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

作者&投稿:丰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谈语言》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谈语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

  2、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

  3、 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指导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 领会本文所谈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

  难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学习方法 】

  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找一生简介作者

  3、 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积累词语。

   三、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 找出文章列举的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

  2、 学生分成甲乙两大组,分别讨论两级例句各自出现了什么毛病,尽可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甲左乙右)

  3、甲组同学研读第2至第5段,乙组同学研读第6段至第12段,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力先生针对书面语的使用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并板书在黑板上。

  4、 用凝练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的内容,选择最漂亮的一句板书在黑板上。

  五、 开展讲笑话,明语病的竞赛活动

  汉语言博大精深,我们却要热爱自己的语言,又要严肃地运用它,不要闹笑话。请你想想,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有没有闹过笑话?看过的、听过的也可以(即兴创作的也可以)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荐同学发言,其他同学指出毛病所在。比一比:谁的笑话讲得最好?谁是找毛病的能手。

   六、当堂训练:

  分析下面句子:

  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七、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章要注意用语要口语化、规范化。这个论点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来的。作者举了反面例子,如一些脱离口语弄巧成拙的例子,说明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又举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的例子,证明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才受读者的欢迎。作者通过讲脱离口语的危害性及举正反两面的例子,说明了文章评议口语化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提出文章评议要在口语化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化。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举了报刊中觉的两个语病,说明书面语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能以讹优传讹。作者还特别指出口语上升的书面语既要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或者立论驳论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怎样从文章中找到中心论点呢?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些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

  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用来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以上几种论证和批驳方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了解一些论证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在把握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是怎么把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要理解文章的结构。一般说来,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其他各种各样结构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派生的。例如,以“横式”为主的,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又如,“纵式”的变种“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接着承接开头不,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就是“合”。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把握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仔细体味这样的语言,作者的见解、主张就会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中。





八年级上册《谈语言》课文
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

谁能告诉我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
《生命之舟》 梁家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谭士珍 第三单元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谈语言》 王力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懒惰的智慧》 凯利 第四单元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范进中举》 吴敬梓 《选举风波> 秦文君 《山米与白鹤》 贝特西@贝尔斯 第五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

语文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目录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出处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谭士珍 选自《晚报文萃》1990年第5期 9.《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 10.《谈语言》 王力 选自《王力文集》11.《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选自《饮冰室全集》12.《懒惰的智慧》 凯利 选自《读者文摘》1985年第9期 13.《鲁...

列出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谈语言》 王力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懒惰的智慧》 凯利 第四单元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范进中举》 吴敬梓 《选举风波> 秦文君 《山米与白鹤》 贝特西@贝尔斯 第五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巴里@齐默尔曼等 《海洋是未来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复习提纲
《谈语言》王力《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懒惰的智慧》九上(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吴汉何尝杀妻》邓拓《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H、写景文[知识点储备]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相关...

根据色彩学,女人分8种。或者其他学说,给女人分类,分别是什么。_百度...
1、看(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七年级上册《春》朱自清)2、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老舍)3、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
(1)《纪念白求恩》选自 ,作者 。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 医生。(2)《谈语言》选自 ,作者 ,字 ,是我国著名 ,广西博白人。(3)《最苦与最乐》选自 ,作者 ,字 ,号 ,近代 、 。广东新会人。(4)《懒惰的智慧》选自 ,作者 , 国 。5、议论文常识。(1)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或 ,或 ,或 ,...

语文七年级上下册课后字词积累
10.《谈语言》(8个):费解 推敲 斟酌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以讹传讹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11.《最苦与最乐》(3个):失意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12.《懒惰的智慧》(7):摞 训诫 亲躬 捷径 裨益 小心翼翼 循规蹈矩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7个):赊 绽 掇 聒噪 腌臜 眼棱 绰号14.《范进中举》(6个)...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2)《谈语言》选自 ,作者 ,字 ,是我国著名 ,广西博白人。 (3)《最苦与最乐》选自 ,作者 ,字 ,号 ,近代 、。广东新会人。 (4)《懒惰的智慧》选自 ,作者 ,国。5、议论文常识。 (1)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或 ,或 ,或 ,这样的文章叫议论文。(2)议论文有三要素: 、、。 (3)论点是作者要表达...

求八年级上册语文读一读写一写3-4单元词语【人教版】
第8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学常识 籼(xiān)稻 黔(qián)阳 衣钵(bō) 鉴(jiàn)于 夜不能寐(mèi)第三单元 第9课 《纪念白求恩》派遣(qiǎn) 狭隘(aì) 热忱(chén) 殉(xùn)职 鄙(bǐ)视 冀(jì)第10课 《谈语言》时髦...

莱山区13987597306: 《谈语言》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所阐释的内容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丹榕蕲蛇:[答案] 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整体介绍要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 第二部分:文章要注意语言口语化. 第三部分:文章语言要注意规范化.

莱山区13987597306: 初二语文中课文的教学反思谈语言的教学反思 -
丹榕蕲蛇: 结合乔姆斯基《转黄生产语法》来谈,可以从学生习得机制和教学法两方面来说,各有哪些优缺点,另外结合一下课堂教学实例总结得失.

莱山区13987597306: 八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的课文 -
丹榕蕲蛇: 21课:桃花源记 陶渊明 展开全部 22课: 短文两篇 1.陋室铭 刘禹锡 2. 爱莲说 周敦颐 23课:核舟记 魏学洢 (只背二至四自然段) 24课:大道之行也 《礼记》 25课:杜甫诗三首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26课:三峡 郦道元 27课:短文两篇 1.答...

莱山区13987597306: 八年级上册16课《大自然的语言》的词语的拼音及意思 -
丹榕蕲蛇: 课后词语 萌发 : [动词]①种子或孢子发芽;雨后杂草萌发.②比喻事物发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③比喻事物的开端或使某事物产生开端的人. 次第依次 :按照顺序 或 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翩然 :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即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其中连天的意思是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空相接. 风雪载途 :是指遍地刮着大风,雪花纷纷.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 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周:复:又.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莱山区1398759730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
丹榕蕲蛇: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3.《核舟记》 魏学洢 4.大道之行也 《礼记》 5.杜甫诗三首 6.《三峡》 郦道元 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8.《观潮 》周密 9.《湖心亭看雪》张岱 10.诗四首

莱山区13987597306: 《三峡》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丹榕蕲蛇: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三峡》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三峡》八年级语...

莱山区139875973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请问哪位师兄师姐知道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有哪些是重点课文 -
丹榕蕲蛇:[答案] 我们老师总结的: 所有的古文古诗 新闻两则 芦花荡 阿长与《山海经》 背影 老王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莱山区13987597306: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哪篇课文适合上公开课呢? -
丹榕蕲蛇: 第三课 适合上公开课

莱山区1398759730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表达方式 -
丹榕蕲蛇: 表达方式有五种: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

莱山区13987597306: 语文八年级上册要求背诵课文的篇目有哪些? -
丹榕蕲蛇: 第二单元6 阿长与《山海经》7 背影8 台阶9 老王 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2 桥之美 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17 奇妙的克隆 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六单元26 三峡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 观潮29 湖心亭看雪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