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以前为何叫乌伤

作者&投稿:林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义乌为什么叫做义乌~

  【别称故称】:乌伤 — 乌孝 — 稠州 — 华川 — 义乌

  春秋时属越国。秦 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 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 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5月8日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

说道古“乌伤县”,许多人就简单的把其说成是现今的义乌,其实这是相当不准确的。
  这个如果引经据典的细说起来必然长篇大论,相信没有几个看客会耐心看完。
  所以我也只能尽量简单的说明一下。
  在此我们不妨先仔细阅读一下《旧唐书》的如下记载。
  婺州,隋东阳郡。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婺州,领华川、长山二县。七年,废绸州,义乌来属。八年,废丽州为永康县、衢州信安县,并来属。又废谷州入信安,长山入金华县。贞观八年,复置龙丘县。咸亨五年,置兰溪、常山二县。垂拱二年,分龙丘、信安、常山三县置衢州,又置东阳县。天授二年,又置武义县。天宝元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婺州。旧领县五,户三万七千八百一十九,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九十。天宝领县七,户十四万四千八十六,口七十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在京师东南四千七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一百三十五里。
  金华,汉乌伤县,属会稽郡。后汉分乌伤置长山县。吴置东阳郡。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
  义乌,晋分乌伤县置。武德四年,置绸州,仍分置华川县。七年,废绸州及华川县,改乌伤为义乌,以县属婺州。
  永康,吴分乌伤县置。武德四年,置丽州,又分置缙云县。八年,废丽州及缙云县,以永康来属。
  东阳,垂拱二年,分乌伤县,取旧郡名。
  兰溪,咸亨五年,析金华县西界置,以溪水为名。
  武成,天授二年,分永康置武义县,又改为武成。
  浦阳,新置。
  衢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置衢州。七年陷贼,乃废。垂拱二年,分婺州之信安、龙丘置衢州,取武德废州名。天宝元年,改为信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衢州,又割常山入信州。天宝领县五,户六万八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四万四百一十一。在京师东南四千七百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旧唐书》的这段记述,明明白白的记述道“金华,汉乌伤县,属会稽郡。”及“义乌,晋分乌伤县置。”,也就是说“金华”在汉时就是“乌伤县”,义乌是晋时从乌伤分置的。
  那么为什么又会“隋改长山为金华”及“(武德)七年,废绸州及华川县,改乌伤为义乌,以县属婺州”呢?
  要弄清这段记述,必须结合历史及历史地理学才行。
  历史上,这里战乱频繁,以至多次“废”城。以及洪水泛滥江水改道等原因。现在的金华并非当时的金华,现在的义乌也非当时的义乌。
  秦汉时的“乌伤县”其实在现在的“孝顺”一带。“后汉分乌伤置长山县”的长山其实在今天的白龙桥一带。
  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原“乌伤县”及由此分出的“长山县”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逐迁至“交通枢纽”两江汇流之地的北岸高地,以至才有了现在的金华。
  而原“乌伤县”(孝顺)一带由于中心地位的失去,使得“乌伤县”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逐步脱离,以至自成一体,有了“义乌,晋分乌伤县置。”的由来。
  现在的义乌所在其实是从前的绸(稠)州所在地。
  因为有了如此错综复杂的缘由,纪传体唐代史《旧唐书》的撰写人刘煦,在没有注明地理变迁的情况下,如实记述了县名更迭情况。
  所以珍重历史的作者在写这段历史时,往往会这样写:
  (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历史沿革(金华市))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衢县)、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556)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开皇十三年(593)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新安)县分置衢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为金华府。明成化七年(1471)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8县,故有"八婺"之称。1912年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6月设浙江省县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八区,驻金华。9月,改设浙江省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六特区。民国期间,行政督察区序号、辖县、专署驻地时有变换。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1月金华专区辖2市9县。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嗣后,金华专区辖县(市)续有撤并、复置,并与杭州、丽水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1968年4月,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同时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金华市辖婺城区、兰溪市和金华、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1988年5月,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撤销东阳县设立东阳市(县级)。1992年10月,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乌伤、乌孝、义乌

义乌市自秦建置2200余年来,先后有乌伤、乌孝、稠州、华川和义乌5个县(州、市)名。考之史、志,命名由来,一为旌孝子颜乌之德,一为记山川之胜。分别简述如下:

一、乌伤 源于颜乌。据义乌颜村《[清光绪]颜氏宗谱》载:颜乌五世祖颜高,周封雷泽侯,世居山东东平州平阴里。祖颜琴,迁兖州曲阜,有文名,周慎靓王朝荐为河阳大夫,避乱归隐。父颜凤,避乱南行,寓浙江会稽郡南界,遘疾身亡,子负土葬于本县。关于颜乌和县名乌伤的传说有:

——“秦颜孝子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乌孝,曰义乌,皆以孝子故。”(《[万历]义乌县志》卷5)

——“东阳(郡)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异,欲今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其行迹云。”(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10)

——“义乌,本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时以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元和郡县志》)

——[清]一统志》卷299引《异苑》群乌街鼓之说后,又云:“一说乌父亡,负土成冢,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因以名县。”

——“(颜)乌,事亲至孝,父丧,负土筑茔,感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乌亦恸竭伤亡,附葬于左,因名县曰乌伤。”(义乌额村《[光绪]颜氏宗谱》)

乌伤自秦建县到唐武德七年改称义乌,长达840余年。

二、乌孝 县名乌孝先后有两次,第一次为新莽时,计10多年;第二次为唐武德时,首尾仅2年。其意与乌伤则一。《[嘉庆]义乌县志》童楷序:“邑以乌名,志孝也。”

三、稠州 以稠岩得名(《[万历]义乌县志》)。今塘李乡、湖门乡北部一带,山峦稠叠,主峰山顶有巨岩,名稠岩,即德胜岩。州署故址为原义乌中学所在。

四、华川 华川,又名绣川湖,即绣湖。县以湖名。《宋濂集·华川书舍记》称:“乌伤有大泽日华川。唐武德间,尝置华川县。今之所谓绣湖,即其地也。”时绣湖一带,山川花木,掩映如绣,故名。

五、义乌 县名义乌,始自唐武德七年,历五代吴越、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1362年。县名义乌与县名乌伤,其意无别。《孝经·三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说道古“乌伤县”,许多人就简单的把其说成是现今的义乌,其实这是相当不准确的。
这个如果引经据典的细说起来必然长篇大论,相信没有几个看客会耐心看完。
所以我也只能尽量简单的说明一下。
在此我们不妨先仔细阅读一下《旧唐书》的如下记载。
婺州,隋东阳郡。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婺州,领华川、长山二县。七年,废绸州,义乌来属。八年,废丽州为永康县、衢州信安县,并来属。又废谷州入信安,长山入金华县。贞观八年,复置龙丘县。咸亨五年,置兰溪、常山二县。垂拱二年,分龙丘、信安、常山三县置衢州,又置东阳县。天授二年,又置武义县。天宝元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婺州。旧领县五,户三万七千八百一十九,口二十二万八千九百九十。天宝领县七,户十四万四千八十六,口七十万七千一百五十二。在京师东南四千七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一百三十五里。
金华,汉乌伤县,属会稽郡。后汉分乌伤置长山县。吴置东阳郡。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山为名。
义乌,晋分乌伤县置。武德四年,置绸州,仍分置华川县。七年,废绸州及华川县,改乌伤为义乌,以县属婺州。
永康,吴分乌伤县置。武德四年,置丽州,又分置缙云县。八年,废丽州及缙云县,以永康来属。
东阳,垂拱二年,分乌伤县,取旧郡名。
兰溪,咸亨五年,析金华县西界置,以溪水为名。
武成,天授二年,分永康置武义县,又改为武成。
浦阳,新置。
衢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置衢州。七年陷贼,乃废。垂拱二年,分婺州之信安、龙丘置衢州,取武德废州名。天宝元年,改为信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衢州,又割常山入信州。天宝领县五,户六万八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四万四百一十一。在京师东南四千七百十三里,至东都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旧唐书》的这段记述,明明白白的记述道“金华,汉乌伤县,属会稽郡。”及“义乌,晋分乌伤县置。”,也就是说“金华”在汉时就是“乌伤县”,义乌是晋时从乌伤分置的。
那么为什么又会“隋改长山为金华”及“(武德)七年,废绸州及华川县,改乌伤为义乌,以县属婺州”呢?
要弄清这段记述,必须结合历史及历史地理学才行。
历史上,这里战乱频繁,以至多次“废”城。以及洪水泛滥江水改道等原因。现在的金华并非当时的金华,现在的义乌也非当时的义乌。
秦汉时的“乌伤县”其实在现在的“孝顺”一带。“后汉分乌伤置长山县”的长山其实在今天的白龙桥一带。
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原“乌伤县”及由此分出的“长山县”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逐迁至“交通枢纽”两江汇流之地的北岸高地,以至才有了现在的金华。
而原“乌伤县”(孝顺)一带由于中心地位的失去,使得“乌伤县”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逐步脱离,以至自成一体,有了“义乌,晋分乌伤县置。”的由来。
现在的义乌所在其实是从前的绸(稠)州所在地。
因为有了如此错综复杂的缘由,纪传体唐代史《旧唐书》的撰写人刘煦,在没有注明地理变迁的情况下,如实记述了县名更迭情况。
所以珍重历史的作者在写这段历史时,往往会这样写:
(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历史沿革(金华市))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衢县)、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556)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开皇十三年(593)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新安)县分置衢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为金华府。明成化七年(1471)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8县,故有"八婺"之称。1912年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6月设浙江省县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八区,驻金华。9月,改设浙江省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六特区。民国期间,行政督察区序号、辖县、专署驻地时有变换。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1月金华专区辖2市9县。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嗣后,金华专区辖县(市)续有撤并、复置,并与杭州、丽水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1968年4月,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同时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金华市辖婺城区、兰溪市和金华、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1988年5月,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撤销东阳县设立东阳市(县级)。1992年10月,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这是我从另一个知道复制过来的,给你参考下

因有一位名人死在那

就是这个

相传秦时,距东海西150公里的于越境内,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理说,老百姓应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由于当地财主的残酷剥削,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或成为农奴,或流浪行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名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两人从山东避乱南下。他们开始时给一户财主家打工,但后来财主见颜凤又老又病,已经没什么油水可榨,便把父子俩赶出了家门。颜乌和他的父亲只好行乞为生。
  由于经常食不果腹,父子俩常常饿得头昏眼花,特别是年迈的父亲,已经是重病在身了。好在颜乌是个孝子,服侍父亲十分周到。
  有一次,颜乌在行乞途中发现了一个小岩石洞,洞内面积不大,但冬暖夏凉。颜乌喜出望外,他把岩石洞收拾了一下,搬来几块干净的大石块,大的当床,小的当凳。从此,父子俩就在洞内安身下来。
  转眼就是夏天,岩石洞内的蚊子渐渐多了起来,如何让病重的父亲不受蚊子侵扰睡得安稳?聪明孝顺的颜乌自有办法。每天傍晚,颜乌总是先将父亲背到洞外乘凉,然后他自己回到洞里,赤身裸体躺下,那些又大又狠的蚊子嗡嗡地围住颜乌“狂轰滥炸”。过了个把时辰,等蚊子饱食后都心满意足地“撤退”了,颜乌才起身把老父亲背回洞中睡觉。有时候父亲忍不住问:“儿啊,你脸上怎么这么多的红疙瘩?”颜乌总是笑着说:“爹,您眼睛不好使,我脸上红润着呢!”
  天长地久,颜乌的孝顺行为感动了栖在岩洞口的一窝乌鸦,这些乌鸦见了蚊子就吃,后来洞中的蚊子竟没了。颜乌有时要饭回来,也会省下一点食物来喂给乌鸦吃。父子俩和乌鸦竟成了好邻居。
  一日天刚蒙蒙亮,乌鸦突然被一阵痛哭声惊醒,原来颜乌的父亲死了,颜乌抱着父亲的遗体在洞门口哭得死去活来……乌鸦也被那凄惨的哭声所感染,难过得“哇!哇!哇!”地哭叫起来。后来,有几只乌鸦相继离巢,朝不同的方向飞去。
  过了几个时辰,奇迹出现了,只见成千上成万只乌鸦朝颜乌父子飞来,每只乌鸦的颈上都围着白色的丧圈。乌鸦在颜乌父子的头顶上转了几圈后,又向西北方向飞去,它们从1公里外的黄土地上衔来泥块,堆放到颜凤的身上……这些乌鸦你一块泥,我一块泥,忙忙碌碌地来回飞着,很快,乌鸦的咀喙受伤了,泥块上都染上了点点滴滴的乌鸦血……
  到傍晚时分,乌鸦筑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坟墓。
  据说,后来孝子颜乌死后,乌鸦又在其父坟墓旁衔土葬之。人们在这里建起了祠堂,称为孝子祠。为了纪念那些筑坟受伤的正义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地方叫做乌伤。秦始皇平定江南后,这里建县名“乌伤”,公元624年,称“义乌”。
  据老人们说,当年乌鸦啄泥而成的大坑积水成塘,就是现在市客运中心北面的秦塘;乌鸦衔泥途中休息的地方因掉了不少泥块,成了一座小小的馒头山,前些年城市扩建,馒头山被取土做路,成为城中北路的一段,大概位置在义乌登峰机械有限公司附近。


乌伤县的名称由来和历史变迁是什么?
西汉末期,王莽改名“乌孝”,但仅维持16年。刘秀建立东汉后,恢复了乌伤旧名。东汉时期,乌伤县划出部分区域先后设置了长山县、吴宁县和武义县。至唐朝,乌伤县被从婺州分离,升格为绸州,后改为义乌县,历经合并、分设,最终于武德七年(624年)合并为义乌县,沿用至今。唐垂拱年间,义乌和浦江县...

乌伤县的历史沿革
由于孝子颜乌因葬父而死,血诚格天,影响很大,因而根据颜乌葬父而献出生命这一事迹,将县名命名为“乌伤”,旨在旌表颜乌孝德。 乌伤县境,北接诸暨,西南邻太末(今龙游),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浦江、磐安八县(市)的全部或大部及缙云的东、西二乡。西汉末年,王莽建...

义乌以前为何叫乌伤
据说,后来孝子颜乌死后,乌鸦又在其父坟墓旁衔土葬之。人们在这里建起了祠堂,称为孝子祠。为了纪念那些筑坟受伤的正义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地方叫做乌伤。秦始皇平定江南后,这里建县名“乌伤”,公元624年,称“义乌”。据老人们说,当年乌鸦啄泥而成的大坑积水成塘,就是现在市客运中心北面的秦塘...

乌伤的由来?
“乌伤”之名来自“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的故事,历史极为久远。 大约有史可证的,乌伤(义乌)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了。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设置了乌伤县,属会稽管辖。义乌的建县史就从此开始。“乌伤”这名字相关联的是一...

义乌以前为何叫乌伤
——“义乌,本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时以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元和郡县志》)——[清]一统志》卷299引《异苑》群乌街鼓之说后,又云:“一说乌父亡,负土成冢,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因以名县。”——“(颜)乌,事亲至孝,父丧,...

义乌为什么叫义乌
1、春秋时属越国。秦 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2、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

乌伤的由来
在这里有一个老祖宗我不能不说,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但老义乌人却从没有忘记过他,在商品经济十分繁华的今天,人们是否又忘记了他;这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颜乌了。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

乌伤的历史沿革
泰王政(始皇帝)廿五年(前222),定江南,平百越,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乌伤县境,北接诸暨,南邻太末,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永康四市县的全部,东阳、磐安、武义、浦江四县的大部和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西汉仍因秦制。“新莽”朝改乌伤为乌孝。东汉建武初复名乌伤,属会稽郡西部都尉治...

颜乌真的是秦时孝子吗?
据《义乌县志》记载,秦代孝子颜乌,因孝顺父母,亲手安葬,群乌相助,甚至因喙喙伤而得名乌伤,后来发展为今天的义乌。在今天的孝子祠公园内,颜乌的墓地依然矗立,两座墓碑分别写着“颜孝子父墓”和“颜孝子墓”,可惜墓碑在文革期间遭毁,墓地也被取土填路,仅存一临摹于清嘉庆《义乌县志》的壁画...

义乌为何又叫稠州,稠城?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西平县15294998653: 义乌以前叫什么? -
蒸盼佳琪: 没错,是“乌伤”义乌命名的由来 相传秦时,距东海西150公里的于越境内,有一片肥沃的土地,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理说,老百姓应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由于当地财主的残酷剥削,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或成...

西平县15294998653: 古代义乌叫什么 -
蒸盼佳琪: 义乌”这个名字因中国小商品城而闻名遐迩,但很少有人知道义乌名称的由来.在古代,义乌还有另一个富有深刻含义的名字叫“乌伤”.相传孝子颜乌负土葬父,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而得“乌伤”之名.

西平县15294998653: 浙江省义乌县在古代的名称 -
蒸盼佳琪: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

西平县15294998653: 义乌属于哪里 -
蒸盼佳琪: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下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义乌南北长58...

西平县15294998653: 义乌为什么会叫义乌? -
蒸盼佳琪: 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义乌市目前实有人口已经达180万.汉族为主,有回、苗、彝、壮、土家、佤、畲、蒙古、藏、维吾尔、布依、满、侗、白、哈尼、傣、傈僳等23个少数民族.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乌伤县,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置绸州,六年分设乌孝、华川两县,七年废绸州,合两县称义乌县.

西平县15294998653: 金华在西汉时期被称为什么 -
蒸盼佳琪: 金华在西汉时期被称为乌伤县. 秦、汉为乌伤县(治所在今义乌境内),属会稽郡(绍兴). 满意请点左下角的采纳谢谢,不满意请追问,您的支持是我奋斗的动力

西平县15294998653: 中国最后一个字是乌的城市 -
蒸盼佳琪: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义乌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面积1,105平方公里.

西平县15294998653: 义乌是属于浙江省那个市的 -
蒸盼佳琪: 浙江义乌是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 义乌古称“乌伤”,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

西平县15294998653: 义乌古称什么? -
蒸盼佳琪: 乌孝,乌伤,稠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