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唐太宗论弓矢》的翻译

作者&投稿:政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文言文《唐太宗论弓矢》~

翻译: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

原文: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引申:
他以民为主,聪明,虚心受教,他不高高在上,关心民间疾苦,关心人民,善于治理国家,并且明智,能辨别是非,尽职尽责,善于自省,善于纳谏,非常开明,是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君主,举一反三。是一个在生活中能够学习道理并且实践的人。
唐太宗认为民是治国之本。他说:"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
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扩展资料
一、原文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二、人物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翻译;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达到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骑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注释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小时侯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熟悉的却东西也不能达到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骑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在中书省,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贞观君臣论治全文翻译是什么?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人物背景: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

文言文或谓太子
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恭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2.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上 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类文阅读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

城中矢尽文言文答案
2.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 上① 谓太子少师 ② 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

唐太宗教子文言文
6.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 上① 谓太子少师 ② 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

太宗自省文言文答案
5.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 上① 谓太子少师 ② 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

弓与矢文言文寓意
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3、陈述。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4、陈列。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形容词义:1、直;正直;端正。矢,直也。——《广雅》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3.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

八上文言文拓展阅读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

没有比这更糟糕文言文
3.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及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文言文及练习】 上① 谓太子少师 ② 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矢的翻译 -
栾骆景天: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矢翻译 -
栾骆景天: “向”:以前 译文:皇上对太子小时的老师萧瑀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虽然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达到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骑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矢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 -
栾骆景天:[答案] 小题1:喜爱、爱好 全、都 从前小题2:朕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小题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小题1: 分 析: ①"好"在文言文中是个多音多...

慈溪市17357265157: 文言文翻译唐太宗论弓从“上谓太子少师”开始到问以民间疾苦,政事
栾骆景天: ----原文截取如下: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

慈溪市17357265157: 文言文 唐太宗论弓矢 -
栾骆景天: 数:(shuò) 屡次. 示:给......看.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子(之)务/其能遍知呼道理(个人观点):应善于自省,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我把意思延伸了,将就着理解吧)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文言文) -
栾骆景天: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 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 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 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 未能尽,况天...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矢 阅读答案 -
栾骆景天: 唐太宗论弓矢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②,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

慈溪市17357265157: 文言文唐太宗论止盗字词翻译
栾骆景天: 原文: 上与群臣议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赋,选用廉吏,使民之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

慈溪市17357265157: 唐太宗论弓矢 翻译: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从文中看,唐太宗的英明主要表现在哪些 -
栾骆景天: 如果内心不正直,那么他的做法都是歪斜的,即使能力再大也没有用.证明太宗明白品德好大过才能高的道理.

慈溪市17357265157: 《弓与矢》译文 -
栾骆景天:[答案] 弓矢相济 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一个人说:“我的弓好,不需要用箭.”一个人说:“我的箭好,不需要用弓.”后羿(古代善射者)听了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