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悯农的李绅、凿壁偷光的匡衡,功成名就后,为何成为巨贪?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性大概是在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东西了,比如,现在绝大部分老百姓都会十分痛恨贪官,然而,这种痛恨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原因却未必那么光明。很多人痛恨的,也许不是贪官贪污腐败的行为,而是痛恨他们自己没有机会贪污腐败。

如果真的让曾经痛骂贪官的人当上了官儿,也许他们贪婪,比他们所痛恨的贪官更厉害。也不知道幸与不幸,事实是,痛恨贪官的人,绝大部分是没有机会真正坐上那个位置的,然而,终究有些人是有这样的机会的,例如李绅,例如匡衡。

在九年义务教育制中,《悯农》大概是全国几乎所有小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首诗了,从《悯农》中,我们知道了农民的辛苦和粮食不易,也一直相信,能够写下这种体会百姓疾苦的作者李绅,肯定是一位好官;有同样观感的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儿时听别人讲凿壁偷光的故事,出生寒门的匡衡凿穿了墙壁,借以微弱之光奋发学习,最终位极人臣,这种励志故事,不知鼓舞了多少国人奋发图强。

悯农

写下“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曾经亲眼目睹过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正因为他经历过这种生活,才能够写下这首妇孺皆知的千古诗篇。然而,当他步入仕途,坐上宰相之位以后,却完全变成了一个只懂贪图享乐的贪官。

有野史记载,李绅很喜欢吃鸡舌,每吃一盘鸡舌,下人就要为他宰杀几百只活鸡,这可是当时贫苦人家一年的口粮。这种骄奢淫逸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除此之外,他利用手中职权结党营私,犯下冤假错案,与往日的诗人形象严重不符。

李绅

匡衡也是如此,出身贫苦的匡衡,立志求学的精神至今都在广为流传,他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汉元帝年间坐上丞相之职,元帝封他为安乐侯,享有封地3100顷。然而,成为百官之首的匡衡,逐渐被眼前利益迷惑了双眼、蒙蔽了他的心智。

当时,匡衡手中封地在进行丈量时出现错误,多划了400顷给他。他的手下发现这件事以后,将错误告知匡衡,谁知他却无动于衷,反而一错再错。最后,匡衡从这块多出来的土地上,多获得了上千余担的粮食。

凿壁偷光

李绅和匡衡二人明明都有着贫穷身世,通过自己的努力位极人臣,是典型的寒门贵子。到底是何原因,让他们忘却了过去的奋发图强,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成为了贪婪无度的贪官呢?

其实细数历朝历代的贪官,出生于贫农家庭的贪官不在少数。这与他们所生活的大背景有关,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上高位,所以当他们将权势富贵位于手中之时,这些人都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应得的。这样一来,当他们贪污的时候,丝毫不会有羞愧之心。

匡衡

这也是这一类官员的可悲之处,经历了社会底层的挣扎,他们不愿意让自己在活在原来的苦难之中。所以他们开始放纵自己,将手中权力肆意挥霍,再加上周围人对他们的趋炎附势,贪官就开始结党营私,得意忘形。

最终贪污的数量越来越大,导致他们的世界观被金钱和名利重新塑造,让他们忘了自己原本的初心。李绅和匡衡都属于这一类人,这种世界观的重塑,这种身居高位的得意忘形,最终也导致了他们的身败名裂。




为什么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后会成为巨贪?
《悯农》的作者李绅曾在唐武宗一朝官居宰相。在此之前,李绅曾担任地方官,并且,在地方上横收暴征,祸害一方。很多百姓在其压迫之下卖儿卖女,而李绅则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凿壁偷光”的当事人匡衡,曾在汉元帝一朝担任丞相,并被汉元帝册封为侯爵,但是,匡衡晚年曾经因为贪墨朝廷土地,而被汉朝...

“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都干了些什么?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的举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成年以后,却以权谋私,成为了一个贪官.难怪语文老师不会给学生讲匡衡长大之后的事情,学生们年龄小三观并没有完全树立,需要正确优秀的事例引导,因此了解人物的闪光点,掩盖其黑暗的一面很有必要。大概被贬为平民的匡衡一定后悔不已,如...

写悯农的李绅、凿壁偷光的匡衡,功成名就后,为何成为巨贪?
在九年义务教育制中,《悯农》大概是全国几乎所有小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首诗了,从《悯农》中,我们知道了农民的辛苦和粮食不易,也一直相信,能够写下这种体会百姓疾苦的作者李绅,肯定是一位好官;有同样观感的还有凿壁偷光的匡衡。儿时听别人讲凿壁偷光的故事,出生寒门的匡衡凿穿了墙壁,借以微弱之光...

凿壁偷光和悯农的主人公最终都是结局?真是人心易变
第二位李绅,光说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但要说他的诗作《悯农》,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自小就被拿来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就是这样一位对下层民众有着真切的同情心、悲悯心的人,最后竟然也变了样子。李绅字公垂,唐朝宰相、诗...

为什么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后会成为巨贪?
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历史人物我们只知道他小时候或者少年时期的事,长大后的事却极少被人提及,其中就包括悯农诗人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这是因为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声名狼藉了。李绅和匡衡会变成让百姓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自己的初心,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失去自我,经不起考验,有了让...

为什么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后会成为巨贪?
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而是属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物欲的正常需求。人们大都是追逐物质的 在古代的时候,这些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这样的愿望,这个愿望便是能够有朝一日,成为朝廷中的官员,成为吃皇粮的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一个官员,那是一件祖上冒青烟的事情,再加上...

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什么后来成了巨贪?
说到李绅此人,年幼时因为父亲去世,所以是有他的母亲辛辛苦苦的把他养大。少年的时的李绅也是非常好学的,又看到了人间的疾苦,所以写出《悯农》能流传千古。李绅35岁中了进士,因为他的才识,所以很快就得到了重用,晚年时以高居宰相。但是谁会想到,做官之后的李绅很快就变了一个人似的,生活开始...

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让人敬佩,为何他们成名后成为巨贪...
借光来读书,这个也是凿壁偷光的典故由来。匡衡也是由于自己的博学多才很快得到重用,但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任和生活奢靡很快被贬为庶民。他们两个最后成为了巨贪,其实都是童年生活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等到他们功成名就后,他们就开始向外在的条件来弥补自己童年内心留下的缺失。

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什么后来巨贪?
直到普通百姓也可以进入仕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族赢得荣誉,社会的风气也有所改变,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人,比如怜悯农民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他们二人小时候的事经常被人们传颂,然而长大后却很少人提及,这是因为他们成了巨贪。他们原来的善良消失了,被欲望所诱惑,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没有为...

《悯农》李绅、凿壁偷光匡衡,成名后,为什么都成为巨贪?
最后的结果都不好,《悯农》的作者李绅曾在唐武宗一朝官居宰相。在此之前,李绅曾担任地方官,并且,在地方上横收暴征,祸害一方。很多百姓在其压迫之下卖儿卖女,而李绅则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凿壁偷光”的当事人匡衡,曾在汉元帝一朝担任丞相,并被汉元帝册封为侯爵,但是,匡衡晚年...

尚志市18494392181: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250字 -
壬翁逍遥: 匡衡凿壁借光讲的是匡衡家里穷没钱读书,于是在墙壁上凿洞,借邻居家的光读书的故事. 匡衡是西汉时期的一个丞相,有着很深的学问.不过在他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根本没钱上学.书院里的先生看他喜欢学习,就把书借给他读.不过家...

尚志市18494392181: 课外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 -
壬翁逍遥: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 但) 偿(报酬 ) 怪(以......为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D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C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不知是哪句话,以下是全文的翻译) 匡衡好学但家贫无烛.邻家有灯烛但烛光穿不过墙来.匡衡在墙上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翻开书本就着烛光读书.同乡有个姓文的大户、不识字,家中富有并且有很多书.于是,匡衡自愿到他家去做工,但不求报酬.主人奇怪地问他为何不求报酬.匡衡说:“我希望能把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大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苦学多年终于成了大学问家5)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闻鸡起舞、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尚志市18494392181: 匡衡凿壁偷光文言文阅读? -
壬翁逍遥: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西汉时期,有一名丞相叫匡衡,他学识渊博、清正廉洁.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但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每天帮父母干完活都...

尚志市18494392181: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壬翁逍遥: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2]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尚志市18494392181: 凿壁偷光这篇文章围绕下面那一句话的意思写的()A、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B、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继续提问:3、匡衡就是这样奋力学习,后来终... -
壬翁逍遥:[答案] A.

尚志市18494392181: 凿壁借光他的故事以及他是谁写的 -
壬翁逍遥: 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尚志市18494392181: 描写匡衡读书的一个情景 -
壬翁逍遥: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

尚志市18494392181: 匡衡凿壁借光中的匡衡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壬翁逍遥: 匡衡凿壁借光中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下: 1、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

尚志市18494392181: 匡衡凿壁偷光 文言文阅读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
壬翁逍遥:[答案] 文章主要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表现出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

尚志市18494392181: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这些成语说的哪些人啊 -
壬翁逍遥: “头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苏秦. 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凿壁借光(凿壁偷光), 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有所作为. 囊萤映雪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