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早梅 [唐]张谓 ...

作者&投稿:郭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早梅 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

小题1:比喻 雪 小题1: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7、学生能从诗词手法上来进行赏析,表达正确即可;8、能从诗句内容来理解诗词的中心主旨,能答出表达出“惊喜和赞叹”的情感即可。

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意对即可)

1.答案: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答案: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诗歌问题和答案
古诗文部分(15分) (一)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3分) 6、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5、触觉、视觉、听觉 6、孤寂凄冷 荆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猎犬”形象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早雁”的形象 答: 4.(07重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

高考古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诗词鉴赏 答题模式
本人认为下列内容对相关知识的概括非常全面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步骤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初中课外古诗鉴赏及答案
1、诗中写景从 写到 ,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 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根据无题这首诗提5个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莲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小题1:请表现手法、原文和今意角度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题2:...

诗歌鉴赏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语文诗歌鉴赏怎么答,能得高分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以上的记 ...
夜深了,门外传来狗吠声,由远到近,原来老人的儿子打猎归来了。刘长卿听见他们父子俩低声交谈的声音:“今天这鬼天气,我在山中从早上一直转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猎物。”猎人丧气地对老人说道。刘长卿听了,无比同情地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感慨万分,起身写下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名诗。

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案:(1)桂花、(春)山(涧)、(...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 -
陈信青叶:[答案] 1.老翁“卧迟”,表现了他闲坐养神、不喜早睡的悠闲;“睡美”表现了他心无牵挂的闲适情怀;“未起”写出了他打算继续躺着的闲散,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每点1分)2.这是以景结情(或“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写法,以一夜秋雨后...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 怨歌行 明·谢榛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君心无定如明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 怨歌行 明·谢榛长夜... -
陈信青叶:[答案] (1)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长夜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报冷.“长”字既表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 ① 深深夏席 ② 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 -
陈信青叶:[答案] (1)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 (2)清凉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一)(4分) 书事 (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黄宗... -
陈信青叶:[答案]1.山路泥泞,寒风凛冽. 2.借菊花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 古诗的前两句话描写了是“雨后初晴,走在泥泞的山路上,觉得脚步蹒跚;听到呼啸而过松涛声,亦觉得寒风彻骨,不要恨...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⑴说一说“两个黄鹂鸣... -
陈信青叶:[答案]⑴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⑵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无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早梅 [唐]张谓 ... -
陈信青叶: 1.答案: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知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答案: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道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狂 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②娟娟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狂 夫①... -
陈信青叶:[答案] (1)颔联巧妙地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上联咏微风轻拂,下联咏细雨微斜,意境闲雅静谧.而后文写“狂夫”在几乎饿死的情况下,还在赞美“翠筿”、 “红蕖”.因而此联写景主要是衬托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为刻画...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野 望 ① 杜 甫西山白雪三城戍 ② ,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野 望 ①杜 甫... -
陈信青叶:[答案] 小题1: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③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每点1分)小题2:①“三城戍”“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②“诸弟隔”...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 ① 经荒村 柳宗元杪秋 ② 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 ... -
陈信青叶:[答案] (1)霜露,黄叶,寒花. (2)落寞、孤愤,旷达而又无奈.前六句借景抒情: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借一系列悲凉秋景传达出内心的落寞和孤愤之情;后两句化用典故明情:借庄子的“机心”之言,故作旷达,表达自己很久以来已不在意...

布尔津县1563524788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柳恽 ①吴均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② .君去欲何之?... -
陈信青叶:[答案] (1)通过想象再现了一种“落木千山”的空阔景象,渲染了柳恽旅途的凄清而幽冷,突出了他将会经历的风霜雾露之苦.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意对即可) (2)“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