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统纪列传部分

作者&投稿:薄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佛祖统纪的列传部分,共有十二卷的内容,涵盖了从卷十一至二十二的记录。首卷是《诸师列传》,主要介绍了从慈云到法智第十世的传承,其中广智、神照、南屏三家弟子众多,占据了十卷篇幅,显示出其在教派中的繁盛。


紧接着是《诸师杂传》,这部分关注的是净觉、神智和草庵三家,他们被记载为“背宗破祖,别树门庭”,因此被单独列为一卷,以示区别。这三家的传承故事和理念独特,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卷是《未详承嗣传》,专门记载了东阳傅大士以下的四十多位人物,由于他们的贡献和在教门中的事迹鲜为人知或已难考证,因此被独立成卷。这部分内容虽然详细程度略逊,但同样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这三类列传共计收录了四百四十一人,尽管现存版本中只有百七十一人有详细的传记,但整体上,这些列传为我们揭示了佛教学派的多样性和历史变迁。


扩展资料

《佛祖统纪》,五十四卷(现行本缺十九、二十两卷),宋释志磬撰。志磬号大石,天台宗僧,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著作除本书外,另有《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六卷,今存。




勐海县18056714357: 法华三昧是什么意思
针所休斯:梵语saddharma-pun!d!ari^ka-sama^dhi.天台宗立有四种三昧,其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又分为方等三昧、法华三昧等二种.法华三昧又作法华忏法、法华忏.即依据法华经及观普贤经而修之法,以三七日为一期,行道诵经,或行或立或坐,思惟...

勐海县18056714357: 燃灯古佛怎么成佛的
针所休斯: 燃灯佛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个佛.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贤劫千佛者,佛祖统纪三十勘考诸经论,依其所记,则住劫有二十增减,其前八增减中...

勐海县18056714357: 什么是国师? -
针所休斯: 国师”是中国历代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有时也作为僧官的一种.中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550-577)法常为嚆矢.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八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诏高僧法常入宫讲《涅盘经》,尊为国师,国师的名称以此为始.同时又以沙门法上为大统,统治天下僧尼,亦尊为国师.但从唐法琳《辩证论》卷三僧“实国师”的记载看来,则北周(557-581)时也有国师的称号了.

勐海县18056714357: 与和尚有关的词 -
针所休斯: 与和尚有关的词 :崇尚、 风尚、 俗尚、 和尚、 时尚、 好尚、 尚且、 尚武、 习尚、 尚书、 仪尚、 陵尚、 故尚、 尚自、 信尚、 尚飨、 宿尚、 尚尔、 节尚、 格尚、 尚韦、 性尚、 尚犹、 操尚、 齐尚、 趋尚、 尚齿、 心尚、 宗尚、 履尚、 尚...

勐海县18056714357: 和尚这个词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
针所休斯: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一般是指得道的高僧才具备这样资格的称号,还有就是和尚的称号是不分男女的.

勐海县18056714357: 为什么光明教又被称为魔教,遭人唾弃? -
针所休斯: 早於武周之前:<<闽书>>卷七方域志:「慕闍当唐高宗朝行教中国,至武则天时,慕闍高弟密鸟没斯多诞复入见,群僧妒谮,互相击难」. C)武则天延载元年:<<佛祖统记>>卷三九载:「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华....

勐海县18056714357: 佛教所说 三大劫 是哪三劫? -
针所休斯: 三大劫数又称三妄执.别宗解三大阿僧祗劫(简称三大劫)成佛,乃就时分久远而言.密宗乃就三妄执而言,非仅指时间概念. 所谓三妄执,便是众生以一念不觉之无明,而生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就众生二边之执,将此五种烦恼,一一各...

勐海县18056714357: 世界上有多少位佛 -
针所休斯: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贤劫】 (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

勐海县18056714357: 佛菩萨会多少种语言? -
针所休斯: 只要是信佛的人,他的语言佛菩萨都会懂得!因为佛法无边,佛菩萨能读懂世人的内心世界!

勐海县18056714357: 为什么老和尚要自称老衲?
针所休斯: 老和尚的谦称--无我 【衲子】 (杂名)又云衲僧,禅僧之别称.禅僧多着一衲衣而游方,故名.但衲衣为头陀比丘之法衣,不限于禅僧.【纳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着之,十二头陀行之一. 作衲者,俗字也. 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衲.'注'法华经,衲衣在空间.律文谓之五纳衣.谓纳受五种旧弊以为衣也.俗作衲字失义.' 大乘义章十五曰:'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纳供身.' 【又】(杂名)禅僧多着纳衣,故一称曰衲衣.传灯录(多福和尚章)曰:'问如何是衲衣下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