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内揵第三》释义

作者&投稿:夷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内揵第三

题解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内,指内心世界。揵,通“楗”,闭塞的开关,即锁。内揵,字面的意思是从内心深处锁住,作为游说之术,其含义是:向君主进献说辞,要深入到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的关系就像门闩和门、钥匙和锁一样紧密结合,亲密无间。陶弘景题注曰:“揵者,持之令固也。言君臣之际,上下之交,必内情相得,然后结固而不离。”俞樾曰:“此篇名《内楗》。楗即键也。《周官》:‘司门掌授管键。’司农注曰:‘管谓钥也,键谓牡。’然则内楗者,谓纳键于管中。”

“内揵”之术应遵循“得其情,乃制其事”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君主的信任,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真实思想。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1],就之不用,去之反求[2]。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3]。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4]。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5]。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6]。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7]。

注释

[1]远而亲,近而疏:陶弘景注:“道合则远而亲,情乖则近而疏。”远、近,指血缘或亲戚关系。亲、疏,指实际上的交往关系。

[2]就之不用,去之反求:陶弘景注:“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反求。”就,靠近。用,任用。去,离开。求,征召。

[3]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陶弘景注:“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契则遥闻声而相思。”御,通“迓”,迎接,欢迎。

[4]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陶弘景注:“言或有远而相亲,去之反求,闻声而思者,皆有内合相持,素结其始。故曰皆有内揵,素结本始也。”素,平时。结,建立关系。本始,开始,开端。

[5]“或结以道德”四句:陶弘景注:“结以道德,谓以道德结连于君。若帝之臣,名为臣,其实为师也。结以党友,谓以友道结连于君。王者之臣,名为臣,其实为友也。结以货财,结以采色,谓若桀纣之臣,费仲、恶来之类是也。”或,有的。党友,志趣相投的朋友。财货,金钱、货物。采色,绚丽成章的颜色。这里指满足耳目视听之好的女色、音乐、歌舞等娱乐形式。

[6]“用其意”九句:陶弘景注:“自入出以下八事,皆用臣之意,随其所欲,故能固志于君,物莫能间也。”用其意,根据对方的意图而结交。入,入世,参与政事。出,出世,不参与政事。

[7]“若蚨母之从子也”五句:陶弘景注:“言蚨母养子,以盖覆穴,出入往来,初无间朕,故物不能止之。今内揵之臣,委曲从君以自结固,无有间隙,亦由是也。”蚨母,昆虫名,即青蚨。外形似蝉,比蝉稍大。取蚨子,其母无论远近都会飞来相救。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云:“(蚨母)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陶弘景注:“蚨母,螲也。似蜘蛛,在穴中,有盖。”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微妙的。有的关系疏远,思想上却很亲密;有的关系亲近,思想上却很疏远。有的人主动亲近君主,反而不被任用;有的人离开了君主,反而被君主征诏。有的人天天出现在君主面前也得不到任用,有的人只是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君主却朝思暮想要得到他。这都是由于内心相知的程度不同所致,取决于君臣之间平时的结交。君臣之间的关系,有的以道德相交,有的以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道相交,有的以财物相交,有的以美色娱乐相交。能够揣摩君主意图而相互结交,那么,你就能想入世就入世,想出世就出世;想亲密就亲密,想疏远就疏远;想靠近就靠近,想离开就离开;想自己得到征召就得到征召,想让君主思念自己就能让君主思念。就好像青蚨虫一样,母虫一定要细心地保护它的幼虫,无论出入,都没有间隔的迹象,自由往来,没有谁可以阻止。

内者,进说辞也[1];揵者,揵所谋也[2]。欲说者,务隐度[3];计事者,务循顺[4]。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5]。方来应时[6],以合其谋[7]。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8]。

注释

[1]内者,进说辞也:陶弘景注:“说辞既进,内结于君,故曰内者进说辞也。”俞樾曰:“内,读为纳。”内,使动用法,使……进入内心。

[2]揵者,揵所谋也:陶弘景注:“度情为谋,君必持而不舍,故曰揵者揵所谋也。”俞樾曰:“内揵者,谓纳键于管中。”揵所谋,使谋略与对方相合。揵,也是使动用法。

[3]欲说者,务隐度:陶弘景注:“说而隐度,则其说必行。”隐度,暗中揣度。

[4]计事者,务循顺:陶弘景注:“计而循顺,则其计必用。”循顺,依靠,顺着。

[5]“阴虑可否”三句:陶弘景注:“谓隐虑可否,然后明言得失,以御君志也。”阴虑,暗中考虑。明言,公开讲。

[6]方来应时:进献计谋要契合时机。方,计谋。应时,切合时宜。

[7]合其谋:合于君谋。其,君主。

[8]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陶弘景注:“详思,计虑来进于君,可以自固;然后往应时宜,必当君心也。”来揵,前来进献的计谋。

译文

所谓“内”,就是使进献说辞能够深入君主的内心;所谓“揵”,就是使自己的谋略与君主相合。想去游说君主的时候,必须先审时度势,暗中揣测君主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想向君主进献计谋时,必须顺着君主的意愿。暗中揣度是否可行,再对君主公开说出所得所失,以便迎合君主的心志。进献计谋要选准时机,对方一旦有应,便立即进献说辞以合于君主的谋略。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献计谋,去迎合君意,适应形势。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1]。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2]。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3]。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4]。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5]。见其谋事,知其志意[6]。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7]。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8]。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9]。

注释

[1]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陶弘景注:“计谋不合于君,则不可施行也。”内,这里既指言辞,也指计谋。

[2]“乃揣切时宜”三句:陶弘景注:“前计既有不合,乃更揣量切摩当时所为之便,以求所以变计也。”揣切,切磋,揣摩。时宜,时机是否适宜。从便所为,从便于实施的角度出发。

[3]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陶弘景注:“以管取揵,揵必离;以变求内,内必合。”管,钥匙。揵,通“楗”,门闩。

[4]“言往者”四句:陶弘景注:“往事已着,故言之贵顺辞;来事未形,故说之贵通变也。”言往者,讲历史。顺辞,顺从君主心意的言辞。说来者,讨论未来。变言,变通的言辞。

[5]“善变者”七句:陶弘景注:“善变者,谓善识通变之理,审知地势则天道可知。故曰:乃通于天。知天则四时顺理而从化,故曰:以化四时。鬼神者,助阴阳以生物者也,道通天地,乃能使鬼神,合德于阴阳也。既能知地通天,化四时,合阴阳,乃可以牧养人民。”化四时,精通四时的变化。使鬼神,役使鬼神。

[6]见其谋事,知其志意:陶弘景注:“其养人也,必见其谋事而知其志意也。”谋事,处理事务。志意,心志和意向。

[7]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陶弘景注:“谓知之即与合,未知即不与合也。”事有不合,决策不合君心。知,了解,掌握。

[8]阳:这里指表面。阴:这里指内心。

[9]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陶弘景注:“不合,谓圆凿而方枘。故圣人不为谋也。”

译文

如果自己的言辞或计谋与君主不合,就不能施行。这时就要揣摩时机是否适宜,从有便实施的角度出发,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争取被采纳,就像用钥匙开锁一样,变被动为主动,极易达到目的。游说时,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采用顺从君主心意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变通的言辞。善于应变的,必须详细了解各国地理形势,精通天文四时的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役使鬼神,与阴阳之理相合,管理民众。见到君主处理事情的计谋和措施,就能知道他的心志和意向。所办的事情有时不能合君心,是因为对君主的心志和意向还不够了解。意见一致了,而不能密切结合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凡是与君主之意不合的事,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1]。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2]。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以待决事也[3]。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4]。得其情,乃制其术[5]。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6]。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7]。

注释

[1]“故远而亲者”四句:回应上文“远而亲,近而疏”。陶弘景注:“阴德谓阴私相得之德也。”阴德,暗合君心。德,通“得”。

[2]“就而不用者”四句:回应上文“就之不用,去之反求”。陶弘景注:“谓所言当时未合,事过始验。故曰事中来也。”策不得,谋略不恰当,不符合君心。事中来,预测的事情后来应验了。

[3]“日进前而不御者”四句:回应上文“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陶弘景注:“谓彼所行合于己谋,待之以决其事,故遥闻声而相思也。”施,措施。待,期待。

[4]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陶弘景注:“言不得其情类而为说者,若北辕适楚,陈轸游秦,所以见非逆也。”见逆,被拒绝。见非,被否定。

[5]得其情,乃制其术:陶弘景注:“得其情则鸿遇长风,鱼纵大壑,沛然莫之能御。故能制其术也。”情,实情。制,制订。术,谋略,主张。

[6]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陶弘景注:“此用者,谓用其情也,则出入自由,揵开任意也。”此用,用此,即使用这种方法。

[7]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陶弘景注:“言以得情立事,故能先知可否,万品所以结固而不离者,皆由得情也。”此,指上文提到的“得情”。揵万物,控制万事万物。先知,预先了解情况。

译文

所以那些关系疏远反而得到君主亲近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与君主心意暗合;那些关系亲近反而被君主疏远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心意不一。主动亲近君主反而不被任用的,一定是谋略不恰当,不符合君心;离开君主反而被征召的,一定是他所预测的事在后来应验了。天天在君主面前却不被任用的人,一定是建议措施不合君主之意;君主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就朝思暮想要得到的人,一定是谋略相合,期待他前来决断大事。所以说,如果找不到双方的共同之处而制订谋略,必定会被排斥;不了解对方的实情而实行游说,必定会被否定。了解到真情,才能制订并实现自己的谋略。使用这种办法既可以进入,也可以出来,既可以相合,也可以离开。所以圣人立身处事,就是遵循这种规律来预先了解情况,从而跟各种人和事物紧密结合的。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1],先取《诗》《书》[2],混说损益,议论去就[3]。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4]。揣策来事,见疑决之[5]。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6]。

注释

[1]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陶弘景注:“由夫得情,故能行其道德仁义以下事也。”由,通过,从中经过。

[2]《诗》:《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尊为经,称《诗经》。《书》:《尚书》。先秦时称“书”,西汉时尊为经,又称《书经》。春秋战国时期,在外交场合往往引用《诗经》或《尚书》中的只言片语,来做说服的例证。

[3]混说损益,议论去就:陶弘景注:“混,同也。谓先考《诗》《书》之言,以同己说,然后损益时事,议论去就也。”混说,夹杂进自己的说法。损益,减少和增加,有斟酌、研讨的含义。

[4]“欲合者用内”三句:陶弘景注:“内谓情内,外谓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盖理之常也。言善知内外者,必明识道术之数。”内,靠拢、进取的方法。外,疏远、退让的方法。道数,规律。

[5]揣策来事,见疑决之:陶弘景注:“预揣来事,见疑能决也。”揣,揣测。策,计划。

[6]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陶弘景注:“既能明道数,故策无失计。策无失计,乃立功建德也。”失计,失算,发生错误。

译文

在游说时,要顺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等方面来进言,从《诗经》《尚书》中征引例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言辞,或增加或减少,再仔细研讨在当前情况下自己是离开还是留下辅助君主。如果决定辅助君主,就从进取方面努力,以求思想与君主相合;如果要离开,就采取消极的办法,尽量退避。如果想要离开,无论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都一定要通晓与君主相处的规律,这样才可以揣测计划未来的事情,发现疑难之处才可以迅速决断。策略上没有失误之处,就能立功建立德业。

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1]。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2]。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3]。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4]。若欲去之,因危与之[5]。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6]。

注释

[1]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陶弘景注:“理君臣之名,使上下有序;入贡赋之业,使远近无差。上下有序则职分明,远近无差则徭役简,如此则为国之基日固。故曰揵而内合也。”治名,辨析名分,指确立君臣的职责。入产业,治理民众,使国家增加财富。

[2]“上暗不治”三句:陶弘景注:“上暗不治其任,下乱不寤其萌。如此天下无邦,域中旷主。兼昧者,可行其事;侮亡者,由是而兴。故曰揵而反之。”上,君主。暗,昏庸。下,臣下。寤,醒悟。

[3]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陶弘景注:“言自贤之主,自以所行为得,而外不留贤者之说。如此者,则为作声誉而飞扬之,以钓其欢心也。”自得,自鸣得意。外不留,别人进言,不被采纳。飞,假意称颂。

[4]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陶弘景注:“君心既善,己必自有命来。召己则迎而御之,以行其志也。”命,命令。迎,接受。

[5]若欲去之,因危与之:陶弘景注:“翔而后集,意欲去之,因其将危与之辞矣。”俞樾曰:“危,读为诡。古字‘诡’与‘危’通。”尹桐阳认为:“危与,高举也。高举,谓不仕。”

[6]“环转因化”三句:陶弘景注:“去就之际,反复量宜,如圆环之转,因彼变化。虽优者莫知其所为,如是而退,可谓全身大仪。仪者,法也。”环转因化,像圆环一样转动,顺应对方的变化。仪,法则。

译文

既能帮助君主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又能帮助君主治理百姓,增加财富,使国家富强,这就叫从内部与君主结交。如果君主昏庸不理政事,臣下胡乱行事而不觉悟,那么进献谋略就会遭到拒绝,自己要反身而退,不再为其谋划。如果君主自鸣得意而不采纳外人的建议,只能假意去称颂他,以赢得他的欢心。如果君主有命令来征召自己,便接受任命,发挥作用,施行自己的主张。如果想要离开君主,就说自己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到他,这样君主自然会放行。总而言之,要做到像圆环一样灵活转动,顺应对方情势的变化,使谁也无法了解自己的计谋,隐退往往也是一种全身而退的大法。




《鬼谷子》内楗第三(原文附译解)
《鬼谷子》内楗第三 内揵,是指从内心下工夫、从内心谋划以让对方心服的谋略。内:门里的人,本文意思为:已经进入的言论,引申为:他人固有的思想。楗:门拴,本文意表门拴之外的人,意思为:取下门栓的谋略,引申为:改变他人固有思想的方法。今日头条号名诗词解读译本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

《鬼谷子》内键第三略要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内,指内心世界。揵,通“楗”,闭塞的开关,即锁。内揵,字面的意思是从内心深处锁住,作为游说之术,其含义是:向君主进献说辞,要深入到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的关系就像门闩和门,钥匙和锁一样紧密结合,亲密无...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出自哪里
出自《鬼谷子》内揵第三: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日进前:每天都在皇帝的跟前;御:驾驭马车,这里引申为“使用”。遥闻声:听到很遥远的地方声音。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

《鬼谷子》 第三篇内揵第三
在古代智者鬼谷子的《鬼谷子》中,内揵术是其核心策略,它犹如一把钥匙,巧妙地开启君主心扉,引导臣子与君主间的关系。此术强调言辞与游说的和谐统一,关键在于洞悉君主的内心世界,从而制定出精准的策略。<\/ 内揵,即内在的言辞技巧与外在影响力的结合。书中通过实例揭示,不同的君主有不同的喜好,可能...

《鬼谷子》三:内揵篇
内揵篇是《鬼谷子》中的第三篇,紧随反应篇之后。之所以放到第三篇来讲,笔者认为在反应之后便会筛选出来那些君主是可以辅佐的,是可以成大事的,而紧随其后要做的事情便是如何与君主打交道,故内揵篇应运而生。内是指内心,揵是锁,是闭塞之开关。内揵的意思就是从内心深处锁住,文中指的是通过游说...

《鬼谷子钩沉》——内揵第三(全)
鬼谷子这里用了揵而反之做为表达,反同返,意指离去;揵而反,那就不仅仅离开这么简单,而是给对方的计谋中把自己给摘出来,从而安然离开。原文: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已迎而御之。 如果遇到的对象很自大,只迷信自己完全听不进去意见,那就用捧的方法,让对方甚喜而不设防备,从而驾驭他。原文:若欲...

《鬼谷子·内揵第三》释义
内揵第三 题解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内,指内心世界。揵,通“楗”,闭塞的开关,即锁。内揵,字面的意思是从内心深处锁住,作为游说之术,其含义是:向君主进献说辞,要深入到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的关系就像门闩和门、钥匙和锁一样紧密结合,亲密无间。陶弘景题注曰:“揵者,持之令...

内揵怎么读
拼音:内揵[nèi jiàn]揵 拼音:qián,jiàn,jiǎn 解释:[qián] 1. 用肩扛。[jiàn] 1. 连接:“淮阳包陈以南~之江。”[jiǎn] 难。【《鬼谷子》内揵第三】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枕着圣贤好入眠。—读《鬼谷子》第三章内揵术有感。
  连日来读《鬼谷子》收获颇丰,白日翻书学习,入夜总结体会。为让自己更好贴合鬼谷时代。我将书籍放在枕头下边,以便早早醒来,能一睁眼继续进入学习状态。  今日读《鬼谷子》第三章—内揵第三,说来惭愧,鄙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自不算差,但今早看到这个揵字,居然一时...

鬼谷子的内揵第三中的揵怎么读?
读qián。古同“楗”,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木等材料:“塞瓠子决河,……而下淇园之竹以为~。”内揵第三 鬼谷子 卷上 ◎ 用肩扛。◎ 举,扬:“~鳍掉尾,振鳞奋翼。”◎ 竖立:“~六枳而为篱兮。”◎ 拔癞 其它字义 ● 揵 jiàn ㄐㄧㄢˋ◎ 连接:“淮阳包陈以南~之江。”◎ 古...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内揵”怎么读? -
善宏库欣: “内揵”拼音:nèi qián. 内揵【nèi qián】 基本释义:内:指内心、内情;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观点.揵,通楗.本指内情相守,这里指要从内心与君主沟通关系,以达到情投意合、揵开. 出处: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形容天天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善宏库欣: 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iān chí bù xiè ]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出 处 《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捭阖是什么意思 捭阖是什么 -
善宏库欣: 捭阖 拼音:bǎi hé(音同百合) 古释义:战国时纵横家分化、拉拢游说之术 今义:泛指分化、拉拢 示例:《鬼谷子·捭阖》捭阖的本义是开阖.捭就是拨动,阖就是闭藏.《鬼谷子》认为一开一合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并且运用在其游说术中. 在与人交谈时,或者拨动游说,或者闭藏观变.游说时拨动对方,即捭之,是为了让对方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正确的估量和判断对方,了解实情,据以说理而服之;有时要适当闭藏,即阖之,这是为进一步说服对方而施展的手段.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鬼谷子下面这段话怎么解释?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 -
善宏库欣:[答案] 《鬼谷子?本经?养志》注译[原文]养志法灵龟①;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②.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③,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鬼谷子》捭阖第一"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作何解释? -
善宏库欣:[答案] 意为:先略微排斥对方所说的话,然后再驳斥 引伸义:即驳斥对方的观点时有一个循序的过程,通过略微驳斥对方,逼其圆其说,得到更多相关信息,然后从中找出漏洞,再加以全面反驳. 出自: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俦 怎么读什么意思 -
善宏库欣: 一、俦的读音:cǎo 二、汉字释义: 同辈,伴侣:~俪(同辈,同一类的人物).~侣.~列.~类.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亻 五、相关词组: 疋俦、比俦、鸳俦、俦伴、俦拟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竖、横、横、横、撇、横、竖钩、点二、词语释义: 1、疋俦 同类;相类. 2、比俦 比并;匹敌. 3、鸳俦 犹鸳鸯侣. 4、俦伴 伴侣,同伴. 5、俦拟 犹比拟. 指同类的人.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 -
善宏库欣: 多行不义必自毙,释义: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语如有不懂,请追问. 谢谢!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山有朽壤而自崩”指什么意思? -
善宏库欣: 1、释义 山有腐朽的土壤,不用外力挖掘,自然就会崩塌.比喻祸患是自己不防止小过失而千万的. 2、出处 《国语·晋语》 3、原文 山有朽壤而崩,将若何?夫国主山川,故川涸山崩,君为之降服、出次,乘缦、不举,策于上帝,国三日哭,以礼焉.虽伯宗亦如是而已,其若之何? 译:山有腐朽的土壤,不用外力挖掘,自然就会崩塌.此山指梁山,因梁山崩塌,晋景公找伯宗商量对策的路上,路遇车夫所言.比喻祸患是自己不防止小过失而造成的.

锡林浩特市17199357959: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什么意思? -
善宏库欣: 意思:(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出自:宋 周敦颐《爱莲说》 原文选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释义: 我唯独喜爱莲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