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有过哪些改变?

作者&投稿:芷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形势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唐武宗统治时代、唐宣宗统治时代。
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通常我们把它和汉朝并列称之为汉唐。但是两个王朝又有所不同,与汉朝低调开局然后逐渐高开高走不同唐朝以安史之乱为界限表现的大不相同。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明君贤臣、国力蒸蒸日上,万国来朝;而后半部分藩镇割据、宦官当权,虽然偶有中兴但是不过是为恢复大唐盛世而苦苦挣扎罢了。一个王朝前后差别如此之大,虎头蛇尾的如此厉害让人唏嘘不已。所以说安史之乱虽然只有八年,但是对唐朝的影响绵延了一百多年。直接导致了盛唐的衰落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政令皆出自朝廷;朝廷具备无与伦比的权威,即使是玄宗时期的几大节度使也是由朝廷一言可决。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几乎成了节度使一家一姓的小朝廷,形成了对朝廷的反制。安史之乱以前大唐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变的小气、敝帚自珍。安史之乱以前,大唐版图幅员辽阔横跨中东亚、睥睨天下;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痛失西域、委屈在中原,再无万国来朝盛世景象。
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保持着绝对的心理优势,高句丽、薛延陀、突厥、吐蕃都被吊打;可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回纥都看出了大唐的虚弱之处,趁安史之乱之机大肆掠夺民财。吐蕃甚至可以攻入长安、另立傀儡皇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这一切都昭示了安史之乱直接造成了大唐的衰落,朝廷式微不可避免。
安史之乱在烈火烹油中滴入的凉水,其爆裂破坏程度不可估量。叛乱持续了八年,霍霍了整个北方。经济、生活、社会秩序都受到的极大的破坏,客观上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而在唐朝以前,中国经济中心一直是在黄河流域。从秦始皇平定岭南开始,经过吴国(三国时期)、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南方割据政权的不断开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北方战火纷纷此起彼伏。这种状况跨越唐、五代、两宋一直到元朝统一才算结束。这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的中原人们迁徙南方,人口、先进技术、以及因丝绸之路断绝催生的海外贸易都直接造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当然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安史之乱爆发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安史之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我们把它们杂糅到一起来说。
战争
由于天下承平日久,加上大唐的国防是外紧内松。所以这场发生在大唐内部的叛乱造成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政治上让藩镇增大了话语权,平叛的需要让藩镇犹如东汉末年的州牧一样合理合法的从朝廷获取了驻地的军事、民政、税收等权力。这严重削弱了大唐王朝朝廷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大唐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如下图所示:

为了平定叛乱,唐王朝别动的抽调精锐的安西北庭的边军进入中原。吐蕃趁机蚕食和吞并河西、陇右、西域;而南诏也趁机做大,不断蚕食大唐西南领土;而回纥也因为协助大唐平定叛乱,几次掳掠长安和洛阳的财富。内忧外患之下,大唐让人看到勒虚弱彻底失去了万国来朝的景象。其实唐朝的下半部历史其实是一直在挣扎妄图恢复盛唐的过程,但是时移世易、积重难返已经不可能了。

北方频繁的战乱造成大量的人口南迁,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在那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慢,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南方且发展不起来)。出于平叛的需要,唐朝被迫把赋税重地从北方转移到了江南(传统富庶的北方已经被安禄山叛军占据)。所以在政策和引导、交通是哪个上唐朝也对南方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相对安定的江南从唐朝后期到五代、两宋一直没有经过大的战乱,所以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成为必然。
而吐蕃占据河西和西域开始,传统的东西方通商、交流的丝绸之路断绝。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和西域到元朝统一这几百年,丝绸之路基本没有通畅过。但是东西方还必须有相关的交流,这客观上催生可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的繁荣。这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兴起,加上两宋对南方的开发南方的经济重心正式确立。

气候变化加过度开发
经过从秦汉开始的开发,关中以及北方的一直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和经济中心。到了唐朝时期,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已经过渡开发了。随着都城长安人口迅速的增长,大大加重了这种消耗。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经常发生粮食不够吃而就食洛阳的情况。到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干脆就定都神都洛阳了。而唐朝重视军功,在唐朝两百多年的国祚中频繁对外用兵。为了维持庞大的后勤消耗,唐朝不得不在胡汉交界杂居的地方屯田。但是长此以往,贫瘠的土地经过开发造成沙化严重。

而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天气越来越冷,以关中为例。唐朝中前期还温暖湿润甚至可以种植柑橘,杜甫在诗《病桔》就有皇宫种植柑橘的记载。从唐朝初年到唐朝中期这一百年,北方温暖湿润很少发生旱灾甚至很少下雪。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气候逐渐变冷,北方草原的部族被迫南迁。这客观上壮大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实力,为他发动安史之乱提供了条件。
所以相对来说南方还是温暖湿润,所以这也为经济重心向南移提供了条件。
小结:
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让大唐在兴盛的道路上戛然而止,直接造成了唐朝由盛转衰。战争、气候、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都客观上推动了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由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的开发和铺垫;之后再有两宋的承接。到明清时期,王朝的经济重心已经妥妥的事在南方了。

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但是安史之乱的后遗症给大唐王朝造成了毁灭影响,大唐王朝的皇权在这次动乱之中彻底旁落他人,现在的大王朝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唐王朝,现在大唐王朝的君王也不是以前的大唐王朝君王,半壁天下都已经被各个地方势力所瓜分,中央政府只是一副空架子而已,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各个地方势力。

可以用内忧外患个字来形容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王朝。唐宣宗急急忙忙的从长安逃到四川,他再也无颜面对天下人。唐肃宗从唐玄宗的手里接过了皇权,唐肃宗以为自己的时代即将来临,唐肃宗最大的功绩就是收复了洛阳,长安两都。安史之乱的叛军被赶出了大唐王朝的都城,唐肃宗又把皇位稳稳的坐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并没有意味着安史之乱结束,并没有意味着大唐王朝已经从衰败的趋势扭转过来。

李辅国在安史之乱之中是最大的受益者。李辅国身兼数职还掌握着京城的军权,唐肃宗所有的命令都要经过李辅国的手里才能发放到各个地方,整个朝廷大权已经控制在李辅国手里,唐肃宗想要见到自己的臣子都要经过李辅国同意。唐肃宗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皇座上看着时光流逝,他已经再没有多余的力量治理这个国家,他只能把大唐王朝的希望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各个地方势力以半独立的形式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历代大唐王朝的君王也从一个职业帝王变成了消防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来回奔波扑灭叛乱之火,但是这团火越烧越旺已经无法熄灭。



整顿盐铁政务,并设置盐铁专卖。 还调节物价,避免物价上涨厉害。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就走了下坡路,从唐朝的鼎盛时期,慢慢的走向了衰败,唐朝的精锐部队也消耗的很多。对一些大将也控制的更严了。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各地起义不断,国力衰弱。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从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了。3、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对于唐朝中央机构的命令言听计从。当...

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在哪
1.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首都依旧设在长安,这座城市位于现今的陕西西安。2. 尽管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有过短暂的首都变动,但长安始终是唐朝官方承认的首都,而其他城市如洛阳则被视为陪都。3. 唐朝时期,除了长安这一首都外,还有四个陪都,分别是位于西部的凤翔府、北部的并州府、南部的成都府以及东部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最终以妥协的方式结束,至此,唐朝进入了中晚唐时期。 诚然,这场由安禄山领导的边镇叛乱,并没有使唐王朝的历史终结,但却使唐朝陷入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衰败的期。而危机时断时续,亦成为了“安史之乱”后唐朝,最为真实的一个写照。那么,“安...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各个方面发生了什么影响?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通常我们把它和汉朝并列称之为汉唐。但是两个王朝又有所不同,与汉朝低调开局然后逐渐高开高走不同唐朝以安史之乱为界限表现的大不相同。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明君贤臣、国力蒸蒸日上,万国来朝;而后半部分藩镇割据、宦官当权,虽然偶有中兴但是不过是为恢复大唐...

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么步步衰败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从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了。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对于唐朝中央机构的命令言听计从。当中央下达...

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何还能继续延续一百多年?
3、其实唐朝中央政府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也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中央政府才可以有效的抵抗藩镇的叛乱,其实可以这样说,唐朝也就是靠着这个才一次又一次的逃过劫难的,也让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能延续那么久。唐朝经历安史之乱的原因,并非因为不得人心,而是在军政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虽然经历了安史之...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衰败了吗?
武宗会昌二年(842),回鹘汗国自己完蛋了,余部跑到西北慢慢发展当小邦国去了。西北比起安史之乱前,丢地方了吗?东北,契丹和奚人始终是唐朝的劲敌,武则天年间还冲进内地杀人杀到黄河沿岸,否则安禄山的范阳、卢龙二镇也不会坐拥那么大军力。但是很不幸,安史之乱后的契丹哥们儿们面对的是军力最...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是一个什么状态?至此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从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了。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对于唐朝中央机构的命令言听...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是怎么开始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失地的?
安史之乱始于公元755年12月,结束于公元763年2月,是一场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争导致唐朝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出现了多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分别是唐宪宗...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中宗时期,农民起义屡次发生,有的起义队伍甚至达到数万人,影响深远。即便在唐玄宗时期,虽然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但广大民众的受剥削和压迫程度并未减轻,阶级矛盾依旧严重,反抗斗争并未减少。安史之乱后,大唐政府的财政状况陷入困境,入不敷出。为解决财政危机,政府...

拜城县15165243722: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刘晏疏通大运河,改善漕运,整顿盐务,控制货币,以常平法平抑物价,“... -
攸牲扶正:[答案] (1)同:都面临国家财政困难,农民贫困;都以理财,缓解民困为重要内容.(4分)异:刘晏注重安民、养民,政府让利于民,王安石注重富国强兵;刘晏精选训练有素、廉洁的士人执行变法,王安石变法中给小人可乘之机...

拜城县15165243722: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形势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
攸牲扶正: 唐武宗统治时代、唐宣宗统治时代. 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

拜城县15165243722: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怎么样了? -
攸牲扶正: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唐时期,进入了晚唐时期. 特点是皇帝不能完全控制国家了,各地的节度使,也就是藩镇成了国中之国,威胁中央,唐朝自此开始衰败下去. 安史之乱评定后,唐朝又延续了将近160年吧,安史之乱后的第一个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的太子.

拜城县1516524372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 分) 材料一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其推行的盐政改革,对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攸牲扶正:[答案] ( 1 )由封建政府主导,并利用市场规律,积极推行实施;体系完整,机构完善,从生产、流通、销售三个环节有效管理盐政; “ 士 ”“ 吏 ” 分开,分工细致,各司其职;改革中重用年轻人,任人唯贤.( 6 分,答出...

拜城县15165243722: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变迁反映了什么问题? -
攸牲扶正: 经济上:促使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在此之后,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逐渐超过了北方.政治上:使唐朝由盛转衰,中央政府掌控地方能力迅速下降,地方节度使成了土皇帝,为后来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打下基础,也为后来宋朝的改革埋下伏笔.文化上:诗歌内涵出现变化,安史之乱以前以李白的豪放浪漫和杜甫的雄浑写实为高峰,安史之乱之后,唐诗更加重视对统治者的批判,亦或是讲和情人之间的情情爱爱.词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社会上:安史之乱后,唐朝人口大量削减.说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道理.

拜城县15165243722: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大权旁落了吗
攸牲扶正: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影响极为深远: 1 、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损失四分之三以上;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 、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了平叛,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 3 、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此后,不仅河北、山东、列镇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于方镇.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势力不断扩大,战乱频起,生灵涂炭.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王朝大权旁落,藩镇割据.

拜城县15165243722: 安史之乱后,唐朝于周边各族的关系有什么转变 -
攸牲扶正: 东北的奚人、契丹人、靺鞨人完全控制不了了,北方的回纥(后改称回鹘)因助唐军平乱,所以与唐通婚,唐嫁出去的是真公主,不是宗室女,当然,也有战争,不然的话就没有郭子仪单骑见回纥的故事了.吐蕃的势力将整个西域吞并,截断了丝绸之路,并与唐军有多次战争,甚至一度攻入长安城.南诏跟随吐蕃一起进攻唐朝,后因吐蕃过于贪婪,觉得不划算,又与唐重新和好.大概就是这些,至于小部众和小的族群就不一一列举了,如黠嘎斯人.

拜城县15165243722: 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了? -
攸牲扶正: 首先,战争是很残酷的,它破话了唐朝前期积累下来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导致了土地的荒芜、人口的锐减,生产能力的下降.这些对唐朝的经济影响是很大的. 安史之乱导长安失陷,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

拜城县15165243722: 唐朝发生了哪些大事 -
攸牲扶正: 唐朝历经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立周,直到李隆基开元盛世,形成了历史上最繁华的帝国,但是盛极而衰,以安史之乱为起点,唐朝开始了战乱到平叛再到战乱这样的循环,期间有皇帝作出努力要中兴王朝,也一直未能成功.原因很多,比如藩镇割据,比如宦官掌权,总之是盛极而衰的典型. 唐朝后形成五代十国的战国局面,有点像汉末的三国,相互征伐,最终是后周(皇帝为柴荣)得势,后周天子死后,他的大臣赵匡胤经历了陈桥之变,黄袍加身,取代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做了皇帝,并定都汴梁(开封),而后将北汉、南唐等灭国,开创了一个统一王朝,只不过由于石敬瑭这个儿皇帝媚事契丹的耶律德光,有点先天不足,宋朝中国的北方一直没有恢复隋唐时的版图.其实宋朝并不是人们想的那么懦弱

拜城县15165243722: 1.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其历史意义.2.简介安史之乱.3.爆发安 -
攸牲扶正: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1.三省六部制,该制度的创立,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2.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