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修禅定?能否给一个具体的常人可做到的方法.

作者&投稿:承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修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
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为成就大所以须要投注的资本也较多。首先须具足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练,那样很容易出毛病。修禅定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忏除业障。业障重的人常一修禅定,就为魔所乘,或为魔所缠,以致坏了所修之法。有时坏了自己修法还不说,最糟糕的是,常会为魔所用,而坏他人修法。如是,自坏坏他,修行就一团糟了。我们放眼望去,当今之世,这种在修行中自坏坏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业障重的人,欲发心修殊胜之行,须先修学忏悔业障,等业障较轻薄之后,再进修胜法。
第二:修习禅定者须持戒。经上说:佛弟子须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圆觉经、楞严经、楞伽经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净;身心不清净,极易为魔所扰。因为魔属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净戒,则与染法相应;与染法相应故,即为魔之内应,魔即得其便。又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称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习佛定者,必须同时亦持佛戒。
第三:须先通达佛之教理。修禅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错误百出。尤其是禅定止观法门及定慧法门,必须熟悉通晓。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门,切不可冒然修习禅定。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星期中偶而静坐一~二次,每次单盘坐个二十~三十分钟,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进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时~~~一小时以上,这种情形下,已非偶一为之的玩票性质,就应照上面所说,一一完成准备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僧人在旁就近指导才好。设若无人指导,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就盘起腿来坐,只觉得禅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里好奇,想“玩一玩”这断然是不行的;须知习定是“修道”非同儿戏。这种半玩票的修法,最好还是赶快停下来,不要继续玩下去;须“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会出事。
3、禅定有很多层级,先得过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包含粗念住、细念住、欲界定、未来禅,然后才开始“四禅八定”(即“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分别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 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练会这些,你才能更加精进。
顺便普及一下四禅八定的知识:
一、色界四禅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二、无色界四定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

森林寺院内观法---阿姜摩诃布瓦 一、持续的注意
(一)坐姿
1)时间与地点
1. 当坐着时,可达成将心聚焦于身体。你须要找一段时间和一个地点使你宁静并且免于干扰。
2. 一个安静的房间,其内没有很多东西使人分心,这样最为理想,要有光的设备并且具有足够空间,会有明亮清净的效果;凌乱而暗的房间就只有反效果。时间也很重 要,特别是大多数人的日子都安排固定的日常工作。当你正有一些事必须做,或者当你处在时间的压力时,禅修就没有用。腾出一段时间,例如一早或工作完后的晚 上,你能真正全心注意练习,这样最好。开始时,一次约十五分钟。在限定的时间及力气内认真练习,并避免机械性做法。禅修的练习,若以诚意来检查自己并使自 己安详,将自然而然地坐得久而好。
2)觉知身体
1. 寂止的培养是依于平稳以及一种持恒安详的精进。如果心不安顿,就没有安详。如果没有实用感就会变成白日梦。为了培养适当的动静结合,最有效的姿势之一就是坐姿。
2. 采用使你背部挺直而没有压力的姿势。可用简单的直椅或用莲花坐姿的一种。这些最初看来笨拙,但久了会稳而平衡,使心喜悦且身体不累。
3. 下巴略为内缩是有帮助的,但是头不要往前倾,这会促成昏沈。手放腿上,双掌向上,一只轻放于另一只之上,指尖轻轻接触。悠闲地做,会得到好的平衡。
4. 现在,集合你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地往下注意整个身体。注意感受。松弛任何紧张,特别是在脸、颈、手。眼可合着或半开。
5. 检查你心里的感觉是如何,有所期待或紧张?略为松弛一下你的注意力。如此,内心将宁静下来。你可能发现有些念头生起:反省、幻想、记忆、或怀疑自己是否做得正确。不要跟随或满足于这些念头,要多一点注意身体,这是停止妄念的一个有用的锚。
6. 你的禅修态度,要培养一种探讨的精神。慢慢地做。例如,规律地移动你的注意力从头顶往下遍及整个身体,注意不同的感受—例如,暖热、脉动、麻木、敏感度— 在每一个指头的关节、手掌的湿气、手腕的脉动。即使有的部位没有特别的感受,例如,前臂、耳垂,也用注意力扫过它们。要注意即使这些缺乏感受的地方,仍然 可以被心觉知到有某些东西。这种恒常而持续的检查,叫做正念,这是内观禅修的主要工具之一。
3)正念于呼吸(入出息念)
1. 可以不用「扫描身体」,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预备练习之后,注意于呼吸来培养正念。
2. 首先,当呼吸通过鼻孔、充满胸腔及腹部时,跟随你自然呼吸的感受。而后,试着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一点:不是横膈膜,就是在鼻孔附近更小的一个位置。呼吸具有镇静的性质,如果不强迫呼吸,就会平稳而放松,直的姿势有助于此。有时你的心会跑掉,但要耐心地移回到呼吸上。
3.并不须要发展专注到除了呼吸以外没有其它东西的程度。这儿的目的是允许你注意到内心的运作,并带来内心安详清明,而不是出神的状态。整个过程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呼吸、注意到妄念,而后重新建立注意,这个过程培养出正念、安忍和洞察的了解。
4. 如果你很浮躁、激动,只要放松。安详地练习,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需要相信它。
5. 如果你感到昏沈,那么,多将注意力摆在你的身体与姿势。若在此时加强注意或追求平静,将使事情弄得更糟。
(二)行走与站立
1. 「正念于呼吸」这类禅修练习是采用坐姿。但是,常常也以行走来交换作为禅修的一种。当坐禅的宁静效果使你滞钝时,行禅除了给你不同的东西去注意,它也是强化练习的一个善巧方法。
2. 在一个开阔的地方,量约25-30步的距离(或两棵树中间的明确路径)做为禅修的路径。站在路径的一端,并由身体的感受使心平静。首先,站直,上臂自然下垂,双手轻握于胸前或背后,将注意力置于身体的感受。
3. 眼睛看着前方三公尺处的地面,如此可免于分心。现在,轻柔地走,以从容而「正常」的步伐,走到路的终端停下来。在数个呼吸的期间内,站着注意身体。而后, 转身再走回原点。走时,觉知身体感受的一般流通,或者,将注意力仔细摆在脚上。对心的训练是:不断将注意力带到脚触到地面的感受、每一步伐的空间,以及停 止与开始时的感觉。
4. 当然,心会起念头。因此,培养耐性是很重要的,并且下决心再开始。调整步伐以配合当时的心态—当昏沈或纠缠的念头强时步伐用力些,当浮躁或不耐烦时,步伐 要稳定而轻柔。在路径的终点停住,吸入并呼出气息,放下任何浮躁、忧虑、平静、喜乐、记忆、意见。内心的交谈会自动停止片刻,或减弱。再开始走。如此,你 连续使心清新并允许依它的步调安定下来。
5. 在受限的场地,调整所允许的路径长度。或者,你可以在室内绕着走,每圈都要站着停一会儿。站时可以延长到扫描身体几分钟。
6. 行走的练习带来能量与流动,因此,保持步伐稳定,并且只让变化的现象流过内心。审察现象的流过,而不要期待内心将像坐着时那么宁静。很多次我们被妄念之流 所占据,走到路径的终端,再重新开始。但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未训练的心会卷入念头和情绪之中。因此,不要没有耐心,要学习如何放下并重新开始。安适感和宁 静就会生起,在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允许内心变得开放与清明。
(三)躺卧
1. 晚上卧下,侧卧一边,花几分钟来禅修。身体伸直,将一臂折起,用手支持头部。
2. 将注意力扫遍整个身体,以松弛压力。或者,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想今天过去的事,也不要期待明天如何,以几分钟清静的心,你将休息得很好。
(四)培养慈心
1. 培养慈心是将内观练习推到另一个视野。禅修中自然教导耐心、安忍,或者,至少示出这些品质的重要。你很希望培养出对自己和别人更友善与照顾的态度。在禅修中,你可以很实际地培养出慈心。
2. 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用呼吸做工具来散布慈心与善意。从你自己、你的身体开始。观想呼吸像光一样,或者将你的觉性想成温暖的光线。轻轻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 于胸口心脏附近。当你吸气时,将安忍的慈悲导入你自己,也许这样想:「愿我安好」或「安详」。当你呼气时,将这念头或觉性之光,由内心经过身心往外散布, 想着:「愿别人安好」。
3. 如果你正处于负面心态,你就(想着)吸入安忍与原谅。观想气息具有一种治疗的色彩,对自己有所帮助。呼出时,放出一切压力、忧虑、负面心理,并且经过整个身心往外释放,就像前述一样。
4. 这个练习可用整座或其中一部分的时间来做,你要自己决定什么才恰当。在禅坐开始时,禅修的宁静效果配合慈心会很好,而长时间用这方式深入内心,也没问题。
5. 永远要从你所觉知的对象开始,不管它是多么平凡或杂乱。将你的心平静地摆在那上面,不管它是令人厌烦的,例如疼痛的膝,或者感觉自己不够仁慈而有挫折感。要允许这些存在着,对他们安详地练习。要认知懒惰、怀疑、罪恶的心理倾向,并且轻轻地放下他们。
6. 如果你首先全面接受你所不喜欢的东西现前,内心的安详就能发展成一种对自己的深度慈悲。稳定地保持注意力,并以开放的心胸面对任何所经验到的。但这并不表示认许负面的心态,而只是允许它们有个空间来去。
7. 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以外的世界生起善意。散布慈心的一个简单方式是按阶段来进行。从自己开始,将慈心配合气息的运动:「愿我安好。」而后,想到这些你所 喜爱和尊敬的人,愿他们安好,一个个进行。接着移到好朋友们,而后是泛泛之交,「愿他们都安好」。最后,内心想到这些你害怕、不喜欢的人,对他们继续一直 散布你的慈心。
8. 这个禅修可以经由慈悲的波动而扩大到包含世上各种环境中所有的人们。
9. 慈悲来自善意的共同源流,并且扩展自己超越了单纯的个人领域。如果你不再使事情永合己意、如果你能接受自己和别人的如实样子,那么,慈悲就会自然生起。慈悲是心的自然感应。
二、省察
(一)没有选择的觉知
1. 禅修也可以进一步没有禅修的对象,而处在一种纯粹审察的状态,或「没有选择的觉知」。
2. 用前述的方法之一,使心宁静下来后,将禅修对象(所缘)放在一旁。内心的影像与感受的流动,当它们生起时,观察它们而不要卷入批评或称赞。注意任何厌恶和 着迷的心理,审察任何生起的怀疑、快乐、掉举或寂静的心。每当内心的清晰感消失时,或被过去的印象笼罩时,就回到注意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当稳定感又 回复时,将这对象再放舍。
3. 这种「单纯注意」的练习很适合于审察心理的过程。在观察心内的特殊成份外,同时去注意「容器」(指心)的性质。关于心的内容,佛法特别指出如下三个简单而基本的特性。
4. 首先,是「无常」--所有事物没有终止地起灭,心的内容不停变动。心中的成员是愉悦或不愉悦,永不停止。
5. 还有持续而微细的不满意感--「苦」。不愉悦的感受容易激起这种感受,但是当快乐的经验消失后也会在内心生起拉力。因此,即使在最好的时辰,对内心所体验的,仍有一种没有终局的失落感。
6. 当熟悉这些不断生灭的体验与情绪后,就变得很清楚了:在它们之内没有永恒的东西,因此,它们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而且,当心内的成员安静下来,呈现出一颗 光明空阔的心,于此找不到纯粹的个人特性。这点不易了知,但实际并没有「我」、没有「我的」,这是「无我」的特性。
7. 在所有身心事物上,仔细检查并注意这些特性。不管你的经验是喜悦或难受,经由审察将在你的生命中带来宁静与平衡。
(二)审察你的练习
1. 整个禅修练习是为了建立起对事物如实的觉知。全心投入经验中,你更清晰觉察自己内心的状态,例如,在练习中是否太懒散或过分期待。用一点诚实的评估,可以 明显看出,禅修练习的品质不是决定于所用的练习方法,而是决定于你的投入。以这方式省察,你将对自己的个性与习性得到更深入的洞察。
2. 每当你禅修时,一些有用的重点要记在心里。想想自己是否每次重新开始注意每一呼吸或步伐。如果你不以开放的心来练习,你将发现你重复过去的观点,或者,没 有意愿从你的错误中学习。当你全力以赴,是否用功正确、平衡而没有透支?你是否一直触及内心正在实际发生的现象?或者,你正使用一个迟钝、机械式的方法? 至于专心,要好好检查你是否放下那些无关的事物,或者,你让自己徘徊在念头与情绪之中?或者,你试着压抑感觉而没有认清它们并且善巧地对待它们?
3. 正确地专注是将心与脑统一起来。以这方式省察,促使你培养出善巧的前进。当然,省察将使你的禅修更上一层:它将使你清晰地了解你自己。
4. 记住,一直到你对禅修培养出善巧并感到安适之前,你最好用到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作为觉知的焦点,也作为内心散乱难以掌控时的对治物。不管练习中有多少 体验,回到觉知呼吸或身体,一直是有所帮助的。培养这种能力,重新开始,可以导致稳定与安适。以平衡的练习,你对身心会有愈来愈多的体悟,并且知道如何以 更多的自在与和谐来生活。这是内观禅修的目的与结果。
(三)活在内观中
1. 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心态,知道那些是好的,那些会制造麻烦。一个开放的心态将洞察不愉快的体验,例如,了知内心对痛苦或疾病的反应 方式。当你以这方式接近这些体验,你经常可以解除对痛苦的压力与抗拒,并且大幅度地舒缓。相反的,不耐烦的心情将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别人干扰你的禅 修,你就对他们生气;如果你的练习不如预期进步,你就失望;对没意义的琐事生起不快的情绪。禅修教导我们内心的安详与否,主要是决定于是否能以省察与开放 的心,来审视生活的种种事件。
2. 在禅修的宁静中,观察自己的意念与心态,你能检查贪爱与痛苦的关联。看清痛苦的原因:希求你所没有的东西;排斥你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能保有你所要的东西。 当这个痛苦和贪爱的主题是你自身时,就显得特别有压迫感,对个人的缺陷,没有人能容易处于安祥,特别是:当社会强调好的感觉、领先潮流和拥有最好的东西 时。这种期待确实难以使人接受如实的自己。
3. 然而,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发现了一个空间,使你从所期望的、所想要的自己后退一步。检查这些想法,将逐渐明显地看出你并没有拥有「我」或「我的东 西」,只有心中来来去去的简单体验而已。因此,例如你观察自己易怒的习性,你不因而沮丧,你不加强它,这习性就逐渐灭去。它可能会再回来,但这次会弱些, 你也知道如何去处理。经由培养安详的注意力,情绪静了下来,并且消逝,留下清明、鲜活的心。这就是内观往前的道路。
4. 在日常生活的变动中,能够走到一个宁静的觉醒中心,就是一个成熟练习的征兆,因为内观已经深化而能用到所有的经验中。不论你做什么:日常家事、开车、喝 茶,要将内观用上。提起觉知,将它稳定地摆在你所做的事上,并且在动作中探究内心的性质。集中练习于身体的感受、心理的状态,或眼、耳、鼻识,能培养出进 一步的审察,这将使世间的工作转成内观的基础。
5. 愈来愈集中于觉性,内心就善巧于当下的自在应对,生活中有了更高的和谐。这是以禅修做「社会工作」的方式:将觉性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将安详带入世界之中。当你能对心识上生起的千变万化的感觉和平相处,你就能与世界更开放地住在一起,也能和如实的自己相处在一起。
三、进一步的建议
(一)个人的行为
1. 当我们的内观加深后,我们更看清我们行为的结果:由于善意、诚实与正知的提升,就会得到安详;由于愚痴、疏忽的生起,就会惹来麻烦。以较高的敏感度,我们 观察出造成自己和别人的苦恼,由此常激励我们要更有智慧地生活。为了内心的真正安详,不可或缺的是要将形式的禅修结合到热心于职责,以照顾自己和别人。
2. 内观之道一点也不神秘。用佛陀的话来说,只是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它是一个长期遵守的传统。走在精神练习的人都把「正确的行为」摆 在重要的地位。许多禅修者受持实际的戒律:例如,不杀生、不邪淫、不饮酒、不猗语等,使自己内心清净,并且鼓励别人也如此。
(二)友伴与常课
1. 定期与一些朋友禅修非常有助于练习的持续与智慧的增长。
2. 单独的禅修者最终会面临意志力的减弱,因为常常有其它的事,看来比观察呼吸来得重要或有趣。定期集体共修一段时间使参与者前进,不受情绪之流的影响。[检 验自己性情的移动,常常导致重要的内观洞察力,但是我们自己不易坚持去做而已。]共修除了有个人的效益,你想到你的努力也有助于别人继续练习。
(三)姿势附注
理想的姿势是直而警觉。过度松弛只增加腿部的压力与背部的不舒服。要以智慧注意自己的姿势,不是迟钝的意志力。姿势会随时间而改进,但是你要与身体一起工作,不要用力强迫它。
1. 检查姿势
- 臀部后倾了吗?这将产生过度松弛。
- 腰部要保持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曲线,使腹部向前而松开。
- 保持肌肉放松,想象有人轻轻在两肩胛骨之间前推。这使你有个观念,知道你是否无意地弯下双肩而封闭胸部。
- 注意并轻轻放松颈肩区域的压力。
2. 姿势过僵过弛
- 想象头顶由上吊起,使脊伸直。这也使下巴略微缩回。
- 双臂保持轻放并在腹后,如果在前会使你不平衡。
- 使用一个小而稳的坐垫,置于臀部的后部以支撑臀部的角度。
3. 腿:
- 做一些伸展练习(例如,坐着伸直两腿,用手去触脚尖)。
- 坐时如果很痛,就改变姿势或坐在小凳或椅子上,或站起来一下子。
- 如果你经常坐在地板上,就试用不同大小、硬度的坐垫,或选用一个禅修凳子。
4. 昏沈
- 试着张开眼晴来禅修。
- 将你的注意力有次序地扫过你的身体。
- 注意整个身体和身体的感受,而不是一个小对象(如呼吸)。
- 站起来,在新鲜空气处以正念行走一会儿。
5. 紧张或头痛
- 你可能过份用功,这是不正常的。因此,放松你的专注力。例如,你可以将注意力移到腹部处呼吸的感受。
- 生起善意(慈心)并将它导向紧张的部位。
- 观想光遍布身体,这有助于舒缓疼痛。实际试着将慈悲的光聚集于痛苦的部位。
本册子并不是一个广泛的或唯一的指导,而是一个建议用的练习提要。为了进一步的指导,禅修者要去寻找一位可靠并有经验的善知识或老师。
愿一切众生安详!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历代佛门大德都很推崇天台宗的六妙门禅定法, 你可以参考一下。

六妙门
天台宗之六妙法门属于「不定止观」。天台宗之六妙法门属于「不定止观」。 法门
所以通称为「妙」,是说若人依此法门去修,不仅能超出三界轮回,更可证得一切 种智(即是成佛)。法门所以通称为「妙」,是说若人依此法门去修,不仅能超出三界轮回,更可证得一切种智(即是成佛)。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来,便会立刻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存是如何重要了.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来,便会立刻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存是如何重要了。
六妙门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六妙门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 且分为六个阶段:一、数。且分为六个阶段:一、数。 二、随。 三、止. 四、观。 五、还。 六、净。
一、数
数息吐出名呼,入内名吸,一呼一吸成为一息。数息吐出名呼,入内名吸,一呼一 吸成为一息。 首从第一息数起,当出息则数一,再出息竟则数二,乃至第十息毕,再回头从第一息数起,如是终而复始。首从第一息数起,当出息则数一,再出息竟则数二,乃至第十息毕,再回头从第一息数起,如是终而复始。
若未数至第十,其心于中忽想他事,忘记数目,则应停止再数,应当回头更从第一 数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乱,各自分明,如是乃为正当的数法。若未数至第十,其心于中忽想他事,忘记数目,则应停止再数,应当回头更从第一数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乱,各自分明,如是乃为正当的数法。 又数第一息时,不可数第二,如数第一息
未竟,随即数第二息,名为将一数二。又数第一息时,不可数第二,如数第一息未竟,随即数第二息,名为将一数二。 也不可将二数一,如息已经入于第二,始数第一,此二者均为有过。也不可将二数一,如息已经入于第二,始数第一,此二者均为有过。 应该在一数一,在二数二。应该在一数一,在二数二。 又不满十数者,
则为减数,若过十数者,则为增数,总之增减之数,皆非得定之道。又不满十数者,则为减数,若过十数者,则为增数,总之增减之数,皆非得定之道。 又应知数入息时.又应知数入息时. 则不数出息,数出息时,则不数入息。则不数出息,数出息时,则不数入息。 如果出入俱数,则会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叶,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数单,不可数双。如果出入俱数,则会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叶,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数单,不可数双。

由于心息二者,相依为命,故有心则有息,无心则无息。由于心息二者,相依为命,故有心则有息,无心则无息。 又随心而有差别,心粗则息粗而短,心细则息细而长。
又随心而有差别,心粗则息粗而短,心细则息细而长。 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
二、随
修随息前,首应舍掉前面数法。修随息前,首应舍掉前面数法。息入竟时,不可数一;息出竟时,不可数二。息入竟时,不可数一;息出竟时,不可数二。 其心时时随息出入,息也时时随于心,二者如影随形,不相舍离。其心时
时随息出入,息也时时随于心,二者如影随形,不相舍离。 当息入时,从鼻、口经咽喉、胸、心至脐部,意要随逐。当息入时,从鼻、口经咽喉、胸、心至脐部,意要随逐。 当息出时,从脐、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著,决不放松一步。
当息出时,从脐、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着,决不放松一步。如此随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静,息也愈微,此刻忽觉出入息与寻常不同。如此随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静,息也愈微,此刻忽觉出入息与寻常不同。 由于我们平时心粗,不能觉察到息之有异,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长短、粗细、温寒、有无,更能感觉到呼吸从_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鱼网,风行无阻。由于我们平时心粗,不能觉察到息之有异,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长短、粗细、温寒、有无,更能感觉到呼吸从_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鱼网,风行无阻。 这时身轻柔_,心也怡然凝静,到了这个时候,对随息也心生厌倦,改而专心修止。这时身轻柔_,心也怡然凝静,到了这个时候,对随息也心生厌倦,改而专心修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于定法持心,自能任运令心不散。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于定法持心,自能任运令心不散。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 止则不然,令心闲,不需谋诸事务。止则不然,能令心闲,不需谋诸事务。 平时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它自然不能乱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平时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它自然不能乱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呢?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呢? 其一、可以止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注视鼻尖,令心不分散。其一、可以止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注视鼻尖,令心不分散。 其次、专心系于肚脐,丹田之间均可。其次、专心系于肚脐,丹田之间均可。 其三、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知其出,息入时知其入,如守门人,
站在门侧,虽身未动,但能知有人出入。其三、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知其出,
息入时知其入,如守门人,站在门侧,虽身未动,但能知有人出入。 如此修止,久
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
理论虽是如此,但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理论虽是如此,
但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 若人能有恒心,以数、随的方法,
试用三五个月,功夫成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应。若人能
有恒心,以数、随的方法,试用三五个月,功夫成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
而且一修便能相应。 静坐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间五欲可比。静坐
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间五欲可比。 如若不实地去修习,光是谈论
定境,等于说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如若不实地去修习,光是谈论定境,等于说
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
前面所说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令心不驰散,但这仍是一种很粗
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著之处,必有能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之后,便要
弃止修观。前面所说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令心不驰散,但这仍
是一种很粗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著之处,必有能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
之后,便要弃止修观。
四、观
我人平时两目终日注视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
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息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
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
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其中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
生灭法,经常有破坏,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我人平时两目终日注视
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
息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
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
其中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生灭法,经常有破坏,
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 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刹那不
住,一时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
不动,而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
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刹那不住,一时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
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不动,而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
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
再观法无我,诸法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
持万物;水大种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
长万物,此四者周_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再
观法无我,诸法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持
万物;水大种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长
万物,此四者周_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
吾人于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吾
人于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 一旦
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
种,来长养自已的内四大种。一旦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
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种,来长养自已的内四大种。 如进食谷米菜蔬,
经肠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筋骨等。如进食谷米菜蔬,经肠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
筋骨等。 如饮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如饮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 假
虚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热。假虚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热。 依空气之流
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依空气之流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 常人妄认四大以
为我,共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米菜蔬便为我;若涎沫痰泪是我,则河流海
水便为我;若周身暖热是我,则太虚温暖应该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
便是我。常人妄认四大以为我,共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米菜蔬便为我;若
涎沫痰泪是我,则河流海水便为我;若周身暖热是我,则太虚温暖应该为我;若鼻
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便是我。 唯事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
曾有我?唯事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曾有我? 因为人生由外四
大种,转为内四大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为外四大种,其实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
并无差别,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因为人生由外四大种,转为内
四大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为外四大种,其实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并无差别,
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 有情与无情,又有何异?有情与无情,又
有何异? 内四大与外四大,既然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内四大
与外四大,既然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种颠倒。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
种颠倒。 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以为常。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
以为常。 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二、人生都要承受
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 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
真我。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真我。 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
众生以为清净。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众生以为清净。 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
生死的泉源。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生死的泉源。 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
死痛苦。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
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之后,应更进
一步去修还。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
之后,应更进一步去修还。
五、还
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往,具见因缘和合方有,因缘
别离则无。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往,具见因缘和合
方有,因缘别离则无。 因有能观的心智,始有所观的息境,境智对立,不能会归本
源。因有能观的心智,始有所观的息境,境智对立,不能会归本源。 此观之心智,
究从何处生?此观之心智,究从何处生? 若从心生,则心与观,应分为二,如父与
子,为独立个体,但事实不然,由于前修数和随时,并无观心。若从心生,则心与
观,应分为二,如父与子,为独立个体,但事实不然,由于前修数和随时,并无观
心。 若说从境生,则境是色尘,色尘无知,无知色尘何能生观?若说从境生,则境
是色尘,色尘无知,无知色尘何能生观? 若此观是由心境共生,则应兼心境二者,
一半属于有知,一半属于无知,如此则无情与有情混为一谈,于事实上便犯了相违
过。若此观是由心境共生,则应兼心境二者,一半属于有知,一半属于无知,如此
则无情与有情混为一谈,于事实上便犯了相违过。 照理能观之心智,实从心而生,
既从心生,应随心灭,则为幻妄不实。照理能观之心智,实从心而生,既从心生,
应随心灭,则为幻妄不实。
《楞严经》云:「一切浮尘,诸变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求于去来,本不可
得。」 《楞严经》云:「一切浮尘,诸变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求于去来,
本不可得。」
外在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尚是虚妄,何况内在的能缘之心智,自然也如梦幻泡影,
无有真实。外在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尚是虚妄,何况内在的能缘之心智,自然也
如梦幻泡影,无有真实。 须知心的生灭,等于水上起波,波的起落,并非水的真面
目,需待风平浪静,始见真水,是以生灭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
以不灭,不有所以即空。须知心的生灭,等于水上起波,波的起落,并非水的真面
目,需待风平浪静,始见真水,是以生灭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
以不灭,不有所以即空。 由于空的缘故,根本无有观心,既无观心,岂有观境,既
知境智俱空,便与还相应,心慧开发,任运破除粗重烦恼。由于空的缘故,根本无
有观心,既无观心,岂有观境,既知境智俱空,便与还相应,心慧开发,任运破除
粗重烦恼。 至此虽能达到返本还源,但仍存有一个还相,依旧是障碍,因此需要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舍还修净。至此虽能达到返本还源,但仍存有一个还相,依旧
是障碍,因此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舍还修净。
六、净
行者于静坐修六妙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否则,功夫实难进步。行者于静坐修六
妙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否则,功夫实难进步。 假加终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则
应用数息,调伏身心。假加终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则应用数息,调伏身心。 或时
昏沈散慢,则用随门,明照息之出人,对治放荡昏沈。或时昏沉散慢,则用随门,
明照息之出人,对治放荡昏沉。 若觉气粗心散,当用止门,系缘一处,安守一境。
若觉气粗心散,当用止门,系缘一处,安守一境。 如有贪镇痴烦恼频生,可用观门
照破无明,灭除诸恶。如有贪镇痴烦恼频生,可用观门照破无明,灭除诸恶。
以上诸门,能制止种种妄想,断除粗重烦恼,但是不能称为真净、欲得真净,必须
了知内外诸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无有自性,于一切诸法上,不生分别,即微细
尘垢也不起,不仅离知觉想,也无能修所修,能净所净,如太虚空,也不落于有无,
作是修时,心慧开发,三界垢尽,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方为得到真净。以上诸门,
能制止种种妄想,断除粗重烦恼,但是不能称为真净、欲得真净,必须了知内外诸
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无有自性,于一切诸法上,不生分别,即微细尘垢也不起,
不仅离知觉想,也无能修所修,能净所净,如太虚空,也不落于有无,作是修时,
心慧开发,三界垢尽,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方为得到真净。
以上所述的六妙法门,乃是由近至远,从浅入深,逐渐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域。以上
所述的六妙法门,乃是由近至远,从浅入深,逐渐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域。
数随二门,为修习的前方便。数随二门,为修习的前方便。
止观二门,为修习的中心。止观二门,为修习的中心。
还净二门,为修习的结果。还净二门,为修习的结果。
止如密室,观如油灯。止如密室,观如油灯。 有观无止,如风中灯,非但照物不明,
恐为狂风熄灭。有观无止,如风中灯,非但照物不明,恐为狂风熄灭。 若入定室,
离狂散风,慧灯方能烛照,破无明黑暗。若入定室,离狂散风,慧灯方能烛照,破
无明黑暗。 又止能降伏三毒烦恼,而不能断除其根,犹如用石压草,石去草还生。
又止能降伏三毒烦恼,而不能断除其根,犹如用石压草,石去草还生。 观能破除众
生的心中烦恼,如用利刀可以斩草除根。观能破除众生的心中烦恼,如用利刀可以
斩草除根。 若心猿意马,为妄想所扰,非止不能息。若心猿意马,为妄想所扰,非
止不能息。 若□□糊糊,为沈病所缚,非观不能明。若□□糊糊,为沈病所缚,非
观不能明。 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 止如澄浊水;
观似日照水底。止如澄浊水;观似日照水底。 止能除妄;观能显真。止能除妄;观
能显真。 止是禅定,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止是禅定,
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 又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
即是观。又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即是观。 是故止观二法,可以赅罗一切行门。
是故止观二法,可以赅罗一切行门。 无论念佛、参禅、礼佛、诵经、慈悲喜舍、利
自利他,皆不离此二门。无论念佛、参禅、礼佛、诵经、慈悲喜舍、利自利他,皆
不离此二门。 止观二者,如鸟双翼,车之两轮。止观二者,如鸟双翼,车之两轮。
车有两轮,则能远行千里;鸟有双翼,则能飞翔天空。车有两轮,则能远行千里;
鸟有双翼,则能飞翔天空。 故此,止观二法,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彼此辅翼,缺
一不可。故此,止观二法,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彼此辅翼,缺一不可。 若偏于定,
则是枯定,若偏于慧,则是狂慧。若偏于定,则是枯定,若偏于慧,则是狂慧。 要
止观双修,定慧均等,始可脱离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盘彼岸。要止观双修,定慧
均等,始可脱离生死苦海,到达究竟涅盘彼岸。

  一个非常简单的禅定,而是是甚深禅定----念佛三昧

  方法简单易行 而且成就殊胜

  “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者,寂为体,照为用。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因果,差别万千。实相与因果,喻如一球。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寂之与照,喻如水月,水静不动如寂,显月全影如照。不寂则不照,欲照则需寂。是故体须寂,照方用。体用一如,寂照同时。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双摄互融,故名寂照双融也,此为正定。
  妄伏真现者,妄心伏匿,真心发得也。要之,修四禅八定或参禅人,以唯仗自力,并无佛力,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现前,幻出幻没,恰如阴雨转晴之际,浓云忽绽zhan4,日光迸beng4发。此时恍兮惚兮,变化莫测。若非真开道眼者,则难识辨真伪。若错认消息(以魔境为佛境),则着魔发狂,不无可能。而修念佛三昧者,以真信切愿之心,执持名号。以持名故,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喻如杲日丽天,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灭迹无踪zong,即岐路是非之念,亦无由生。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此时于三昧中,或见西方之圣境,与净土三经所说无异;或睹阿弥陀佛身相光明,殊异超绝等等。所以由念佛而证三昧,其过程以有佛加故,并无魔扰。《观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 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见十方一切诸佛者,即是妄伏真现,为正受也。
  《观经》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诸佛现前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hang2三昧”。以念佛之一行hang2(菩萨万行之一)。证入三昧故。《三藏法数•卷四》云:“一行hang2三昧者,惟尊一行,修习正定也”。《文殊般若经•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hang2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非修观想、观象念佛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由上可见,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处,即是“惟尊一行,修习正定”“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hang2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bo舟三昧”。以般bo舟之行,证入三昧故。梵语“般舟”译中文为“佛立 ”。此法出《般舟三昧经》。期七日或九十日专念阿弥陀佛,常行不间断,且无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说之是易,行之实难,若非过量圣人,末世实不易修,故印光大师《文钞•复恒渐法师书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说,其好高务胜耶?抑真为生死耶?如真为生死,当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拟效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则必至著魔退道。且请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见,般舟之行乃过量圣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又《悲华经》称其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经》称其为“普至三昧”;《荘严经》称其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别名也。《念佛三昧经•卷七》曰:“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盖念佛三昧以总摄一切诸法故,而为三昧中王,故又称 “宝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别名甚多。称cheng虽不同,其义一也。盖皆是以念佛心,于正定(三昧)中,见阿弥陀佛,以见阿弥陀佛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为此法之主本。
  又念佛三昧,竖论有三:(1)、凡夫念佛三昧。此位中人,以念佛力,伏住贪、嗔、痴不起。圆伏五住烦恼(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chen2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虽伏五住烦恼。但见惑毫未断除。即如天台宗之圆教五品观行位也(名字位中人,虽也大彻大悟,但五住烦恼丝毫未伏)。若以一心论,属相似事一心;以四土论,属凡圣同居土;以三昧论,属凡夫念佛三昧。(2)二乘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见惑者,为圆教初信位,念到断思惑者,为圆教七信位。此时即证入事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方便有余土,以三昧论。属二乘念佛三昧。(3)菩萨念佛三昧。以念佛力念到断尘沙惑者,在圆教八、九、十信位。仍是方便有余土,仍属事一心不乱,亦名相似理一心。若念到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者,此时即证入理一心不乱。以四土论,属实报壮严土。以三昧论,属菩萨念佛三昧也。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嗔;有能除嗔,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惟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
  常欲不离诸佛者,菩萨世世所生,常值诸佛。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未入菩萨位,未得阿稗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不能自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声闻辟支虽有涅盘利益,无一切智故,不能教导菩萨。诸佛一切种智故,能教导菩萨。如象没泥,非象不能出;菩萨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
  复次,菩萨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无异。若不为佛所引导,则无所趣,错人余道。设闻佛法、异处行者,未知教化时节、行法多少。
  复次,菩萨见佛,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如是等值佛无量益利,岂不一心求欲见佛。如婴儿不应离母,行道不离粮食,大热不离凉风、冷水,大寒不离火,度深水不离船,病人不离良医,菩萨不离诸佛。过于上事,父母、亲属、知识、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诸菩萨离诸苦处,住世尊之地。
  问:云何得不离诸佛?
  答:众生有无量劫罪因缘,虽行福德,智慧薄少;虽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萨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二行和合,世世不离诸佛。
  复次,菩萨常爱乐念佛故,舍身受身,恒得值佛。如众生习欲心重,受淫鸟身;嗔恚偏多,生毒虫中。菩萨不贵转轮圣王人天福乐,但念诸佛故,随心所重而受身形。
  复次,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经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现生阿弥陀国。

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树。[月+庸]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峰。叶叶次剥。都无坚实。谛观思惟分别。 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诸行无坚实故。

诸比丘。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日种姓尊说
周匝谛思惟 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 身为成弃物
寿暖及诸识 离此余身分
永弃丘冢间 如木无识想
此身常如是 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 无有坚固者
比丘勤修习 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 正智系念住
有为行长息 永得清凉处

一个就是 最简单的 念佛法门注重耳根的闻性进而到达专注的禅境
第二个就是禅那,宇宙有太多的空间维次现在科学工作者已经证论出来了只是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物质手段,而有高深修行的圣人早已在数千年前就已经从禅定中突破了空间维次看到了六道轮回的事实
佛家 的九次第定(金刚三昧定) 可以学习下
先由安那般那数息法(不要出息和入息同时数只数一种)当有一定功夫慢慢的就放弃数息的念头而自然随息 渐渐停止一切妄念入
1初禅
2二禅
3三禅
4四禅
5空无边处定
6识无边处定
7无有所处定
8非想非非想处定
9受想灭尽定(出世间)
若要详细的学习 就请先买 一本这个<中国佛家气功经典导读>
http://www.china-pub.com/581305

别的答案太长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看完。我帮你总结一下。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整天念阿弥陀佛,只要在你有意识的情况下就念,比如吃饭,工作,学习什么滴时候都念。
二:注意自己的呼吸,呼一下就数一,呼二下就数二,数到十再数回一。也是在你有意识的情况下就注意到。

至于是什么原理可以参照其它的人讲解,我就不说明了。(手打的,讲多了累人。呵呵)


如何修习禅定?如何入定?需要多久可以入定
1. 选择禅定方法:首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禅定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不同的禅定方法会有不同的禅相表现。2. 业相的初始阶段:在修行的初期,禅修者可能会看到光、物品、山川、楼阁、人物或佛像等景象。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的表现。3. 业相的遍作定阶段:随着定力的提升,禅修者会在人中部位看...

怎么修禅定?能否给一个具体的常人可做到的方法.
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

如何修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

如何修习禅定
那么呢?我想,要修好禅定,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环境,二是调整身体,三是调整心态;选择环境是说要有一个安静、通风、空气好、屋里没有异味的地方。异味对人有刺激,不利于心境的安定。二是坐的地方要有一个棉垫子或者坐在床上。席梦思不好,最好是木板床,在床上放一个棉垫子,后面...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与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间隔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即是止于一念,名之为定。到了连此一念也不存之时,便是即定即慧。初修禅定之时,可有许多方法,举凡礼拜、诵经、念佛、持咒、梵呗、经行等,...

如何修禅定性
修禅定性的方法,可以按照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来修:菩萨应该修习五件事情,便是五种的定。第一知定,就是初禅。二者寂定,是指二禅,初禅之中有很多功德受用,有觉有观,所以心有点吵闹,因此要离开觉观进入到二禅之中。心止于一处,无所攀缘,那这个时候心处于寂灭而无所攀缘的状态,...

佛教问题: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禅定?
(一)坐姿 1)时间与地点 - 选择一个安静且无干扰的地点,以及一段固定的时间进行禅修。- 理想的环境是明亮且空间充足,以促进内心的宁静。- 开始时,建议每次练习15分钟,逐渐增加时间。2)觉知身体 - 保持背部挺直,避免过度压迫。- 采用直椅或莲花坐姿,以促进身心的平衡与喜悦。- 放松面部、颈部及...

怎么做到禅定?
修习禅定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一项必修课,是调整好自己的身心,专注心念的好方法,也是出智慧最快捷的法门,所谓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进、智慧,可见修习禅定是多么重要!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修禅定也一样,在一切修行活动中,修习禅定可以说,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很容易遭遇障难,盲目修习,...

如何修习禅定?入定是个什么状态?如何禅定才能入定?
1、业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业相的初始阶段。2、业相的遍作定阶段...

如何修行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 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

林口县15725467527: 怎样深入禅定 -
冉呢禾保: 入禅定的基础是戒.要在守戒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入禅定.修习禅定的具体方法,方法因修行法门不同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建议依师而修,更建议学习楞严经,诵持楞严咒.五十阴魔要知道,方不有入魔之忧.寺院早课诵持楞严咒,自有其妙用深意.修禅有几条要注意:一不要无师盲修瞎练,二不要求神通寻感觉,三不要急功近利,今天修明天就想成就.

林口县15725467527: 如何修入到空境中?修入禅定的核心秘诀是什么? -
冉呢禾保: 禅定,核心在定,先考验一下自己坐禅中能不能身心如出世,如果心静不下来,一会想要吃饭了,一会儿要买肉吃,又想房子快涨价了,,,等等,如果是这样,那就先练自己:明知别人故意踩你一脚,你能不能不动气、不报复?同事背后调侃你了,你会不会以牙还牙?旧日暗恋找上门能不能君子处之,,,,所以核心是:修去名利心,情爱欲望!!

林口县15725467527: 如何做到禅定? -
冉呢禾保: 禅是音译词,义译为静虑.只要能把心真正静下来思考问题就叫禅.可是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妄想,密密麻麻以致于我们根本觉察不出来心在产生妄念.所以想要禅定需要功夫,慢慢把心调伏,让它不乱跑,方法就是先让心只做一件事情,比如数呼吸、只关注呼吸、一心念佛,心念耳听等等,用种种方法慢慢把心收回来(训练时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注意力又转移了,没关系,收回来继续)等到心收回来了,不产生杂念了,会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就是进入禅定了.禅定也有层次,所谓的四禅八定,到四禅的时候就能学会五神通,等到修过八定到了灭尽定时已经就了生脱死了. 我说得粗,也不准确,可以从网上找找四禅八定的文章.

林口县15725467527: 如何修禅定 -
冉呢禾保: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

林口县15725467527: 如何修禅定 修禅定功夫的程度 -
冉呢禾保: 想修禅定很简单,到禅宗寺庙请出家师指导你禅修就行了.出家师会根据你的情况、根性来因材施教的.不要指望靠打听就能修禅,修禅定不是那么简单的.大乘、小乘的修禅定功夫的程度都不一样,其中各个派别、宗门又很复杂,你要知道什么样的呢?!

林口县15725467527: 净土宗用什么方法修禅定 -
冉呢禾保: 净土宗用念佛法门修禅定,念佛有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相念佛三种方式.念佛时念到止息妄念,一心不乱的境界,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即是入于禅定了,而且是正定正受.

林口县15725467527: 关于禅定 - 请问怎么禅定,
冉呢禾保: 《坛经》云:外不着相为禅,内不动心为定. 禅、净、密,说法不同,用功不同,但目的同归净土 禅定是在像法时期能够成就的一种功法,方法就是盘腿打坐,入定,心...

林口县15725467527: 如何学习修禅定 -
冉呢禾保: 《占察善恶业报经》: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禅定 、无相智慧者, 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 禅定 、智慧,应当先修 忏悔 之法. 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於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 忏悔 令其清净,而修 禅定 、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 忏悔 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附注:这就是末学常说的,不要一开始就一窝疯追求 禅定 智慧 因为业障习气深重,容易遭受非人鬼神干扰或魔扰,这在楞严经中也说的很清楚)

林口县15725467527: 禅定的方法是什么(坚持不懈很重要)
冉呢禾保: 1、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