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多少个演变

作者&投稿:蛮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字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甲骨文。
2、金文。
3、大篆。
4、小篆。
5、隶书。
6、草书。
7、楷书。

汉字的形体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呈方块形,但在这数千年中曾发生过多次的变革,才成为今天通行的字体。具体地说,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有先用笔写好后再刻的,也有刻好后填朱的,但大部分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刻写的。甲骨文是清光绪二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中被发现的,所以也称“殷墟文字”。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甲骨文也称契文),始作考释。 1928年以后进行了多次发掘,先后出土的甲骨文达十余万片。这些文字都是商王朝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也称它为“卜辞”。据考证,甲骨文是商朝第二十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至纣王亡国这一时期通行的字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大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其中能认识的仅一千七百字(据《甲骨文编》)。文字结构不但已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已经产生了大批的形声字,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它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汉字体系。甲骨文有以下一些特点: 不标音的字占绝大多数,标音的不超过百分之二十。 大量使用了假借字,被借字包括不标音的象形、指事字、会意字和标音的形声字。 形体结构未定型,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多一笔少一笔无所谓,正写、反写、侧写、倒写也很随便。笔画都是细长的“瘦笔”和“方笔”,“肥笔”很少见。
二、金 文
金文是指西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的文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钟、鼎占多数,因此也称为“钟鼎文”。后来大家又感到“钟鼎文”不能包括所有青铜器上的文字,于是又改称“金文”。古人谓铜为金,所以“金文”也就是“铜器文字”之意。金文内容,有记作器人姓名的,有记作器原因和用途的,也有记载重要文献的。字数少至一两个,多至几百个不等。它是西周时期通行的字体。
三、篆书
篆书是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通行的字体。它的特点是每笔都要引长书写,所以称为“篆书”。(《说文·竹部》:“篆,引书也”。)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两种。大篆又包括“籀文”和“石鼓文”。 “籀文”就是指《史籀篇》里的文字,它是从春秋到战国初年所使用的“大篆”的一种。我们从《说文解字》所引的“籀文”里可以看出,繁复的结构是它最显著的特点。 “石鼓文”也是大篆的一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的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都是歌咏秦国国君游猎的情况,因也称“猎碣”。
“小篆”也叫做“秦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以当时秦国通行的“小篆”统一六国的文字,废掉“不与秦文合”的各种异体。方块汉字经过这次大改革以后,不仅异体字大大减少,而且笔画渐趋简化,结构也从此固定下来了。可以这样说,汉字的定型化是从小篆统一六国文字之时开始并且又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自从秦朝创制的小篆通行以后,就把以前的籀文称为“大篆”。
小篆可以秦刻石的文字为代表。它跟甲骨文、金文相比,其优点是整齐、简单和容易书写。这可以从《说文解字》所收小篆以及琅邪台石刻、泰山石刻上的文字中看出来。
小篆是从大篆省减笔画而成的。《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所谓“省改”,实际上就是笔画结构的简化。我们只要拿小篆与籀文作一比较,这种简化的迹象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四、隶 书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故也称为“汉隶”。隶书产生于秦代,开始时只在徒隶之间使用,因名隶书。最早的隶书和小篆非常接近,实际上只是小篆的一种潦草写法。传世的秦权量铭文(始皇二六年和二世元年下的诏书)中比较潦草的都是属于这一类早期的隶书,故也有“秦隶”之名。
到了汉代,因为它书写方便,于是稍加改革,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更简单、更容易书写的字体,这就是“汉隶”。早期的汉隶又叫做“古隶”,古隶虽然已有了“波折之势”,但多少还带着点篆书的意味。古隶可以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刻石。
晚期的汉隶,结构比较整齐,每一个字都用“挑法”,字字有棱角,这是它不同于古隶的明显区别。《魏正始三体石经残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之年号,240~249)的隶书。
可作为晚期汉隶的代表。 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画,结构也由长方变为扁平,从此方块汉字完全失去了象形的意味,进一步符号化了。总之,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字的起始,使汉字形体演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五、楷书、草书、行书 楷书、草书、行书是在汉、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通行起来的几种字体。楷书滥觞于汉代,约在西汉宣帝年间已有萌芽,至东汉末年渐趋成熟。三国时代的钟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楷书书法家。东晋王羲之则更是楷书书法家的杰出代表。楷书结构方正,笔画平直,书写简便,容易认识。较早的楷书还保存着隶书的笔法。 晚期的楷书则完全没有“波磔之势”。
从此它成了应用汉字的主要形体。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是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张怀瓘《书断》引王愔的话说:章草是“解散隶体粗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还存隶书的“波磔之势”,带有明显的“隶意”。章草可以三国吴·皇象书《急就章》为代表。
今草从章草演变而来,已完全失去隶意,每字笔画连写,上字与下字之间,也往往可以互相勾通。张怀瓘《书断》概括其特点说:“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王羲之书的《游目帖》可以作为今草的代表。   
狂草属于后起,是唐代张旭等人所创的一种字体。它随意钩形,笔画万变,且字字相连,很难辨识,因而完全失去实用价值,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   
行书,就是用草书笔法写楷书。它保存楷书的形体,又受今草的影响,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东晋王氏父子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行书名家。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帖)作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可以作为行书的代表。
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最喜爱最通用的一种字体。
六、简化字
简化字也叫简体字,是简化汉字笔画而成的一种字体。其实简化字并非今日所独有,方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成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解放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广泛搜集、整理了群众创造的简化字,并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于1956年公布了第一个汉字简化方案共三个简化字表。它包括:一十四个简化偏旁,二一三二个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三三五二个不得作偏旁使用的简化字。由于偏旁得到了简化,所以这个方案实际上已涉及到数以万计的汉字了。接着1977年又公布了第二个汉字简化方案,但没有正式推广使用。


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等字体的变化。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是商、西周、春秋、...

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1)——金文——小篆——(2)——楷书。
填空(1): 甲骨文 。 填空(2): 正确答案 隶书 。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1.甲骨文 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2...

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六个阶段
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1. 甲骨文阶段:甲骨文阶段约始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汉字形体演变的最早阶段。这一时期的汉字形状非常原始,类似于图画,用于刻写在甲骨或龟壳上,通常用于卜筮或纪录。2. 金文阶段:金文阶段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汉字形体逐渐演变的过程。在...

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演变,其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几个阶段。详细论述如下:1、甲骨文是汉字最早的形态,主要是在商代和西周初期使用。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得名甲骨文。甲骨文的特点是笔画较细,文字大小不一,结构较为简单。2、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的一种汉字形态,主要是在西周...

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1.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它主要是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由于龟甲兽骨坚硬,所以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因为用尖刀雕刻,所以线条细而均匀。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具有...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1、甲骨文。2、金文。3、大篆。4、小篆。5、隶书。6、草书。7、楷书。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多少个演变
具体地说,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有先用笔写好后再刻的,也有刻好后填朱的,但大部分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刻写的。甲骨文是清光绪二五年(1899)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中被发现的,所以也称“殷墟文字”。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

汉字经过了哪些演变
一、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隶书(汉) → 楷书(魏晋)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1、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从商朝开始的。2、金文:是商周时代铸刻...

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汉字的演变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2、金文: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字体的哪几个阶段演变经历了 -
蓬重酒石: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蓬重酒石: 中国汉字的演变大致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一、一、一、一、一、一、等几个阶段 -
蓬重酒石:[答案]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多少个演变
蓬重酒石: 汉字的形体虽然从古到今都是呈方块形,但在这数千年中曾发生过多次的变革,才成为今天通行的字体.具体地说,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过以下六个阶段: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中有先用笔写好后再刻的,也有刻好后填朱的,但大部分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刻写的.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要7⃣️个哦 -
蓬重酒石:[答案] 汉字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甲骨文. 2、金文. 3、大篆. 4、小篆. 5、隶书. 6、草书. 7、楷书.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图片)
蓬重酒石: 汉字演变有三个阶段: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2、从小篆变为隶书.3、从隶书变为楷书.各个阶段的特点是:1、甲骨文、金文更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小篆笔划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甲骨文刀刻的痕迹明显,金文则铸型肥厚,它们形体比较随意,笔画少的字占的地方小,笔画多的字占的地方大,小篆形体整齐,笔画多少都占一格.2、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急————————- -
蓬重酒石:[答案]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殷商)(周) (秦)(汉)(魏晋)草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

巢湖市19351114252: 汉字经过几个演变而成的?哪几个 -
蓬重酒石:[答案]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巢湖市19351114252: 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
蓬重酒石:[答案]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巢湖市19351114252: 现代汉字字体经历了哪几个演变阶段
蓬重酒石: 甲骨文,距今有3000年了; 金文,西周和春秋时代;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春秋战国时为大篆,秦始皇把文字统一为小篆; 隶书,秦代程邈创造,一直沿用至东汉; 楷书,始于东汉末年,沿用至今. 草书和行书,不属于汉字演变过程,在隶书以后出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