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莲池大师为大师而不是法师?

作者&投稿:羽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中法师与大师有区别没,是怎样的区别~

二者用来称呼的人群类型范围不同,职责也不同。
一,法师只能是用来称呼出家僧人,而大师是用来称呼佛法精深的人群,可以是出家僧人,但也可以是未出家的名人大家。
二,法师要通达佛法,需为人讲说。而大师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却不一定要去讲说,可以隐世潜心修行。

扩展资料:
佛教称谓: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为人讲说的僧人。如唐代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法师。
经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
律师:对善于记诵或讲解律藏的僧人的敬称。
论师:指精通论藏、善于讲解经义的僧人。
禅师:指通达禅理、善修禅定的僧人。
上师:为藏语“仁波切”的汉译,一般指具有一定学位、能为人传法灌顶的阿奢黎。又称金刚上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师承,要求学法者除皈依三宝外,还须皈依学法之师,并将其尊之为上师。
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思是“转世者”或“化身”,而汉族人习惯将他们称为“活佛”。
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旧等。禅寺常用以指“住持”。
上人:指内有智德、外有胜行的僧人,以喻其出类拔萃,在人之上,故有此称。后泛用作对德行兼备之僧的尊称,亦用于对一般僧人的敬称。
大德:梵语婆坛陀,指有大德行的僧人,后泛指高僧。近代以来,使用范围扩大,凡对有德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都以“大德”一词来尊称。

在佛教中,“长老”“者,指德长年老之谓,《要解》云:“德腊俱尊,故名长老,”所以以下即从德、腊二方面加以剖析。
德指德行,德行以行专解深,行解相资为主,要之,行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行,增长邪见,有的人重解而轻行,故成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以无躬行履践故,因此将事理、因果、空有、性相、本迹、性德、修德等混为一谈。皆是妄想思维,分别执著而已。因此偏离正见,增长邪见。还有的人,重行而轻解,以无能力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邪正zheng4等等。由于不明教理,导致业障于心,盲修瞎炼,因此增长无明,此二种人,皆不可取。而长老之德,是行中有解,解中有行,行解相得益彰,并已证得阿罗汉果,方堪称为长老之德行也,《增zeng一阿含经·卷二十二》云:“诸根无漏缺,正谓名长老。”盖诸根无漏缺者,唯有证得四果阿罗汉之圣sheng4人,方能达到耳。
腊,指戒腊、法腊。戒腊指比丘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法腊指沙弥剃度出家后之年数,每年结夏安居的最后一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自此名为“一法岁”。比丘受具足戒一年称“一戒腊,”逐年递增,沙弥出家一年称“一法腊”,亦逐年递增,《毗尼母论·卷六》云:“从无腊乃至九腊,是名下座;从十腊至十九腊,是名中座;从二十腊至四十九腊,是名上座;过五十腊已上,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旧长宿”。盖耆旧长宿者,亦名“耆旧长老”(见《行事钞下二之二》)。由此可知,戒腊或法腊须在五十腊以上者,方能得此“长老”之尊称耳。
以上德、腊二者合而论之可知,长老之德,须证阿罗汉果;长老之腊,须在五十腊以上,二者俱足,人天尊崇chong2,是名“长老”。故藕益大师云:“德腊俱尊,故名长老“。可见,长老之称谓,于净土法会中,甚不易得,难得而可贵可尊,非一般碌碌庸僧所能比拟。若德、腊分而论之,在本经之中,“长老”之尊称,当以德为重。故莲池大师云:“今经所列,盖有有德而无腊者,未有有腊而无德者也”。
《大庄严经论·卷一》载:昔有檀越,去寺请僧供养,但求老(老年),大(壮年)。不用年少之僧。时寺中有年少沙弥,尽是罗汉。诸沙弥等皆作是语:“彼之檀越,愚无智慧,不乐有德,唯贪耆老”。又说偈言,“所谓长老者,不必在白发”。又云:“净修梵行者,是名为长老”。于是诸沙弥等,以神通力,变化成老人像,至檀越家。檀越见已,心生大欢喜,请令就坐,坐已须臾顷,还复沙弥形。檀越大为惊愕,以为诸耆老乃饮天上甘露,因此返老还童。沙弥对言:“我非夜叉,亦非罗刹,见檀越选择耆老,于僧福田,生高下相(生分别心),坏汝善根,故作是化(化成老人像),令汝改悔”。又云:“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云云,檀越闻是语己,身毛为竖,五体投地,求哀忏悔,所以由上可知,“长老”者,诚如莲池大师所说:是以德论,而不以腊论也。

  梵文 dharma-bhanaka,又译说法师。凡能演讲佛经的出家比丘,称法师。所以,释迦及其弟子也都是法师。唐朝的玄奘因精通三藏,被称为三藏法师。但在今天中国民间,大概为了尊敬出家人或根本不懂‘法师’两字的意义,凡见了出家人,甚至小沙弥,不管对方有讲经资格与否,竟都称他为法师了。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道教中的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为众范的道士,叫法师。精通道法,能养生教化,为人师表者叫法师。

  梵文 Sastr,大师范、大导师之意。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在中国,起初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但以后,「大师」两字只专用于追赠死去的高僧的谥号了。例如天台宗的创立人智顗被追赠为智者大师,慧思为南岳大师,吉藏为嘉祥大师等。但目前(一九九二年),在台湾,有一位尚活着的星云和尚被人称为「星云大师」。在现今中国佛教僧伽中,除星云法师一人外,似尚未有其它任何高僧被称为「大师」的,即便连在佛教界资格最老的(?)印顺和尚,大家也只称他为印顺长老而已(不称大师)。
  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瑜伽师地论》卷八二:“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后遂为僧人的尊称。《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姚兴 ]尝谓 罗什 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

法师是宣讲、传播、教学佛法的师父。法师不是你直接的顶头师父(就是给你剃度出家的老师)。直接的师父叫上师,法师相对与上师而言,除你的上师以外,其他的师父弘法的,都可叫法师。

他既是大师也是法师,只不过我们称呼别人的时候不能把他所有的名号都一起叫出来就是了。

比如说你叫别人的名字的时候就叫他的名字就可以了。不必连他的小名外号职位等等一起叫出来吧。

大师的意思是大德,而法师是一种统称。
如,我们成大家都为人,但是某些我们会确切的称呼为高人。

因为他不会法术


清代四大僧人是谁
其一:紫柏大师(1543-1603),俗姓沈,名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门人称尊者。吴江(江苏)人。其二:莲池大师 (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其三:憨山大师(1545-1623),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

莲池大师传记
明朝释莲池,法号佛慧,亦称袾宏大师,是莲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于杭州仁和的沈氏家族,俗名沈袾宏。十七岁时,袾宏考中秀才,以学问和品行受到赞誉。一次,他看到邻居老婆婆因常念佛而无疾而终,领悟到念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于是决定专注于净土修行,并在案头写下“生死事大”以自警。三十二岁时,...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见莲池大师辑《往生集》)《龙舒净土文》说,五祖戒禅师,再来为苏东坡,以三毒习气,今生多缘诗语、受窜谪。吉老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再来享大富贵,多忧苦。这证明靠自力在娑婆了生死,难度这样大。 如果是仗佛力往生极乐,就最容易,最稳当。纵然是五逆十恶,带业往生;一旦往生,永不...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中,哪一本是莲池大师的代表作并对其后世影响巨大...
他还是华严宗的大德,在《宗教律诸祖演派》中被尊为华严圭峰下的第二十二世。莲池大师的丰富著述,特别是《竹窗随笔》等,对后世影响深远。憨山大师在《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中高度评价莲池大师,称其为后五百年难得的人才。《憨山老人梦游集》是另一位大师的代表作,憨山大师与莲池、紫柏、藕益并称...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印祖于初出家晒经次,得读《龙舒净土文》残本,对念佛法门产生信心,六十余年称念佛名,自励不懈,终于超凡入圣,位列净宗十三祖之尊。证知一门深入,专精不移,便能获致殊胜法益。能将一句佛名尽形寿执持者,堪称人中芬陀利华。 专精办道,首须遮除杂缘。莲池大师曾略开七事,作为自警之约: 一、不得蓄资财,造...

莲池大师为什么经常在著作中自称自己俗家的名字“袾宏”?
一个爱自己家乡,爱自己根本的人,不忘父母的人才是忠义志士吧。莲池大师是圣人,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个关于因果轮回说的故事
莲池大师于是教他忏悔之法,并让之宝苦行三年,三年满后,为刘之宝剃度,授了大戒,取名大惠,云松改名大慧。大惠既已出家,在云栖一住就是十多年,直至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听说密云圆悟禅师在玄墓,大惠就到那里向密云圆悟禅师问法:“不入惊人浪,难逢称意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密云回答说:“这里无水又无...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若在情爱牵缠中,不能生发大出离心,难免头出头没,求出无期。 如莲池大师言:「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示在家二众》) 莲池大师出家之时,曾作《七笔勾》词,将鱼水夫妻、富贵功名等通皆一笔勾销,是为真出家。吾辈...

西方发愿的原文
西方发愿原文;[明]莲池大师 作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及众生...

善导大师地位影响
善导大师的影响力深远,被历代尊为阿弥陀佛的化身。莲池大师赞誉大师“精严利生,万代感发人信心”,印光大师则称其“口出光明,大神通圣人”。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开创者,他提倡的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法门,影响了全球无数信徒的生活。几乎在世界汉文化圈内,提到阿弥陀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平泉县15697403175: 莲池大师出家的时候他的妻子真的上吊吗 -
第克伊得: 根据文献莲池大师出家后,其第二个太太汤氏也出家,第一个太太很早就死了. 十七岁时中了秀才,娶妻生子,可到了26岁的时候经历了儿死妻亡的命运.续娶汤氏后的次年他父亲去世,为父三年守孝刚满,母亲又亡故.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

平泉县15697403175: 如何理解莲池大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
第克伊得: 莲池大师说:“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这跟佛提出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是有矛盾吗?这个问题应咋个理解? 首先要把解门跟行门搞清楚,佛法是解跟行都并重,但是有区别,又有侧重,莲池大师讲“一门深入”,这是讲的行...

平泉县15697403175: 为什么叫莲花生大士,而不是叫大师或高僧? -
第克伊得: 因为他是大士,据说这位密宗的创始人就具有这个时代多数人没有的能力.甚至有书写他如同观音一样是个超好人.

平泉县15697403175: 五祖戒禅师是不是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 -
第克伊得: 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后迁居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东山寺后改为五祖寺. 禅宗叫五祖的人很多,但都不同于祖师弘忍大师. 后来的人都是以此地名而称,如五祖法演禅师,代表五祖寺的法演禅师,五祖戒,也是五祖寺的. 【五...

平泉县15697403175: 中国德高望重的和尚,法师有那些 -
第克伊得: 慧远大师,永明大师,远公大师,法照大师,康公大师,永明寿公大师,圆净省常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仁策公大师,省庵大师,彻悟大师,印光大师,

平泉县15697403175: 为什么称高僧叫“长老”? -
第克伊得: 在佛教中,“长老”“者,指德长年老之谓,《要解》云:“德腊俱尊,故名长老,”所以以下即从德、腊二方面加以剖析.德指德行,德行以行专解深,行解相资为主,要之,行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行,增长邪见,有的人重解而轻行...

平泉县15697403175: 《无量寿经》的问题 -
第克伊得: 南无阿弥陀佛关于这个问题,唉....《无量寿经》流通最广的有五个译本,也就是说,这部经至少被这五位大德翻译过,我想您应该知道的,也就是大家常说常见的: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佛说无量寿经(2卷)【曹魏 康僧铠译】 大宝...

平泉县15697403175: 要怎样做才算佛教信徒呢? -
第克伊得: 皈依“佛、法、僧”三宝,学佛、念佛、成佛,就是正信的佛门弟子.要想成为佛门弟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佛?其次,要明白什么是皈依?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

平泉县15697403175: 中国佛法史上修行成就高的法师有哪些 -
第克伊得: 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戒贤法师,菩提达摩大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广钦老和尚,省庵大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天亲菩萨,世亲菩萨,莲花生大士……六祖惠能大师,五祖弘忍大师……您可以搜【禅宗历代祖师,律宗历代祖师,净土宗历代祖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