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邑万户。初,平蜀之后,太祖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诸子之中,欲有推择。遍问高祖已下,谁能此行。并未及对,而宪先请。太祖曰:「刺史当抚众治民,非尔所及。以年授者,当归尔兄。」宪曰:「才用有殊,不关大小。试而无效,甘受面欺。」太祖大悦,以宪年尚幼,未之遣也。世宗追遵先旨,故有此授。宪时年十六,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蜀人怀之,共立碑颂德。寻进位柱国。

保定中,征还京,拜雍州牧。及晋公护东伐,以尉迟迥为先锋,围洛阳。宪与达奚武、王雄等军于邙山。自余诸军,各分守险要。齐兵数万,奄出军后,诸军恇骇,并各退散。唯宪与王雄、达奚武率众拒之。而雄为齐人所毙,三军震惧。宪亲自督励,众心乃安。时晋公护执政,雅相亲委,赏罚之际,皆得预焉。

天和三年,以宪为大司马,治小冢宰,雍州牧如故。四年,齐将独孤永业来寇,盗杀孔城防主能奔达,以城应之。诏宪与柱国李穆将兵出宜阳,筑崇德等五城,绝其粮道。齐将斛律明月率众四万,筑垒洛南。五年,宪涉洛邀之,明月遁走。宪追之,及于安业,屡战而还。是岁,明月又率大众于汾北筑城,西至龙门。晋公护谓宪曰:「寇贼充斥,戎马交驰,遂使疆埸之间,生民委弊。岂得坐观屠灭,而不思救之。汝谓计将安出?」曰:「如宪所见,兄宜暂出同州,以为威势,宪请以精兵居前,随机攻取。非惟边境清宁,亦当别有克获。」护然之。

六年,乃遣宪率众二万,出自龙门。齐将新蔡王王康德以宪兵至,潜军宵遯。宪乃西归。仍掘移汾水,水南堡壁,复入于齐。齐人谓略不及远,遂弛边备。宪乃渡河,攻其伏龙等四城,二日尽拔。又进攻张壁,克之,获其军实,夷其城垒。斛律明月时在华谷,弗能救也,北攻姚襄城,陷之。时汾州又见围日久,粮援路绝。宪遣柱国宇文盛运粟以馈之。宪自入两乳谷,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齐人婴城固守。宪使柱国、谭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引兵大至,宪命将士阵而待之。大将军韩欢为齐人所乘,遂以奔退,宪身自督战,齐众稍却。会日暮,乃各收军。

及晋公护诛,高祖召宪入,宪免冠拜谢。帝谓之曰:「天下者,太祖之天下,吾嗣守鸿基,常恐失坠。冢宰无君凌上,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寻以宪为大冢宰。时高祖既诛宰臣,亲览朝政,方欲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爰及亲亲,亦为刻薄。宪既为护所委任,自天和之后,威势渐隆。护欲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高祖亦悉其心,故得无患。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寔夺其权也。

开府裴文举,宪之侍读,高祖常御内殿,引见之。谓曰:「晋公不臣之迹,朝野所知,朕所以泣而诛者,安国家,利百姓耳。昔魏末不纲,太祖匡辅元氏;有周受命,晋公复执威权。积习生常,便谓法应须尔。岂有三十岁天子而可为人所制乎。且近代以来,又有一弊,暂经隶属,便即礼若君臣。此乃乱代之权宜,非经国之治术。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一人者,止据天子耳。虽陪侍齐公,不得即同臣主。且太祖十儿,宁可悉为天子。卿宜规以正道,劝以义方,辑睦我君臣,协和我骨肉。无令兄弟,自致嫌疑。」文举拜谢而出,归以白宪。宪指心抚几曰:「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建德(二)年,进爵为王。宪友刘休征献王箴一首,宪美之。休征后又以此箴上高祖。高祖方剪削诸弟,甚悦其文。宪常以兵书繁广,难求指要,乃自刊定为要略五篇,至是表陈之。高祖览而称善。

其秋,高祖幸云阳宫,遂寝疾。卫王直于京师举兵反。高祖召宪谓曰:「卫王构逆,汝知之乎?」宪曰:「臣初不知,今始奉诏。直若逆天犯顺,此则自取灭亡。」高祖:「汝即为前军,吾亦续发。」直寻败走。高祖至京师,宪与赵王招俱入拜谢。高祖曰:「管蔡为戮,周公作辅,人心不同,有如其面。但愧兄弟亲寻干戈,于我为不足耳。」初,直内深忌宪,宪隐而容之。且以帝之母弟,每加友敬。晋公护之诛也,直固请及宪。高祖曰:「齐公心迹,吾自悉之,不得更有所疑也。」及文宣皇后崩,直又密启云:「宪饮酒食肉,与平日不异。」高祖曰:「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为吾意,今袒括是同。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偏荷慈爱。今但须自勖,无假说人。」直乃止。

四年,高祖将欲东讨,独与内史王谊谋之,余人莫得知也。后以诸弟才略,无出于宪右,遂告之。宪即赞成其事。及大军将出,宪表上私财以助军费曰:「臣闻抚机适运,理藉时来,兼弱攻昧,事资权道。伏惟陛下继明作圣,阐业弘风,思顺天心,用恢武略。方使长蛇外翦,宇宙大同,军民内向,车书混一。窃以龙旗雷动,天网云布,刍粟粮饩,或须周给。昔边隅未静,卜式愿上家财;江海不澄,卫兹请献私粟。臣虽不敏,敢忘景行。谨上金宝等一十六件,少助军资。」诏不纳,而以宪表示公卿曰:「人臣当如此,朕贵其心耳,宁须物乎。」乃诏宪率众二万为前军,趣黎阳。高祖亲围河阴,未克。宪攻拔武济,进围洛口,收其东西二城。以高祖疾,班师。是岁,初置上柱国官,以宪为之。

五年,大举东讨,宪率精骑二万,复为前锋,守雀鼠谷。高祖亲围晋州。宪进兵克洪同、永安二城,更图进取。齐人焚桥守险,军不得进,遂屯于永安。齐主闻晋州见围,乃将兵十万,自来援之。时柱国、陈王纯顿军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椿屯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守汾水关,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汝今为营,不须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形势。令兵去之后,贼犹致疑也。」时齐主分军万人向千里径,又令其众出汾水关,自率大兵与椿对阵。宇文盛驰骑告急,宪自以千骑救之。齐人望谷中尘起,相率遽退。盛与柱国侯莫陈芮涉汾逐之,多有斩获。俄而椿告齐众稍逼,宪又回军赴之。会椿被敕追还,率兵夜返。齐人果谓柏庵为帐幕也,不疑军退,翌日始悟。

时高祖已去晋州,留宪为后拒。齐主自率众来追,至于高梁桥。宪以精骑二千,阻水为阵。齐领军段畅直进至桥。宪隔水招畅与语,语毕,宪问畅曰:「若何姓名?」畅曰:「领军段畅也。公复为谁?」宪曰:「我虞(侯)〔候〕大都督耳。」畅曰:「观公言语,不是凡人,今日相见,何用隐其名位?」陈王纯、梁公侯莫陈芮、内史王谊等并在宪侧。畅固问不已。宪乃曰:「我天子太弟齐王也。」指陈王以下,并以名位告之。畅鞭马而去,宪即命旋军,而齐人遽追之,戈甲甚锐。宪与开府宇文忻各统精卒百骑为殿以拒之,斩其骁将贺兰豹子、山褥瑰等百余人,齐众乃退。宪渡汾而及高祖于玉壁。

高祖又令宪率兵六万,还援晋州。宪遂进军,营于涑水。齐主攻围晋州,昼夜不息。间谍还者,或云已陷。宪乃遣柱国越王盛、大将军尉迟迥、开府宇文神举等轻骑一万夜至晋州。宪进军据蒙坑,为其后援,知城未陷,乃归涑川。寻而高祖东辕,次于高显,宪率所部,先向晋州。明日,诸军总集,稍逼城下。齐人亦大出兵,阵于营南。高祖召宪驰往观之。宪返命曰:「是易与耳,请破之而后食。」帝悦曰:「如汝所言,吾无忧矣。」宪退,内史柳虬私谓宪曰:「贼亦不少,王安得轻之?」宪曰:「宪受委前锋,情兼家国,扫此逋寇,事等摧枯。商周之事,公所知也,贼兵虽众,其如我何。」既而诸军俱进,应时大溃。其夜,齐主遁走,宪轻骑追之。既及永安,高祖续至。齐人收其余众,复据高壁及洛女砦。高祖命宪攻洛女,破之。明日,与大军会于介休。

时齐主已走邺,留其从兄安德王延宗据并州。延宗因僭伪号,出兵拒战。高祖进围其城,宪攻其西面,克之。延宗遁走,追而获之。以功进封第二子安城公质为河间王,拜第三子賨为大将军。仍诏宪先驱趣邺。明年,进克邺城。

齐任城王湝、广宁王孝珩等据守信都,有众数万。高祖复诏宪讨之。仍令齐主手书与湝曰:「朝廷遇纬甚厚,诸王无恙。叔若释甲,则无不优待。」湝不纳,乃大开赏募,多出金帛,沙门求为战士者,亦数千人。宪军过赵州,湝令间谍二人觇窥形势,候骑执以白宪。宪乃集齐之旧将,遍示之。又谓之曰:「吾所争者大,不在汝等。今放汝还,可即充我使。」乃与湝书曰:

山川有间,每深劳伫,仲春戒节,纳履惟宜。承始届两河,仍图三(位)〔魏〕,二者交战,想无亏德。昔魏历云季,海内横流,我太祖抚运乘时,大庇黔首。皇上嗣膺下武,式隆景业,兴稽山之会,总盟津之师。雷骇唐郊,则野无横阵;云腾晋水,则地靡严城。袭伪之酋,既奔窜于草泽;窃号之长,亦委命于旌门。德义振于无垠,威风被于有截。彼朝宿将旧臣,良家戚里,俱升荣宠,皆縻好爵。是使临漳之下,效死争驱;营丘之前,奋身毕命。此岂唯人事,抑亦天时。宜访之道路,无俟傍说。

吾以不武,任总元戎,受命安边,路指幽、冀。列邑名藩,莫不屈膝,宣风导礼,皆荷来苏。足下高氏令王,英风夙着,古今成败,备诸怀抱,岂不知一木不维大厦,三谏可以逃身哉!且殷微去商,侯服周代;项伯背楚,赐姓汉朝。去此弗图,苟徇亡辙,家破身殒,为天下笑。又足下谍者为候骑所拘,军中情实,具诸执事。知以弱卒琐甲,欲抗堂堂之师;萦带污城,冀保区区之命。战非上计,无待卜疑;守乃下策,或未相许。已勒诸军,分道并进,相望非远,凭轼有期。兵交命使,古今通典,不俟终日,所望知几也。

宪至信都,湝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冢以望之。俄而湝所署领军尉相愿伪出略阵,遂以众降。相愿,湝心腹也,众甚骇惧。湝大怒,杀其妻子。明日复战,遂破之,俘斩三万人,擒湝及孝珩等。宪谓湝曰:「任城王何苦至此?」湝曰:「下官神武帝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独存。逢宗社颠覆,今日得死,无愧坟陵。」宪壮之,命归其妻子,厚加资给。又问孝珩。孝珩布陈国难,辞泪俱下,俯仰有节,宪亦为之改容。

宪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齐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及并州之捷,长驱敌境,刍牧不扰,军无私焉。

先是,稽胡刘没铎自称皇帝,又诏宪督赵王招等讨平之。语在稽胡传。宪自以威名日重,潜思屏退。及高祖欲亲征北蕃,乃辞以疾。高祖变色曰:「汝若惮行,谁为吾使?」宪惧曰:「臣陪奉銮舆,诚为本愿,但身婴疹疾,不堪领兵。」帝许之。寻而高祖崩,宣帝嗣位,以宪属尊望重,深忌惮之。时高祖未葬,诸王在内治服。司卫长孙览总兵辅政,而诸王有异志,奏令开府于智察其动静。及高祖山陵还,诸王归第。帝又命智就宅候宪,因是告宪有谋。帝乃遣小冢宰宇文孝伯谓宪曰:「三公之位,宜属亲贤,今欲以叔为太师,九叔为太傅,十一叔为太保,叔以为何如?」宪曰:「臣才轻位重,满盈是惧。三师之任,非所敢当。且太祖勋臣,宜膺此举。若专用臣兄弟,恐乖物议。」孝伯反命,寻而复来曰:「诏王晚共诸王俱至殿门。」宪独被引进,帝先伏壮士于别室,至即执之。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或谓宪曰:「以王今日事势,何用多言?」宪曰:「我位重属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但以老母在堂,恐留兹恨耳。」因掷笏于地。乃缢之。时年三十五。以于智为柱国,封齐国公。又杀上大将军安邑公王兴、上开府独孤熊、开府豆卢绍等,皆以昵于宪也。帝既诛宪,无以为辞,故托兴等与宪结谋,遂加其戮。时人知其冤酷,咸云伴宪死也。

宪所生母达步干氏,茹茹人也。建德三年,册为齐国太妃。宪有至性,事母以孝闻。太妃旧患风热,屡经发动,宪衣不解带,扶侍左右。宪或东西从役,每心惊,其母必有疾,乃驰使参问,果如所虑。宪六子,贵、质、賨、贡、干禧、干洽。贵字干福,少聪敏,涉猎经史,尤便骑射。始读孝经,便谓人曰:「读此一经,足为立身之本。」天和四年,始十岁,封安定郡公,邑一千五百户。太祖之初为丞相也,始封此郡,未尝假人,至是封贵焉。年十一,从宪猎于盐州,一围之中,手射野马及鹿十有五头。建德二年,册拜齐国世子。四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出为豳州刺史。贵虽出自深宫,而留心庶政。性聪敏,过目辄记。尝道逢二人,谓其左右曰:「此人是县党,何因辄行?」左右不识,贵便说其姓名,莫不嗟伏。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帅纳货,不言其罪。他日,此帅随例来参,贵乃问云:「商人烧烽,何因私放?」烽帅愕然,遂即首服。其明察如此。五年四月卒,年十七。高祖甚痛惜之。质字干佑,初封安城公。后以宪勋,进封河间郡王。賨字干礼,大将军、中垻公。贡出后莒庄公。干禧,安城公。干洽,龙涸公。并与宪俱被诛。

史臣曰:自两汉逮乎魏、晋,其帝弟帝子众矣,唯楚元、河间、东平、陈思之徒以文儒播美,任城、琅邪以武功驰誉。何则?体自尊极,长于宫闱,佚乐侈其心,骄贵荡其志,故使奇才高行,终鲜于天下之士焉。齐王奇姿杰出,独牢笼于前载。以介弟之地,居上将之重,智勇冠世,攻战如神,敌国系以存亡,鼎命由其轻重。比之异姓,则方、召、韩、白,何以加兹。挟震主之威,属道消之日,斯人而婴斯戮,君子是以知周祚之不永也。昔张耳、陈余宾客冢役,所居皆取卿相。而齐之文武僚吏,其后亦多至台牧。异世同符,可谓贤矣。
FANYILUE


史记纪传部分包括什么
纪传部分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史记》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

有关唐朝历史的小说
1、《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2、《隋唐演义》...

有一本书介绍南北朝中“南朝”历史,属于二十四史,书名?
卷九 陈本纪上第九 卷十 陈本纪下第十 卷十一 列传第一 卷十二 列传第二 卷十三 列传第三 卷十四 列传第四 卷十五 列传第五 卷十六 列传第六 卷十七 列传第七 卷十八 列传第八 卷十九 列传第九 卷二十 列传第十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四 ...

木兰诗的资料
4.从“明”、“名”二字的本义来看。马叙伦认为“名明实一字也。”(《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之三第五九页) 5.《木兰诗》前用“骏马”后用“明驼”,不仅词面有所变换,而且各自具有确定的意义,不容前后倒置。论奔驰疾走,驼不如马。所以木兰在“军书十二卷”的紧急“点兵”的情势下。“东市买骏马”代父...

司马迁的史记分类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佛祖统纪列传部分
在佛祖统纪的列传部分,共有十二卷的内容,涵盖了从卷十一至二十二的记录。首卷是《诸师列传》,主要介绍了从慈云到法智第十世的传承,其中广智、神照、南屏三家弟子众多,占据了十卷篇幅,显示出其在教派中的繁盛。紧接着是《诸师杂传》,这部分关注的是净觉、神智和草庵三家,他们被记载为“背...

韦元甫的木兰歌原文及翻译
秣:音第四声,喂牲口易:换干将:代指宝剑朝:早上屯:驻扎渝:更改,改变却:除去灭:泯灭巾鞲:音gou第一声,古时用于束衣袖的臂套昔:以前持:端始:才殊:...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

史记中列传考最多吗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卷三 殷本纪第三 卷四 周本纪第四 卷五 秦本纪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后汉书的目录内容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卷十九·耿弇列传第九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卷二十二...

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卷
《史记》是一部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武帝,记述了三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它开创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体裁,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卷。“本纪”记帝王之事,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一般采用编年的写法;“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

乔口区18939951052: 齐炀王宪字毗贺的翻译为什么找不到 -
侨虏通脉: 出处:《周书 · 列传》( 唐朝令狐德棻主编, 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 )原文: 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翻译: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是太祖的第五个儿子.他性情通达聪慧,有器量,虽然年幼,但是神采端庄.求采纳,谢谢~

乔口区18939951052: “护欲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摘之《周书》,跪求翻译!!
侨虏通脉: 有很多人向高祖进言,齐炀王宪功高震主.很多都传到了宪的耳朵里,他担心与高祖会产生嫌隙(误会),经常设宴畅谈..个人理解,这不是资治通鉴么.这个东西通篇来读.其实就是他功高震主.老头要把他的权给掳了

乔口区18939951052: 目光如炬的出处是什么?
侨虏通脉: [出处] 《周书•齐炀王宪传》:“宪辞色不挠,固自 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 对质 .”

乔口区18939951052: 周书列传卷翻译!!!!!!!!!!!!!!!!! -
侨虏通脉: 王罴字熊罴,是京兆霸城人.王罴刚直倔强,处事公平,州郡人对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间,被任命为殿中将军,不久升为雍州别驾,他为人清正廉洁,疾恶如仇,勤于公事.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定阳子,任命他做荆州刺史.梁国又派曹义宗围...

乔口区18939951052: 隶属是什么意思 -
侨虏通脉: 跟 ”归属”差不多同意思~主要是指某地区,或者某部门 属于哪里哪里.比如说: 深圳 隶属 于中国广东省或者 本单位隶属 国税稽查~! 就这个意思,具体的名词解释就去查查词典吧

乔口区18939951052: 文言文中"辟"的意思?
侨虏通脉: ◎ 辟 bì〈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2) 同本义 [law]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乔口区18939951052: 求周书 列传第十四的翻译 -
侨虏通脉:[答案]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五世祖恭,仕后赵,为河东郡守.父僧习,齐奉朝请. 庆幼聪敏,有器重.博涉群书,不治章句.时僧习为... 按验积六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剩锦数匹,时人服其廉慎.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四》) 附参考译...

乔口区1893995105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写篇作文 -
侨虏通脉: 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去做事的.熙熙攘攘都是形容人多的样子,都是为了利益来来往往.都奔走在追求利益的途中.

乔口区18939951052: 周书 王罴列传 原文 -
侨虏通脉: 1、 你竟然还挑三拣四,肯定是不饿吧! 2、性:生性 为:替 大:很 意:心中 及:等到 引:伸 全文翻译:王罴生性节约率直,不修边幅.曾经有上级的使者过来,王罴为他设宴.使者(看吃的东西不好)只是咬裂了薄饼的一边.王罴说:种粮食收获,人民就费了很大的力;舂米烤熟,又费了很多力.你竟然还挑三拣四,肯定是不饿吧!说完就命令手下将食物撤下.使者很惊奇也很惭愧.还有客人和王罴一起吃瓜,削瓜时稍稍削厚了点,王罴就很不高兴.等瓜皮削下落地,王罴就捡起瓜皮,将瓜肉吃掉.客人很惭愧. 个人认为王罴很清高,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他这样做并不好,有沽名钓誉之嫌.

乔口区18939951052: 俊才星驰, -
侨虏通脉:[答案]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出自《腾王阁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给“雄州雾列”的注释是:“指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 俊采,指人才.星驰,众星是运行着的,所以说'驰'.”两部教材给这两句所作的注释、翻译,其中对“雄州(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