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作者&投稿:错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不仅爱菊,而且爱鸟......(一篇阅读,知道的把题目告诉我)~

  古人爱鸟佳话


  水禽惊飞,浪花四射。百鸟歌唱,山峦齐鸣。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大自然的“好帮手”。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十分爱鸟。至今,在民间仍流传着许多美好的爱鸟小故事。

  网开三面

  汤做诸侯时,有一次到野外巡视,见一个人正在树林四面张网捕鸟,还祈祷说:“四面八方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立即走上前制止说:“你这是要把鸟儿一网打尽啊!”他命令那人将三面的网撤了,并亲自祈祷说:“鸟儿快快飞走吧,愿向左的向左,愿向右的向右,不愿飞走的就留在网里。”汤的这一做法很快传到其他诸侯那里,他们佩服地说:“汤的美德太崇高了,连禽兽都能受其恩泽。”

  献鸠放生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纷纷来到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赵简子非常高兴,都给予他们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放生斑鸠,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造成的灾祸哩!”赵简子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不仅把百姓送的斑鸠放归山林,同时还采纳了他的意见,颁布了相关法令严禁捕鸟。

  为鸟种树

  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不仅爱菊,而且爱鸟。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南山的田园诗人,以自己需要住房之切,深深体会到鸟儿也应有个安居之地。于是,陶渊明亲自动手,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起树来,让鸟儿成为自己的“芳邻”。陶渊明还写了一首五言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说明只要人们与鸟为友,就能有一个“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常在耳东西”的幽美环境。

  爱鸟慈母心

  北宋翰林学士苏东坡,平生热爱花木,珍惜禽鸟。

  一年,苏氏父子三人南行出川回京,舟行川江,涪州旧友送给苏东坡一只山湖名鸟。那珍禽红颌蓝脯,目光熠熠,异常秀丽,东坡爱不释手。欲留,恐它离群悲鸣;欲放,又怕它落入恶鸟之口。于是感叹而赋:“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谁知声哗哗,亦自意重重。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故巢安足恋,鹰隼岂能容。”爱鸟之心跃然纸上。最后,他还是把那可爱的小鸟放归林中去了。

  苏东坡爱鸟,出自其母自小的教诲。苏母程氏生性贤淑,秉性慈祥善良。她常对儿女们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正是由于不忘母亲的谆谆教诲,苏东坡才深知“欲观好花莫折枝,欲玩珍禽勿笼囚”的道理,成了一位爱鸟之士。

  梅妻鹤子

  北宋处士林逋生于朝纲不稳、战乱频仍之时。赵家兄弟先是杯酒释兵权,紧接着弑兄杀侄,从上至下掀起巩固王权的血腥讨伐。国事不平,百姓遭殃。离乱间父母早亡,年幼的林逋流离失所,过早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离乱。

  少年时期,林逋常年漂泊于江滩一带,饱读诗书,行万里路,且书法造诣精深。在特殊境遇中成长的林逋,逐渐形成秀逸、疏离的人文气质,亦是看透了这纷乱苦难的世道。他不入世,不为官,四十岁后,隐逸杭州孤山。二十年书生布衣,青山绿水间彻底了却尘缘。

  据《孤山旧志》载:“林逋种梅三百六十余株,花既可观,实亦可售,每售梅实一株,可供一日之需。”彼时,孤山梅林还有一双髻小童相伴。遇人来时,乖巧的小童就放鹤入云,鹤唳传于数十里。在山水间游赏的林逋抬首见白鹤翩然,就知有客来访,驾舟而返。由于林逋常年以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身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

  招鸟定居

  宋徽宗在汴京的东北角开湖围山造园,名叫万寿山。万寿山遍植奇花异草,景色美极了。唯一可惜的是珍禽好鸟偏偏不肯在园中定居,幽静山林中听不到鸟叫,再好的景致也无生趣。怎样才能让死景焕发生机?宋徽宗为此伤透了脑筋。当时京城里正好有一位姓薛的老人,对驯鸟有一手绝招,他常在杂技场中表演驯鸟,远近闻名。一听说皇帝找人招鸟,他就毛遂自荐,来到了万寿山。只见他把鸟儿最爱吃的食物撒在地上,然后他不慌不忙、两手一拢对着天空学起各种鸟叫来,他的叫声模仿得可真是惟妙惟肖。一只鸟儿听到叫声,以为是同伴在召唤,就拍拍翅膀飞来了……一群又一群鸟儿被老人请来“会宴”,宋徽宗并不让手下的人捕捉,而是离得远远地看着。鸟儿们叽叽喳喳一边吃一边高兴地唱着歌。饱餐一顿后,它们自由来去,一连好多天都是这样。慢慢地宋徽宗惊喜地发现:不用薛老头亲自出马招鸟儿了,因为鸟儿都知道了万寿山这个有山有水、有林有草的好地方,自己就会招朋引伴,把四方的鸟儿招引到园里来安家了。

  爱鸟颁法令

  公元1323年4月,元英宗下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很奇特,既不是赦免罪犯,也不是征兵,而是下令各家各户“释放笼中之鸟”。圣旨一出,老百姓都很惊讶,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皇帝是为了保护鸟类,加速鸟儿的繁殖,才决定把捕获的鸟儿释放的,要知道,这正是春夏之交,是鸟儿最佳的繁殖期。元英宗为了鼓励老百姓放鸟,还下令:每只鸟价值多少,由政府补偿给养鸟的主人。于是放鸟这一天,10万只各色各样的鸟被放出笼子,它们拍打着翅膀飞上了蓝天,飞回了大自然,百鸟齐鸣,情景蔚为壮观。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放生活动了。

  寄言劝胞弟

  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当过县令。一年春天,郑板桥听说其弟在家用竹笼养画眉鸟,很是不安。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为了图自己之欢悦,将可怜之小画眉囚在牢笼中,太不合情理!自古文人雅士无不爱惜珍禽异鸟,他们懂得养鸟之道——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成为鸟国鸟家。黎明时,听一片啁啾,披衣而起,引来百鸟,倏来倏往,目不暇接,这岂能是你那一笼一羽之“乐”所能比的呢?郑板桥还在信末抄录了欧阳修的一首题为《画眉》的诗。诗云:“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请见自“为鸟种树”

告诫: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外文名
be of moral integrity
拼音
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五斗米:
晋代县令的俸禄,或指五斗米道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五斗米:是指晋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权贵。
近义词
:不为斗米折腰
不吃嗟来之食

反义词
:趋炎附势 阿谀奉承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 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 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 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 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状况。有人告诉陶渊 明说:那是上方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 气: 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 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 就辞掉官职, 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 烧, 家境越来越恶化。 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 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能够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 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 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 弥足珍重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陶渊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陶渊明 -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出淤泥而不染的全诗是什么
接着叙说“晋陶渊肢团明独爱菊”。“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

为什么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 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 活。...

重阳节的常识
据传重阳赏菊及饮菊花酒, 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菊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花中四君子之一,陶渊 明爱菊的隐逸高洁,常以菊明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九曰 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 华,寄怀于言。 ”他爱在重阳日饮酒、赏菊。 后人效之,遂成习...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主要历史人物
陶渊明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释 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陶渊明故事和辞官的原因
陶渊明的故事: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只要去造访陶渊明的时候,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

九江对联大全,关于九江的对联,九江对联带横批
黄粱炊熟梦中梦 白鹤飞来天外天 张希之题江西九江烟水亭公园纯阳殿 近水远山山水色 西亭东廊廊亭烟 ——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两泓湖水开金镜 九叠峰峦展玉屏 ——郭寿群题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 门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坟 唐仲冕题 九江陶渊明祠,祀晋代诗人陶渊 ...

陶渊明改编成散文多少字
陶渊 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

迷途知返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典故出处】:晋 陈寿 《 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 》:「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 成语 意思】: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成语注音】:ㄇㄧˊ ㄊㄨˊ ㄓㄧ ㄈㄢˇ 【通用拼音】:mi tu ...

中国有哪些名人故事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是因什么事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 -
诺柿泌尿: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的品质和相关故事 -
诺柿泌尿:[答案] 品质——淡泊明志,清廉正直,自尊自爱 相关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武平县18984586968: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何辞去彭泽令? -
诺柿泌尿: 因为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讨好总督

武平县18984586968: 为什么陶渊明辞官归隐回家 -
诺柿泌尿:[答案]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 -
诺柿泌尿: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

武平县18984586968: 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有关人物是谁` -
诺柿泌尿:[答案]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典故(古代名人故事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诺柿泌尿: 1、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个月领五斗米的官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

武平县18984586968: 谁能告诉我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急!!!!!!!!! -
诺柿泌尿: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
诺柿泌尿: 义熙元年(405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武平县18984586968: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诺柿泌尿:渊明29岁出仕,41岁那年8月份归隐,中间断断续续徐的. 首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问题: 渊明不打算做官已经很久了,30多岁的时候路过家乡吧?做了一首诗已经表露出了归隐的意思,等到他41岁那年8月份的时候,正好他的程氏妹去世,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