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出家人戒律有何不同?宗教

作者&投稿:燕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教和佛教有何不同,道士也有清规戒律吗~

仙不能超脱六道,而佛则可以不入轮回,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早期的道教戒律,是"想尔九戒":
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
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
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在"想尔九戒"的基础上,后又发展出“老君二十七戒”,由行无为柔弱衍生出勿喜、勿食含血之物、勿慕功名、勿杀等;由行无名清静诸善而衍生出勿贪高荣、勿求名誉、勿轻躁、勿恣身好衣美食等;由行无欲知止足推让而衍生出勿贫贱强求富贵、勿与人争曲直等。故二十七戒实为想尔九戒之世俗化与具体化。
之后,道教戒律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参照佛教戒条的形式又吸收儒家伦常思想而继续发展。如《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开首便言:“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乃以老子“道”中“调和”的特性为基础,结合儒家伦理纲常,而强调“天地合和”、“国家合和”与“室家合和”之必要性,主张以“不可不勤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弃利去欲、无为不争等为达“和”奉“道”之行径,由此而开展出“不得淫浂不止”、“不得情性暴怒”、“不得佞毒含害”、“不得秽身荒浊饮酒迷乱”、“不得贪利财货”
等同具老、儒思想特色的五戒条。于是,传教者强调透过对有形教戒的持守,人们便能体悟到玄虚之道的内涵与实质。老子思想,在蕴含儒家伦理观念的戒条中,得到进一步新的开展。
  以天师道而言,在张鲁降曹北迁及其逝世后,旧有之组织系统和科律制度便无法持续,于是导致整个魏晋时期天师道组织混乱,教戒松弛的严重现象。
除了老君说一百八十戒是应当时为清整纲纪之需而制,北魏时寇谦之亦对旧有弊端百出之教团组织予以改革,于是藉太上老君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43)二十卷为由,增加对于道官祭酒行为之约束教戒,如禁止道官祭酒乱民取财、废房中黄赤之法、改革道官祭酒父死子继之陈规旧制等教戒。又如全真道在立教之初,为规范教门而有《立教十五论》,一方面则依道教传统戒律行持,随着教团组织的扩大,宫观日渐的扩大,为因应道士集体生活的需要,故而陆续编订清规,后终有《全真清规》的问世。以及明张宇初与清王常月为整顿教门而立之《道门十规》与公开传授三堂大戒之制,皆是在不同时代背景的社会环境中,因应各教派之需要而产生。于是,道戒随着教派的兴衰,适时而发挥其稳定教团发展之功能,或在立教之初,或在衰颓之际,或对个人修持,或对教团组织,皆有其不可忽视之作用,在道教发展历史中亦为重要之一篇。
各教派戒律不同
如天师道之《太上老君戒经》与《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所列五戒不同;灵宝派之《洞玄思微定志经》与《洞玄智能经》中所列十戒不同。一般认为想尔九戒,三行九条为道俗同尊,之后随着道教发展,教派纷立,戒律也就丰富起来,所立教戒不同,且依身份不同更立有不同戒品。于是戒品丰富.
如张万福《传授三洞经诫法箓略说》中的整理便有十六种之多。各教派中,如天师道男生女生弟子受十戒方为正一弟子、正一道士受三皈戒和正一戒、正一法师受二十七戒、三十六戒、一百八十戒;上清派上清道士受三皈戒、洞真法师受洞真观身三百大戒;灵宝派初盟弟子受闭塞六情戒、中盟受智能上品大戒、大盟受三元百八十戒。
至宋明后教派衰微,戒律便不再有此丰富之分类,化简如全真道的三堂大戒。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广义上尚指最初的尸罗、出家众的学处、波罗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团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毗奈耶(梵文:vinaya)是佛教术语,为三无漏学之一。有关戒律规定与解释的佛教经典的汇总,称为律藏(巴利语:vinaya-piṭaka),与“经”和“论”合称“三藏”。专门学习戒律的佛教僧侣称为律师,以戒律研习为主的宗派,称为律宗。
  佛教典集《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梵网经》等详细的阐述了中佛教戒。但因年代历史语言等问题,对佛教戒律认识,佛研究等和佛教徒有者各不相同。
  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须要坚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
  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沿袭佛教戒律,并汲取儒家名教纲常观念而制定"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十戒中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谤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老君想尔戒》为早期天师道戒,《说十戒》和《思微定志经十戒》为上清、灵宝派之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新天师道之戒律。
  现存道教戒律主要收入《正统道藏》三洞之戒律类。《云笈七签》和《道藏辑要》亦有收录。较著者有《太上经律》、《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太上老君经律》、《天仙大戒》、《初真戒》、《中极戒》等。
  参考链接: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ZLiSK8suYJwZO5qT7fWwC2f0u9lLUjL0wXgP-6Y2cQu3KTimil4Vg1nxX1qjtxlT58T0BFPr5KkIhKrfwNo-K
  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tx5W7TTsKRxIcYD9xXYG4f6KkBYFuO4zJ6z6Cm8URrObZUmYD8zL_zLl4GdJOlElM9TZLTKX4fXrkYZ_3QjBa

佛法的修行目标和法门 ,主要分为五乘教法,概要如下:
1、人、天善法(主修 五戒十善),通道教、基督教、儒教等弘扬人天善法的宗教 ;
2、小乘(二乘)解脱道:目标是断无明和烦恼(仅仅是断见惑、思惑的现行;不涉及无始无明和尘沙惑),实证五蕴假我空相、能取所取空,实证人无我,破我执等,主要为自己个人离苦、解脱三界。
(极果是:阿罗汉、辟支佛。
但这样的修得的离苦,其实只是灰身泯智,只是无苦、却没有乐,也不能利乐众生。举个不恰当的譬喻,就像是永远永远永远的昏迷了,不再苏醒过来;昏迷的状态没有知觉,当然无苦,却也没有乐,也不能利乐众生。(凡夫死后必定会产生中阴身去投生,重新产生意识觉知。但定性二乘极果 入无余涅槃可以不再有这个现象,死后就消失在三界,不再出生中阴身,也不再现起意识觉知,也就永远离苦;所以他们还是圣者!)
举个例子,来譬喻二乘的修行:餐桌上有一杯很脏很脏的水,怕它污染餐桌,就把” 杯子+里面的污水 “全部放进垃圾袋中,打包、扎起来、扔掉,这样就不会有污染了。(大乘的修行,对比见后文))

3、大乘佛菩萨道:目标是为了利乐众生,而上求佛道,破除无明和断烦恼(不仅仅是断见惑、思惑的现行,也在后来的修道中次第断除其随眠的种子);实证五蕴假我空相、破我执等,却留惑润生、不入无余涅槃;并进一步实证实相心第八识心体、破除无始无明,并依此而次第进一步断除尘沙惑所知障上烦恼,转舍第八识阿赖耶识名为异熟识、无垢识,实证大般涅槃、一切种智,成就四智圆明、法报化三身,常乐我净,并恒以实证的光明智慧来利乐众生,乃至成佛后亦利乐众生无有穷尽,所以灯灯辗转相传,而利乐无量无数众生。
(极果是:佛世尊。
但这样的修得的是解脱色,常乐我净,能恒利乐无量无数众生。
对应前面的例子,来譬喻大乘的修行:餐桌上有一杯很脏很脏的水(本来可能会污染餐桌),但我们不是就简单地把它包扎起来扔掉;而是通过种种方法,把这杯水里面的粗重污染杂质先沉淀、去除(实证二乘解脱道的五蕴空相”人无我“),然后再把去除粗重杂质后的脏水,继续不断不断过滤,最后再把脏水,还原为一杯清澈透明的纯净水(佛地无垢识),这样也就不会污染餐桌了。非但没有污染,还可以用来清洗餐桌了!。(虽然结果同样是没有污染,但这两者结果内涵的差距和耗费的辛劳过程,却岂止是天地悬隔?!这就是为什么二乘解脱证初果后,只需要1生(最多7次人天往返)就能成就,而大乘佛菩提道却要3大无量阿僧祇劫成就;果不同,道亦不尽相同,所以《法华经》云,二乘解脱极果只是化城。))

依据上述修行目标不同,以及出家在家、男女相等事相上的差别,故,戒律分多种情况设施 :

1、出家人: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 (为 正受比丘(比丘尼)戒 做准备);
比丘(比丘尼)戒,(一般情况下,在家人不可看,以免不小心误谤三宝而 沦堕。
持戒的目标是保持僧团和合清净,也帮助修道人趋向证声闻极果阿罗汉、
出离三界,或者为进一步持菩萨戒、迈向成佛作前方便);
菩萨戒 (必须依菩萨戒,方能成佛;仅仅持比丘戒只能证声闻极果阿罗汉,
不能成佛)。
2、在家人:五戒(持戒不犯可保持人身,摄属于人天善法) ,
八关斋戒 (为种植将来出家因缘);
菩萨戒 。(必须依菩萨戒,方能成佛)。

持戒是佛陀对我们最基本和最终的的教诲,所以佛陀遗教:“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戒是生死大海中的气囊和船筏,是对我们最大的保护。持戒可以自利利他,乃持菩萨戒可至成佛;而且因为佛陀的加被,有无量的功德,而且是可以利益未来世和无量世的。(详见《优婆塞戒经》等)。摄属七法财(七圣财)之一。

以上仅是末学个人浅见,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您参考;若有更符合经教、更如理的答案,请以其为准。

道教的末学就不熟悉了 。

佛教出家僧尼的戒律,多达几百条。

佛教在家居士的戒律,最基本的,是三皈依戒,然后是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酗酒,更上一层的,还有八关斋戒、居士菩萨戒等。

道教不太清楚,似乎不如佛教严格。

都是向善,戒除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得清净身!


道教需要禁女色吗?男朋友入了正一派 他师傅和同门师兄都不让我俩在...
你的男朋友入了正一派,他的师傅和同门师兄可能认为你们之间的交往违反了这些戒律。在道教中,出家弟子受戒后,需严格遵守戒律,以示对道教教义的虔诚。因此,他们不让你和你男朋友在一起,可能是出于对道教戒律的尊重和遵守。然而,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在道教中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这些戒律。道教的修行和戒律...

清规戒律的意思解释
含义 清规戒律,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僧侣、道士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戒律,包括修行、日常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是为了规范僧侣、道士的言行举止,达到修行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清规戒律引申为泛指各种行为规范、规矩、纪律等,通常是指一些限制、束缚人的规定或者惯例。来源 清规...

成为道教居士的条件?居士要做什么?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因此,居士主要的责任是认真学习,主动维护本教利益,虔诚信仰道教教义,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居士的戒律与礼仪:在家居士有五戒、八戒、十善戒、菩萨戒。五...

佛教道教出家人戒律有何不同?宗教
现存道教戒律主要收入《正统道藏》三洞之戒律类。《云笈七签》和《道藏辑要》亦有收录。较著者有《太上经律》、《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太上老君经律》、《天仙大戒》、《初真戒》、《中极戒》等。参考链接: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ZLiSK8suYJwZO5qT7fWwC2f0u9lLUjL0w...

成为道教居士的条件?居士要做什么?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1. 必须是遵纪守法的合法公民。2. 必须虔诚信仰道教教义,尊敬历代祖师,并了解道教的基本知识。3. 必须认真学习,并主动维护道教的利益。4. 必须保证皈依后不触犯法律。5. 必须尊师重教,团结教内。居士的职责:居士是指在家中依照经典修行的道教信众。他们可能因为社会、家庭或个人原因不能出家,但...

你个人认为道教如何?道教有什么特别的戒律?
二是赏善惩恶。道教凭神仙宫府来治上下四方,人类的善恶也在明察的范围。行恶的人定受惩罚,甚至丧命;行善的人就可消灾而得福寿。三是斋戒。道教分设供斋,以达到积累功德和防止出现过失、恶疾的目的。斋分为节食斋和心斋,节食斋以和神保寿,心斋以澡雪精神。戒,指对道教徒分别有不同的戒律,并...

两教不同源,佛教戒律和道教戒律为何一模一样?
而基础的戒律往往是以让你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为出发点的,所以这两个宗教在基础的戒律才会是一样的,因为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在你正式出家之前,都是要考察你的德行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喜欢作恶,那么不论是佛门还是道门都是不会收你的。所以我们在讨论一个宗教的时候,不能脱离人的个体,只有...

成为道教居士的条件?居士要做什么?还有居士的戒律与礼仪.
经过道教界的同意,居士会正式选择师傅,并进行拜师仪式,授予道名,传承法派。他们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并受持五戒(全真教)或九戒(正一教)。普通人一旦确定信仰并完成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在当代,持有道教皈依证是成为居士的依据。居士的戒律与礼仪:在家居士需遵守五戒、八戒...

道教对邪淫不反对吗
特别是在邪淫方面,道教认为这是人的私欲之一,与追求道德升华和心灵清净的道教修行背道而驰。因此,道教全真派等教派都有明确的戒律禁止道士进行任何形式的淫欲行为,包括邪淫。综上所述,道教对邪淫的态度是否定的,其教义和戒律都强调了道士应保持身心清净,远离淫欲,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道士也有四大戒律吗?
道士的戒律严格说来要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只不过是人们对道教所认识的还不够多。不是很了解。道士所要遵守的不只是四大戒律。细分的话,有几千条。就是要把这几千条背下来,没有2、3年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市北区18445544023: 佛教道教出家人戒律有何不同?宗教… -
住娄亮菌: 佛教从分类来看分为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乘戒;别解脱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正学女)、优婆塞、优婆夷 菩萨戒: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 道教与佛教戒律的区别:从受戒的目的上是最大的区别,佛教是为解脱直至究竟自他成佛为受戒之目的;而道教则以自身的长命百岁为目的.

市北区18445544023: 道教和佛教的斋戒有什么区别? -
住娄亮菌: 皈依不同戒律也就不同,就像法律,也是戒,不信谁在马路上随便打人杀人试试,这就是戒,大白话就是规矩,家有家规,国家有国家的规矩,那么道教有道教的规矩,佛教有佛教的规矩,区别就在你站在哪里就要守好哪里的规矩《戒》

市北区18445544023: 做道士和做和尚的区别? -
住娄亮菌: 和尚是佛教的,于东晋时传入中国,后慢慢形成中土佛教.而道教是东汉是祖天师张道陵创立,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样有戒律,比如道门初级戒律九戒中有不许杀生.而道教全真是完全素食,续发续须,忌婚嫁.而正一的允许结婚,不用续发,除了特定的斋日和做道场前的斋戒外允许荤食.道教和佛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宗教,道士和尚信奉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神明

市北区18445544023: 什么是八关斋戒?与道教的辟谷有什么不同? -
住娄亮菌: 道教的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伟大的佛陀为了在家弟子众修行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人的戒律与斋法.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起源不同:辟谷是道教的,八关斋戒是佛教 用途不用:辟谷是养生方法,八卦斋戒是在家佛子修行 形式不同:辟谷主要是通过不吃五谷、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的养生;八关斋戒是通过严持戒律(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香花曼、不非食、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梵行等)的佛教修行,也吃五谷,但是过午不食 受众不同:辟谷是大众求养生的人和道教人事;八关斋戒是佛教徒的修行 结果不同:辟谷是求长寿,八关斋戒是发广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忏悔一切恶业,培植善根福报

市北区18445544023: 深度好文:道教和佛教的区别与相似 -
住娄亮菌: 1. 佛教与道教戒律相似.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佛教戒律称为“五戒与十善”,其核心内容是“一心向善,诸事莫恶”.2. 佛教讲究修成佛,跳出轮回,道家也讲究成仙,超出轮回.仙是佛,佛是仙...

市北区18445544023: 佛,道 ,基督三大宗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住娄亮菌: 相同:都用教规戒律限制人的行为,都提倡人行善不同: 来历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道教正式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的中国;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 信仰的...

市北区18445544023: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的戒律有什么主要区别?
住娄亮菌: 戒律 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根据 所有众生的缘分而 开示出的 不同程度 的戒律. 戒律 是法,是行 菩提 的基础.三大体系 都是 围绕 众生根性 而显现的 戒律. 实际上是 戒律 是警醒 自己 自利利他的 无形 底线.就是在不伤害其他众生的 基础上 ...

市北区18445544023: 答案:佛教戒律有哪些 -
住娄亮菌: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

市北区18445544023: 各宗教教义之异同 -
住娄亮菌: 世界五大宗教的共性:善恶有报,当扬善而避恶,修身养性,度已度人,圆满超脱,天人合一.各教经典哲理,名言谚语:基督教有人问耶稣天国里谁最大?耶稣说,你们当中谁是最小的,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有人问耶稣天国里最大的...

市北区18445544023: 沙弥跟居士有什么区别? -
住娄亮菌: 沙弥和居士的区别有: 1、沙弥已经受十戒,居士是奉行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沙弥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居士一般都是成年人. 3、沙弥是出家修行,居士为在家修行. 沙弥,俗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