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酒忘米文言文启示

作者&投稿:产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造酒忘米》中的道理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做任何事都应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应细心,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

2.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道理放到学习中去?

学习要努力打好基础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厚积薄发 ,要从根本上着手而非只在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造酒忘米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①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②,加二斗水,相参③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④水也,乃往诮⑤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⑥不循⑦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⑧米!”

噫!并⑨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⑩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11!

(选自明·江盈科《江盈科集》)

【注释】①于:向,从。②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③参:通“掺”。④犹:还,还是。⑤诮(qiào):责备,讽刺。⑥第:只是,一定。⑦循:按照,遵循。⑧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⑨并:连。⑩于:在。11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参考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

【阅读训练】

1.解释

(1)于:向,从。 (2)犹:还,还是。 (3)往:前去。 (4)尔:你

2.翻译:

(1)谓不传与真法。

译文:(他)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2)何异于是!

译文:和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3.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舍本逐末,意思是: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2. 古文:《造酒忘米》中的道理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做任何事都应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应细心,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2.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道理放到学习中去?学习要努力打好基础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厚积薄发 ,要从根本上着手而非只在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造酒忘米【原文】一人问造酒之法于①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②,加二斗水,相参③和,酿七日,便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④水也,乃往诮⑤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⑥不循⑦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⑧米!”噫!并⑨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⑩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11!(选自明·江盈科《江盈科集》)【注释】①于:向,从。②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③参:通“掺”。④犹:还,还是。

⑤诮(qiào):责备,讽刺。⑥第:只是,一定。

⑦循:按照,遵循。⑧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⑨并:连。⑩于:在。

11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参考译文】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

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

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

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阅读训练】1.解释(1)于:向,从。

(2)犹:还,还是。 (3)往:前去。

(4)尔:你2.翻译:(1)谓不传与真法。译文:(他)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2)何异于是!译文:和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3.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舍本逐末,意思是: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3. 造酒忘米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谁来帮帮我)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曲,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曲,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曲.”酒家问他:“加了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酒的本质都忘了,想要酿酒却酿不出酒,却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对.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4. 造酒忘米翻译等

简介 《造酒忘米》 拼音:zào jiǔ wàng mǐ 选自明 江盈科《江盈科集》编辑本段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因为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发酵剂.”酒家问他:“有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呢?编辑本段注释 于:向,从 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归:回家之后 尝:品尝. 诮(qiao第四声):责备,讽刺. 尔:你 第:只是 循:按照,遵循 第:只是,一定. 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及:到了……的时候 于:在. 犹:还是. 并:连. 欲:想要. 于:相比. 往:前去 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是:这,这件事. 寓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 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认真学 , 不可一步登天.编辑本段隐含成语 舍本逐末(或 本末倒置) 成语含义: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释“第” 上文“尔第不循我法耳”中的“第”,相当于“只是”,句意为你只是因为没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又,“第一莽汉耳,何惧之”,意为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有什么可怕他的!又,“吾买之,第十钱”,意为我买了它,仅仅十个铜钱.“第”又指“名次”,如“落第”,意为不在名次之内,即落榜.。

5. 文言文《造酒忘米》的原文和解释

<;造酒>;明.江盈科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6. 文言文《造酒忘米》的原文和解释

明.江盈科

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7. “造酒忘米”文言文翻译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文言文的还米就菊花的就是什么意思
就的意思就是凑近,靠近。可以意译为欣赏、观赏。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 全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故事注释
3. 关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论语》吧!【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初中文言文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 文言文观刈麦的中心和写作特点 1. 《观刈麦》的中心思想——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这首诗写作特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该诗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

文言文寓言故事带启示
文言文寓言故事带启示 狐假虎威 文言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文言文《舍本逐末》翻译: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使者带来的)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对使者说:“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身体还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

形骸之外文言文启示
1. 行骸之外文言文给人的启示 你好: 《形骸之外》选自《世说新语》。 一,原文: 王朗每以识度1推2华歆。歆蜡日3,尝集子侄燕4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5,去之所以更远。”二,注释: 1,识度:见识、气度。 2,推:推崇。 3,蜡(zha)日:腊日。 古时岁终祭祀百神...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1. 文言文寓言故事带启示 狐假虎威 文言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

然而非所敢望也文言文
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氏,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附文言文译文: 我因罪被贬后,成为筠州盐酒专卖的收税官,还没到任,筠州连降暴雨,筠水暴涨,淹没了城南的街市,城北的堤岸,冲毁...

救人之危文言文世说新语
2. 《世说新语》其中一篇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译文:荀巨伯到远方看望朋友的病情,正好有胡人在进攻所在的郡城,他朋友说:我要死了,你快逃走吧。 巨伯说:我跑那么远来看望你,你让我逃跑;扔掉义气而求得活命,这能是我荀巨伯所干的事情吗?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

郑玄家婢文言文翻译
4. 请帮忙翻译文言文《潘炎妻》 侍郎潘炎在唐德宗时任翰林学士。 受到极为深厚的恩宠。他妻子是刘晏的女儿。 一位京尹有事要见潘炎,一连几天未能见到,便向守门人赠送了三百匹细绢。夫人知道此事后,对潘炎说道:“哪有身为大臣,连京尹想要见面都要送给守门人三百匹细绢的道理!官场的可怕与身居高位的危险由此可...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芮沫盐酸:[答案] 我们不能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反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学习要努力打好基础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厚积薄发 关键是最后几句: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

名山县15855526525: 古文:《造酒忘米》中的道理 -
芮沫盐酸: 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做任何事都应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应细心,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2.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道理放到学习中去?学习要努力打好基础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厚积薄发 ,要从根本上着手而非只在在细...

名山县15855526525: 古文:《造酒忘米》中的道理 -
芮沫盐酸: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
芮沫盐酸: 关键是最后几句: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按这几句话的意思隐含的成语有好几个了!逐末舍本,怨天尤人,不知就里!等~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中隐含的一个含义是什么? -
芮沫盐酸: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中,“其人学造酒之法”的过程中犯了几个错误,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
芮沫盐酸:[答案] 1.学习不认真 2.缺乏自省 3.喜欢把问题和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4.学习不求甚解 说明,学习一定要打好基础,要理解.学习一定要认真.碰到问题要先找自身的原因.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中隐含的一个含义是什么? -
芮沫盐酸:[答案]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芮沫盐酸: 我们不能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反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 学习要努力打好基础才能获得好的成绩厚积薄发 关键是最后几句: 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 按这几句话的意思隐含的成语有好几个了! 逐末舍本,怨天尤人,不知就里!等~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所讲述的道理: -
芮沫盐酸: 粗心大意,做事时丢三落四

名山县15855526525: 造酒忘米文言文为什么其人还造不出米来 -
芮沫盐酸: 因为其人善忘,忘记放米,所以没有造出酒.告诫人们不要舍本逐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