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陶渊明的菊与酒

作者&投稿:犹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沈周霄

说起陶渊明的隐逸,不可避免地就要谈到菊与酒。陶渊明,虽然被推崇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归隐的人。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庄子则云:“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一直到秦汉时期的商山四皓把隐逸情怀推向了高峰,到了盛行庄玄之学的魏晋南北朝则渐渐形成了隐逸情结。而陶渊明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他一生五度出仕,二十九岁时起为州祭酒,再为桓玄军幕,三为刘裕镇军参军,四为刘敬宣建威参军,第五次则在叔父陶夔的推荐下做了彭泽县令。三番五次的出仕,可以看出他并非对出仕没有兴趣,更何况青年时的他也曾“壮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然而四十一岁时他突然辞去了彭泽令的官职,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他的诗歌平淡自然、真实质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风、鸟、松、菊、酒、南山等意象都有着不朽的特殊意义,而其中以菊花和酒最为出名,诗人通过对菊花与酒的意象的反复构建,来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理想和自然的思想追求。

陶渊明与菊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东晋的大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菊成癖的文学家。

菊花,是中国的本土花卉。《礼记•月令》就有“菊有黄华”的记录。《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从先秦至魏晋,人们都认为菊花是一种高洁的花草,吃了可以长寿。汉代应邵的《风俗通义》上记载,河南有个叫甘谷的地方,溪水的上游有很多菊花,山谷中的人家因为长期喝这种受到菊花滋养的溪水,而大多长寿,长者期颐(一百余岁),少者耄耋(八九十岁)。西晋葛洪《西京杂记》也记载汉朝宫中吃菊花酒的习俗:“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魏文帝曹丕为了表达对大臣钟繇赏识,还派专人给钟繇送去一束菊花。可见在东晋以前,人们就有赏菊、食菊的习惯。

至于爱菊颂菊成痴,则是从陶渊明开始的。他的《九日闲居》、《和郭主簿二首》其二、《饮酒》其五、其七、《归去来兮辞》等多首诗歌,都写到了菊花。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先生,采菊,食菊,赏菊,咏菊,颂菊,与菊为伴,他的写菊诗常常是物我合一。他在他的庭院中种植着菊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他甚至给他的小女儿也取名为爱菊。每有闲暇,就坐青松之下,饮酒赏菊,一有苦恼,就入菊圃,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忘却人间的焦虑。他虽不是把菊花用入诗歌的第一人,但却用他的风骨为菊花新增了一种清新隐逸之气、高风亮节之德。

陶渊明闲暇时间,时常在家自酿菊花酒,在秋天菊花开放之时,采下菊花的茎叶,和粮食一起拌匀,放入酒药,待到来年的重阳节开坛,酒味浓郁,花香四溢。在《饮酒》其七中他写道:“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有时,恰逢没有菊花陈酿,他也必将会把菊花花瓣撒入酒中,再加上些茱萸,自得其味。《宋书•隐逸传》中有这么一个关于陶渊明饮菊花酒的故事。说陶渊明还未到次年的九月九日,就提前启坛把未酿成功的菊花酒喝完了。等到重阳这天,坛中什么也没有,只好默默地坐在屋边遥想美酒,恰好此时好友王弘穿着白衣送酒来了,陶公忍无可忍,摘下菊花蘸着酒就大喝起来。

菊在古义中“从鞠,为穷尽之意”。古人称此花为菊花,是说一年之中的花事到此结束。陶渊明爱菊,更爱菊花的象征意义。明朝方孝孺说陶渊明“其意不在菊”,此言有理。“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抱残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象征着保持晚节的高士。联系他入刘宋后,把名字改为“潜”的用意,可见他对名节的重视。易经曰:“潜龙勿用”。潜,隐也。龙下隐地,潜德不彰,是以君子韬光待时,未成其行。故曰‘勿用’。”在那个弱肉强食、礼崩乐坏的时代,陶渊明的韬光养晦归隐田园不失为有节之士的一种上佳选择。自渊明之后,菊花就被更为广泛地赋予了人格化的含义,成为了天生傲骨的精神象征,它的耐寒、高洁、飘逸、幽香、坚贞、淡泊,有安贫乐道的君子之气,被人广为传颂。陶渊明在给郭主簿的诗中写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前两句,是对菊花外在美的颂扬,后两句则是对菊花内在美的揭示。秀美坚贞、不畏霜雪的菊花被他写得神形兼备。

时至今日,菊花、陶渊明、隐士,彼此密切相关,三者似乎成了同一名词。因为,他的人格如菊花般高洁坚贞,他的诗歌如菊花般冲淡自然。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从小生活在祖父的家中,祖父是当时的一位名士,“行不苟合”,而他也深受先祖遗风的影响,能够真正做到看淡名利。五度入仕无果,四十一岁的他,终于不用也不能再忍受督邮的欺凌了,他不用再为五斗米而折腰。因为他知道,欲有所为者之所以能屈能伸,是因为抱负的实现可以尽洗前耻,而他的猛志在无道的现实面前只能成为泡影,他的尊严再也没有新的荣光可以来增添或补偿,他毅然辞去了彭泽令,从此再也没有踏入官场。在《归园田居》中,他兴奋地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是自然之子,自然才是他最后的精神家园。虽然,他归隐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陶渊明的归隐之心却坚若磐石。李白的归隐终南是为了出仕,严子陵的归隐是为了扬名,而陶渊明的归隐却是那样的纯粹,真正做到了“贫贱不能移”。

史载,江州刺史檀道济新上任,去看望陶渊明。而此时陶渊明已经年过六十,长期营养不良,劳动过度,病倒在床。檀道济对陶渊明说:“听说贤德之人,在世道不好时就隐居,在世道圣明时,就出仕。当今皇帝英明,四海归心,朝廷再三请你做著作郎,你何必在此过苦日子呢!”陶渊明说:“古人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不过格守古人遗训罢了。”交谈良久,檀道济知道陶渊明隐意坚决,便吩咐随从把酒、腌肉送给陶渊明,但陶渊明却坚决不受。可见,他的高尚气节。就在这一年,陶渊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了,卒年六十三岁。

陶渊明一生,抱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出仕,但门阀森严、军阀互攻的动荡社会让他屡受挫折,他三次婚姻,前两次妻子都早早离世,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他的几个儿子也没啥出息,还常常犯傻,再加上他后半生生活贫困,可以想见他这一生是非常不美满的。然而,人世间的种种困苦都没有动摇他的志趣,相反,读他的诗文,我们看到他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真实,寄情田园,饮酒赏菊,真正做到了视名利为粪土,视困难为尘埃,淡泊诗意地栖居。

他在一个没有诗意的年代活出了诗意,为一种没有诗意的人生创造了诗意,一如霜秋的菊花,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陶渊明与酒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八位酒量惊人的人物:贺知章、崔宗之、苏晋、李适之、李琎、李白、张旭、焦遂。陶渊明不在其列。因为,陶渊明爱酒但从不以豪饮见长。确切地说,他不是位酒豪,也不是位酒仙,但他绝对是酒的知己。

南朝梁代昭明太子的《陶渊明集序》记载:“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篇篇有洒”虽则夸张,但以酒大量地写入诗,确以陶渊明为第一人。陶渊明单是命名为“饮酒”的诗就有二十首,与酒有关的诗更是达到六十余首,酒与其生活及文学的密切程度由此可见。陶渊明曾写过一篇自传性质的短文《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篇幅虽短,但却详细地罗列了他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在文中他说自己除了爱好读书、写作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在这篇文章中他说,先生不知道是何方人氏,因为家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世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是一个不喜欢荣华富贵且不贪慕权势的清闲之人,一生只钟情于酒。因为他的家境比较贫寒,所以不能经常去酒馆买酒喝。他的亲朋好友知道后,就总是邀请五柳先生到家中饮酒。饮后,他总是喝得烂醉如泥,晃晃悠悠地回到自己的家中。然后在家中读书写作,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这正是陶渊明真实生活的写照。文中他用“性嗜酒”三个字来写明对酒的钟爱。这一个“性”,既可理解为天性,也可理解为任性纵情。

有一个和酒有关的故事是,他叔父推荐他做彭泽县令。当时,做县令可以在任职期间分得三百亩公田,田里的收入归个人所有。陶渊明一到任,就命人把三百亩田都种上高粱,大家都愣住了,这么好的良田为何不种粮食而种高粱呢?原来,陶渊明想把种出的高粱都酿酒喝。这让他夫人不乐意了,和他争执起来,最后,陶渊明稍作了让步,分出了六分之一的田地种了稻子。再据《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律,但却置办了一张好琴,琴上没有一根弦,每当喝得有些微醺时,就抚弄这无弦之琴来寄意,而不管来的是官员还是农民,他都摆酒接待,如果先喝醉了,就对客人说,我快醉了,你先走吧。他率真如此,真性情也。

陶渊明的饮酒诗,大多是在他归隐之后所写的。在回归田园的最初几年,他过得还是比较惬意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是说不出的逍遥自在。然而好景不长。五十四岁后,陶渊明的家计日窘,甚至偶然要去“乞食”为生。因此,酒的来源就成了问题。他在《连雨独饮》中记叙:“故老赠余酒”;在《饮酒二十首》中感慨:“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而万般无奈时,只好用自己的头巾换酒。

陶渊明嗜酒,但有原则。晚年,有农人劝他出去做官来换取温饱的生活,这样就有酒喝了,但他坚决拒绝了,“吾驾不可回”。而他的好友颜延之从很远的地方前来看他,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不好推脱,就都收下了。等送走好友,他立马就把两万钱都放置在了他经常去的酒家里,方便以后随时可以去酒家喝酒。可见,陶渊明酒瘾不可谓不大,但却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会玩物丧志。

陶渊明爱酒,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就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所说,天性使然。第二,他也是借酒消愁,借酒避祸。在他的《饮酒》诗中写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可见,这酒不仅抚慰了他不得志的心灵,更是让他借此避免被当权者祸害。第三,他像许多魏晋名士一样,借酒来啸傲世间的不平,人生的荣枯,尘世的浮名。他的《饮酒》其七这样写道:“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第四,借饮酒他还可以超越此生的短暂和对生死的介怀,最终解开心灵中仕与隐、生与死的矛盾与恐惧。而从晚年的陶渊明来看,他对生死的态度,对出世与入世的态度,都做到了解怀,一切顺其自然。

他用大量的诗歌来写饮酒的经历。“忽与一觞酒,日夕欢自持”,只要喝到酒,他就会高兴一整天;“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一杯酒喝完了,他就接着倒第二杯;“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从白天一直喝酒喝到晚上,太阳没有了那就点着蜡烛秉烛而饮;“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喝酒忘了世间的一切,只留下了迷人的酒香,这其中掺杂着他人生的欢乐和痛苦;“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如果不能痛快地喝酒的话,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他在《饮酒》诗中,自称是“醉人”,在《读山海经》中,又发奇想,托三青鸟代为致辞西王母,向她讨酒喝:“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他一辈子泡在酒里还没有喝够,在即将离世前所做的《挽歌》中还怅恨不已地写道:“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的生活须臾离不开酒,他的许多诗歌都有着淡淡的酒味。东晋是个爱酒的年代,但陶渊明的爱酒和东晋的士族的爱酒的意义是不同的。士族高居庙堂,居华屋,骑宝马,酒对他们而言,就一种荒诞的释放与虚伪的掩饰,甚至是一种放荡一种腐朽。但陶渊明不一样,他的酒和田园很近,和自然很近,和人性很近。酒为他避开了尘世的喧嚣,消融了现实的污浊,为他开辟了一方安放精神家园的净土,使他平淡而不完满的生活飘逸着一份诗性。陶渊明所作的《饮酒》组诗写有序言,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烛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再词无余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由此可知陶渊明饮酒的重点并不在酒,对他来说酒是一种媒介,借助酒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人生的体悟才是关键。他的《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数句,所写无非是农村常见之景,但在他的笔下却充满着宁静融洽的生机,简单纯朴的快乐。而《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初见无奇,细品有味。怪不得,苏轼评价他的诗歌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是那样地契合,仿佛他就是景,景就是他。这样的赋予自然诗意的笔墨,不正像是微微醉意后所看到的美好世界吗?

古代文人爱酒的很多,有美男子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有诗圣杜甫“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有建安才子曹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有诗仙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但他们的酒都太浓郁了,不如陶渊明的酒,冲淡而有味,自然而真纯。

明人袁宏道在《瓶史•好事》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无独有偶,明朝遗老张岱更惊世骇俗,他在《陶庵梦忆》中写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陶渊明,爱菊爱得痴,爱酒爱得深,大概是因为他是个有深情、有真气的可爱之人吧。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东晋陶渊明《饮酒》全文翻译赏析)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赏析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自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

陶渊明《饮酒》全文?
《饮酒》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饮酒》的全文、译文、出处、创作背景、使用环境和作者简介:全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译文:我住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喧哗。

陶渊明写酒和菊花的诗句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

陶渊明《饮酒》翻译
古诗翻译为: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陶渊明的饮酒全诗赏析是什么?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解释
【意思】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出自】《饮酒(其五)》 【作者】魏晋·陶渊明 【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居住...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是什么时候写的
一、原文: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背景简介: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

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中 松菊 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松菊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是表现能够傲风霜的骨气和隐士品格的清香,暗指精神气节,自喻清高之意。出处:《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原文节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

散文‖陶渊明的菊与酒
他的诗歌平淡自然、真实质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风、鸟、松、菊、酒、南山等意象都有着不朽的特殊意义,而其中以菊花和酒最为出名,诗人通过对菊花与酒的意象的反复构建,来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理想和自然的思想追求。 陶渊明与菊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东晋的大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菊成癖的...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是陶渊明的诗吗?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秀屿区19149302044: 陶渊明诗歌中的“菊花”、“酒”与他的文化性格有什么关系以及在他生命中的意? -
宠堵培瑞: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和饮酒中多次提到了“菊花”、“酒”,变现了其平淡中又富于情趣,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秀屿区19149302044: 饮酒 陶渊明改编成散文600字 -
宠堵培瑞: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

秀屿区19149302044: 陶渊明咏酒和菊花的诗词 -
宠堵培瑞: 源远流长的中国诗酒文化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

秀屿区19149302044: 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饮食情怀 -
宠堵培瑞: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将菊花与酒结成一体,既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也满足他的精神升华.他的〈饮酒?七〉诗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 在精神层面上,他爱菊,是认为秋菊足以自况其高洁的人格. 陶渊明的生命,宛如一阵从他的桃花源里吹出的率直自在之风,丰美了中国人文思想的内涵;他的理念,像秋季里一盅温暖的菊花茶,呵开了人们被僵锢的本性,激发出生命的喜悦与尊严.这位「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九月菊花花神,果真一如菊花,千余年来,香传至今.

秀屿区19149302044: 赞美菊花的和酒诗句 -
宠堵培瑞: 赞美菊花的和酒诗句 陶渊明咏菊诗 (一) 秋菊有佳色,不同桃李枝.成蹊在其下,秾艳能几时? 惟爱此霜杰,单含贞秀姿,故人都壶至,赏趣聊赋诗. (二) 今生几丛菊,花色又新变.披甲老铸金,西风任酣战. 群芳争媚春,晚节孰为殿....

秀屿区19149302044: 陶渊明的诗中有哪些关于酒与菊的 -
宠堵培瑞: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秀屿区19149302044: 菊花和酒的诗句 -
宠堵培瑞: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

秀屿区19149302044: 饮酒一诗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
宠堵培瑞: 是的.菊花里不仅有陶渊明的隐世情怀,并且这一意象还被古代很多隐士采用,只不过以陶渊明最为鲜明.菊花秋天盛开,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无疑会令人想到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陶渊明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与污浊官吏同流合污.这种高风亮节在当时是得不到很多人认可的,所以诗人经常被误解,排挤,在这种孤军奋战的情况下,菊是诗人的自喻,是其品格的象征,也是诗人想逃离污浊官场的寓象.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南溯禾

秀屿区19149302044: 关于菊花的散文,最好是名家的,急用, -
宠堵培瑞:[答案] 种菊 霜降是一声季节的号角,那些散布在辽阔天地间的菊蕾,闻声而起,陡然举起千面万面的金黄旗帜,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和寂寥. 小院的菊花也被号角唤醒.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空中.于是晨昏之际,...

秀屿区19149302044: 陶渊明的菊花诗是什么 -
宠堵培瑞: 饮酒二十首_秋菊有佳色 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