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智伯(智瑶)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作者&投稿:邹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智伯(智瑶)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译文: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
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崐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
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
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周纪》。
原文: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
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柰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资治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其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资治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原文)智伯怒,投以几
(译文)智伯大怒,把桌子……(掀翻)
几:小或矮的桌子:茶几儿。

这段话 我记得是资治通鉴 智伯之亡里的一段 单独拿出来解释 有点没头没尾 便从头来说吧 我这大多也是拼凑来的 内容太多了 自己打麻烦 有些地方 我了解也不透彻..... 智伯,名瑶,又称智囊子,春秋来年晋国四卿之一。生年不详,卒子晋哀公四年(前453年)。智氏为晋大夫逝遨之后,本姓荀,因荀首食邑于知(通智),遂以邑为氏。智氏世为晋大夫,智伯系荀首五世孙,父智中,称宣子。
智宣子有三子,喜爱智瑶,而不喜智宵,决定传位给智瑶。当时有族人智果反对,认为传位于智宵为宜。他说,智瑶有很多长处,比如“美鬓长大”,仪表堂堂;“射御足力”,身体健壮,武功很好,“伎艺毕给”,多才多艺;“巧文辩惠”,善于言辞;“强毅果敢”,很有决断,这些方面都比智宵有优势,但是,他“心恨”而“不仁”,道德品质不如智宵,有才干而无道德,恐怕对智氏不利。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意见,坚持让智瑶继位,在德与才之间,他选择的是后者。

智瑶果然不负其父所望,继位之后,很有作为。他登上政治舞台时,正值范、中行二氏被逐,四卿并峙,赵简子专擅晋国大权,是时六卿倾轧攻伐兼并的斗争,以范、中行二氏的失败为一段落,又出现了新的格局。当此之时,赵、魏、韩、智四家角立,大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或者耳不相下,平分秋色;或者一强崛起,吞并诸弱。智伯果敢勇毅的性格,自然趋使他争取后一种结果,避免前一种可能。在赵简子在世时,他积极建功立业,创造条件;简子辞世,赵氏气焰暂熄,他很快便驾凌韩、赵、魏三宗之上,摆开蚕食鲸吞的阵势。

掘《史记·赵世家》载,赵简子于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卒。早在晋出公三年,智伯即率师伐齐,显露才干,建树威望。在这次战事中,他确实表现出果敢勇毅的风采。他于合战前,亲自出马察看齐国军队的军容军情,观察齐军的营垒,不巧马匹受惊,胡奔乱跑。他在此时,临变不惊,说:“齐人知余旗,其谓余畏而反(返)也。”乘势驱马到齐军营垒跟前,逼近观察一番,才返回本营。临战前,大夫长武子请示先占卜一下吉凶,智伯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坚信可以战而胜之。果然在开战后大败齐师,智伯还亲自擒获齐大夫颜庚。晋出公七年和晋出公十一年,智伯还两次率师伐郑。数次征讨,他为自己树立起勇武善战的形象,壮大了智氏的势力。

赵简子死后,智伯便占据主动,抢先扮演主盟者的角色。他首先同赵、韩、魏三家瓜分了范、中行二氏的故地,此事《战国策·赵策一》载为“知(智)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可见智伯是此事的倡导者和带头人。晋出公对四卿的这种行为大为恼怒,向齐、鲁两国求援,欲倚仗两国的力量讨伐目无国君的四卿。结果四卿先发制人,合兵攻打出公。出公兵败逃住齐国,死于途中。

晋出公出逃而死,又给智伯带来一个操纵晋国政局的机会。他果断地抓住这个时机,主持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国君,是为晋懿公。此后,晋国政事皆由智伯决断。

智伯利用有利时机,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晋国的政局为之改观。原来四家对峙,变为智氏独强,赵、韩、魏三家相形见绌,智伯开始逐步实现他吞并三家的抱负。然而在他取得了如此成就之后,自身的弱点也比以前暴露得更加充分。智伯的性格缺陷,以《左传》作者概括得最为精当中肯,谓“知(智) 怕贪而愎”。贪包括贪得无厌,好大喜功,骄奢淫佚;愎包括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独断专行。正是这两个致命缺点,断送了智氏的基业,并使他自己身败名裂。

早在晋出公十一年伐郑时,智伯已表现出骄横的本性。那次赵毋恤与他一同率兵出征,他酒醉之后,强灌赵毋恤喝酒,还动手打了毋恤。尽管如此,他不但没有赔礼修好,反而在回国之后,向赵简子建议,让简子废掉毋恤的世子身份。如此专横的行径,致使赵毋恤与智氏结怨其深。

智伯独擅晋国大权之后,更加不可一世。他在蓝台与韩康子、魏桓子宴饮,竟在酒宴上戏弄种康子,并且侮辱魏桓子的家臣段规。有人进谏,说这样做恐怕招夹祸患。智伯大言炎炎,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似乎韩、魏诸宗的命脉操纵在他的手里,别人对他是无可奈何,过高地估计自己,而低估了赵、韩、魏三家的力量。

同时,智伯的贪相充分暴露。一方面为自己广建宫室,还向别人吹嘘说:“室美夫!”一方面公然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顾虑智氏的强盛,不愿公开与他作对,又寄希望于智伯多行不义,广树敌人,故各将一个万户之邑献给智伯。及至向赵氏索要蔡、皋狼之地,却碰了钉子,并由此而引出一场大战,结束了智伯兼并三家的美梦。

向三家索要土地,这种做法显示出智伯的贪婪,但究其实质,却是智伯要逐步吞并三家的开端。少量的索取,为蚕食的方法。一旦蚕食受阻,变而为鲸吞。赵氏竟敢不献土地,智伯便大兴问罪之师,并率领韩、魏二氏,攻伐赵氏,意欲剪灭之而占有其地。赵襄子(毋恤)看到形势不利,退保晋阳(今太原市南晋源镇一带),智伯率三家兵围攻晋阳。

重兵围孤城,智伯首先占有兵力上的优势和战局上的主动权。另外,他还占有地利,围城一年有余未能攻克,又引晋水为助,水灌晋阳,城中变为汪洋泽国,“沉灶产蛙”,灶瞠成了青蛙的天地,城内人们只好“悬釜而炊”,吊起锅做饭;又没有粮食,竟至“易子而食”。晋阳城虽然坚固,几度经营,经得住攻打,但此时已是岌岌可危,很难坚守下去了。只是智伯在这样有利的形势下,刚愎自用的性情变本加厉,反而功亏一篑,自得其咎。

眼见晋阳被水所困,“城不浸者三版(二尺为一版)”,赵氏指日可灭,智伯踌躇满志,带着魏桓子、韩康子巡视水情,忘乎所以地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魏桓子和韩康子听了这话,心下顿时起疑,魏氏想到汾水可以灌安邑(今运城市附近,属魏),韩氏想到绛水可以灌平阳(今临汾市,属韩)。魏桓子用胳膊肘暗捅韩康子,康子踩了一下桓子的足背,二人心领神会,已包藏着反戈一击的杀机。

智伯对魏、韩两家的动静毫不在意,满以为大功告成,魏、韩二氏根本不足为虑。倒是有个叫郄疵的人注意到一些端倪,向智伯进言:“韩,魏之君必反矣,”智伯不解,郄疵解释道,原来已经和两家约好,攻灭赵氏,三分其地。现在晋阳城马上就要攻破,两家之君面无喜色,反而有忧虑之态。大概是害怕赵氏灭亡之后,两家步其后尘。如果出于这样的考虑,那是—定要反的。智伯不但不信郄疵之言,并且将他的话转告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可能也包含着试探之意。魏、韩二君当然矢口否认,智伯也就心安理得,自以为成功在即,只等进城抓赵襄子了。

岂料变起仓猝,赵襄子派张孟谈出城,与魏、韩二君联络,相约里应外合,共灭智氏。智伯尚沉浸在胜券在握的幻觉中,魏、韩两家已动手杀掉智氏守护河堤的军兵,大水反灌智伯军,军土救水乱作一团。赵襄子率军出城正面攻击,魏、韩两军侧翼夹击,智伯的军队大败。智氏全族被诛灭;智伯被杀,还被愤恨不已的赵襄子将头颅漆为饮器。

智伯在很短时间内使智氏盛极一时,超过根基深厚的韩、赵、魏三家,确乎表现山非同一般的才干,所以司马光评论他为“才有余而德不足”;由于他“贪而愎”,盲目自信,急于求功,不能审时度势,先期预防韩、魏,故倾刻之间土崩瓦解,身死族灭,从成功的巅峰跌到为千古讪笑的谷底。然而智氏覆灭,也预示了晋国诸卿由一强吞并众弱的可能性极其微小,因而揭开了三家分晋的序幕。

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想不给。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说:“好主意。”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家相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魏桓子说:“对。”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这两个字怎么读?
查各字典无(火下虫),扩充 B 区有(虫下火),网页显示不出,字见图片。扩展B unicode:2723E 文字来源:《汉语大字典2》第3033页第7字 萤的繁体字{炏冖虫} 基本区 unicode:87A2 文字来源:《汉语大字典2》第3077页第2字 疑(火虫)是“烛”或“萤”的地方造字 第二字是非unicode 字...

文言文功底不好的人,能读懂《资治通鉴》与《战国策》吗?
智伯(智瑶)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抓住故事人物事件结果,自然知道:智伯向韩康子要地,康子不给,段规就说,还是给吧,他贪图利益,又刚愎自用,不给会讨伐我们。其他文章段落也如此,从故事入手,自然能把内容梳理大概。再比如:(前...

三家分晋的智伯
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劝告,还是确定以智瑶为继承人。智果毅然与智氏家族断绝关系,在晋国太史处立案,自立一宗,称辅氏。智伯继位后,确实大有作为,内政方面灭范、中行二氏,驱逐晋出公,拥立晋哀公,独擅国政;外事方面一次兴兵伐齐,两次率军讨郑,战功赫奕,威震诸侯。然而在他取得如此成就之时,自身“贪而愎”的弱点...

资治通鉴之三家分晋
司马先生评: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 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二) 天时地利之失 智瑶无不是有聪明之智的人,并中行和范氏,做到晋国最强大夫,想出引汾水围攻晋阳城的作战策略,影...

晋荀瑶攻齐之战
晋荀瑶攻齐之战是发生于公元前472年,是晋国的荀瑶派兵攻打齐国的战争。那么,你知道晋荀瑶攻齐之战怎么发生的吗?晋荀瑶攻齐之战有什么历史背景呢?交战双方 荀瑶,即智瑶,由于智氏出于荀氏,故也称荀瑶,后世多称智伯、智伯瑶。公元前475年,智瑶成为晋国执政,为了恢复晋国霸业,充实晋国实力,主动将...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是谁?
专诸、聂政、豫让、荆轲。1、专诸:专诸,屠户出身,对母亲非常孝顺。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杀吴王僚,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吴王僚违背了兄位弟嗣、弟终长侄继位的祖规而接替父位。因而本想继位的公子姬光心中不服,暗中伺机夺位。公子姬光相当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但念...

急!!跪求: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为:臣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白话释义:臣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

残暴轻狂的智瑶在历史上有什么温情的表现?
《刺客列传》记载: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从《刺客列传》所记载的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智瑶虽然残暴轻狂,但是对于豫让来说,是温情的,因为豫让曾经侍奉的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把他当回事,只有智瑶把他当作国士...

什么叫:为知己者献身为悅己者而容古语诲人
【今译】:谚语说:“为了谁这么做呢?又想让谁听呢?”钟子期病死后,俞伯牙就不再弹琴了,这是为什么呢?全是因为有志之士只想与了解自己的人共同奋斗,而女人也只想为喜爱自己的人打扮。【故事】:《战国策》中记载的豫让的故事。豫让,春秋末期晋国人,智瑶(即智伯)宠信的家臣,赵襄子杀死...

春秋战国时期,3家是如何瓜分进国的?
智伯,名瑶,又称智囊子,春秋末晋国四卿之一。卒子晋哀公四年(前453年)。父智宣子有三子,喜爱智伯(智瑶),而不喜智宵,决定传位给智瑶。当时有族人智果反对,认为传位于智宵为宜。他说,智瑶有很多长处,比如“美鬓长大”,仪表堂堂;“射御足力”,身体健壮,武功很好,“伎艺毕给”,多才多艺;“巧文辩惠”,善于...

米脂县18226843822: 求《资治通鉴 .周纪一》原文及译文 -
吉澜五味: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

米脂县18226843822: 知伯送钟的翻译解释 -
吉澜五味: 公元前490年,晋卿范氏和中行氏因在内争中失败,被逐出晋国.到前458年这一年,知伯与赵、韩、魏,四家就瓜分了范、中行的领地.知伯为四卿之首,继续专晋国之政.晋国东北方有中山国,又有仇由国,在晋与中山之间.仇由和中山都...

米脂县18226843822: 英语翻译 -
吉澜五味:[答案] 译: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 (原文): 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

米脂县18226843822: 子何以知之?《资治通鉴中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资治通鉴》中
吉澜五味: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联合起来围困晋阳,将水灌入城 中,只差三版之处没有被水淹没;锅灶浸塌,青蛙产生,百姓却 无一背叛.智瑶坐车来回巡视着水势,魏桓子...

米脂县18226843822: 三家分晋,为什么知氏会输? -
吉澜五味: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

米脂县18226843822: 我女儿姓张,第二个字要二十画,第三个字要四画最好是属水的字.请问什么名字好呢? -
吉澜五味: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响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柰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米脂县18226843822: ①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②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③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④智伯怒,帅韩、 -
吉澜五味: 1.D 2.C 3.A4.(1)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絺疵回答说:“我看见他俩看我很仔细,然后快步跑开,那是知道我识破他们心思的缘故.” (2)智伯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军从侧面攻击智伯军,赵襄子带领士兵从正面迎击.

米脂县1822684382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成语故事短一点的 -
吉澜五味: 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为了振兴晋国,重建霸业,智伯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索要封地以壮大晋国的国力.魏桓子和韩康子因惧怕晋国而献出封地,而赵襄子坚决不给,因此智伯联合魏桓子和韩康子...

米脂县1822684382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什么意思 -
吉澜五味: 以前发生的事情不要忘记,它会成为以后的老师前车之鉴;经一事,长一智的意思

米脂县18226843822: 文言文《前事后师》的翻译 -
吉澜五味: 【原文】: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