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文言文的意思

作者&投稿:才旦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偏僻的关于羊的文言文

痴人卖羊 梁朝时有个书生,性痴呆,不识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绳子系好羊颈,牵到市场去卖。别人开价都很低,卖了多时也未成交。

市场上的人知他痴呆,就用一只猕猴来偷偷换取了羊。 书生见了猕猴,还只当是羊,怪猕猴一下子改变了面目,角也没有了。

又看看猕猴手脚不停地动,就怪市场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猕猴头上又没有伤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牵着猕猴回家,咏顺口溜说:“我有一奇兽,能肥也能瘦。

先是羊腥味。现在散臭味,数回牵入市,三朝卖不掉。

头上失双角,面孔变得橘皮皱。” 这是一个古代的笑话.没什么很大的寓意,就是说傻子不认识羊被偷了羊,还自圆其说的故事.。

2. 以牛易羊文言文翻译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谈谈用仁德统一天下的道理好吗?”'

宣王问:“仁德怎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爱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爱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在胡龁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就不要祭钟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宣王说:“是这样,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吝惜一条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惊惧哆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说:“大王不要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为)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被杀,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宣王笑着说:“这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

孟子说:“没什么关系,这正是仁德的表现方式呢,(因为当时您只)看到了牛而没有看到羊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3.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文言文翻译

注释: 1、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

2、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

3、竖:仆人。 4、移时:多时。

译文 杨子的邻居跑掉了一只羊。那位邻居率领家人去追赶,又来请杨子的僮仆去帮着追寻。

杨子说:“嘻!跑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寻?”邻居说:“这一带岔路太多。” 邻人回来后,杨子问:“羊找到了吗?”邻人回答说:“找不到了。”

杨子问:“怎么跑掉的?”邻人说:“岔路之中又分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神色骤然变了,半天不说话,一天不见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 *** 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不苟言笑,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 (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启示 求学的人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生命,只有抓住根本的东西、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

从这篇寓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甚至会有丧失本性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的。 由这篇寓言凝炼而成的成语“歧路亡羊”、“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4. 文言文《卖羊》的翻译

译文:梁朝时有个书生,性痴呆,不识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绳子系好羊颈,牵到市场去卖。别人开价都很低,卖了多时也未成交。市场上的人知他痴呆,就用一只猕猴来偷偷换取了羊。

书生见了猕猴,还只当是羊,怪猕猴一下子改变了面目,角也没有了。又看看猕猴手脚不停地动,就怪市场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猕猴头上又没有伤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牵着猕猴回家,咏顺口溜说:“我有一奇兽,能肥也能瘦。先是羊腥味。现在散臭味,数回牵入市,三朝卖不掉。头上失双角,面孔变得橘皮皱。”

5. 以牛替羊文言文翻译

以羊替牛原文出处 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②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无以③,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④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⑤?’ 对曰:‘将以衅钟⑥。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⑨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⑩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⑾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⑿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⒀也。” 【注释】①齐宣王:姓田,名辟疆。

齐威王的儿子,齐泯王的父亲,约公元前319年至301年在位。 ②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③无以:不得已,以同“已”。

④胡龁:人名,齐宣王身边的近臣。 ⑤之:动词,去,往。

⑥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钟的孔隙,用来祭祀。按照古代礼仪,凡是国家某件新器物或宗庙开始使用时,都要杀牲取血加以祭祀。

⑦觳(hu)觫(su):因恐惧而战栗的样子。 ⑧爱:吝啬。

⑨褊(bian):狭小。 ⑩异:动词,奇怪,疑怪,责怪。

⑾隐:疼爱,可怜。 ⑿无伤:没有关系,不要紧。

⒀庖厨:厨房。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

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宣王问:“道德怎麽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

宣王说:“凭什麽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 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到处死刑一样。

’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宣王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

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

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宣王笑者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啊。”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

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区;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6. 文言文解释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译文为: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7. 二羊宴客文言文翻译

羊绥的次子羊孚,少年时就才智出众,和谢益寿很要好。

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谢家去,还没有吃早饭。一会儿王齐、王睹也来了,他们原先不认识羊孚,落了座,脸色就有点不高兴,想让羊孚离开。

羊孚看也不看他们,只是把脚搭在小桌子上,无拘无束地吟诗、观赏。谢益寿和二王寒暄了几句后,回头仍旧和羊孚谈论、品评;二王方才体会出他不同一般,这才和他一起说话。

一会儿摆上饭菜,二王一点也顾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劝羊孚吃喝。羊孚也不大答理他们,却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辞。

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说:“刚才我不能顺从你们的心意马上走开,是因为肚子还是空空的。”二王是王孝伯的两个弟弟。




“在”的文言文是什么?
文言文中,“在”多为动词,表示存在或处在、在于,如:在家为农、在朝为官、病在肝肾、在病、在肩。现代汉语除了上述意义外,也常常用为介词,如:在路上遇见朋友、在野外捡到钱等,这样的用法,文言文用“于”,如:遇友于途、拾金于野。正因为存在古今字的差异,不能简单用一对一的方式解释...

文言文中,表示“在”这个意思的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表示“在”这个意思的字有:1、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例如: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③<动>在于;取决于。《劝学》:“驽马十驾,功~不会舍。”④<介>在。引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等。《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昼犹昏。”《石灰吟》:“要留青白~人间。”望采纳

“在”的文言文是什么?
1.笔顺:横横竖 2.文言文中详细释义: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③<介>...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于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在、以、用、对、对于、至、到、给、向、对、从、由、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等等。“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于是大多数人自行将“於”简化为“于”。文言文于的意思 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

“而在”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同意“高天流云自潇洒”的分析。在,(动词)意为“存在”而,(连词)连接动词中心词“在”和方式状语“比肩接踵”这句是说:国人的“存在、生存方式”是“比肩接踵”“而在”一个什么固定结构。您应该采纳“高天流云自潇洒”的回答。

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中”在文言文里的意思:一、发音为一声时,含义如下:1、内,里。例句:《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2、中间,内部。例句:《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3、半,一半。例句:《乐羊子妻》:“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中等,不高,不低。例句:《邹忌讽齐王纳谏》:“...

"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对;不错。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3、然而。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5、又同“燃”。组词:自然、然后、坦然、宛然、悄然等。

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讲说;说明;言论;说法;主张;劝说;说服;喜欢;高兴。 引证解释: 一:读音:shuō 1、陈说;讲说。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文: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讲说了这番经历。 2、说明;解说。 《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译文:众人无法挨家挨户说...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1、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2、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译文: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3、作为;当作。...

筠连县18812129091: 《歧路亡羊》文言文的意思 急求 -
於祥逍遥: 歧路亡羊 【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①,又请杨子之竖②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

筠连县18812129091: 翻译文言文《富者乞羊》 -
於祥逍遥: 原文: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译文:楚国有个富人,养了九十九头羊而希望有一百头羊.他曾经寻求他村里的熟人.他的邻居是个穷人,有一头羊,富人请求那穷人说:"我有九十九头羊,现在您这一头给我,我就增加到一百了,那么我拥有的羊数就是整数了."

筠连县18812129091: 文言文里的畜牲怎么称呼 -
於祥逍遥: 畜牲的本义是家养的牲口,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畜,文言文也叫“畜牲”,如《左传·桓公六年》:“不以畜牲,不以器币.”一般不用来骂人.现代骂人的“畜牲”,文言文用“畜生”(有畜牲生养的意思),胡三省:“今人詈人犹曰畜生.言其无识无礼,若马牛犬豕然待畜养而生者也.”或“禽兽”:禽兽不如、衣冠禽兽.

筠连县18812129091: 文言文《卖羊》的翻译 -
於祥逍遥: 译文:梁朝时有个书生,性痴呆,不识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绳子系好羊颈,牵到市场去卖.别人开价都很低,卖了多时也未成交.市场上的人知他痴呆,就用一只猕猴来偷偷换取了羊. 书生见了猕猴,还只当是羊,怪猕猴一下子改变了面目,角也没有了.又看看猕猴手脚不停地动,就怪市场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猕猴头上又没有伤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牵着猕猴回家,咏顺口溜说:“我有一奇兽,能肥也能瘦.先是羊腥味.现在散臭味,数回牵入市,三朝卖不掉.头上失双角,面孔变得橘皮皱.”

筠连县18812129091: 亡羊补牢的意思中的亡是什么意思 -
於祥逍遥: 亡羊补牢中的“亡”意思是逃亡,丢失.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 1、【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2、【出自】:《战国策·...

筠连县18812129091: 文言文翻译: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犟不可使者,皆斩之 -
於祥逍遥: 史记原话应为“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很:违逆,不听话.强:读 jiàng,倔强;固执. 这句话的意思是:凶猛如虎,违逆如羊,性贪如狼,倔强固执不听指挥的,一律斩首!

筠连县18812129091: 多歧亡羊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
於祥逍遥:[答案]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

筠连县18812129091: 文言文《歧路亡羊》中之的不同解释 -
於祥逍遥: 1.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的./代词,代羊.) 3.何追者之众(不译,无实意.虚词.) 4.亡之矣(不译,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 5.奚亡之(代词,代指羊.) 6.吾不知所之(到,往.)

筠连县18812129091: 出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文言 -
於祥逍遥: 【译文】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3)爱:爱惜的意思.

筠连县18812129091: 豺烹羊文言文翻译 -
於祥逍遥: 盘古开天辟地初期,鸟兽都能说话.有一天,豺狼与羊在同一条小河喝水,豺狼想煮了吃掉那只羊,自己心想没有(合适的)说辞(即理由),就强行责备那只羊说:“你把水弄混浊了,使老夫我不能喝了,该杀!”羊回答说:“大王在上流,我在下流,即使我弄混了水也不妨碍(您喝水).”豺狼又责备他说:“你去年某日,说话得罪了我,也该杀!”羊说:“大王弄错了,去年某日,我还没出世,怎么会得罪大王呢?”豺狼变羞愧为愤怒,责备羊说:“你的父母得罪了我,也是你的罪.”于是就将那只羊煮了吃掉了.谚语说:想要加罪于人,不必担心找不到罪名.说的就是这种事情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