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李绂求助李卫,李卫为何当着李绂的面掏耳屎?

作者&投稿:苍梧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件事发生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刚刚即位不久,就发生了震惊朝廷上下的科场舞弊案。

在这场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是张廷璐,副考官是李绂。李绂闲逛伯伦不归酒楼发现端倪,先找张廷璐商议停考被拒,随后找到了三王爷胤祉,再然后就找到了刚刚回京述职的李卫。

可是等二人进屋对话之时,李卫却坐姿吊儿郎当,还当着李绂的面掏起了耳朵,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

如果有人问,当今社会最公平的事情是什么?

我想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件事,那就是高考,这是唯一一场不靠权势,不靠金钱,不靠脸蛋,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跟那些二代们竞争,并有取胜机会的战争。

虽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地域问题,比如考题问题,比如加分问题,但并不妨碍高考作为普通人翻身的一个最快,最有效途径。

同样,在中国近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中,维护制度的公平是历朝历代均十分关注的事情。据考证科举制是隋炀帝杨广,也是杨角风的本家皇帝开创的,取代了以前官员一直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的局面。

普通民众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科举,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实现阶层跳跃,正所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雍正王朝》中,李绂跟李卫的关系,就类似于我们现在,一个是小学没毕业的小伙子,一个是博士毕业的老学究,俩人通过不同的路子,进入到了官员阶层。

李卫大字不识几个,自然无法融入到学问圈(清流),李绂自命清高,也必然不会瞧得上李卫这种野路子的人。其实不仅仅李卫,田文镜也非进士出身,是监生的身份,一步步做到河南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务,李绂同样瞧不上。

既然瞧不上李卫,为什么还要求助于他呢?

二、

李绂是通过科举考试才进入到官员一列,因为读书好,好读书,所以对文学一块颇有造诣。在康熙朝因为编撰《古今图书集成》而受到康熙帝的表扬,在《雍正王朝》中,则给安排到老三胤祉手下了。

李绂有两大特点,一是保护读书人的利益,二是维护读书人的脸面。因为他就是受益于科举,所以对于科场舞弊痛恨至极,要维护公平,保证科举取士不掺假,以便保持清流派的纯正血脉。

这也是他执意要揭开科举舞弊案真相的原因之一!

后来他弹劾田文镜,其实也是出于考虑维护读书人阶层利益,虽然他嘴上说着是争口气,是要脸面,其实都是利益。还记得他在伯伦不归酒楼买的答案吗,那可是整整七十两银子,要知道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百多两。

后来他给三王爷送鸡血石,那可是至少价值二千两银子,三王爷还说那个士绅不亏:

“李绂的一篇墓志铭,换他这方鸡血石,他也不亏呀!”

这其实就是清流派的利益输送网,就像当今收藏某某人书画,你以为真的值那么多钱?他买的不过是画这幅画的人手中的权力罢了。

正是由于这种阶层利益原因,李绂跟其他派别的人沟通不多,比如八爷党,比如亲皇派。但是他要揭开科场舞弊案,自己不过是一个副主考,主考张廷璐又直接拒绝了他的停考建议。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三王爷胤祉,之所以找他,就是因为三王爷胤祉是实际上的清流派领袖,李绂的真正靠山。整条清流派利益输送链的最后一环,就是三王爷胤祉,这也是鸡血石最终进了他腰包的原因所在。

三、

三王爷胤祉等到李绂来找,知道大事不妙,如果不为清流派做主,不维护读书人的利益,那么自己读书人首领的地位就不保。当然,维护科举公正也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况且科举舞弊历来是杀头的罪,一旦暴露,李绂作为副考官,小命不保,但如果自己出面,问题也比较大:

首先,自从雍正帝即位之后,他一直想明哲保身,隐藏自己是清流派幕后大佬的身份。在朝廷也没有具体的职务,更没有什么实权,自己想管,也力不从心。

其次,雍正帝多疑,自他即位之后就着力推行几件事,而前两件事,清缴户部欠款啊,铸造新钱啊,都闹了笑话。所以对科举取士非常重视,一切都是自己亲办,出了这么大的疏漏,必然是皇帝这边出了问题,直接去找他,或者自己去查舞弊案,无异于捅老虎屁股。

当然,更重要的是,三王爷胤祉没有兵啊,没有兵,又是这么大一个案子,背后还不知道是谁在主使,两眼一抹黑,搞不好自己都得栽下去。

万般权衡之下,三王爷胤祉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他就是李卫,为什么是李卫?

首先,李卫是雍亲王府出来的奴才,绝对忠诚,又深得雍正帝信赖,他来办,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李卫年轻,做事常不按套路出牌,但是雍正帝对他的容忍度高的多。连张廷玉这位重臣,就因为后来弹劾张廷璐的折子上的慢了,就被拉去看行刑,更何况李绂了。而李卫就不同了,夜访小媚仙,大牢里揍人等等,都没事,就像在单位里,年轻小伙子犯个错,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老人犯低级错误,这就难以接受了。

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是李卫刚好有兵,前面查封诺敏一案时,就是李卫出的兵,按照剧中说法,他应该是从布政使的任上到京述职,并赶赴江苏巡抚之前。

四、

翻了一下历史书,这时候的李卫应该是在江南缉拿私盐,还抓获并策反了大侠甘凤池:

“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

虽说这个官不大,算是个三品官吧,但权力大,至少李卫带着兵在江南转悠,江南的那些官员都得听他调遣。

此时的李绂已经是直隶总督了,是正二品大员,就算李卫此时是江苏巡抚,也不过是从二品,李绂大他半级。在过去那种等级观念很强的时代,李绂去求李卫,是非常不情愿的,也是掉面子的一件事。

这让杨角风想起了十八年前,韩寒的“光明顶之战”,韩寒,鼎鼎有名,当年通过新概念作文突围并退学。引起了众多学者不满,为了拯救这名少年,他们打着“替天行道,除魔卫道”的伟大旗帜,群起围攻韩寒。当时几乎判了韩寒死刑,谁曾想到2010年韩寒登上了《时代周刊》,2014年成为了一名导演,他还是一名赛车手……

言归正传,此时的李绂,就像当年的六大门派中的一派,却要求助于毛头小子张无忌,实在是不甘心。

但为了心中的正义,同时也为了自救,他不得不低下头求助李卫。

李绂为了见李卫,先是砸门,人家管家不认识他,不让他进,他就叫人拦住管家,硬闯。进到内院,兵士又拦住他,说李大人在写奏折,不能被打扰,李绂笑道:

“不识字,写什么折子?赐进士出身,内阁侍读大学士,现任副主考李绂来了!”

你猜李卫听出点什么来了没?

他猴精猴精的,尤其耳朵最灵,别忘了当年夜宿江夏镇,就是他救了四爷一伙人的命。李绂弄了这么多头衔挂在嘴上,生怕自己身份跟不识字的自己相同,他心里会舒服?

五、

所以,李卫出来后,马上就开始寒暄:

“李大人,哎哟,李大人,您怎么到这来了?”

不等李绂说话,又当着众人的面给戴高帽:

“认识这是谁吗?这是大清官啊,这是读书人的领袖啊,李大人,您到我这来,这是给我李卫面子……”

等到李绂说明来历之后,李卫突然就180度大转弯,收掉了笑容,反而悠闲悠闲地掏起耳朵来。作为从小在雍亲王府学规矩的李卫来讲,此举相当不礼貌,显然是刻意为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李卫前面的话全都是讽刺,既然你是进士,又是什么大学士,还是副主考,怎么求我李卫这个大老粗了?

其次,他本以为李绂能说出什么高妙的方案来,结果发现就是一个读死书的人,圣人的书用来读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等耳朵也掏好了,李绂也说得口干舌燥了,李卫悠悠地来一句:

“李大人,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对啊。”

再次,其实李卫掏耳朵的过程,就是动脑筋的过程,就像我们看《聪明的一休》,一休每次动脑筋前都要盘腿坐着划拉划拉脑袋,静坐。把他的古灵精怪都拍了出来,毕竟回伯伦不归酒楼抓人,人早跑了,肯定得去考场抓现行啊。

最后,李卫此举可以说是对李绂的一种态度体现,以表达对李绂无理闯门的回击。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这个“礼”不仅仅是指礼物,更是指礼貌。李绂的态度哪像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啊,不带礼也就罢了,还跑进来大喊大叫,讽刺李卫不识字,不用写奏折,你倒是会写奏折,可是办不了正事啊!

果然,听完李卫的高论,李绂一拍大腿,对啊,是应该包围考场,惭愧啊,惭愧!

一听李绂说出了“惭愧”二字,等于是认同了自己,李卫高兴了,算是原谅了李绂,也是一拍大腿:

“把那些兔崽子们都叫起来,抄家伙,跟着老子我拿人去!”

哈哈,这就是鬼灵精怪的李卫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掩饰尴尬,李卫不想帮助他,所以才这样子。

因为当时李卫根本就不想插手这个案件,所以就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让别人看轻自己。

这是因为李卫不想多插手这个案件,而且也怕这个案件连累到自己,所以故作这种姿态。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被查的考生,为何不将答案背下来?
“科场舞弊案”被定性的直接证据就是,考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带入考场,结果被李卫给搜出来了。这些提前拿到考题的考生,如果直接将文章背下来,完全就能神不知鬼不觉,李卫也搜不出证据,考生也能得高分,可这些考生为何没有这样做呢?这就要从买考题的考生类别来看:考题最开始是密封的,...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李绂求助李卫,李卫为何当着李绂的面掏耳屎...
当然,维护科举公正也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况且科举舞弊历来是杀头的罪,一旦暴露,李绂作为副考官,小命不保,但如果自己出面,问题也比较大: 首先,自从雍正帝即位之后,他一直想明哲保身,隐藏自己是清流派幕后大佬的身份。在朝廷也没有具体的职务,更没有什么实权,自己想管,也力不从心。 其次,雍正帝多疑,自他即位之...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是多少集
24集。主考官李绂到伯伦楼喝酒,刘墨林等举子正在此围着士芳拆字。一中年人过来向李卖考题,李绂惊异之中,将考题买下。李绂将考题被泄露的事告诉张廷璐,并要马上奏明皇上,换题重考。张廷璐十分慌张,要李绂隐瞒此事。李绂执意要停考,张廷璐恼羞成怒,表示要递奏拆参李绂。李绂情急之中自己摘了顶子,...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三阿哥为何不愿多管?
无奈的是,他们不找工作,东西从天空。在“雍正王朝”,雍正皇帝登基只是很快就出现了欺诈下来震惊了满朝文武的科场舞弊案。雍正王朝中,三阿哥发现科场舞弊案后,开始了自己的想法。三阿哥第一个找到的就是李卫。不可否认的是,在雍正帝在位期间,无论是小说还是正史中,李卫都是雍正帝的权臣。李绂在官...

雍正王朝中,科场舞弊案发生后,为何三阿哥让李绂去找李卫?
恩科会场发生舞弊大案,允祉一听就急着撇清关系,而李卫却毫不退让,立即派亲兵包围了考场,严加搜查。因为李卫与雍正情逾父子,他对雍正的了解自然比别人深刻。他知道雍正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科场发生舞弊案,雍正一定会严加查办。因此,不必请旨就先派亲兵封锁考场,搜查证据,然后再向皇上禀报。虽然...

雍正王朝中,弘时为何勾结张廷璐泄露考题,难道就不怕雍正追查吗?
弘时根本不怕雍正追究考题泄露之事,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父皇是个极重脸面的人。锁在宫中金柜里的考题泄露,必定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中出了内奸。雍正继位后所办的两件大事:先是清理各省积欠因为山西通省官员欺瞒朝廷而闹得是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如果科场舞弊案再牵涉到皇亲国戚,这让刚刚登基的雍正脸面往...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三阿哥为何让李绂找李卫,李卫为什么敢包围考 ...
在《雍正王朝》中,李卫作为雍正的重臣,也是信任之臣,为官处事还是不错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皇上忠心耿耿!在雍正上任第一届科举考试中,发生了震惊朝廷的舞弊案,确实是一宗大丑闻。三阿哥之所以叫李绂找李卫,这主要是:李卫处理事情不按常规出牌,且雷厉风行!李卫之所以敢包围考场,是因为非常时候...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尚未查出主谋,为何急于砍主考官?
雍正这么着急想砍这次科考舞弊案的主考官,其目的是为了给他的儿子脱罪。当初康熙朝由九龙得体,到了雍正年间,为了夺得那个地位,皇子之间的争夺也不在话下。弘时就是硬刚的夺嫡人物之一。但在当时,雍正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四子弘历,而这件事其实朝廷上下大多心知肚明,弘时其实就只不过垂死挣扎一...

《雍正王朝》中,雍正想杀科场舞弊的张廷璐,为何要等张廷玉的奏折?_百...
雍正刚刚继位,立足未稳,面对内忧外患,他需要张廷玉的支持。张廷玉是张廷璐的哥哥,雍正要杀张廷璐,如果没有张廷玉的支持贸然下手,就会得罪朝中一半的大臣。第二、“科场舞弊案”的背后暗流涌动,关系纠缠不清 张廷璐是八爷胤禩举荐的主考,同时还牵涉到皇子。案发后,一边是都察院的御史...

雍正王朝中,菜市口观斩,雍正真是因粗心而忽略了张廷玉的存在吗?_百度...
为此,雍正令老八、老十三会同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法司会审,三日内审明定罪,押赴菜市口行刑。雍正还下令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共同观刑,一律不准告假。科场舞弊案的主犯张廷璐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的弟弟,雍正下令百官观刑的圣旨对张廷玉来说实在是过于残忍——试问有谁愿意眼睁睁的看着...

象山区15518875703: 雍正时代科举首次泄题与哪个皇子有关 -
姓婕复方: 科举泄题与弘时有关.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 这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虚构的一个桥段. 雍正元年张廷璐确实参与了那场考试,但并非主考官(主考官是张廷玉和朱轼),张廷璐为同考官.但该场并没有舞弊案,张廷璐也没有因此腰斩,而是一路当学政的,到乾隆年间还破格继续当学政. 电视剧只是要给弘时找个大点的罪名,不然这个亲爹灭儿子有点说不过.而历史上弘时的事就太琐碎了,放电视上没张力.所以就虚构了这个桥段以加强剧情.

象山区15518875703: 雍正王朝李卫去阻止科举作弊的是哪一集 -
姓婕复方: 《雍正王朝》第25集,李卫去阻止科举作弊.

象山区15518875703: 雍正王朝 雍正元年科考 弘时为什么透露考题 纵容考试舞弊 -
姓婕复方: 雍正元年张廷璐确实参与了那场考试,但并非主考官(主考官是张廷玉和朱轼),张廷璐为同考官. 但该场并没有舞弊案,张廷璐也没有因此腰斩,他一路都是当学政的,到乾隆年间还破格继续当学政啊! 张廷玉家只在雍正年死了一个弟弟,叫张廷栋,还是因为西北战要办军需死在任上的. 电视剧只是要给弘时找个大点的罪名,不然这个亲爹灭儿子有点说不过.而历史上弘时的事就太琐碎了,放电视上没张力(比如以老娘的名义诈点财什么的)

象山区15518875703: 电视剧雍正王朝题字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题字是谁
姓婕复方: 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为“冷面王”四阿哥胤禛.在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终因为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后,开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

象山区15518875703: 雍正王朝这个地方时个错误吗?
姓婕复方: 你说得对,电视剧演的不对.我当年看的时候也发现了. 其实雍正王朝很多地方都演的与历史相差很远,虽然电视剧拍的还可以吧. 其他我现在能想到的不对的地方有: 年羹尧、李卫的出身问题. 传位遗诏的问题. 诺岷的问题. 科场舞弊的...

象山区15518875703: 中国古代官制和地方官制有哪些其概况如何?(名称,职能,演变,作用?) -
姓婕复方:[答案]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的铨选和管理制度.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 ②以八股取士,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束缚人们的思想.③考题割裂,偏、难、奇、奥,加之科场舞弊,请托监临,官场腐败...

象山区15518875703: 雍正王朝里科考舞弊案谁泄露的试题 -
姓婕复方: 主使是弘时,同谋是张廷玉之弟张廷璐

象山区15518875703: 科场的枪替指的是什么?
姓婕复方: 古代读书人虽然熟读“孔孟”,但无奈科举考试事关一生富贵,诱惑太大,因此科举... 考场若发生“枪替”作弊,5人都要受处罚,认保的人也要革职. 雍正年间,如发现...

象山区15518875703: 九品中正制 -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是谁提出的,影响如何?
姓婕复方: 三国时代,魏国吏部尚书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立官员——大小中正,... 科举不中者,论才能也可能称不上甚优,除非科场舞弊埋没一些人才.所以统治者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