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是什么

作者&投稿:望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礼’指的是什么?~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仪礼》,又称《礼经》或《士礼》,是先秦五经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称作“礼”。该书大致形成于春秋后期,有人认为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确实将礼作为教学的实践环节。《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

“三礼”是指仪礼、周礼、礼记。

内容:

《周礼》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修改汇编而成。《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遗失,西汉时将“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

《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扩展资料:

联系:

“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由这“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礼



“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是儒家有关“礼”的三部经典。《周礼》是“三礼”之首,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

《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为解释说明《仪礼》而写的文章选集。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扩展资料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

《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汉时冬官篇已亡,汉儒取《考工记》补之。《周礼》内容极为丰富,主要讲述各种名物、典章、制度。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晋代始称《仪礼》。旧说《仪礼》为周公制作或孔子订定,近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

先秦、西汉所谓“五经”之《礼》皆指《仪礼》。《仪礼》分《士冠礼》、《士昏礼》等十七篇,详尽地叙述了上古贵族生活各种主要礼节仪式。

《礼记》,一般指西汉戴圣所编的《小戴礼记》。《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大率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有《曲礼》、《檀弓》、《王制》、《礼运》等四十九篇,其中《中庸》、《大学》两篇后被朱熹列入“四书”。

《礼记》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亦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但也有个别篇章为秦汉儒生所撰。唐以后,《礼记》地位愈隆,逐渐超越《周礼》和《仪礼》。此外尚有戴圣之叔戴德所编的《大戴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礼



“三礼”指儒家经典著作《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原名为《周官》,亦叫《周官经》。传说周公旦所作,清代康有为等人认为出于刘歆伪造,郭沫若先生以西周铜器铭文中的官制和《周礼》比较,证明《周礼》不是西周作品、而是战国著作,盖超人荀卿之弟子所为。杨向奎先生从《周礼》中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学术思想分析,也认为这是战国时代儒家作品。《周礼》分述各级官职及其相关的典章制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西汉时,河间献王得到它时已缺《冬官司空》,后用《考工记》补上。《考工记》是讲有关工商业之事,周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工商业由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商业的头目也是国家的官吏,故以《考工记》补入《周礼》中。该书保留不少有价值的古代史料,有助于研究古代史。王莽改制便是采取了该书所阐述的制度进行的。该书的注本有东汉郑玄《周礼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清孙治让《周礼正义》等。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有人认为这书为周公制作,有人认为是孔子订定的,近人以今天考古发现的器物、制度和《仪礼》所载丧葬制度比较,认为《仪礼》上的制度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到中叶。《仪礼》共17篇:《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飨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仪礼》详尽地叙述了奴隶主贵族各种主要礼节仪式,其中主要是士一级贵族所用的礼节,所以此书又称《士礼》。在古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宗法制度、典章制度及贵族的等级秩序就是依靠各种礼节、仪式的举行来确立、维护的,所以这些礼节、仪式是奴隶主贵族用来巩固贵族内部组织及规范贵族行为举止的手段。进入封建社会后,封建贵族对这些礼加以改造,以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等级秩序、巩固专制主义。关于的义礼》的注解有东汉郑玄的《仪义礼注》、唐贾公彦的《仪礼义疏》、清胡培翚的《仪礼正义》等。

《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相传汉代儒生戴圣编纂。《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大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其中一些篇章所记孔子的言论,其价值可能不在《论语》之下,反映了孔子的哲学见解。《礼记》论述了礼的性质、意义及其作用。《礼记》有《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中庸》、《儒行》、《大学》等49篇,对我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比如《礼运》中所说的“小康”、“大同”、“天下为公”等都是儒家传统文化中闪烁光辉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影响很大;

“三礼”的要义、原则、甚至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两干多年来一直深入民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构成东方文化的特色,特别是那些带有宗法性质的准则已无可置疑地渗透到人民的观念之中,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性格。这些原则、观念中,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认真分析、对待,加以批判继承。




‘三礼’指的是什么?
“三礼”指的是《周礼》与《仪礼》《礼记》。“三礼”是我国最早记载古代礼制的著名典籍,也是后世制礼的典范。其中《周礼》偏重于典章制度,《仪礼》偏重于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和论述。后世制礼,有官修礼典,如唐代的《大唐开元礼》,宋代的《开宝通礼》《太常新礼》《太常因...

三礼指的是什么
1、古祭天、地、宗庙之礼;2、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合称。“三礼”记录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其中,《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和论述。“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3、指丧礼、...

三礼是什么?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是指《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儒家经典,为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儒家三礼分别是 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什么
儒家“三礼”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周礼》是“三礼”之首,是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仪礼》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礼记》则是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儒家“三礼”简介 “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

什么是三礼?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仪礼》,又称《礼经》或《士礼》,是先秦五经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称作“礼”。该书大致形成于春秋后期,有人认为是孔子编订的,孔子确实将礼作为教学的实践环节。《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

什么是三礼五礼?什么是三纲五常?
三礼是士相见之礼、士见大夫之礼、大夫见大夫之礼。古代汉族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礼”是什么
“三礼”是指仪礼、周礼、礼记。内容:《周礼》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修改汇编而成。《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遗失,西汉时将“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仪礼》一书的...

三礼是什么
三礼: 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2、仪礼、周礼、礼记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

三礼包括什么
中国古代的“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着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故本名《周官》,又称《周官经》。西汉成帝时,刘歆校理秘府所藏书籍,才将《周官》列入书目,但缺冬官一篇,遂以《...

什么是“三礼”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许慎卢植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篇中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

菏泽市17193913086: 三礼 - 搜狗百科
索善疤痕: 周礼 仪礼 礼记

菏泽市17193913086: 十三经中的三礼指的是什么 -
索善疤痕:[答案]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3礼即 周礼》、《仪礼》、《礼记》

菏泽市17193913086: 什么叫三礼,请帮我找一些有关三礼的内容 -
索善疤痕: 《三礼》是古代汉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2、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

菏泽市17193913086: 儒家经典三礼是指哪三礼? -
索善疤痕:[答案] 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仪礼》——保存中国古代礼仪最完备的书(据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仪方面的事情) 《礼记》——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周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三礼,是古代社会礼仪...

菏泽市17193913086: 古代的“三礼”是指什么? -
索善疤痕:[答案] 三礼: 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2、仪礼、周礼、礼记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

菏泽市17193913086: “三礼”是什么?
索善疤痕: 《周礼》、《仪礼》和《礼记》“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周礼》是儒家经典,为周公旦所著,《仪礼》简称《礼》,也称《礼经》或《士礼》,为儒家“十三经”之...

菏泽市17193913086: 什么是“三礼”? -
索善疤痕:[答案]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

菏泽市17193913086: 2我国古籍中的“三礼”指的是哪三部论著? -
索善疤痕:[选项] A. 周礼 B. 礼记 C. 仪礼 D. 礼仪

菏泽市17193913086: 儒家十三部经典中的三礼是指? -
索善疤痕:[答案] 《周礼》、《仪礼》、《礼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