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闫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史记商君列传》。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话其实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其本意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的历史功绩人所共知,秦统一天下、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君主制的推动者都是商君也。商鞅立法从而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使秦国新政得以有效推行,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新政从徙木立信开始,到新法颁布,再到推动实施,巩固新法新政,这一切实施的前提都是立足于法、信。法律一旦失去的公信力那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最初起源是哪里?
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最初起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当时的表述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 秦孝公在登基后实施了商鞅变法,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父亲秦献公的经历。秦献公在年轻时被叔叔赶至魏国,长期遭受欺凌,错过了秦国变革的关键时期。3. 秦献公在成功逃离魏国控制并经历数次胜利...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谁提出来的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秦国商鞅在《秦律》中提出的。秦律,中国秦代法律的总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刑律及其它方面的法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原文: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戏曲里有一句有道是王子犯法与庶民一样,这是什么戏?
这句话应该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豫剧《三哭殿》剧情回顾:豫剧著名经典折子戏,又名《玉河桥》、《贞观家事》、《斩秦英》、《乾坤带》。故事出自《少西唐》,讲述大唐贞观年间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在彩仙(金水)桥钓鱼,适逢太师詹洪纪经过,道锣惊散鱼儿,秦英失手打死太师。西宫詹翠萍哭奏于...

俗话说的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历史上有人真正做到的吗?_百 ...
俗话说的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实这只是封建社会国君提倡的一种口号,目的是约束那些意图不轨的大臣,鞭策他们要合理掌握和运用手中的大权,不能滥用职权,否则会被制裁,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历朝历代,为了公平公正而大义灭亲的帝王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偏袒、个别对待。出自 其实这句话的原话是...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如下: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该享有特权;2、这一原则体现在宪法中的第三十三条;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了这一观点。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历史沿革:1、起源:该原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发展:在不同朝代,这一原则的实际应用程度有所不...

为什么王子犯法不一定与庶民同罪?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典故出于《史记·商君列传》。事实上,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更多的是民间美好愿望的表现而已。中国封建社会从来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从来都不是平等保护。不说具体执行,只说法律制度对不同的人犯罪就是实施不同的处理的。中国古代有八议制度,明确八种人犯罪...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体现了法的( )特征。
【答案】:B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即在一国范围之内,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体现了法的这一特征。故本题答案选B。

在我国古代是谁最早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所以当社会的秩序与人自私的本性发生碰撞的时候,就需要法律来约束。而在我国古代早就已经出现了法律,但是在古代权力至上的社会中,很多达官贵族的子弟犯了法却可以逍遥法外。那么是谁最早提出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在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是韩非。韩非将之前的法家思想进行...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最初起源是哪里?
最早是来自于商鞅变法,当时的说法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秦孝公在一登基之后就实施了这个商鞅变法,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父亲秦献公,他的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被他的叔叔赶到了魏国,在魏国一点地位都没有,10分的可怜一直被欺负,而且在那里呆了三十几年,在这三十几年的时间...

为何会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说法?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本来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引申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是在强调人人平等的概念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哪里
敖雷散利: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话其实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其本意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的历史功绩人所共知,秦统一天下、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君主制的推动者都是商君也.商鞅立法从而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使秦国新政得以有效推行,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新政从“徙木立信”开始,到新法颁布,再到推动实施,巩固新法新政,这一切实施的前提都是立足于“法”、“信”.法律一旦失去的公信力那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出自何书 -
敖雷散利: 其出处是《史记•商君列传》: 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

宁化县14748384591: 是谁提出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呢 -
敖雷散利: 如果直接提出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那是:清代乾隆年间(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的《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但是最早提出类似思想的是(前395年-前338年)的战国时代政治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鞅、后人称之商鞅-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宁化县14748384591: 我国古代能真正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敖雷散利: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原句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般认为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时主张王子犯法也要治罪,用以表示法律的平等.但是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掌管着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因此很难真正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话出自哪个朝代?
敖雷散利: 我也认为是汉朝~~~~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罪与庶民同罪”是谚语还是俗语? -
敖雷散利: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肯定不是谚语,可以算是俗语吧!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素材 -
敖雷散利: 出 处1: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出 处2:《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

宁化县14748384591: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是谁提出的?
敖雷散利: 商鞅

宁化县14748384591: 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是皇上呢
敖雷散利: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出 处1: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出 处2:《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宁化县14748384591: “礼不下庶人”是教育我国哪个社会 -
敖雷散利: “礼不下庶人”是教育我国封建社会. 说的是庶人以下“遽于事而不备物”,既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礼所要求的物质条件,因而不可能按各级贵族的各种礼仪行事,这些礼也不是为他们设立的. 但这绝不意味着庶人可以不受...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