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秀才、状元、举人、贡士、童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投稿:称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称举人,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考试形式
1、墨义
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2、帖经
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3、策问
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
4、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看完这张图片你应该就能明白了,不过有几个地方要说明一下,你看到的图片里的童生,就是资格考试一样,过了,就是童生,也就有资格考秀才,中间的秀才,举人,贡士你应该能看懂,然后就是做后的考试,殿试,会考上一部分,叫进士,官方说法,前三名,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民间说法叫状元,榜样,探花
然后还有一个地方,就是有翰林院的那种,就是殿试之后,有人出众的,选入翰林院,叫庶吉士
其实现代教育和古代有点像:中小学基础教育(就像古代童生)→大学的学士(像秀才)→硕士研究生(举人)→博士(进士)→博士后(流动站选,像庶吉士)
博士就像包含贡士与进士

是递进的关系。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

排名规则: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2、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3、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4、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5、贡士: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6、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7、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

扩展资料:

考试流程:

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2、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参考者为秀才,考中的为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举人参加,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秀才:参加科考的乡试的人,统称秀才 。
童生:虽然带个童字,但是也是不分年龄大小,是秀才通过科举,去乡以上的镇,州等学院进行学习的人,必须通过乡试才能再高等学府学习。
举人:如果乡试通过,就称为举人,举人在乡里也算名望很高的 。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贡士有2种意思,1是直接参加全国考试,会试,通过后推荐给皇帝的,必须身份是秀才的
2就是诸侯贡献给皇帝的又能之士,称为贡士 。

排序的话我上面的朋友排序是正确的,我这里给你整理了一下每个名词的由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孝廉 本是汉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宋太祖之后,进士由御前殿试取录,进士从此成为“天子门生”;同时亦明文规定以后举人不得自称考官门生。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贡士 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贡生 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我只知道明清的。科举分地方和中央的。地方考叫童生试,依次分为县试、府试、院试。过了前两场的就叫童生,可以考秀才。过了第三场的就是秀才。秀才就可以考中央的了。中央考依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过了乡试的就是举人,可以考会试。过了会试的是贡生,可以考殿试。过了殿试的是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与高专高职(童生),省重点大学生(秀才),在职二流985211研究生(贡生),C9研究生毕业(举人),C9级博导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的排名情况
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

什么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5、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简介科举考试以名列...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顺序是什么?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县府两级属初试,初试合格叫童生。可进入科举考试。共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1)院试考中后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古代科举秀才、状元、举人、贡士、童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是递进的关系。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排名规则: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

古时候,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啥呢?为何这么叫?_百度...
讲到古代科举,我们就会和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相比较。古代的科举制度从汉朝开始到清末,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完善。秀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初中生,举人相当于高中生,而进士就相当于我们的大学生了。其中进士前三名又分为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本、二本、三本。当然古代前三甲只有...

为什么科举考试要分秀才、举人、进士、状元四级呢?
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这些称呼是什么意思?
1. 状元:在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的称号。唐制中,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须投状,因此称居首者为状头,后来演变为状元。2. 榜眼:科举制度中,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称号,与状元和探花合称“三鼎甲”。3. 探花:科举考试中对取得进士第三名的举子的称谓,与状元和榜眼合称“三鼎甲”。4. 进士:...

古代举人、秀才,状元,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将古代考试等级与现代一对比,大致就可以看出来秀才、举人、状元对应现代的学历与级别。此外,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每个等级考试并不是每年都会举行,比如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之后才是会试与殿试。因此,古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站在殿试的人无一不是读书人中的优秀人员。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众多的人无法再进一步...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称举人,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进士榜用黄纸...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顺序是什么?
1. 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最初等级,也是最低一级的士人。通过地方举行的童试后,可获得秀才称号。秀才称号相当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中学毕业生。2. 举人:举人是地方举行的乡试合格者,这一级别的考试相当于现代的高考。举人可视为地方上的精英,他们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会试。3. 进士:进士是参加...

永春县13383816600: 古代科举秀才、状元、举人、贡士、童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仪修定风: 我只知道明清的.科举分地方和中央的.地方考叫童生试,依次分为县试、府试、院试.过了前两场的就叫童生,可以考秀才.过了第三场的就是秀才.秀才就可以考中央的了.中央考依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过了乡试的就是举人,可以考会试.过了会试的是贡生,可以考殿试.过了殿试的是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永春县13383816600: “秀才”“状元”“举人”“贡士”“童生”之间的递进关系 -
仪修定风: 从小到大: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永春县13383816600: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有哪些? -
仪修定风: 首先要搞清楚科举考试的程序: 1、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俗称为“秀才”. 2、乡试是地方考试.凡属本省秀才等经科试合格的才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3、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举人汇集京城,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会试后贡士再应由皇帝亲自殿试,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也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所以科举名衔依次称谓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会元、贡士、解元、举人、秀才.

永春县13383816600: 请问古代科举名次怎样排? -
仪修定风: 等级 含义 院试 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 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 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明、清殿试,...

永春县13383816600: 状元榜眼探花十大顺序
仪修定风: 古代科举功名顺序是:童生、生员、秀才、亚元、解元、贡士、会元、进士、传胪、探花、榜眼、状元.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永春县13383816600: 古代一二三名叫什么? -
仪修定风: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分别叫什么状元---榜眼---探花 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举人:乡试,第一名“解元”,第二名“亚元”,第三名无特定称谓. 秀才:院试,统称“生员”我国古代科举...

永春县13383816600: 请问在古代科举考试按排名都会被分配到什么职位? -
仪修定风: 排名情况从大到小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童生.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1、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永春县13383816600: 封建科举制度下,“俊生”“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各指什么人? -
仪修定风: 4月21日 21:04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

永春县13383816600: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等?秀才、举人....? -
仪修定风: 分为十等,古代科举考试按以下划分:1.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

永春县13383816600: 请哪位高士详尽告之古代科举制度等级高低排列顺序,如童声生,秀才,举人、进士…(由低而高).谢谢! -
仪修定风: 有考试资格的人先参加童子试,通过就是生源(俗称秀才),然后去省里参加乡试,通过成为举人,举人进京赶考,参加会试,通过就是进士.原则上进士就可以当官.进士还要参加殿试,皇帝亲自主持,但是殿试不刷人,只是再分个名次,前三名是一甲,(状元,探花,榜眼),四到十名是二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