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米芾拜石”

作者&投稿:攸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米芾拜石的典故?~

米芾拜石的典故:
米芾对石的“痴”和“癫”,还表现在他去涟水为官这件事上。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因为他的心思在石头上,因此到了涟水县之后,对职守自然就很少过问。为此,招致上司对他公务勘查,这就发生了一件宋代玩石赏石上非常耐人寻味的事。
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
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
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
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扩展资料:
说到“苏黄米蔡”之米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其笔下潇洒不羁的书法、平淡天真的山水画,其实米芾爱石成痴,见到奇特石头便会很恭敬地上前跪拜,后世画家绘《米颠拜石图》屡见不鲜。
比如明代那位喜欢把人物画的很丑、怪的陈洪绶、当代著名画家范增,甚至玩石头不上班被人弹劾几次,为了能好好玩石头,用收藏贿赂那位官员……后世爱收藏奇石的人根据米芾的品石、藏石的风格,逐步总结出“四字相石法”——“瘦、漏、透、皱”,这样的石头称为极品。
米芾书法释文:五色水、浮盭盵、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那么,你知道米芾最喜欢的石头长什么样吗?那就要说到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秋拍上,米芾晚年代表作《研山铭》不到10分钟落槌,以2999万元定向拍卖给中国文物局,创下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世界拍卖新纪录,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让整个收藏界、文博界为之惊叹,为之振奋。
此手卷曾经进入北宋、南宋的宫廷。南宋理宗的时候被右相贾似道收藏,史树青从自己收藏的一枚宋代古玉印章入手,用金石学和古文字学佐证了这点。有趣的是,贾似道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却十分爱好文物;手卷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在外,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日本博物馆遭遇经营危机时,经业内人士斡旋出售给了中国买家,启功、徐邦达两位一致认为此作是米芾书法真迹,作品尚存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精研米芾的专家曹宝麟在考证,明代人毛晋说“米芾得奇石,抱眠三日,属子瞻(苏轼)为之铭。”
当中的奇石便是米芾《研山铭》中的研山,这块石头除了好看外,还是块砚台,当上好的墨放入其中研磨,便会出现米芾《研山铭》诗句中的景象,当中的砚山奇石被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陈步一找到了,是从拍卖图录中偶然看到。
要知道米芾是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他每天要洗手十几次,并且洗完之后不用毛巾擦,他嫌毛巾不干净,愣让风干。他从来不吃煮鸡蛋,因为他总觉得会把鸡屎味煮进鸡蛋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米芾“抱石睡三日” 艺术大师的怪癖都了解吗


米芾最喜爱“灵根”石

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流传有序的米芾存世孤石“灵根”

宋代米芾书法行书欣赏《异石帖》米芾嗜石,《宋史》本传记有其事。元倪镇有《题米南宫拜石图》诗:“元章爱砚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据此诗,米芾对此癖好自鸣得意,自写《拜石图》。后世画家亦好写此图,于是米芾拜石一事便喧腾人口,传为佳话。

米芾的“癫”,是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他的一切言行中。作为石痴,则表现在他爱石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上。他因为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司,但他仍然迷石如故,丝豪无悔改之意。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一种天然形成的状如峰峦的砚石)爱释手,竟三连三天抱着它入睡,并请好友苏东坡为之作铭。米芾一生蓄藏的砚山和石砚非常多(清代《西清砚谱》中著录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砚)。他在给想从他那儿得一方石砚的朋友写信中这样写道:“辱教须宝砚,去心者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项羽也。砚为吾首,谁人教唆,事须很研。”由此可见,石头就是他的命。



Follow“Mi Fu Worships stone”

文/胡玉贤 徐小磊

by Hu Yuxian Xu Xiaolei

米芾所拜的“石丈”

“米芾拜石”或典故或佳话或传说,广为传颂,以致成为赏石人的精神楷模,久被赏石界追捧,并以此为赏石的最高境界。可是米芾拜的是什么石?是否符合他所提出的“瘦、漏、皱、透”赏石标准?此石现在何处?清末著名画家任颐依此创作了颇负盛名的《米芾拜石图》,当代著名画家范曾也作有《米颠拜石》的国画,这两幅画都把米芾对奇石的痴迷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两位大画家是否见过此石?一直未见详细报道。

正在修复中的米公祠

笔者长期生活、工作在安徽,入赏石界已有十数载,也一直未能闻此石确切所在。数日前,偶然机会得一消息,米芾所拜之石现仍藏于安徽省无为县图书馆内。急约数友人冒雨驱车前往。经无为县委书记周勇大力支持,指派县文化局办公室纪主任引路,称此石现位于县文物所院内。小路崎岖,左弯右拐,非熟人带路不能至。行至半路,迎面遇见县文物所何福安所长外出,实乃巧合,若稍差几分钟则不能见也!大家诙谐,此石与我们有缘。文物所位于县城北区小巷内、正在修复的米公祠隔壁,原与米公祠为一体,均是旧无为州(县)衙一部。县文物所小院不大,占地约2~3亩

1亩=0.0667公顷,前有庭院约600平方米,后有一栋2层办公小楼,楼前小道把庭院分为左、右两半,左为一座假山,右为米芾所拜之石,当地人称之“石丈”。此石为巢湖石,高1.9米,宽1.3米,厚0.8米,表面风化为黄褐色,玲珑剔透,大小孔穴贯穿全身,上下通达,前后有孔透亮。其形态与任颐、范曾两位画家所画都不相同。“石丈”静坐于草地之上,一旁有大树遮阴。我们见到此石,仿佛遇见多年故交,十分亲切,哪顾淫雨绵绵,忙取出相机,前后拍个不停并纷纷与之合影,久久不愿离去。

据悉,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为米芾于北宋崇宁三年至大观元年(1104~1107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明清时“石丈”上建有一亭“拜石轩”,可为“石丈”遮风避雨,官员和文人名士,凡遇重大活动,必来此拜之。现正在修复之中,暂不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米公祠、宝晋斋、聚仙阁、虹雨亭、文人峰等10多处,包括米芾手书石碑在内的历代珍贵书法大家作品将建成百米碑廊,也许2006年“十一”前后全国石友可亲往无为一饱眼福。

相关链接

考证“米芾拜石”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裕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江苏镇江)。米芾虽长期做官,却不理政事,一心钻研书画,收集石头,鉴赏名画、书帖,其痴迷程度令人不可思议。宋徽宗赵佶爱其才华,召他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掌管皇宫名画奇石等藏品。他不仅是宋代书法大家(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文物鉴赏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赏石大家。

米芾号称古今第一石痴。他放浪形骸,举止癫狂,人称“米颠”。根据《无为州志》记载,米芾刚上任安徽无为知军时,当地河里有一块造型奇特的怪石,周边百姓敬若神灵,多年不敢随意挖取。他听说后不惜工本,派人将此石移到州府而立,并沿石筑庭,日日赏玩。米芾见此石形态奇异,峥嵘之中隐藏着磊落精魂 清瘦之中显露出凛然骨气,酷似一位久经风霜、正气凛然的老者。米芾马上设席正冠,虔诚下拜,并连声高呼:“吾欲见为兄已二十年矣。”这就是著名的“米颠拜石”故事。米芾拜石不仅表达了米芾的赏石观,也表现了米芾淋漓豪爽的为人。

宋代是中国赏石文化活动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由于社会的变革,宋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心态上的幽静收敛、温文儒雅;行为上的沉稳庄重、含而不露;文化形式则侧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抒怀;审美情趣则热衷于幽径庭深、异草奇石的感悟。这种封闭的特征,虽不利于国力的强盛,却有利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使中国文化艺术继唐朝之后又形成了一个巅峰,并对赏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宋徽宗赵佶、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米芾等赏石大家,而且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是有影响的收藏、 鉴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一时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商人学子都争相仿效。朝野上下,全国各地都把搜求奇石、鉴赏奇石作为国人的时尚。赏石作为一种文化在这个时期也逐步走向成熟。出现了以杜绾《云林石谱》为代表的赏石理论著作;形成了以米芾提出的“瘦、漏、皱、透”为标准的赏石审美理论。“米芾拜石”的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赏石文化发展的鼎盛局面。名著《水浒传》中所记“花石纲”,便是宋徽宗时期,在全国各地官员千方百计搜寻奇石,押运汴京,以讨好徽宗、换取升官发财的景象。

巢湖千层石



从先前的“秀、瘦、雅、透”到清代郑板桥称米元章论石之“瘦、皱、漏、透”之说,都是对米公品石、相石经验的高度概括一方奇石,如果具备这“四字真言”,它必有那阳刚之谓,外形轮廓棱角毕现,刚硬修长,中躯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显然,也就是所谓的“瘦”,侧重于石体外部轮廓的整体变化,给人清奇古怪,风骨嶙峋之感;如石之表面起伏跌荡, 纡回峭折,阴阳正背,石肤富于变化,又就有了皱的苍桑;加上石体玲珑多孔,左右上下宛转相通,布局自然,有路可循,四处通达,内部变化多端,这样就具备了”四字”的全部精 。

米芾收藏之拜石图

它们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协调,相互掩映,给赏者以心灵震撼。也正是这种从外形到内在的极富变化的矛盾冲突又有着统一和谐,即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独特审美观,迎合了当时以米芾为代表的士大夫们为人处事的心态,他们陶醉其间,衷爱奇石,修身养性,我想这也就自然成了米芾的嗜好。




米芾拜石的故事是怎样的?
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

米芾拜石以降是什么意思
自从 米芾拜石的故事发生以后。典故:米芾的雅趣广为人知,那就是恋石情结。他酷爱收藏奇石异石,已达发痴的地步,故民间有“石痴”之美誉。据传: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是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米芾得知后,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

追踪“米芾拜石”
宋代米芾书法行书欣赏《异石帖》米芾嗜石,《宋史》本传记有其事。元倪镇有《题米南宫拜石图》诗:“元章爱砚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据此诗,米芾对此癖好自鸣得意,自写《拜石图》。后世画家亦好写此图,于是米芾拜石一事便喧腾人口,传为佳话。米芾的...

“米芾拜石”是怎样的故事?
话说有一天,米芾听到有个姓周的和尚有一方很好的砚台,砚台上面都刻着山水画。米芾打听到了以后就跑去拜见那个和尚,跟他说要看看他的砚台。砚台看过以后,米芾并不回家,连连向和尚拜礼,一定想得到这个砚台。这个和尚看到他这么喜欢,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把砚台送给了米芾。还有,宋徽宗赵佶是个...

米芾拜石讲的是什么故事?
上下打量着。看呀看呀,他突然“扑”地一声跪在地上,朝着石头不住地磕头,嘴里“石兄”“石兄”喊得非常亲热。衙役们见新老爷疯疯癫癫的,个个掩着嘴偷笑。礼拜完了,米芾才正正经经地步入衙署。“拜石为兄”的故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人们给米芾起了个雅号,叫他做“米癫子”。

拜石的拜石典故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记载有这样一件事:“(米芾)知无为军,初入川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闻而论之,朝廷亦传以为笑。”译文:米芾担任无为军事长官,刚刚到达州官坻,看见一块立石极为奇异,十分惊喜地说:“这奇石...

米芾拜石的分析
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

求米颠拜石的典故。
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世传“米芾拜石”,淹没了米芾的其它成就。我们知道,过去和现在,也有很多可以称得上“石痴”的人,但是,至少在痴石的颠狂...

那米芾拜石 干啥
米芾爱石成癖,玩石如痴如醉。外出时曾见到一块奇石,他欣喜若狂,绕石三天,搭棚观赏,不忍离去。后人在他搭棚拜石处修建了一座“拜石亭”,还在奇石与亭子之间修建了“绕石桥”。他在江苏涟水为官时,因为当地毗邻盛产美石的安徽灵璧县,便常去搜集上乘奇石,回来后终日把玩闭门不出。他的衣袖中总...

米芾拜石地址在哪里?
米芾拜石的地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龙亭北路15号中国翰园内。米芾拜石,又称“米癫拜石”,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一段佳话。米芾一生痴爱奇石,尤喜瘦、皱、漏、透之石,对于石的痴迷程度达到了“见石即拜”的地步,故得此名。在中国翰园内,这一历史典故得到了生动的再现。中国翰园是以宋代文化...

大英县17876387393: 米芾拜石的故事?
岳巧脉管: 米芾拜石 宋代的米芾,爱好特别多,除了诗书画以外,还非常喜好奇石.他善于观察事物,并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石头中,发现它们夸张、怪诞和富于变化的美学特征,...

大英县17876387393: “米芾拜石”是怎么回事?
岳巧脉管: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米芾拜石”就是有关他的著名故事. 宋人叫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人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从此被传为美谈. 米芾曾在涟水为官,因该地毗邻美石产地——灵璧县,因而米芾藏石甚多,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

大英县17876387393: 求米颠拜石的典故. -
岳巧脉管: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因他的字是"元章",所以米颠拜石也称元章拜石 .

大英县17876387393: 找一个古代典故 -
岳巧脉管: 包公审石头 米颠拜石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因他的字是"元章",所以米颠拜石也称元章拜石 . 石头记算不?

大英县17876387393: 米芾拜石以降是什么意思? -
岳巧脉管: 米芾拜石是著名的古代文人米芾的典故. 米芾在宋徽宗时官居书画学博士.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生性诙谐古怪,好洁成癖,有人赠诗予他:“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米芾之爱石,简直到了如痴如癫,无以复加的谑称.米芾的“...

大英县17876387393: 两个书法家的故事内容 -
岳巧脉管: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

大英县17876387393: 拜石是什么意思啊 -
岳巧脉管: [释义]: 1.拜受俸禄. 2.宋米芾擅书画,知无为军时,州治有巨石甚奇.芾见之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遂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世称"米颠拜石".事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参阅宋费衮《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宋史.文苑传六.米芾》.

大英县17876387393: 古代见到石头就拜的人是谁﹖ -
岳巧脉管: 米芾拜石 米芾一生非常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

大英县17876387393: 米颠拜石 以师石为题的短文 -
岳巧脉管: 没有,只有米芾.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

大英县17876387393: 请问这瓷器上的花纹是什么典故 -
岳巧脉管: 喜鹊蹬枝、米芾拜石.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