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探源

作者&投稿:敏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寻根与探源谁最早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

梁启超

历史上沿用“华夏”、“中土”、“炎黄子孙”的说法,乃至国外称呼我们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只反映了儒家传统的狭隘的种族意识。
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救亡的热潮遍及全国朝野。在“保国、保种”的危急呼声中,严复《天演论》道出全世界各民族面临生存竞争的“族群理念论”。梁启超沿着严复提出的“保种”、“合群”的思路,开始以现代民族理论来思考问题。
1899年,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时期所写《东籍月旦》一文中,首次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
到1902年梁启超思考成熟,终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说法。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阐述:“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1903年他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
最后梁启超下了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

据古代典籍与现出土的铭文记载,汉族祖先为黄帝和炎帝。据现代考古材料和碳-14测定的结果,生活于五千年前的黄帝与仰韶文化下限一致。其活动范围也相差无几,皆以现河南西部、关中地区和山西南部为主要中心。仰韶文化后期的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出土的器物也与史籍关于黄帝造物的故事相符。
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最终刘邦击败了当时最强大的霸王项羽,统一天下,因刘邦曾被封为汉王,所建立的朝代便称为汉朝。此后,华夏族便又产生了“汉”这个族称。

扩展资料:
汉族在先秦称作“夏”或“华夏”,华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黄帝部落的后裔建立夏朝后,夏部落形成为夏族,再经夏、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与中原黄河流域的戎、狄、夷、蛮部落融合而形成华夏,其标志是周礼与华服。
唐朝在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交往中自称为“汉”,自称为“汉国”、边界称为“汉界”,其人民称为“汉人”、“汉民”,也可称为“华人”。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的含义引入,“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族群的正式名称。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10. 42亿(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词条)。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汉字的书写方式分别有正体字和简化字。
  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也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大体同时的古希腊文明东西辉映。至汉武帝时(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 杂史、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汉文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而屈原(约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约987~约1053)、 苏轼(1037~1101)、 陆游(1125~1210)、辛弃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与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汉古文,至唐中晚叶,由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导恢复秦汉古文运动,到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 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苏辙(1039~1112)时,古文运动大获全胜,号为“唐宋八大家”。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长篇巨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斋志异》均素负盛名。还有不少少数民族作家也运用汉语进行创作,产生了许多名家与名著,而《红楼梦》,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其他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 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在这些艺术的发展中,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来已久。唐、宋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特别是明清的《永乐大典》、《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不仅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也显示了古代汉族学者与少数民族学者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汉族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汉族音乐
  【饮食习惯】
  主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饮茶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酒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彩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汉族服饰】
  汉民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民族图腾】
  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那么您知道“龙的传人”出于何处吗?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标志性图案。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它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如鸟的标志图案、马的标志图案、鹿的标志图案、蛇的标志图案、牛的标志图案、鱼的标志图案等。最后拼合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符瑞。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黄帝是附宝感“北斗”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之精神:是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精神境界;
  是追求和谐、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度;
  是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凤之品德:凤凰涅盘求光明,象征新生与中华民族的觉醒;
  凤是集民众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于一身的忧患意识;
  凤是自强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义;
  凤是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谋生态度。
  【文化习俗】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说明
  过大年/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 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
  腊八节 阴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小年 阴历腊月廿三
  汉族传统节日中西历对照表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初八:腊八节
  十六:尾牙节
  立春节(于立春日)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年年有鱼”。
  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天穿节
  廿五:填仓节
  春分节(于春分日)
  晦日:无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观音诞
  ●三月
  ---------------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四月
  ---------------
  立夏节(于立夏日)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十八:碧霞元君节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节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十九:观音会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地葬节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
  十五:中秋节
  ●九月
  ---------------
  初九:重阳节
  十九:观音会
  ●十月
  ---------------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

中国的汉人 只是一个代码 融入 合并 吞并 少数民族 还有近代史 迫不得已而改民族的 少数民族 而汉人 只是过去 而现在的汉人 只是后裔 只是沿用古人的称号而已


回族习俗探源内容简介
《回族习俗探源》一书,详尽探讨了民俗学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力,作者在引言部分已经做了深入的阐述。然而,我更关注的是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容忽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中国,这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国度,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这一课题。《礼记》作为“十三经”之一,强调在与外界交流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5000多 ...
B 试题分析:题中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以及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们都是中华瑰宝,民族的骄傲,因此答案B正确;A明显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因此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什么和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起源,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取得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

八姓入闽八姓入闽探源
詹姓起于姬姓,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子孙以国为氏。而邱姓本为“丘”姓,后因避讳孔子改为了“邱”姓。何姓与韩姓同源,唐代以后逐渐分化。胡姓则有以谥号、国为姓及改姓等多种来源,如胡公满本姓妫,后世胡姓中也包含了异姓改姓的情况。李姓的来源则包括胡姓后裔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的汉化,如北魏的...

追踪最新考古成果,《何以中国》探源中华文明,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如何...
《何以中国》首季共8集,以“中华文化探源工程”、“考古中国”为基础,向世界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诞生。该影片中也包括今年发布的王家咀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抄本《孔子曰》、三星堆8号坑等最新考古发现。这个纪录片,就是想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春节探源的活动背景怎么写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因此组织春节探源的活动,这次活动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

谁能说说自己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了解和认识
解决潮湿环境和非饱和土遗址长期存在的保护难题;在展陈上,运用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发一批新技术、新装置,丰富我国文物的展陈手段,增进公众对探源工程的认知度。不仅可以去了解我们的文明起源,认识我们民族文明发展的自身特点,也会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更重要的还是...

寻根与探源谁最早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
梁启超 历史上沿用“华夏”、“中土”、“炎黄子孙”的说法,乃至国外称呼我们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只反映了儒家传统的狭隘的种族意识。甲午战争惨败之后,救亡的热潮遍及全国朝野。在“保国、保种”的危急呼声中,严复《...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汉字的使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的流传,它能够使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一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距今6000至5000年前后,是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进程开始时期,呈现“满天星斗”的态势。到距今5000至4000年之间,逐步进入古国文明时代,生产和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区域文化整合明显,出现了都邑性聚落或都城。到距今4000年之后的夏商周时期,进入早期王朝文明时代。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2002年,中华文明...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 起源 -
真高莱普: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民族的起源
真高莱普: 汉族起源于西周春秋时期,那时黄河中下游沿岸的居民们,尽管相互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血缘差异,但他们看到自己在文化和生产方式上要比周边的民族发达得多,于是他们自称为“华夏”.随着之后的各诸侯国和秦朝的疆域扩张,越来越多的民...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的由来? -
真高莱普: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构成,后又融合了东夷部落.夏商周的王室成员均为黄帝的直系后裔,故夏商周三朝疆域内百姓以华夏族为主体,使用的文字和语言基本一样(孔子周游六国,如果文字和语言不一样就要带翻...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民族的来历? -
真高莱普: 汉民族是由汉国而生 说法一: “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的起源之地 -
真高莱普: 汉族又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为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的起源? -
真高莱普: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人的发源地在哪? -
真高莱普: 汉族的起源与形成 汉族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逐渐形成.至今已有约5000年(一说4700年)的文明史.汉族的族源以华夏民族为主,汉族之名自汉朝开始.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曾经长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价值观.道教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佛教自唐代兴起.汉族的意识形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也有少数汉族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等宗教. 上古先秦时代 在周朝,所谓的华夏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个氏族,包括与他们相融合的一些古氏族,其中又以周为中心.这些民族本非单纯,所以可以称之为“诸夏”.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族的起源是什么?
真高莱普: 类人猿

綦江县19380619130: 汉民族的发源地是哪 -
真高莱普: 从约公元前7000年起,当今汉族主体的一部分巴楚人在长江流域发展.前5000年左右,汉族的另一来源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汉朝建立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并以先秦时期的楚族和华夏族为核心,融合了羌、匈奴等部落,形成了汉族,所以我们以汉族自称!!!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民国开始,汉族又逐渐迁徙至中国东北.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綦江县19380619130: 简述汉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
真高莱普:[答案] 汉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历史 海内外,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但中华民族之中,是包括五十六民族的.很多专家研究写了很多论文,都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