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的演变

作者&投稿:仇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国字的起源和演变是:

“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

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甲骨文中的“国”(国)字由“戈+口”组成,其含义是“军队、人口”。可以理解为:由人口组成军队,由军队来保卫人口,这就是国家。在金文、隶书、楷书中,“国”字多了一个四周的“囗”,表示国家有边境四周;隶书、楷书中的“国”字还多了“一”,表示“土地”。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

相关组词

1、天府之国

释义:原指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古代指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后特指成都平原。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2、列国

释义:(名)某一时期并存的各国:东周列国。




“国”字怎样写才是对的
繁体的写法是“国”,简体写法是“国”。繁体“国”字历史悠久,而且在先秦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商周时期,“国”里面四四方方的“口”表示土地,旁边的“戈”表示武器。后来“口”下加了“一”横表示人,几经变化组合成为“或”。“或”曾经就是“国”字。再后来“或”外面加上一个“囗”...

“国”字的演变过程及讲解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从“国”的古文字形体()来看,可以知道“国”早期的含义是人民拿着武器...
从上列甲骨文形体来看,左边是个“口”,表示一片土地“国土”,右边是一个“戈”,意思使用“戈”这个武器来保卫这片土地。这个字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或者”的“或”字。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或”字和“国”字时分不开的,它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右边基本没变,仍是个“戈”字,而...

国字的笔画笔顺
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清博大数据推荐的国内字为"国、爱、治、纪、会"。"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左图A、右图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较早的"国"。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戈"。

甲骨文的国字怎么写
甲骨文的国字基本上是:一个‘日’没有上面的一横,旁边一个竖过来的‘艹’。类似于‘或’但比或字少很多画。最早殷商时期的国字是没有‘口’字框的,直至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的演变成有‘口’框的‘国’字,那是一个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从战国时期到近现代的民国时期一直没有太多的变...

为什么日本要把汉字“国”也简化为“国”?如何看待简体字?
大家就明白该用简体字还是繁体字,繁体字也是历经几次改革而成,初用象形绘图文字,结构随意性强,表达不精准,而后铭文,而后周朝末各国行成了基于铭文演化出来不同文字,秦统一后用小篆,美感十足书写复杂。而后行楷草陆续登场。翻看文字进化史,文字的演变一直没有中断,历史现在使用很多简体字也是古已有...

日本为什么也会把汉子“国”,简化为“国”?
后来经过探讨决定将口和玉组合在一起来取代繁体的国字。后来中国将汉字进行由繁变简的时候也借鉴了日本的这个方案,由口和玉来组合简化体的国字。经过历史的变迁,汉字不断的演变最后形成了繁体字的状态。当时日本借鉴了中国的汉字作为日本的官方文字,随着日本文字的修改所以将繁体的国字改为简体的国字。虽...

“中国”二字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写法是什么样子的呢?
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

“国”这个字在古汉语中发音是“guo”还是“gui”?
。结论:综上所述,「国」字在古汉语中的发音并非单一的「guo」或「gui」,而是随着历史变迁和方言差异有所演变。在普通话中,「国」字通常读作「guo」,这是北京话受南方官话影响的结果。然而,方言中的发音差异和历史变迁使得「国」字的发音呈现出多元性,为汉语的语音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简体字“国”首先由中国简化还是日本简化?
中国的文字和日本的文字在某些字的写法上是一致的,其实是互相借鉴的结果。那么回到今天的问题上来,简体字“国”首先由中国简化还是日本简化?其实简体的的“国”,是由日本简化的,后来是中国借鉴的。最开始中国是将“国”简化为“口+王”,即口里面加一个王字。根据历史报道,“国”这个字的简化曾经...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国"字的演变历史 -
李姬誉捷: “国”字的演变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国”字的出现,大约在周灭商之后,因为甲骨文中找不到“国”字.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汉字的"国"字发展 -
李姬誉捷:[答案]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国字的起源和演变 -
李姬誉捷: 国(拼音:guó),始见于商代.“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的“戈”.“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国这个字的来历和演变 -
李姬誉捷: “国”字的来历和演变答案如下:国有繁体字“国”,一个口和一个或.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西周时期,(或许更早,我没记清楚) 天...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国”字最初为什么写成“国”? -
李姬誉捷: “国”字的象形含意就是指四周围有城墙的人群聚居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方诸侯纷纷用石砖砌墙,以防止别国的侵犯,因此“国”字就是方城的代表,这个字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原,因此“国”字也就演变成辖下各个方城的集合.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谁有某个汉字的来源故事啊? -
李姬誉捷: 商金文上的“国”字写作“口戈”,左边的“口”四四方方表示土地,右边的“戈”是 武器,也就是说,“国”字的意思是用武器保卫下的土地.甲骨文的写法颠倒过来,成 “戈口”.到了周金文,在“口”下面加了一横,成为“或”字了....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简体的“国”字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 -
李姬誉捷: 可以说不是. 从甲骨文形体来看,左边是个"口",表示一片土地"国土",右边是一个"戈",意思使用"戈"这个武器来保卫这片土地.这个字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或者"的"或"字.可以看出在甲骨文中"或"字和"国"字时分不开的,它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形体,右边基本没变,仍是个"戈"字,而左边表示"国土"的"口"外边加了"国界",仍是以"戈"卫"国"的意思.到了周代,"或"字已被借用为无定代词,于是在"或"的基础上又加了意符"口",成为"国"字.小篆的"国"字就变成了外形(口)内声(或)的形声字"国"字了.繁体的"国"字形体是从小篆形体演变过来的,后来简化字写作"国",中间的"玉",只是个符号,既不表示音,也不表示义.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某一个字的来历 -
李姬誉捷: 家字的来历: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养猪非常普遍.明朝时伟大的医药家李时珍说:“猪为天下畜.”除...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我与某个汉字的故事 -
李姬誉捷: 今天,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汉字的字谜.“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不一会儿,老师满面春风地来了. “今节课,我们来组织有关汉字的活动,谁准备了字谜?”老师和蔼地说. “我!”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

伍家岗区13648098574: 某一个字的来历.急急急急!!!!!!!!!! -
李姬誉捷: 蟹: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此是传说,并无出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