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礼上第一》全篇翻译

作者&投稿:敞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曲礼上第一》全篇翻译~

《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对于道德、才能胜于己者,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服并爱戴他。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面对财物,不可苟且据有;面对危急,不可苟且逃避。在小事上争讼,不可求胜;分配财物,不可求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据为自己的发明。
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般恭敬。礼节要顺应事之所宜,出使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疑似难明,分别事情的何时当同何时当异,明辨事情的得礼或失礼。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依礼,做事不得超过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
涵养自己的德性,实践自己的诺言,这就叫做完美的品行。行合忠信,言合仁义,这才是礼的实质。依礼,听说过招致贤人是要用他的德行来影响教化,没听说过招致贤人只是要他当块招牌而已。依礼,听说过有学生主动来到师门拜师学艺的规矩,没有听说过老师反而到学生住处去施教的。
道德仁义这四个抽象的概念,没有礼就落不到实处;教育训导,整饬民俗,没有礼就会顾此失彼;区别争讼的是非曲直,没有礼就无法判断;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名分,没有礼就无法确定。学习做官的本领和学习六艺,如果弟子侍奉老师无礼,师生之情就不会亲密。百官在朝廷上的班位,将帅的治军,官员的到任履行职务,没有礼就无法体现威严;求福之祷,谢神之祠,以及常规的种种祭祀,供给鬼神的祭品都有规定,不按照礼数来做就显得内心不诚,外貌不庄。所以,作为君子,就要用恭敬、抑制、退让的精神来显示礼。鹦鹉虽然能学人说话,但终究还是飞鸟;猩猩虽然也能说话,但终究还是禽兽。如果作为人而不知礼,虽然能说话,难道不也是禽兽之心吗?正因为禽兽不知礼,所以才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制定了一套礼来教育人,使人人都有礼,知道自己有别于禽兽。
三皇五帝时期,人们只讲究施惠他人而不思求报。到了后来的三王时期,才讲究施惠他人而即思求报。礼讲究有往有来:往而不来,不合乎礼的规定,来而不往,也不符合礼的规定。人有礼就处境安宁,无礼就处境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不学的。礼讲究贬低自己而尊重别人。即令是挑担做小生意的人,也有他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富贵之人呢?身处富贵而知好礼,就会不骄傲,不淫逸。身处贫贱而知好礼,就会心无所怯,志无所惑。
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二十岁叫做弱,这时候就该加冠了;三十岁叫做壮,这时候就该娶妻了;四十岁叫做强,这时候就该做官了;五十岁叫做艾,这时候就该参与国家的政事了;六十岁叫做耆[qí] ,这时候就该役使他人了;七十岁叫做老,这时候就该把家事交给儿孙掌管了;八九十岁的人叫做耄[mào]

曲礼上第一

1、〔曲礼曰:“毋不敬,严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君子没有不恭敬、不严肃的形象,这种形象就像在思考一样。说话有条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心定则其言安稳而舒畅,容态恭严而语辞安定,则君子之形象已俱,民众佩服。

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傲则不敬,人之傲态决不可以助生以长。情欲享受,适可而止,决不可以任其纵放。学海无涯,道境无止,若有时机,不可自满而止。旧守久厌,新进欣得。明净心舒之乐,尚不可长久,况世俗之尘乐乎?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的情形,就要走向反面。菩萨的倒驾慈航,是为苦中寻乐,以救度众苦为乐,此乃超然之乐,非常以舒泰为乐。更不用说以赏心悦目为乐了。

3、〔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其知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贤者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与嬉戏娱乐之际也要存在几分尊敬,对畏惧的人也要有爱护之心,对所爱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不是之处,对所憎恨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好处与长处。积存起来的财、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要舍得分散下去发挥作用。安居在安乐、舒适的环境之中,倘若于道义上须要的话,也要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

4、〔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面临财物,无论多少,不要以苟且的方式以得到,是本分才要,不是自己应得的,无论多少都不能要,更不能以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有危难临身,不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以求幸免。有忿恨时,首先要考虑后果,不要鲁莽举措以求舒怨。本分也不要希望很多,轻少则舒爽,重多则累赘,况且世势难料,求胜者,未必能胜,希多者未必得多,徒劳心力,反为己失。

5、〔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不要追根问底地去要对方解释自己对别人所说的话中的疑点,而是把自己的看法或掌握的情况直接讲述给他,让别人自己去决择。勿有,不保留什么。

6、〔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坐端立正,不歪不斜。不尸,直而不曲。如齐,不左右长短。

7、〔礼从宜,使从俗。〕

朱子说:“五方皆有性,千里不同风。”礼之用和为贵,恭敬礼貌的态度为主,礼节仪式则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施为。当时的情况适宜用什么样的礼节,就用什么样的礼节。各地风俗不同,必须入境随俗。只要知道礼节是表示尊敬、有长幼之次序、有尊卑之分别这个总原则就行了。

8、〔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礼节是为了审定亲疏、裁决嫌疑,分别同与异,明白是与非的尺度。

9、〔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心浮气燥之人就话多,君子之人,言达意即止,因为言之复而听者厌。

10、〔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逾越节制则招辱,侵犯欺人则忘让,戏谑轻薄则忘敬。没有这三种不良习惯则持以庄敬纯实之诚而远离开耻辱矣。

11、〔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12、〔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人从我处来取礼节以修身,并不是我拿礼节去约束谁。只可以来而求学,不可以往而施教。

13、〔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要成就于道德仁义,就必须先从规规矩矩的做人入手,没有第二条路。不可能有哪个放荡不羁的狂徒不守规矩而修成道德仁义之正果的。

14、〔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设教以正风俗,总是教人以礼貌文明,而礼节则包括了文明礼貌的一切。

15、〔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理有曲直,事有是非,明决是非曲直,不依礼节就不行。

16、〔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不以礼节就没法分出尊卑上下。进仕为官、先师导引、学事习业,求师传授,没有礼节就不亲热了。班朝议事、训练军队、委任官员、行施法令、不依礼仪程序,就没有威严而行使不了职权。所以君子形恭态敬、节制、谦让以表明礼体。

17、〔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也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禽兽也有会说话的,人虽然会说话,假如没有礼节,不也是禽兽之心么?禽兽没有礼节,所以有父子同雌、母女共雄的情况。

18、〔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因为这样,圣人才作为,制礼节以教育人,使人有礼节,知道人应该在许多方面与飞禽走兽有所区别。

19、〔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大上,皇帝之世,尊贵道德,诚以及人,三王之世,礼节备而倘报,来而报往,往以报来,有礼节,则有尊卑上下,人而得安稳。没有礼节次序的社会,人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会危而不安,因为这样礼节就非学不可了。

20、〔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者,而况富贵乎?〕

礼,是放低自己而尊敬别人,虽是用力气者与谋私利者,必然有受到尊敬的时候,何况是有经济地位的人与有社会地位的人?

21、〔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有钱人与有地位的人之所以骄傲与放纵;贫穷的人与低贱的人之所以胆小害怕,是心内无份定而随境物以轻重易心的缘故。好礼则有得于内心而外来之境、物莫能左右其心志。

22、〔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人生十岁名为幼年,是学习的年龄。二十岁是青年时期。三十岁是身体发育健壮时期,就有家室了。四十岁是心志不惑之强立之时,就可以入仕途了。五十岁称作‘艾’,知事理,有怜悯心,就可以服官从政了。六十岁就称为‘耆’,就可以以资历经验指使青年人做事了。七十岁方可称‘老’,就可以将家事委托给后人了。八十、九十岁称作‘耄’,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人生七岁时就称作‘悼’,年龄在‘悼’与‘耄’时,虽然犯了刑律,却也不受法治了。超过百岁就称作‘期’,纯粹的受供养的年龄了。

23、〔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以几杖,行役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七十岁心力皆衰,宜告老退休。若不得谢任,必行以拄杖,有妇人照顾起居,去他方必乘舒适的车。自己称自己为‘老夫’。在自己的国内则自称名。有别国来访问,则以文通礼,告之以制度。
24、〔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以对,非礼也。〕

去求教于长于己者,必俸其杖以为礼。回答问题要谦让,说明即可,不可以口若悬河,意如奔马,放言以忘形。

25、〔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凉,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自己身为子女,对父母之四时温凉,晨昏适否,必以关心。不和人争一时之忿,恐有事端临身而累及父母之心、力。

26、〔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一命受爵,再命受衣服,三命受车马。不及车马,不与父并荣也。僚友、一同为官者;执友,志同道合者;交游,普遍交往者。

27、〔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见父母辈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教你进不敢擅进,不叫你退不敢擅退。迫必请准。没有问到你,不能擅自插嘴答问。

28、〔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父母在,去哪里必须告诉父母,回来了要见见父母,不可以到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去,学习的东西必定属于正当的一种。

29、〔恒言不称老。〕

父母在,自己年岁再大,也不称老。自己称老则父母觉得更老。恒言,随常说话,口头语。

30、〔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就当父母看待,年长十来岁的,就当兄长看待,年长四、五岁的,就可并行平坐而稍分先后。有五人以上在一起,其中年岁大的就必须另坐一席或另坐一方。

31、〔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室之西南隅为奥,主奥、中席为尊者之道,中道、中门皆尊长所出入、行走者。

32、〔食飨不为概。〕

概,计量。俸亲、迎客、祭祀皆为食飨。不为概,即不敢计量以限。顺亲之心,不敢自作主张为限节也。

33、〔祭祀不为尸。〕

父在而子不承祭祀。子承则父北面而参,心焉能安哉?

34、〔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守孝之人子,心中常想像着父母的形与声,不去有危险的地方,不在黑暗处做事,不随便言笑。

35、〔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父母在时,不允诺朋友以赴死难,不能背着父母有私人财富。

36、〔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父母在,帽子不能有纯白色的饰物,也不能有纯白色的衣领。当室,为父后者,其他不必如此。

37、〔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

母亲应经常教孩子不可欺诳,更不要骗小孩子。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不准斜立、倚站,不能侧耳倾听。

38、〔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年长者抱着就要两手都抓着长者之手,若长者俯身与言,则童子以手遮口而回答。

39、〔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先生、父兄、老师,资龄长于己者皆是。有尊长在一起,不可先于尊长而和人打招呼。尊不识而己识者,必先禀而后告。路逢尊长,必先停行下马,主动往见。彼言则对,彼不言则问讯而趋退。彼行,方复行。

40、〔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跟随尊长去高处或平原,必须随尊长之视方而视,以免其问之而卒不能答也。在城、楼上不乱指,恐惑人之见。城、楼、高处不呼叫,恐惊人听闻。

41、〔将适舍,求毋固。〕

不要固执向主人求什么。求之者,应即可,不允者不复求,客之道。

42、〔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将要上堂,必声扬之,不要摄手摄足。户外有二履,并长者室内共有三人,三人声不外传,必有密谋,故不闻言不入也。今之进门先敲,应诺方进,也是这个意思。

43、〔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为客入主人之室,手不乱动物品,目不左右回顾,恐犯主人之忌,或疑其察主人之隐私也。进来门是开着的就让它开着,进来门是关着的,进来后也必须关上,以随主人之意。也许还有后来者,所以不必把本来开着的门关上。

44、〔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不能踏踩先入者所脱之鞋,必须从前边入席,提衣从席角而入坐,言语、问对必须谨慎恭敬。

45、〔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东为右,为主道,西为左,及客方。由右,从主而不敢为客。不践阈,不踩门槛也。

46、〔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请入为席,主人给客人请告,入而布席。固辞,三次推让,肃客,俯首恭请。

47、〔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

降等,客人的身份地位比主人低,主人礼客,让之西阶。客人因身份地位不如主人,必须谦让欲从主人之后而入。主人固辞,客人方可复从左而当客道以行。

48、〔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主让客辞,主人遂先一步而登,客从之,一步一阶,不可超前,不可落后。主足后启,客足即落,是为联步。

49、〔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

薄帘之外不快行,恐风动而帘开,泄内室之隐秘。堂上有摆设,不可快行,恐有触覆之意外。手里拿着贵重或易碎之物,不可快行,恐损伤也。堂上小步而行,恭敬之意。堂下大步而行,地方宽阔。在屋里不张开两臂飞跑,因为没有这个条件。

50、〔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二人以上并坐,不能横着手臂。请别人坐,你必坐。请别人立,你必立。

51、〔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给尊长扫地,先把扫帚放在掇箕之上,然后右手把扫,左手提衣前下摆遮着扫。边扫边退。扫完,左手拿箕,箕口不能向着尊长,将尘扫入箕内,用扫帚盖在掇箕上,端去野外倒掉。

曲礼上第一

1、〔曲礼曰:“毋不敬,严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君子没有不恭敬、不严肃的形象,这种形象就像在思考一样。说话有条理,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心定则其言安稳而舒畅,容态恭严而语辞安定,则君子之形象已俱,民众佩服。

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傲则不敬,人之傲态决不可以助生以长。情欲享受,适可而止,决不可以任其纵放。学海无涯,道境无止,若有时机,不可自满而止。旧守久厌,新进欣得。明净心舒之乐,尚不可长久,况世俗之尘乐乎?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的情形,就要走向反面。菩萨的倒驾慈航,是为苦中寻乐,以救度众苦为乐,此乃超然之乐,非常以舒泰为乐。更不用说以赏心悦目为乐了。

3、〔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其知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贤者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与嬉戏娱乐之际也要存在几分尊敬,对畏惧的人也要有爱护之心,对所爱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不是之处,对所憎恨的人、物也要看得到他的好处与长处。积存起来的财、物,在恰当的时机也要舍得分散下去发挥作用。安居在安乐、舒适的环境之中,倘若于道义上须要的话,也要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开。

4、〔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面临财物,无论多少,不要以苟且的方式以得到,是本分才要,不是自己应得的,无论多少都不能要,更不能以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有危难临身,不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以求幸免。有忿恨时,首先要考虑后果,不要鲁莽举措以求舒怨。本分也不要希望很多,轻少则舒爽,重多则累赘,况且世势难料,求胜者,未必能胜,希多者未必得多,徒劳心力,反为己失。

5、〔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不要追根问底地去要对方解释自己对别人所说的话中的疑点,而是把自己的看法或掌握的情况直接讲述给他,让别人自己去决择。勿有,不保留什么。

6、〔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坐端立正,不歪不斜。不尸,直而不曲。如齐,不左右长短。

7、〔礼从宜,使从俗。〕

朱子说:“五方皆有性,千里不同风。”礼之用和为贵,恭敬礼貌的态度为主,礼节仪式则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施为。当时的情况适宜用什么样的礼节,就用什么样的礼节。各地风俗不同,必须入境随俗。只要知道礼节是表示尊敬、有长幼之次序、有尊卑之分别这个总原则就行了。

8、〔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礼节是为了审定亲疏、裁决嫌疑,分别同与异,明白是与非的尺度。

9、〔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心浮气燥之人就话多,君子之人,言达意即止,因为言之复而听者厌。

10、〔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逾越节制则招辱,侵犯欺人则忘让,戏谑轻薄则忘敬。没有这三种不良习惯则持以庄敬纯实之诚而远离开耻辱矣。

11、〔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12、〔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人从我处来取礼节以修身,并不是我拿礼节去约束谁。只可以来而求学,不可以往而施教。

13、〔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要成就于道德仁义,就必须先从规规矩矩的做人入手,没有第二条路。不可能有哪个放荡不羁的狂徒不守规矩而修成道德仁义之正果的。

14、〔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设教以正风俗,总是教人以礼貌文明,而礼节则包括了文明礼貌的一切。

15、〔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理有曲直,事有是非,明决是非曲直,不依礼节就不行。

16、〔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不以礼节就没法分出尊卑上下。进仕为官、先师导引、学事习业,求师传授,没有礼节就不亲热了。班朝议事、训练军队、委任官员、行施法令、不依礼仪程序,就没有威严而行使不了职权。所以君子形恭态敬、节制、谦让以表明礼体。

17、〔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也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禽兽也有会说话的,人虽然会说话,假如没有礼节,不也是禽兽之心么?禽兽没有礼节,所以有父子同雌、母女共雄的情况。

18、〔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因为这样,圣人才作为,制礼节以教育人,使人有礼节,知道人应该在许多方面与飞禽走兽有所区别。

19、〔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大上,皇帝之世,尊贵道德,诚以及人,三王之世,礼节备而倘报,来而报往,往以报来,有礼节,则有尊卑上下,人而得安稳。没有礼节次序的社会,人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会危而不安,因为这样礼节就非学不可了。

20、〔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者,而况富贵乎?〕

礼,是放低自己而尊敬别人,虽是用力气者与谋私利者,必然有受到尊敬的时候,何况是有经济地位的人与有社会地位的人?

21、〔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有钱人与有地位的人之所以骄傲与放纵;贫穷的人与低贱的人之所以胆小害怕,是心内无份定而随境物以轻重易心的缘故。好礼则有得于内心而外来之境、物莫能左右其心志。

22、〔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人生十岁名为幼年,是学习的年龄。二十岁是青年时期。三十岁是身体发育健壮时期,就有家室了。四十岁是心志不惑之强立之时,就可以入仕途了。五十岁称作‘艾’,知事理,有怜悯心,就可以服官从政了。六十岁就称为‘耆’,就可以以资历经验指使青年人做事了。七十岁方可称‘老’,就可以将家事委托给后人了。八十、九十岁称作‘耄’,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人生七岁时就称作‘悼’,年龄在‘悼’与‘耄’时,虽然犯了刑律,却也不受法治了。超过百岁就称作‘期’,纯粹的受供养的年龄了。

23、〔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以几杖,行役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七十岁心力皆衰,宜告老退休。若不得谢任,必行以拄杖,有妇人照顾起居,去他方必乘舒适的车。自己称自己为‘老夫’。在自己的国内则自称名。有别国来访问,则以文通礼,告之以制度。

24、〔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以对,非礼也。〕

去求教于长于己者,必俸其杖以为礼。回答问题要谦让,说明即可,不可以口若悬河,意如奔马,放言以忘形。

25、〔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凉,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自己身为子女,对父母之四时温凉,晨昏适否,必以关心。不和人争一时之忿,恐有事端临身而累及父母之心、力。

26、〔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一命受爵,再命受衣服,三命受车马。不及车马,不与父并荣也。僚友、一同为官者;执友,志同道合者;交游,普遍交往者。

27、〔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见父母辈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教你进不敢擅进,不叫你退不敢擅退。迫必请准。没有问到你,不能擅自插嘴答问。

28、〔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父母在,去哪里必须告诉父母,回来了要见见父母,不可以到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去,学习的东西必定属于正当的一种。

29、〔恒言不称老。〕

父母在,自己年岁再大,也不称老。自己称老则父母觉得更老。恒言,随常说话,口头语。

30、〔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就当父母看待,年长十来岁的,就当兄长看待,年长四、五岁的,就可并行平坐而稍分先后。有五人以上在一起,其中年岁大的就必须另坐一席或另坐一方。

31、〔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室之西南隅为奥,主奥、中席为尊者之道,中道、中门皆尊长所出入、行走者。

32、〔食飨不为概。〕

概,计量。俸亲、迎客、祭祀皆为食飨。不为概,即不敢计量以限。顺亲之心,不敢自作主张为限节也。

33、〔祭祀不为尸。〕

父在而子不承祭祀。子承则父北面而参,心焉能安哉?

34、〔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守孝之人子,心中常想像着父母的形与声,不去有危险的地方,不在黑暗处做事,不随便言笑。

35、〔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父母在时,不允诺朋友以赴死难,不能背着父母有私人财富。

36、〔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父母在,帽子不能有纯白色的饰物,也不能有纯白色的衣领。当室,为父后者,其他不必如此。

37、〔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

母亲应经常教孩子不可欺诳,更不要骗小孩子。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不准斜立、倚站,不能侧耳倾听。

38、〔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年长者抱着就要两手都抓着长者之手,若长者俯身与言,则童子以手遮口而回答。

39、〔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先生、父兄、老师,资龄长于己者皆是。有尊长在一起,不可先于尊长而和人打招呼。尊不识而己识者,必先禀而后告。路逢尊长,必先停行下马,主动往见。彼言则对,彼不言则问讯而趋退。彼行,方复行。

40、〔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跟随尊长去高处或平原,必须随尊长之视方而视,以免其问之而卒不能答也。在城、楼上不乱指,恐惑人之见。城、楼、高处不呼叫,恐惊人听闻。

41、〔将适舍,求毋固。〕

不要固执向主人求什么。求之者,应即可,不允者不复求,客之道。

42、〔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将要上堂,必声扬之,不要摄手摄足。户外有二履,并长者室内共有三人,三人声不外传,必有密谋,故不闻言不入也。今之进门先敲,应诺方进,也是这个意思。

43、〔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为客入主人之室,手不乱动物品,目不左右回顾,恐犯主人之忌,或疑其察主人之隐私也。进来门是开着的就让它开着,进来门是关着的,进来后也必须关上,以随主人之意。也许还有后来者,所以不必把本来开着的门关上。

44、〔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不能踏踩先入者所脱之鞋,必须从前边入席,提衣从席角而入坐,言语、问对必须谨慎恭敬。

45、〔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东为右,为主道,西为左,及客方。由右,从主而不敢为客。不践阈,不踩门槛也。

46、〔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请入为席,主人给客人请告,入而布席。固辞,三次推让,肃客,俯首恭请。

47、〔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

降等,客人的身份地位比主人低,主人礼客,让之西阶。客人因身份地位不如主人,必须谦让欲从主人之后而入。主人固辞,客人方可复从左而当客道以行。

48、〔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主让客辞,主人遂先一步而登,客从之,一步一阶,不可超前,不可落后。主足后启,客足即落,是为联步。

49、〔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

薄帘之外不快行,恐风动而帘开,泄内室之隐秘。堂上有摆设,不可快行,恐有触覆之意外。手里拿着贵重或易碎之物,不可快行,恐损伤也。堂上小步而行,恭敬之意。堂下大步而行,地方宽阔。在屋里不张开两臂飞跑,因为没有这个条件。

50、〔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二人以上并坐,不能横着手臂。请别人坐,你必坐。请别人立,你必立。

51、〔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给尊长扫地,先把扫帚放在掇箕之上,然后右手把扫,左手提衣前下摆遮着扫。边扫边退。扫完,左手拿箕,箕口不能向着尊长,将尘扫入箕内,用扫帚盖在掇箕上,端去野外倒掉。



17、〔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也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

禽兽也有会说话的,人虽然会说话,假如没有礼节,不也是禽兽之心么?禽兽没有礼节,所以有父子同雌、母女共雄的情况。

18、〔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因为这样,圣人才作为,制礼节以教育人,使人有礼节,知道人应该在许多方面与飞禽走兽有所区别。

19、〔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大上,皇帝之世,尊贵道德,诚以及人,三王之世,礼节备而倘报,来而报往,往以报来,有礼节,则有尊卑上下,人而得安稳。没有礼节次序的社会,人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会危而不安,因为这样礼节就非学不可了。

20、〔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者,而况富贵乎?〕

礼,是放低自己而尊敬别人,虽是用力气者与谋私利者,必然有受到尊敬的时候,何况是有经济地位的人与有社会地位的人?

21、〔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有钱人与有地位的人之所以骄傲与放纵;贫穷的人与低贱的人之所以胆小害怕,是心内无份定而随境物以轻重易心的缘故。好礼则有得于内心而外来之境、物莫能左右其心志。

22、〔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人生十岁名为幼年,是学习的年龄。二十岁是青年时期。三十岁是身体发育健壮时期,就有家室了。四十岁是心志不惑之强立之时,就可以入仕途了。五十岁称作‘艾’,知事理,有怜悯心,就可以服官从政了。六十岁就称为‘耆’,就可以以资历经验指使青年人做事了。七十岁方可称‘老’,就可以将家事委托给后人了。八十、九十岁称作‘耄’,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人生七岁时就称作‘悼’,年龄在‘悼’与‘耄’时,虽然犯了刑律,却也不受法治了。超过百岁就称作‘期’,纯粹的受供养的年龄了。

23、〔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以几杖,行役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七十岁心力皆衰,宜告老退休。若不得谢任,必行以拄杖,有妇人照顾起居,去他方必乘舒适的车。自己称自己为‘老夫’。在自己的国内则自称名。有别国来访问,则以文通礼,告之以制度。
24、〔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以对,非礼也。〕

去求教于长于己者,必俸其杖以为礼。回答问题要谦让,说明即可,不可以口若悬河,意如奔马,放言以忘形。

25、〔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凉,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自己身为子女,对父母之四时温凉,晨昏适否,必以关心。不和人争一时之忿,恐有事端临身而累及父母之心、力。

26、〔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一命受爵,再命受衣服,三命受车马。不及车马,不与父并荣也。僚友、一同为官者;执友,志同道合者;交游,普遍交往者。

27、〔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见父母辈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教你进不敢擅进,不叫你退不敢擅退。迫必请准。没有问到你,不能擅自插嘴答问。

28、〔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父母在,去哪里必须告诉父母,回来了要见见父母,不可以到父母不知道的地方去,学习的东西必定属于正当的一种。

29、〔恒言不称老。〕

父母在,自己年岁再大,也不称老。自己称老则父母觉得更老。恒言,随常说话,口头语。

30、〔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比自己年长一倍的,就当父母看待,年长十来岁的,就当兄长看待,年长四、五岁的,就可并行平坐而稍分先后。有五人以上在一起,其中年岁大的就必须另坐一席或另坐一方。

31、〔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室之西南隅为奥,主奥、中席为尊者之道,中道、中门皆尊长所出入、行走者。

32、〔食飨不为概。〕

概,计量。俸亲、迎客、祭祀皆为食飨。不为概,即不敢计量以限。顺亲之心,不敢自作主张为限节也。

33、〔祭祀不为尸。〕

父在而子不承祭祀。子承则父北面而参,心焉能安哉?

34、〔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守孝之人子,心中常想像着父母的形与声,不去有危险的地方,不在黑暗处做事,不随便言笑。

35、〔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父母在时,不允诺朋友以赴死难,不能背着父母有私人财富。

36、〔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父母在,帽子不能有纯白色的饰物,也不能有纯白色的衣领。当室,为父后者,其他不必如此。

37、〔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

母亲应经常教孩子不可欺诳,更不要骗小孩子。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不准斜立、倚站,不能侧耳倾听。

38、〔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年长者抱着就要两手都抓着长者之手,若长者俯身与言,则童子以手遮口而回答。

39、〔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先生、父兄、老师,资龄长于己者皆是。有尊长在一起,不可先于尊长而和人打招呼。尊不识而己识者,必先禀而后告。路逢尊长,必先停行下马,主动往见。彼言则对,彼不言则问讯而趋退。彼行,方复行。

40、〔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跟随尊长去高处或平原,必须随尊长之视方而视,以免其问之而卒不能答也。在城、楼上不乱指,恐惑人之见。城、楼、高处不呼叫,恐惊人听闻。

41、〔将适舍,求毋固。〕

不要固执向主人求什么。求之者,应即可,不允者不复求,客之道。

42、〔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将要上堂,必声扬之,不要摄手摄足。户外有二履,并长者室内共有三人,三人声不外传,必有密谋,故不闻言不入也。今之进门先敲,应诺方进,也是这个意思。

43、〔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为客入主人之室,手不乱动物品,目不左右回顾,恐犯主人之忌,或疑其察主人之隐私也。进来门是开着的就让它开着,进来门是关着的,进来后也必须关上,以随主人之意。也许还有后来者,所以不必把本来开着的门关上。

44、〔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不能踏踩先入者所脱之鞋,必须从前边入席,提衣从席角而入坐,言语、问对必须谨慎恭敬。

45、〔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东为右,为主道,西为左,及客方。由右,从主而不敢为客。不践阈,不踩门槛也。

46、〔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请入为席,主人给客人请告,入而布席。固辞,三次推让,肃客,俯首恭请。

47、〔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

降等,客人的身份地位比主人低,主人礼客,让之西阶。客人因身份地位不如主人,必须谦让欲从主人之后而入。主人固辞,客人方可复从左而当客道以行。

48、〔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主让客辞,主人遂先一步而登,客从之,一步一阶,不可超前,不可落后。主足后启,客足即落,是为联步。

49、〔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

薄帘之外不快行,恐风动而帘开,泄内室之隐秘。堂上有摆设,不可快行,恐有触覆之意外。手里拿着贵重或易碎之物,不可快行,恐损伤也。堂上小步而行,恭敬之意。堂下大步而行,地方宽阔。在屋里不张开两臂飞跑,因为没有这个条件。

50、〔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二人以上并坐,不能横着手臂。请别人坐,你必坐。请别人立,你必立。

51、〔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给尊长扫地,先把扫帚放在掇箕之上,然后右手把扫,左手提衣前下摆遮着扫。边扫边退。扫完,左手拿箕,箕口不能向着尊长,将尘扫入箕内,用扫帚盖在掇箕上,端去野外倒掉。
参考资料: http://www.sishu.cn/bbs/read.php?tid=508


新炊间黄粱的古诗
⑦父执:父亲真挚的朋友。语出《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⑧驱:差遣。罗:张罗,摆设。⑨间:掺合。黄粱:粟米的一种。粟米有黄粟、白粟、青粟三种。⑩累:接连,连续。觞(shāng):酒杯。十觞:十杯,极言主人之殷勤。?感子:为你的深情厚谊所感动。故意:对老朋友的情谊。?山岳:...

礼仪的灵魂是什么?
品德高尚的君子,是因为他有“德辉动于内”,“德”字在他内心闪耀着光辉;所以当“礼发诸外”时,他的言谈举止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第二“敬”是礼的核心。《礼记?曲礼》开篇就说“毋不敬”,郑玄说“礼以敬为主”,朱熹认为“毋不敬”是全篇的纲领。我们要求学生:心中要有一个大写的“敬”字,树立...

上面一个夕下面一个火是什么字
炙字,读音为:zhì 炙拼音:zhì,注音:ㄓˋ,部首:火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8画 五笔:QOU,仓颉:BF,郑码:RSUO,四角:27809 结构:上下,电码:3511,区位:5443,统一码:7099 笔顺:ノフ丶丶丶ノノ丶 释义: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2...

《隋书》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2)
澹立议曰:「《曲礼》注曰:'礼主于敬。'《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孝经》曰:'宗庙致高。'又云:'不敬其亲,谓之悖礼。'孔子敬天之怒,成汤圣敬日跻。宗庙极重,上天极高,父极尊,君极贵,四者咸同一敬,五经未有异文,不知以敬为轻,竟何所据?」徽难之曰:「向所论敬字,本不全以为轻,但...

于良史《春山夜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注释 1春山:一作「春来」。2掬(jū):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3鸣钟:一作「钟鸣」。4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

一堆金银财宝一个人摆手打一成语
临财不苟。一个人面对一堆金银财宝摆手,即面对钱财能够抵得住诱惑,能够做到不随便接受求取钱财,廉洁自好,那么便是临财不苟这个成语。临财不苟,读音是lín cái bù gǒu,是指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出自《礼记·曲礼上》。

“三十而立,四十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是...
《礼记·曲礼上篇》说:“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 《公冶长篇》又记: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这里又...

志·卷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高祖命牛弘、辛彦之等采梁及北齐《仪注》,以为五礼云。 《礼》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所以配...正月上辛行事,用一特牛,祀天皇上帝之神于其上,以 皇考太祖文帝配。礼以苍璧制币。五方上帝、五官...东来第一青帝,第二赤帝,第三黄帝,第四白帝,第五 黑帝。配帝总配享五帝,在阼阶东上,西向。大殿...

读《麦琪的礼物》有感
“礼数”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在文章里用。但它却贯穿着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 翻开《汉语词典》,礼数的解释是:礼貌;礼节:礼仪的等级、规则。有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来而不往,非礼也。”其实整句话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孟子的...

周公是什么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军事成就二次克殷灭殷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024年,管叔、蔡叔鼓动起武庚禄父一起叛周。起来响应的...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记 曲礼上第一》的翻译(急!!!) -
冷迫必兰: 8、〔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节是为了审定亲疏、裁决嫌疑,分别同与异,明白是与非的尺度.9、〔礼不妄说人,不辞费.〕心浮气燥之人就话多,君子之人,言达意即止,因为言之复而听者厌.10、〔礼...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记曲礼上翻译 -
冷迫必兰: 1.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2.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3.到一个地方,就要问问那里的禁忌,到一个国家就要问问那里的民俗,到陌生人家里,就要问问人家的忌讳....

辛集市17251401518: 英语翻译翻译《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1,“见父之执”“之”的解释?2,“不谓之进”“之”... -
冷迫必兰:[答案] 见父亲的友人,不告诉他可以进前来就不敢任意进前来,不告诉他可以退下去就不敢任意退下去,不向他发问就不敢任意说话. 这就是孝子应有的品德行为. 1.“见父之执”“之”:助词,的. 2.“不谓之进”“之”:代词,他. 希望可以帮到你:)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记 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百年曰期,颐)翻译急需,O(∩ - ∩)O谢谢. -
冷迫必兰: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

辛集市17251401518: 曲礼上谁能帮我翻译名子者不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男女 - --直到---女子许嫁,笄而字.侍饮于长者,---直到---其有核者怀其核.博闻强识而让,---直到---,以交全也. -
冷迫必兰: 给儿子起名,不能涉及国名、日月、隐疾之名,山川之名等.

辛集市17251401518: 求<礼记·曲礼上>里两句话的翻译 -
冷迫必兰: 1、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2、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尚往来是什么意思? -
冷迫必兰: 礼尚往来 lǐshàngwǎnglái [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 deal with sb. as he deals with you; pay sb. back in his own coin] 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记 - 学记》中“学记”是篇名吧?
冷迫必兰: 是的,《礼记》篇目如下 曲礼上第一 曲礼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问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礼运第九 礼器第十 效特牲第十一 内则第十二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丧服小记第十五 大传第十六 少仪第十七 学记第十八 ...

辛集市17251401518: 《礼记•曲礼上》是如何记载成年礼的?
冷迫必兰: 《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 二十,冠而字”.周代冠礼在祖庙中举行,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带“冠”的 同时他还会获得自己的“字”,“字”的获得意味着他已经不再...

辛集市17251401518: 墨子兼爱的主张具体内容是什么?墨子提倡兼爱的目的是什么? -
冷迫必兰:[答案] 自墨子提出“兼爱”一说后,对它的误解和曲解就一直相伴随.有一种说法是,“兼爱”似乎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无非是劝导... 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财富分配极其不公正不合理.由是造成“尊与卑、贵与贱、强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