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科举做不了官,怎么办?从「 ”师爷”开始,照样走上人生巅峰

作者&投稿:茶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李夫子在小时候最喜欢看一些古装电视剧,比如《少年包青天》、《九岁县太爷》《10岁大钦差》之类的电视剧。李夫子就发现,在这些电视剧里面的县令身边都会有一位师爷,来帮他们出谋划策。比如说,包青天里面的公孙策,就是开封府的一名师爷,医术高超,心思缜密,人送外号「 ”再世诸葛”!是包拯的得力助手,当然了公孙策可能只是小说里虚构的人物,但是师爷这个群体,在历史上可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虽然不是朝廷官员,没有正式编制,但是在中国的官场文化里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上至总督巡抚,下至知州知县,都要聘请若干师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那么这些师爷们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师爷这种职业呢?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师爷的故事。 师爷公孙策 师爷的渊源和演变 其实师爷这个称呼是在清朝时在民间才最终流行和固定下来的,在以前可没有这个词,以前那叫「 ”幕僚”,在春秋战国时期又称呼为「 ”门客”!春秋战国时代,诸国横行,百家争鸣,门客之风也盛行起来,很多达官显贵都以豢养门客为荣,比如著名的战国四君子: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等家里都养着大批的门客,而秦国的吕不韦更是号称「 ”三千门客”,而这些门客不乏一些骗吃骗喝的人存在,但绝大多数都是有本事的人,就是各有特长,这些门客可以帮助主人解决一些困难和办一些事情,而主人则供吃供喝,还提供报酬,在某些方面来说,门客与主人实际上就是一种「 ”雇佣关系”! 战国的门客 人有三六九等,那门客自然也分等级,最低等级的就是没啥大本事的普通人,也就混个温饱,平时帮主人跑跑腿之类的;而最高等级的门客则食有鱼,出有车,成为主人依靠和信赖的心腹谋士或保镖侍卫,能够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李臖平教授在所著的《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中提到「 ”门客”这一概念,说「 ”门客”的人生目标是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之功业,他们的路径是通过依附某个主子,将自身「 ”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 历史大致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战乱年间,一个是统一盛世;而战乱年间,很多寒门子弟没有资源、没有名望、没有人脉,那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纷纷投入自己看好的主人麾下,或为官吏、或为谋臣、或为武将,辅助自己的主人争霸天下,以此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那万一成功统一天下,这些门客就可以华丽转变为新的贵族了,比如三国时期就是如此,不过从春秋到三国的数百年间,门客的名称变成了「 ”幕僚”,如果说门客更像是雇佣关系,那么幕僚就是具有一定合法身份、纳入官场等级的辅助人员了,比如中参谋、书记、顾问之类。《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记载:「 ” 楚王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 演变成幕僚 那师爷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师爷就来源于「 ”周官幕人”!《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记载:「 ”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凡朝觐、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帟、绶。”就是说古代的将帅出征,居无定所,在野外安营扎寨的时候,就有「 ”幕人”张幕设立案台,以幕为府,故称幕府。而辅助人员,如参谋、文书等统称为「 ”幕僚”!那师爷就是后世幕僚的转化,名词出自于明清时期,明朝是师爷的萌芽阶段,但还未成体系,到了清朝就是师爷的鼎盛时期,清代的师爷非常活跃,可以说是清朝官场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主人的亲信、智囊、私人助理,主人信赖他们、依靠他们。他们本身虽然不是官,不入官场品级,但是所办的都是重要的官府公事。所以实际上手中掌握着一部分的权力,虽然说是辅佐主人治理百姓,但很多时候都能够代替主人治理地方了! 变成师爷 两个师爷典型映射出清朝的师爷文化 那么在清朝官员为什么要聘请师爷呢?其实原因有三,第一自然是看重师爷们在某一方面的才能,比如有关案件审理的刑民师爷,有管赋税和会计的钱粮师爷,还有负责文件起草的书记师爷等等。第二个原因跟官员经常被派去异地做官有关系,比如一个原籍河北的官员被派到安徽去做官,因为他在当地没有熟人又势单力薄,所以有时他就会请同乡的读书人一起同去,当他的师爷,以便扶植自己的势力,那第三个原因就是官员到新的地方上任需要尽快了解当地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这时候也会找一些当地人做师爷! 古代聘请师爷 其实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当过师爷,比如这一位从师爷干起,最后一步步登上高位,成为国之重臣之人,他就是晚清名臣「 ”左宗棠”。左宗棠是清朝湘军的著名将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不过他早年科举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他当年是个落榜生,三次都没有考上进士,这如果放一般人身上可能也就认命了,回到家乡当个私塾先生之类的教教书得了,可是左宗棠不一样,虽考场失意但却毫不气馁,更加潜心钻研经世之学和兵法,苦心人天不负,他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越来越多名流的赏识,所以后来有人把他推荐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做师爷。 当时正好是19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在左宗棠的运筹下,长沙城得以保住,左宗棠也是从这开始了一生的传奇!后来他又先后给两江总督、湖南巡抚当师爷,因为业绩出色,朝廷不少高官显贵都听过他的名号,最后终于因为接济曾国藩军饷有功,被举荐为兵部郎中,并一路组建楚军,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收复新疆,成为晚清有名的大臣,名满天下。 左宗棠 如果说左宗棠是幸运的,能从一名师爷一路做到位极人臣,那另外一位师爷命运可就截然不同了,他也做过多年的师爷,他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蒲松龄19岁就去参加公务员海选,在县、府、道都获得了第一名,名震一时,但可惜的是再往上考就一直考不上去,最后因为生活所迫,蒲松龄就去当教书先生,做了多年之后,他的同乡孙慧在宝应县当知县,蒲松龄就给他当了很多年的师爷,虽然仕途不顺,但是贫穷并没有限制他的想象力,蒲松龄就把他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聊斋志异》的创作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花妖狐媚形象和曲折离奇的故事,留下了一部奇异的民间神鬼传说。 蒲松龄 师爷的演变也分地域 说到师爷这个群体,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师爷的岗位都被绍兴人给垄断了,清代官场有谚语叫「 ”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有很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这绍兴师爷里的绍兴指的是清代的绍兴府,从东晋开始,这里一直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读书人特别多,不过官场选拔比例毕竟很低,能当上官的还是少数。所以不少读书人选择退而求其次,给官员们当顾问和秘书,既与读书相近,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绍兴这地方还有个特点,就是地少人多,生活艰辛,文人走文路在当时算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再加上绍兴人本身就处事精明、善于言辞,是智囊人物的理想人选,所以很容易得到老板的欢心和信任,这些原因就使得绍兴这个地方出了非常多的师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叫「 ”汪辉祖”,以善于断疑案而著称,足迹遍布江浙两省18个州县衙门,是名闻全国的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 李夫子说师爷 师爷可以说是清朝官场的补充,在官职有限,而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的情况下,师爷群体就对各级官员做了有力的补充,能够很好的帮助各级官员处理好政事,又不至于导致整个官场的臃肿,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只不过随着清朝后期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传统的师爷文化逐渐被淘汰没落,但历史的惯性很强大,虽然师爷被淘汰了,但干师爷这份工作的人始终存在,只不过从体制外变到了体制内而已,即便是现如今的今天,也有很多的非编制内的合同工做着古代师爷的工作!




清代做官不算科举的话还有哪些渠道?
下面给你答案。一般来说,科举官员可以维持朝廷文官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是官员的主体。然而,过去的朝代不仅有科举选拔官员,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成为官员。首先除了科举考试之外,成为一名官员的第一种方式是“捐纳”,也就是相当于买一个官位。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种鼓励人们“服务”的做法,即国家...

在清朝时期,除了科举外,还有什么途径能够当上官员?
除了进士、制举、九经这三种宋代科举出身中的高端人才(不过宋代制举和九经出身者的人数很少很少),即所谓“有出身者”之外,宋代偶尔也有出现过恩荫出身的高官,不经科考的话你可以进国子监,国子监学习完成后会有当官的资格。但是一般很难当上官,即使做上了也是小官。我国古代的“捐纳”制度,不是...

如果古代不参加科举,还有别的方式能做官吗?
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死事者与正官同。郡、县公子,视从五品孙。县男以上子,降一等。勋官二品子,又降一等。二王后孙,视正三品。当然了,由于唐人在入仕得到官员核心身份之一的散官(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行政级别”)后,一般并不能直接...

如果古代的读书人不参加科举考试,会有哪些人生选择?
五、做医生。宋朝的范仲淹有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多都是希望济世救人的。而成为医生,就可以救死扶伤。中国医药类的书籍又种类繁多,读书人有一定的文化红底,看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事实上,有很多读书人,在考科举读书的时候,把医药类的一些书籍当做闲书来看。而放弃...

李白才华那么横溢,为什么做不了大官?
这一职位显然与李白的预期相差甚大。李白为什么不愿意老老实实靠科举,非要“干谒”显贵来谋求官职呢?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当时,这是一条终南捷径,只要有才华,有能力,自然能够很快打入帝国权力中心,在政治上有所表现,自然能够快速升迁。帝国又不是没有一年之内从一个九品芝麻官做宰相...

在明朝不通过科举能当官吗?
其实不是的 自习看下吧 明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现在你已经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还差...

古代寒门如何做官,真的只有科举一条路吗?
其实数量还不少,比如说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其实也是一位寒门状元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在他51岁那年终于考上了状元。宋朝这样的例子尤其多,比如宋代的吕蒙正张齐贤、王曾、苏洵、苏轼、苏辙等等很多名人都是寒门平民出身、靠科举做上大官的。就连那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是通过科举...

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大官,他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尽管他多次申辩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但这些溢美之词却成为对他不利的证据。因而其性格问题是李白永远做不成一个大官的重要原因。2、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要想考取功名的话必须要符合生徒或者乡贡的身份。但令人遗憾的是,李白的身份在唐朝时就说不清。李白的户籍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

壮志难酬的李白为啥不参加科举,他要是做官会是好官吗?
历史上许多文人都自视甚高,都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官,但事实上,文采好不一定能做官,这也就是许多人说“文人误国”的原因。当然,文采差也不一定不能做官,比如李卫。李白可以是一个红遍整个历史的诗仙,也可以是一个杀人于红尘中的盖世游侠,还可以是一个寻仙问道的道士,但唯独却做不到成为一...

唐朝读书人做官只能考科举吗
达官显贵们可以自行招募亲信或者士人,尤其喜欢招募一些有能力又有名望之人。在唐代,很多诗人都曾有过幕僚身份,比如,杜甫、李商隐,甚至李白也在晚年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府。他们在幕府中的主要职责就是“顾问”。通过做顾问而得到官员的赏识,进而推荐做官,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幕府算不上正式编制,地位...

沙河市15398568685: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什么意思 -
邲茜施普: 很多人都听说这句话: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但是了解这句话意思的人不多.从易经的角度看,它相当明确地指出了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力量决定的,反过来说,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钥匙. 叶曼先生,原...

沙河市15398568685: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如果中个举人能不能做官 -
邲茜施普: 秀才、贡生虽然也是功名,但是还不能做官,而举人既是功名也可以直接做官,只要等什么地方有缺了就可以补上去,但是等到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一般来说90%以上的举人有可能等一辈子都等不来一个官.当然如果家里有钱,或上面有关系,又正好遇上某地有缺,那也很快能补上去的.

沙河市15398568685: “不能成为举人,如何榜眼探花”?? -
邲茜施普: 在古代,考取举人后才能参加进京的考试,进京考试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做到最基本的事情,就不能有很大的成就.

沙河市15398568685: 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哪些?简要 -
邲茜施普:[答案] 浅谈曾国藩读书方法之速读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所以一个人... 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

沙河市15398568685: 如果读书读不出来,成绩太差,还有必要混下去吗? -
邲茜施普: 尽量努力学点,但如果实在吃力的话也没必要一直死读书,有人说这社会没钱没关系只有靠读书,的确考上学校可以路更容易走 ,但有些人不适合读书.倘若一直坚持那么与古代抨击的科举有何区别呢.所以都不出来的话就出来学门手艺,然后再慢慢说.行行出状元啊

沙河市15398568685: 仕途不济什么意思 -
邲茜施普: 当官运气不好,老是当不了官考不上科举,或者考科举当官的过程多坎坷

沙河市15398568685: 古代科举考试好考吗 -
邲茜施普: 看在什么朝代,唐宋时期分好多科,需要先找关系,再参加考试.比较自由开放.从明清要求八股,类似于现在的申论,很不好考,你可以搜搜古代考题,要答好,还是需要很高的水平.总体来说古代科举肯定比现在要难,因为录取人数也很少.不过中举就是可以做县长喽,很牛的.总的来说古代能考中举人,进士的都是人才,只是可能动手能力稍差,好比大学刚毕业的学生,闹了笑话,社会实践多了,都不差的.

沙河市15398568685: 范进考了34年终于考到了秀才 但朝廷第二年却废除科举制度 这时范进该何去何从..求答案 谢谢 -
邲茜施普: 考上秀才依然什么都不是,范进考上的是举人,考上举人就有当官的可能了,但是只是可能而已.如果有官缺了,一堆人排队上的,所以不管有没有废除科举,范进的举人身份其实都不大可能当官的.

沙河市15398568685: 清朝百姓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当官?县老爷怎么当?可以花钱买官做吗?
邲茜施普: 您好清朝,捐纳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人们捐的是红顶、黄顶、蓝顶等官帽,而没有“黑顶”.捐纳越来越泛滥,多的时候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此外,士民不仅可以“捐官”,...

沙河市15398568685: 清朝科举和当官的问题? -
邲茜施普: 在古代,普通人想要当官,而家里有没有什么爵位可以继承的话,就只能参加科举考试了,对以他们来说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做官,而且爵位是没有实权的,所以要想当官,还是只能走科举的路子了科举殿试及第者都可以称为进士,进士按照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