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诉衷情》教案设计

作者&投稿:謇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诉衷情》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2、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对姐妹花,是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那么,在我国古代众多的诗人中,现存诗歌作品最多的一位诗人是谁呢?(学生猜想,回答)哪一位同学能背一背所学过的陆游的诗作?

  从这些诗中你能体会出一种怎样的情感?

  是啊,他的诗充满了爱国情怀,让我们由衷地生出一种崇敬之情。

  2、简介陆游

  当然,他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一位爱国词人。今天,我们就走近陆游,走进他的《诉衷情》。板书课题

   二、整体读词,感悟情感

  1、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开,自由朗读《诉衷情》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把词中的生字读正确。读后两遍的时候要争取把它念通顺,同时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听清楚了吗?好,自由读《诉衷情》。

  2、出示《诉衷情》

  3、好,谁来读一读《诉衷情》,这首词中共有三个生字,听听他有没有读错。

  学生读,师随机点评:侯、貂裘。

  4、好的,谁再来读一读《诉衷情》。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她在读词句时,是怎么停顿的?

  5、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这就叫做读得有板有眼。

  6、同学们,我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有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老师也来读读这首词。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来感受这首词。

  7、师配乐读(大提琴曲《往事》)

  8、现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诉衷情》,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三、品读词句,入境悟情

  1、好,诉衷情啊诉衷情!那么,作者的内心到底有怎样的一种情感要诉说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和书上的注释,再看看那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内心,把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词句的旁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诉衷情》。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说一说?

  (胡未灭……)

  a、出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请同学们读读这三句话,再闭上眼睛想一想,你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自由说

  好啊,我们读出了一个“白发早如秋霜”的陆游。

  b、看看陆游鬓先秋,泪空流,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有这样的情感宣泄呢?从那里能看出来?

  (课件出示: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谁对于这两句词还有体会,来说一说?(理解:觅、戍)

  c、是啊,当年,陆游也是一名将军,那样的万里沙场,他也曾匹马戍梁州啊!那该是怎样的场面啊!此刻,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陆游呢?(英姿勃发……)读读这句话。

  d、可而今这样的场景只能在哪儿能看到了?(板书:梦)你是从哪句词看出来的?

  是啊,此时陆游已年近七旬,追忆往昔,他不仅时常让铁马冰河入梦来,还发出了“关河梦断何处”的慨叹,同学们想象一下,陆游的梦里会时常出现什么情景?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词。

  梦里的这些情景说明他心里仍有着一腔--(报国之情)可见这梦都是陆游的报国之梦啊!

  慨叹啊,因为陆游的这种愿望,这种奋勇杀敌、抗击侵略的愿望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而梦醒却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好,谁再来读读这句词?

  e、可梦境毕竟是梦境啊,回到现实却让人有种丝丝的悲凉,请同学们回到课文,再读读这首词的上阕,你还对哪个字或哪个词句有深入的体会?

  (同学们,当年陆游在前线仅半年,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就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在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向我们道出了岁月的流逝,道出了人事的消磨,这样的布满灰尘的暗淡画面,也道出了陆游那惆怅的心情。)

  f、谁来读读这首词的上阕?(前两句读出陆游的豪情,后两句读出陆游的悲凉)指名读

  g、同学们,看,我们就这样读着读着,就读出了那种意境,读出了味道,真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词的上阕。

  h、当年的陆游带着万丈豪情驰骋疆场,可如今的陆游却身在何处呢?出示课件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天山是哪里?沧州又是哪里?

  是啊,诗人的身虽隐居在山阴,可心却依旧征战沙场,他的身和心有着如此的距离,她该是怎样的心情啊?你体会到了吗?那就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i、看看陆游的昔日与今朝,他由青丝变白发,由单枪匹马、驰骋疆场那英姿勃发的陆将军到这满头白发、老泪纵横、壮志难酬却又隐居山阴的陆游。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他的容颜变了,但他唯一不变的是什么?(满腔的爱国热情,满腔的报国志向)

  j、是啊,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样的感慨向我们呈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那强烈的落差。因为诗人终究报国不得志啊!所以诗人“泪空流啊”!板书:泪

  那么,诗人老泪纵横,那滴滴的泪是为谁而流啊!(引导体会:为自己而流,是遗憾的泪,无奈的泪。)

  (引读)1、是啊,如果陆游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使他战死沙场,也许他的人生也会少一些悲泣,因为本来胡能灭,却--胡未灭;本来鬓不秋,却--鬓先秋;本来是泪不流,却要泪空流……所以,陆游遗憾哪,也无奈啊!好,就把这遗憾、无奈都融进你的朗读,读:胡未灭……

  2、如果陆游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使他已至暮年,也许这首《诉衷情》会少一份悲凉,多一份豪情。可惜啊,可惜,--齐读,胡未灭……

  k、同学们,陆游的泪是同情的泪、愤恨的泪、无奈的泪,可这饱含着这么多意义的泪却空流,(板书:空)为什么空流呢?这些泪怎么就空流了呢?

  l、是啊,陆游空有着一腔报国的热情,却一直报国无门,他那理想的梦破碎了,泪流尽了,所以留下了这千古绝唱--读《诉衷情》。(配乐)

   四、整体感悟,归纳升华

  (看黑板总结)梦,那是陆游的报国之梦;泪,滴洒的是他那报国之泪;空是他理想与现实的强烈落差。诉衷情诉的也是陆游那浓浓的报国之情。

  背诵《诉衷情》。

   《诉衷情》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2、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在悲愤之中透射出来的爱国情感。

  一、导入:侯老师很喜欢一首词,大家想不想一块来分享一下: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后面的大家一块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的确,这首词慷慨激昂,令人振奋,同时也表现作者炽热的爱国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宋时期另一位杰出的爱国词人——陆游的心灵深处,品读他的这首《诉衷情》,与词人做一次心灵的对话。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词人陆游有着怎样的了解?可以简洁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也可以交流一下他的诗词作品)。

  2、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陆游(1125——1210)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三、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小组内两两为一组互相诵读这首词,互相纠正字词的读音,并作点评。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最后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2、请一个同学朗读,教师点评,纠正字音、字形和节奏错误)

  教师总结:1.衷:衷——衰——哀; 2. 戍shù:横戌点戍戊中空

  貂裘diāo qiú 鬓bīn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3、教师范读,请同感受作者在词中渗透了怎样的情感?并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明确:悲伤、郁闷、无奈——

  明确: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敌寇依旧,自己却已年老体衰,悲愤不已。(或可以细化为三个场景,但对三个场景的分析中涉及到相关的字词,要注意):①回忆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的场景;②睡梦中再现旧日战斗,醒来看到的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的场景;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悲伤的场景。)

   四、品味词句,入境悟情。

  (一)自读感悟。请同学们结合刚才下发链接材料以及注释进一步阅读这首词,别读别在哪些最能触动你的内心,你有所感悟和体会词句做批注)4分钟

  (二)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感悟。4分钟

  (三)班内交流

  1、对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梦”字,感悟诗人的报国之梦。

  (1)陆游年近七旬,回忆起当年的戎马生涯,发出了“关河梦断何处”的慨叹,想像一下,陆游的梦里会时常出现什么情景?

  (2)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3)朗读这首诗。

  (4)这两篇诗作中,都有一个“梦”字,它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板书:梦)

  (5)读了“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陆游?(英姿勃发……)

  (6)在“鬓先秋,泪空流”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陆游?(人老体衰、无奈)

  [师:英姿勃发也好,老态龙钟也好,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呢?通过朗读来体会陆游报国之梦吧。]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诉衷情〉。

  2、对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泪”字,体验诗人的忧国忧民。

  1)诗人的梦想实现了吗?

  (2)诗人老泪纵横,那滴滴的泪是为什么而流啊!(板书:泪)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自己而流,这是遗憾的泪,无奈的泪。

  (3)在那个时代里,流泪的不仅仅是诗人,我们再来看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明确:为百姓而流,这是同情的泪,痛苦的泪;也为昏庸无能的权臣、皇帝而流,这是失望的泪,气愤的泪。

  [学生有所体会,老师就会让他带着感觉去读〈诉〉

  (4)学生齐读

  (5)到此刻,你理解陆游的心吗?,陆游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3、对比《示儿》,体会“空”字,倾听诗人的满腔激愤。

  (1)指导朗读,

  [《诉》一读:如果陆游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使他战死沙场,也许他的人生会少一些悲剧的色彩,陆游的情感多么强烈呀!是呀,本来胡能灭,却——胡未灭(生);本来是鬓不秋,却——鬓先秋;本来是泪不流,却要泪空流……把遗憾融进去,读。

  (2)《诉》二读:

  再读:如果陆游的报国之志能够实现,即使他已至暮年,也许这首《诉衷情》会少一份悲凉,多一份豪情。可惜呀,可惜,一——齐读〈诉〉后阙]

  (3)胡未灭,鬃先秋,泪空流。“空”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板书:空)

  [67岁,而他活了85岁,算算还要空流多少年,整整18年,泪流尽了,所以留下了千古绝唱——读〈诉衷情〉]

  (4)十几年过去了,陆游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临死之前,他给儿子留下了一首诗,就是千古绝唱〈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齐读

  (6)如果说“泪空流”是泪白白地流,这里“万事空”的“空”又是什么意思?

  (7)浓缩成三个字,“梦”使我们联想到……;“泪”使我们联想到……;“空”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

  五、整体感悟,归纳升华。

   (1)齐读三首诗

  (2)现在,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三个字:衷——衰——哀,其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含在〈诉衷情〉这短短的44个字里面,衷情——衰败——哀伤,试着用一段话,说出这三个字。

  (3)回扣题目:诉衷情:愤恨、失望、痛苦、浓浓报国之情

  (5)陆游逝世后69年,(1279年)忽必烈就踏碎了南宋王朝,陆游已感知无法体会,但是,正是他的〈诉衷情〉让历史天空璀璨。[品味历史]

  (6)齐读〈诉衷情〉。

   六、作业。

  1、背诵全词。

  2、根据词的意境,自己选配一首与《诉衷情》意境相似的乐曲,配乐诵读。

  古诗词原来可以这样教。

  在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东北师大附小的王廷波老师做了古诗词教学——陆游的《诉衷情》。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讲授作者简介,然后逐个分析字、词、句翻译,学生明白了大致意思后,学生背诵。这是我在上学时便有的教学方式,在我们课改的大潮中,我们阅读教学有了改变,教师注重了对文本的研读感悟,但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仍是一块死角,至少在我们乡镇是这样。但今天观摩了王廷波老师的《诉衷情》使我茅塞顿开,原来诗词教学可以这样教。王廷波老师以补充式的教学模式,“举一反三,以诗解诗”,抓住了这首词中的“梦、泪、空”等关键字眼,旁征博引出陆游的其他三篇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通过壮年陆游和老年陆游的对比,感悟作者的衷心爱国之梦;通过南宋百姓的泪和陆游的泪对比,感悟南宋的腐败,百姓的凄苦,作者的无奈与遗憾;通过“泪空流”的“空”和“万事空”的“空”对比,感悟作者的豪迈与那颗衷心爱国的拳拳之心。整节古诗词教学随着老师艺术的引导,学生深入的感悟,荡气回肠,使学生自然的走进了文本,和作者产生了深入的共鸣,从学生一遍又一遍充满感情的诵读,从学生那精彩的回答,从学生眼睛中那闪动的泪花,我们知道,古诗词教学不难,离学生不远,他需要的只是我们教师有思想的引,有意义的导。

  王廷波老师不仅教学环节设计精彩,对学生教学方法指导也很到位,给了我很大启迪。这首《诉衷情》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所以我们秦皇岛五年级的学生对他是相当陌生的。而且据王老师介绍,他事先给学生的文章中没有连注解一起发过来,所以在最开始的环节,初步诵读,揭示词意时,学生的理解出现了障碍,这是王老师所始料不及的。面对这一教学事件,王老师没有丝毫的慌乱,而是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了自学古诗词方法的训练。他指导学生第一步通读整篇,把不懂的词语圈下来,第二步,查看下面的提示及和同学交流,获得有意义的信息,帮助自己解决障碍;第三步,自己试着把整句话理解下来。给了学生大致6分钟的时间,他又以“匹马戍梁州”为例,指导学生如何理解整句诗。就这样,正确的方法掌握了,学生们不过10多分钟的时间便初步理解了不得诗句的意思,也正是这课上生成的教学事件成就了本节课堂最精彩的一点,成就了王老师课上最成功的一笔。在这样规模的观摩课当中,能欣赏到这样本色的,常态的语文教学真的不容易,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魅力我想对于所有观摩的老师都是大有益处的。

  最为巧妙的点睛之笔。在王老师在上课伊始,对于题目《诉衷情》中的“衷”字,下足了功夫,让学生分析了字形,并指出了其形近字衰、哀,把字均写在黑板上。且让学生记住了一句顺口溜“横戌点戍空点戊”当时我还有些费解,在这这个环境下的观摩课上有必要对这三个字这样大费周折吗?但到最后真是为王老师匠心独运的设计所折服,在深入感悟体会了“梦、泪、空”三个关键字后,王老师把这三个字分别与衷、衰、哀一一对应,报国之梦体现了陆游的衷心,无奈遗憾的泪充分体现南宋的衰败,“死后元知万事空”的“空”充分展现了陆游一生的哀伤与凄凉。这一点睛之笔,整合了本课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陆游的忧国忧民,对陆游的壮志末酬又多更深一层的理解。




陆游《诉衷情》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诉衷情》,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做一次心灵的对话。(出示这首词)谁想把这首词读给大家听?(师板书:诉衷情) 2.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结合课前预习扫除生字新词障碍。 3. 汇报: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字、组词、解释、造句) 4. 学会了...

初二语文《诉衷情》教案设计
2、出示《诉衷情》 3、好,谁来读一读《诉衷情》,这首词中共有三个生字,听听他有没有读错。 学生读,师随机点评:侯、貂裘。 4、好的,谁再来读一读《诉衷情》。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她在读词句时,是怎么停顿的? 5、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这就叫做读得有板有眼。 6、同学们,我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学习扩展
陆游的《诉衷情》是一首入选教材的豪放派词作,被选入多本教材,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九课,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课本第十五册(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十一课第三首词,以及长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抒怀第二课。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的...

聚焦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诉衷情
1、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

求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诉衷情(陆游)课文下面的注解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①封候,匹马戍梁州②。关河③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⑤!【注解】①觅:寻求。②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③关河:此指大散关、渭河一带。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寻之意。④“胡未灭”三句:胡未灭:用《...

请问毛主席的诉衷情怎么有两个版本?哪个是正本?
第1个版本:诉衷情(赠周总理)1974年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第2个版本:诉衷情 1975年当年... 第1个版本:诉衷情(赠周总理) 1974年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

初二新版语文书中陆游的诉衷情是下面那一首
是第一首。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文言文点击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解】 1.觅:寻求。 2.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 3.关河:此指大散关、渭河一带。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寻之意。 4.“胡未灭”三句:胡未灭: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

诉衷情 陆游
诉衷情概述 诉衷情,词牌名,晚唐文学家温庭筠创作此调。原为单调,后演为双调。黄庭坚、张先、陆游、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编辑本段]词牌简介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后人更名为《桃花水》,《不花间》,《偶...

诉衷情读了本首词及资料, 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陆游说些什么?
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委屈自己,勉强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换取所谓的社会认可,这样的选择,真的对吗?就如陆游在这首《诉衷情》里所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明明有着一颗自由飞翔的心,却偏偏自己把自己关到笼子里面去,还告诉自己,这就是社会法则,这就是人生,这样的人生,在老了之后,...

云南省13729252020: 如何分析《诉衷情》的形象 -
薛爸利欧: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鉴赏】: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

云南省13729252020: 聚焦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诉衷情 -
薛爸利欧: 1、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

云南省13729252020: 《诉衷情》的课文以及注释?
薛爸利欧: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桃花水》、《画楼空》等.五代词人演为《诉衷情令》,用以写相思...

云南省13729252020: 诗歌鉴赏《诉衷情》宴殊 -
薛爸利欧: 宋 晏殊——《诉衷情》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全篇借春风杨柳绘...

云南省13729252020: 分析陆游的诉衷情的人物形象 -
薛爸利欧:[答案] 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 陆游抓住了神态和心理,从中把握到诗的情感. 陆游《诉衷情》当中诗人将自己的形象直接的在诗歌中表现出来,人物形象...

云南省13729252020: 阅读诉衷情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 -
薛爸利欧:[答案] (二)诉衷情(4分)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 11.下阕...

云南省13729252020: 陆游的《诉衷情》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薛爸利欧:[答案]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 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

云南省13729252020: 陆游的《诉衷情》作者借“天山”和“沧洲”这两个地名寄托了什么感情?请联系全词,加以分析.
薛爸利欧: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老年闲居之地.词人没料到:他的心神驰于疆场,想要杀敌卫国,他的身却只能僵卧孤村,在沧州衰老.这两个地名写出了词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表现出了报国无门的极度失落和痛苦的心情.

云南省13729252020: (初一数学)一个动点M从数轴上距离4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向右移动2秒 -
薛爸利欧: -8.5 向右移动两秒 2.5*2=5 向左运动7秒到达B点,移动距离2.5*7=17.5 所以4+5-17.5=-8.5

云南省13729252020: 诉衷情上阕前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 -
薛爸利欧: 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