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的用法

作者&投稿:闭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中之字的用法

  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2、的。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4、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0、向。例:然后驱而之善。

  文言文中之字与而字中而字的用法

  (一)“而”字用作连词的用法: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而”字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而”字表示递进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而”字表示承接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而”字表示转折关系的用法: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而”字表示假设关系的用法: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而”字表示因果关系的用法: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而”字表示目的关系的用法: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而”字通“尔”的用法: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而”字通“如”的用法: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译为“才”,“方才”,表示时间的副词。

  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之意。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一般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后来”。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
文言文之用法: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文言文:之,其,以,焉,而,于,为的多种解释(要有例子)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

而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2.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包括:- 代词,通“尔”,表示第二人称。- 连词,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假设等关系。- 助词,相当于“之”、“的”或表示语气。- 副词,表示时间、范围等。- 通“如”,表示好像、如同。3.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还包括:- 表示并...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之字在文言文中作为动词的用法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

有关文言古文的而字和之字
第一个而是并列关系,第二个而是转折关系 不同。第一个以相当于“把”,是状语后置,第二个以是凭借的意思

文言文虚词(而,夫,盖.乎.其.是.所.为.焉.耶.也.以.矣.与.哉.则.者...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而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2.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xixun000 “而”字的用法一、用作连词。(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

之字的文言文解释
1. 文言文之字解释 给你用一段话来说明一下吧 水陆草木之(的)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主谓之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语助,表限制、可译为的。下同)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字在文言文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到、去、的意思,词性不同意思不同。 "之"字在文言文中用法: 1、“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文言文而字的用法
古文中“而”字的用法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

江西省13719003387: 文言文中之字和而字的4个用法分别找5个列子. -
宁贸清热: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江西省13719003387: “之”和“而”的用法和意义 -
宁贸清热: 在古汉语中,“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之乎者也”“之”字当头,正确理解“之”字用法,对掌握古汉语有重要意义. 在文言文中,“之”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作助词.在文言文中,“之”最常用做助词.作助词时,主要有...

江西省13719003387: 文言文中、“之” “而” 的用法?? -
宁贸清热: .“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2.“之”用作...

江西省13719003387: 古代文言文的“而”字用法 -
宁贸清热: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词形变化和用法很多,我整理了一下,给楼主做参考吧.做名词用“而”是象形字.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本义:颊毛...

江西省13719003387: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 -
宁贸清热: 1、相当于“之”.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 2、表语气.略近于“兮”. 《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3、...

江西省13719003387: 在古文中“而”和“之”的用法 -
宁贸清热: 而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39.html?wtp=tt 之 http://baike.baidu.com/view/42455.htm(请进上面地址详细查阅)

江西省13719003387: 请教语文高手初中文言文“而”“之”字用法 -
宁贸清热: 而:顺接,可用“接着”,或在俩动词之间有动作先后关系的. 转接,即表示转折关系,可用“但是”来替代. 修饰,用于名词后可用“的”代替.之:1 作代词 代“他”“他们”或“这” 2 作助词 意思是:的,得 或不翻译

江西省13719003387: “而”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指出下面句中“而”的用法(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执策而... -
宁贸清热:[答案] 1.表转折 2.连接前后两部分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3.表修饰 4.表转折

江西省13719003387: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宁贸清热: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江西省13719003387: 文言文论语中而字的用法 -
宁贸清热: 1,连词:表示顺承,相当於「就」、「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连词:表示转折,相当於「却」、「但是」.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於「如果」.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例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5,助词:表示语气,相当於「啊」或「吧」. 例如:唐棣之华,偏其反而.6,助词:相当於「之」. 例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自己对着电子检索系统一个一个找出来的,绝非抄袭,若有缺漏错讹,望方家补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