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说孔融是个阴险的人物,他让梨害死了他哥一条命,他明知祢衡狂傲,还向曹操推荐他?

作者&投稿:蔺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融生平的故事?~

口水三国孔融篇:除了让梨他还有更多故事

 三年后,父亲亡故,孔融居家守丧。他此时好学勤读,博涉阔览,渐为州里所重。东汉桓灵之际,党锢之祸迭起,宦官把持朝政,蔽塞言路,打击异己,在朝野大肆搜捕、诛杀正直之士。当时山阳张俭为中常侍(宦官首领)侯览所怨,被迫四处亡命。张俭因与孔融之兄孔褒有旧,逃避到孔家,恰巧孔褒外出,只有十六岁的孔融在家。张俭见他年少,起初不信任他,孔融说:“兄长虽然在外,难道我就不能为你做些什么吗?”于是把张俭藏在了家中。不料事情泄露,孔融与其兄孔褒一同被捕入狱,兄弟二人争死,郡县疑不能决,只好呈请上司处理,结果上面下诏问了孔褒之罪,孔融反倒因而声名显扬了。当时平原的陶丘洪、陈留的边让都是一时俊秀,孔融与二人齐名,成了当时的大名士。
  孔融虽然是“大圣之后”,又在时事动乱的年代成了名士,也曾自许大志,表示要济危靖难,匡扶汉室,但他却缺乏政治识见与匡济大才。在任北海相期间,他的主要政绩是在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至于说到用兵打仗,这位大名士可就出尽洋相了。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黄巾起义军和袁绍的人马所围困,以至于“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三国志·崔琰传》注引《九州春秋》)。一次他在都昌被黄巾军管亥部所困,多亏刘备派兵救援才解围而去。又一次在建安元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一连数月,城内守兵只剩下百十来人,形势危在旦夕,而孔融却“凭几安坐,读书、议论自若”(同前)。结果只落得“城坏众亡”,自己仅以身免,妻子、儿女全都做了俘虏。一方面由于自视过高,议论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又因为所任非才,这样,在豪强纷争、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孔融虽然“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同前),但终究是无所建树,充其量只能做个名士而已。 [编辑本段]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孔融一方面高才倨傲,自以为“当时豪俊皆不能及”(《九州春秋》),另一方面也颇具知人之贤。他宽容好士,有谁当面指出他的缺点,他在背后便要称道这个人的优点;如果了解别人的才能而未加荐举,就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其余哪怕有一毫之善者,也无不受到他的礼遇。正因为如此,他历官期间,“荐达贤士,多所奖进”。在北海时,他先后荐举了彭璆、王修、邴原等人,又表请朝廷为当时著名大儒郑玄在故里高密特立“郑公乡”。孔融做太中大夫时,每日宾客盈门,他感慨地说:“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孔融这种“喜诱益后进”的作风是始终不渝的,晚年任职少府时,还向曹操竭力推荐吴国名士盛孝章。他在《论盛孝章书》中十分同情“困于孙氏”、“孤危愁苦”的老友,慨叹“海内知识,零落殆尽”。希望曹操能向贤士伸出援助之手,大有“残年哭知己”之感(谢翱《西台哭所思》)。建安元年,孔融结识了比自己小二十岁的祢衡。祢衡也是一位嵚崎磊落之士,他恃才刚傲,疾恶如仇,唯独与同他性格相投的孔融、杨修友善,而孔融也非常赏识祢衡的德才,上书给曹操称道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荦。……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荐祢衡表》)。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很有才华的建安作家,终于因为性格狂傲,不容于当世,而过早地招致了杀身之祸。祢衡的死,无疑是预示了孔融命运的结局。 [编辑本段]跌荡放言 刚直见杀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虽然身为圣裔,自幼习儒,但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他耿介豪纵的性格,其言论行为常有出格之处,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我们再联系到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什么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无稽之谈不断见诸正史,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孔融的胆识了。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早年刚刚踏入仕途,他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陈对罪恶,言无阿挠。”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彪,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声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三国志·崔琰传》注引《续汉书》)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是早怀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样。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丞相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欲规(谋划)不轨”,又曾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市,妻子儿女同时遇害。
  孔融的死固然很大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但与曹操的妒贤害能也不无关系。今天为曹操翻案的人无不称道他的爱贤、求贤、用贤,然而同时也忽略了曹操有时不免心胸狭窄,妒忌贤才、扼杀贤才的另一面。曹操的诛戮孔融、杨修、崔琰、华佗,以及借刀杀祢衡,不都是最明显的例证吗?

只是个哗众取宠,想炒作成名的历史学家而已,不必听他瞎吠。就结果说,或许孔融确实害死了他哥,也确实在知道祢衡性格的情况下推荐了他,但孔融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去做这些事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也许是好心,比如他相信祢衡骨子里是比较谦虚的,或是相信曹操能驾驭祢衡,也许真的是孔融的阴谋也说不定。对待历史要以客观的态度,公正的看待,我们不是古代人,就算能从史料中知道古代的事,也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还受一时的环境和人为影响,根据某人性格来推断他会做的事,这种技术现代还没开发出来呢。

不会吧。从小我就听“孔融让梨”可见他也十分爱哥哥。怎么可能害死他哥呢。而且你说有历史学家说孔融是个阴险的人物,他让梨害死了他哥一条命根本戒没听说过。你确定这不是你编的??????

历年来这类历史学家很多,热衷于翻案,提出一些与人们印象观念截然相反的论点,以吸引眼球,本身也是一种炒作,诸如为潘金莲,西门庆翻案。当然我不否认其中一些有点道理,但其论点本身毫无意义,就例如孔融让梨,本是为了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尊重父母。那些恶意的观点是找茬呢,还是钻牛角尖呢。

没有设身处地怎么去评价,虽说人死之后可以盖棺定论,某一件事都不好评价,何况一人那

这就要看你相信谁了,历史学家也可能会出错,他只是通过有限的历史资料来获得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结论。历史资料没有明确写明他哥哥死掉是因为他让梨导致的。推荐祢衡也许另有内情。时间过去了上千年了,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观点就是一定符合历史事实的。你要相信他是对的,那别人说什么也没用,如果你持怀疑态度,那就无所谓了。对于没有确切证据的历史,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好。这不像三国建立、曹操当丞相一样证据确凿,所以谨慎为好。


有历史学家说孔融是个阴险的人物,他让梨害死了他哥一条命,他明知祢衡狂...
只是个哗众取宠,想炒作成名的历史学家而已,不必听他瞎吠。就结果说,或许孔融确实害死了他哥,也确实在知道祢衡性格的情况下推荐了他,但孔融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去做这些事的,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也许是好心,比如他相信祢衡骨子里是比较谦虚的,或是相信曹操能驾驭祢衡,也许真的是孔融的阴...

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

关于三国历史
孔融(153-208) ,字文举,其实家学渊源,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曲阜人,后来为曹操所用。他年少时曾让大梨给兄弟,自己取小梨,因此名垂千古,这也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

良师诤友历史典故
1. 孔融让梨:东汉末年,孔融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和曹操同在荆州任职。有一次,孔融做了道士,请曹操测试自己的节操。曹操故意不懈地挑战孔融,孔融都同意,直到用自己的头发填补盘子,并说:“孔融,孔融。”曹操非常佩服孔融的廉洁和道德,成为良师和知己。2. 范仲淹与苏轼:北宋时期,范仲淹是一...

历史上的孔融是怎样的一个人?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分别是哪七个人?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1、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

如何评价孔融?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七世祖孔霸,为汉元帝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太山都尉。孔融小时候就有特异的才能。十岁,跟父亲至京师。当时河南尹李膺自守简慢严整,不随便接见士大夫及宾客,告诉门者,不是当代名人及世代有交谊之家都不得告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怎样一个人,有意去李膺家敲门,对门者说“:我是...

孔融在历史上是怎么样一个人?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时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

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_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身为孔子的后人,孔融从小就聪明,小小年纪就有神童的称号,后来随着学问的增长,在当时的名声越发响亮。孔融为人正直大方,有着很好的才学,是当世罕见的大文学家,他小时候让梨给哥哥的故事更是流传深远,对于后世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融认亲的故事 孔融认亲的故事讲...

现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

景泰县15080583587: 文明礼仪 为主题的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是体现文明礼仪的历史人物事迹、传说故事,也是可以是发生在同学生边典型故事里 还可以是体现文明礼仪的虚构故事.要求故事符合逻辑.体现文明.懂礼貌.有利益的人性美.
啜瞿优力: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景泰县15080583587: 求与《伤仲永》相同或相反的事例 -
啜瞿优力: 相反的:严济慈、牛顿、爱因斯坦、玛丽.居里、法布尔......

景泰县15080583587: 历史人物的故事500字 -
啜瞿优力: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

景泰县15080583587: 三国时期最能“装”的三个人是谁?
啜瞿优力: 三国时候英才辈出,有伪君子,有真小人,也出了这么三个极尽装之能事的人物.第一个是孔融,世人都知道他的孔融让梨,似乎是很懂得尊老爱幼.而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却被删除掉了一半,只保留了被世人歌颂的一半.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景泰县15080583587: 小时了了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 -
啜瞿优力: 说的是孔融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

景泰县15080583587: 历史课前演讲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人物,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我还要背下来呢 -
啜瞿优力: 胡雪岩红顶商人的故事——不占便宜. 在晚清的历史上,胡雪岩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他“肯给予别人帮助”的精神也确实令人尊敬. 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惨败,需要大笔资金周转.为了救急,他主动上门,开出低价想让...

景泰县15080583587: 有没有一个历史人物因为没有抓住机遇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
啜瞿优力: 1、吕布.三姓家奴,要是坚定地跟了任何一方都会名垂千古.2、项羽.要面子,不肯过江东,最终自刎乌江.3、虎克.当年他发明了显微镜,但是不肯推广,最终与病毒学擦肩而过.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谢谢!(*^__^*)

景泰县15080583587: 一个历史名人小故事,以及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啜瞿优力: 正面的有很多,楼主随便搜就可以搜到,反面的也有,我就给你举个反面的,孔融让梨 当年小时候被看做孝顺的孩子,长大之后孔融时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便装出行.在孔融心中,所谓孝道也是不足守的,他甚至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谁能想到竟然出自他这位孔圣人的子孙之口呢?所以,小时候是什么样,长大不见得也会是什么样. 不见得一个坏的开始不是一个好的结束,也不见得一个好的开始会是以一个好的结束终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