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上《孝与中国文化》的感想。

作者&投稿:缪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急急,求有关传统文化,幸福,孝道的感想!~

摘要:“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关键词:孝 儒学 伦理道德 《孝经》

以孝事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社会孝悌观念出现了日下的势头,因此,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儒家孝道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孝”字简释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孝”字,古作 ,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康殷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 [1](P39)东汉许慎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清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2](P398)这些解释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意思完全一样,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因此,“孝”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间关系的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

二 阐发儒家孝道观的主要经典著作《孝经》

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孝经》“是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影响最大,引起的争议最多的著作”。 [3](P1)其巨大的影响不是在学术价值上,而是在社会价值上。以致其面世以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争相传习,备加尊崇,影响所及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

《孝经》成书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但“今文《孝经》经过刘向整理后,才确定了后来流行本的规模”。 [3](P11)东汉时,《孝经》就被列为儒家七经之一,当时流行的是孔安国传郑玄注。自那以后,《孝经》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到唐代,玄宗亲自为之作注,更是大力倡行。宋朝学者邢昺为之作疏。现今流行的《孝经》本子,就是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的本子。由于《孝经》将家庭与社会人伦道德紧密结合,加上统治者的积极宣扬,故《孝经》几乎成了封建时代家喻户晓的儒家经典。

对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因而也引起了一系列证伪的官司。笔者则认为《孝经》是孔子和曾子所作,我们且看两例有力的证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司马迁是位大史学家,治学严谨,考证确凿,加上离春秋战国时代较近,资料转抄讹误甚少,当不会有错。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也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汉书》言“为曾子陈孝道”,即《史记》载“故授之业”。从马、班两位史学大家的记载可以看出,《孝经》的最初作者实际上应为两人:一是孔子;一是曾子。孔子将孝道口述给曾子,曾子将其记录整理下来,间或插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就是所谓的孔子“述而不作”。他们两人的关系类似于当今某篇文章口述者和整理者的关系。故笔者认为《孝经》的最初作者应是孔子和曾子。当然,曾子的门人可能也参与了整理《孝经》的工作,于是也有他们的观点及其在书中对他们先生的尊称。

今本《孝经》仅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凡十八章。

对于《孝经》的内容,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皆传文”。 [4](卷八十二)

《孝经》一书,对于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之间的各个阶层的孝行都有明确规定。但其基本倾向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政治服务,那就是以孝劝忠,以孝治天下,从而达到《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得到历代帝王的极力推崇。

三 孝为德之本 历代儒学之士大力宣扬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P71)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孟子则说:“亲亲,仁也。” [5](P430)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5](P359)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6](P475)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5](P171)“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而他又认为 “孝”是“仁”的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5](P71)既然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那么,为了这种理念价值的推行,就必然有一些最具体最直接的行为要求。

儒学创始者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7]诚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P79)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P74)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故孔子赞扬他们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5](P44)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

孔子对于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体行为,典籍中还有如下一些记载: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P79)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5](P79)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P98)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孟子对孔子仁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孝是仁的实质。因此,“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5](P357)又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5](P385)。推已及人,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孟子孝道观的独到见解。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P253)

孔孟以后,宣扬孝道观的大儒不乏其人。北宋中期,理学领袖关中张载、洛阳二程都大力阐发孔孟儒学孝道观,从而使孝悌观念在民众中得以迅速传播,并打下深刻的烙印。

张载则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他提出了“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 [8](P180)

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9](卷十一)“为仁之本”与“仁之本”是有区别,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又说:“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9](卷二十三)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清朝名儒魏源也对孝道有所阐发,他说:“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10](P14)把侍奉双亲的“孝”和“敬”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魏源的新见解。

四 孝为政之本,统治者对孝道大力提倡

孝悌观念也是统治者为政的根本。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5](P82)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来解释自己用孝悌观念来影响社会政治,就是参政了。这一则对话就说明了儒学创史人孔子一开始就将宣扬孝悌观念的活动看成是政治行为。

《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指出了“孝”是伦理道德和政治行为的结合体。而“孝道”对封建政治的重要性在《孝经·三才章》里则体现得更为具体。《孝经·三才章》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以孝行为根本,故孝道既行,天下自然垂拱而治。《孝经·孝治章》载:“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只要推行孝悌,就会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有子也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P70)历代帝王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对于稳定其统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儒家孝道孝行推崇有加。汉代统治者为表示推崇孝道,自惠帝始,给多数皇帝谥号前都加一“孝”字,如“孝惠帝”、“孝文帝”等等。《汉书·艺文志》载:“汉文帝时《论语》、《孝经》皆置博士。”《孝经》受到重视。同时将行孝与否作为选吏的依据,行孝者可以被举为“孝廉”,由朝廷任命为官。更有甚者,以皇帝九五之尊,撰集注解《孝经》的也屡见不鲜,如晋元帝、梁武帝、唐玄宗等都曾为之作注。

封建统治者重视“孝道”的宣传,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其理论基础来自于《大学》里的“三纲八目”。

《大学》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为三纲。就是一要修明天赋善德,二要治国安民,三要达到以上两项所应当达到的目标。

《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向广大民众宣扬孝行,就是希望以此影响人们,以齐其家。而这两项措施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治国必先齐其家”[5](P12)指出了以孝齐家对治国的重要性。“孝者,所以事君也”,[5](P12)把人们行孝的对象直接指向为君主。《礼记·祭义》则说 “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现。

当然,统治者要推行孝道,还需以身作则,广敬博爱,规范天下。“所谓平天下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5](P14)正因为如此,历代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也做出了许多诸如上述一些宣扬孝道孝行的姿态。

除了用一些非强制性手段外,统治者还运用了强制性手段来推行孝道,那就是将儒家“孝”的伦理思想渗透到刑律中,制订了对“不孝”作出惩罚的法律条文。秦代便继承先秦“惩治不孝”的传统,专有惩罚不孝的规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就载: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惩治,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令终身毋得去迁所论之”。其后历朝都有对“不孝”作出惩治的法律条文,而且更加繁密严厉。

历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其终极目的是为了稳定其统治。但不可否认这一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五 儒家孝道观的民间影响

历代儒学之士在理论上的大力阐发,封建帝王在行动上的推崇,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广为流传。

《二十四孝》始成于元代,多数人认为是郭居敬撰辑。

《二十四孝》在民间的影响巨大,流传甚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它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稳定统治的需要,历代帝王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二是经过几代儒学之士的阐发,孝悌观念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原则在一般民众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宣扬这一观念的《二十四孝》自然容易被民众接受。

《二十四孝》所选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说,包括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孝子;从社会地位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从年龄上说,孝子中有幼童,有成年,还有老人;老莱子戏彩娱亲,汉文帝亲尝汤药等等典型事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二十四孝》为各式各样的人物树立了孝行榜样。

然而,《二十四孝》的流传具有双重性,它既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起了重大的良性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扭曲了人们心目中人道性的“孝”的观念,从而导致了“愚忠”“愚孝”现象的发生。

总之,孝悌观念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也是儒学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的宣传和统治者的提倡,自然有它合理的内核。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必然杂有不正确的成份,也即后人所说的“愚忠”和“愚孝”。正确地看待孝悌观念和推崇孝道孝行,就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的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

  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

  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

  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

  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

  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

  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感悟: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很难想象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对工作能有热情,对同事能有感情,对异性能有爱情,对弱者能有同情……不能回报父母恩情者,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有真正的深情。

  大街上,最繁华的地带,路两侧经常的有些展出,有的还是固定的橱窗,展览一些图片,大都是与时俱进的内容,有不少是当地领导同志的活动剪影、当地的需要宣传的活动内容、需要表彰的人物事迹,当然也少部了企业的宣传,在这里做“软广告”。这些橱窗都做的很漂亮,还安装了五彩灯光,晚上看起来尤其为城市增色。

  我们看习惯了这些橱窗,就把它看作是城市美化的一部分,路过的时候,也扫它一眼。赶上有重大事件的时候或者本单位也上了橱窗的时候,也去看一看。而大多的时候就是扫那么一眼就匆匆而过,基本不去看有什么内容或者有什么新闻——报纸和电视的新闻已经先它们更仔细的报道过当地所有的新闻了,它不过就是用图片表现的而已,没什么稀罕。

  可是,有一天,发现就在这作为装饰的橱窗前面,有了众多的观众在围观。难道还有什么独家新闻不成?就也去观看,却发现今天展出的是“旧闻”,一套“二十四孝图”的大幅画面,配备了说明文字。画面是黑白图画,可能是电脑放大的吧,画面有些虚,印刷也不够精美,却就招呼了“经多见广”的我们去围观——男女老少,各种身份各种层面的观众都有,且个个庄严肃穆的一脸严肃状,绝无人喧哗嬉闹,即时要交流,也是低声细语的,好像是到了图书馆展览馆,这与几步之外的热闹大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十四孝的故事,我们是早已知道了的。可是要谁能详细的述说下来可能就有难度了。因为时代在变迁,二十四孝的故事不会再在当代出现,经济条件也决定了那些故事不会重演。而观念的改变,特别是经过了一场文化浩劫以后,甚至还有不少的人认为那是文化糟粕,是封建残余,是落后的表现,是要为之“革命”的。

  然而,不知道这是谁的创意,把“老掉牙”的二十四孝图给张挂了出来,没有什么轰动,没有什么声势,就是在默默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好久过去了,没有人去把这老图片换掉,可能,还是要把它长期展出的意思,却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不少人已经是多次的去拜读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去瞻仰那实在难以说是精美的画面,从那些不平静的脸上,我读出的虔诚,是敬畏,是心潮的激动。

  这肯定不是当代的文化,却吸引了这么多的当代人,或许,这正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在复苏……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在问自己:与孝道来说,自己的距离是不是太大了些?我们常常的有各种借口去忽视老人的需求,我们真的就那么忙吗?

孔子通过以上的论述,他认为要取得良好的孝道的教育,就必须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天下大众进行具体的教化:第一是博爱,第二是德义,第三是敬让,第四是礼乐,第五是好恶。由此可见,儒家论证的孝道是无所不至的,是无所不能的,儒家这个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代,把中国文化中的伦理哲学都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质的飞跃。在孔子孝道理论中他把全部的孝道分为五个部分: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在儒家思想里面作为人是有等级之分的,虽然,从天子之孝到庶人之孝有五个等级之分别,但行孝的最终目的是基本一样的。在时间上也没有先后和始终之差别,这就是孔子关于孝道全篇的整体连贯的核心思想。在他的思想里面,他始终认为劳动人民及下阶层人士,必须绝对服从君主的统治,是上天赐予的天子这样的权力,所有民众是不能违背的,更不能对君主有不仁德之行为。但同时他又很明白,劳动人民与下阶层人士是社会的主题,也是创造社会及财富的中坚力量,若是失去了他们的信任,势必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当然也给君主的统治地位带来严重的威胁,孔子是个具有大智慧之圣人,他不可能不明白这点,所以,他要求广大的民众要顺应自然之规律,勤奋耕作,为社会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要节约开支,依兹更好的孝敬父母。孔子在要求人人的道德修为,和对孝道的遵守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学说里面充满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而且,始终以所谓的孝道仁义教化着大众,借以更好的维护当朝统治阶级的政权。”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於鳏寡,而况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孝经孝治章第八》;孔子在借助先王的孝道方面,以自己的观点重新组合排列了以孝治国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孝道不仅仅用在广大的臣民身上,而且,还可以运用到国家的外交方面,如果国家跟国家之间都是以礼相待,就会得到国与国之间的彼此信任,而自己的国家首先做到这一点,就会得到邻国的尊重和拥戴。尤其是对天子来说,合理的运用孝道治理国家,就会让普天之下的臣民们对其欢迎,对天子的王朝统治也会坚决拥护;对一个诸侯来说,用孝道治理自己的一片领地,体恤民情,孤寡无欺,这样,就会得到当地百姓的忠心爱戴,也能是自己一方领地得到长久的发展;对一个卿大夫来说,用孝道管理自己的家庭,提倡孝道在家庭的重要性,就会使得家庭团结友爱,亲情和睦。 在这里孔子虽然对各个阶层的孝道都作了不同的论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对统治阶级怎样发挥孝道,以让天下永久太平的详细阐述,在孔子的思想里,他认为一个社会应该具备的:博爱、和睦、安静、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昌平盛世。《孝经》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又曰: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艺文类聚卷二十一人部五》;当然,这个中心学说是孔子的理想主义,也是儒家学说里面一直孜孜所求的最高之境界。孔子认为在所有的孝道中,天子之孝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孝道不仅仅是天子本人本人的问题,因为孝道的实行顺利关乎到天子本人的德行、修养,以及面向整个国家的命运和生存的重大关系,所以,孔子就此进一步的论证天子如何运用孝道来修身齐家,如何用孝道来治理国家等决策方针。 他说在一切的生灵中唯有人是最尊贵的,而在人的所有行为中孝是最问答的,“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那么,他又推论到在所有的孝道中尊敬父亲是最为重要的,故,《礼记》中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 ”。又云:“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孝经圣治章第九》;而在所有对父亲孝道中,祭祀又是最重要的,孔子的这一观点是从周王那儿借鉴来的,周公是历史上的有名的圣人贤相,他的仁礼的实施促使当时的社会是一片的繁荣景象,周公在孔子的心目中也是完美的圣人,在周公执政期间,天下的所有臣民都人心所向,纷纷归属,同时,四方邻国也都因为周公的仁德俯首称臣,周公的这一治理国家的秘密武器就是孔子经常所说的:“孝道”。孔子谈到以孝道进而达到“圣治”时,他认为必须要分为六个步骤来做:“言思可道”、“行思可乐”、“义德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如果把这六个步骤做好了,那么,君主基本就可以达到“圣治”了。 孔子在君主怎样进行孝道的具体行为时,也没忘记给普通百姓指出作为孝的基本做法。《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儒家认为,孝包括抚养父母,但主要不在于生活方面,而在感情的慰藉。父母最感欣慰的莫过于子女有所作为,因此,遵循父亲的训诫也是孝的一种具体表现。其次,在传统社会里面,老年人的经验很有价值,有很多的亲身经历都是自己反复验证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的更改和否定,故,“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第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孝又是保持传统延续的手段。至于“父之道”是否一定的不能改变,朱熹曾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又云:“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孝经 纪孝行章第十》空子认为做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最基本的要做到五个方面: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居哀,祭致严。但从这个角度要求是仅仅对家庭、个人修养而言的,在这个基础上对孝子他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故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孔子认为,家庭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一个在父母面前行孝的人,在为官时骄横淫逸就必然会身败名裂,如果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就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在人群中与人斤斤计较,就会拳脚相加,接着他又说,一个孝子在社会上惹出这么多的麻烦和灾祸,无疑是给父母增加了心灵的苦难,也给父母的思想上加剧了沉重的苦难,进而很有可能连累到父母,带来许多意向不到的灭顶之灾,这样的人无论在家是多么的孝顺,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子。 孔子在叙述一个人该如何进行孝道的所必须具备的几点时,他把个人的行为跟社会、家庭、以及他人的都联系起来,他主张的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孝子,不仅仅平时严格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而且,每当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先为家庭、社会、他人着想,要让自己始终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在思想上排除了依个人为主观思想的自我意识。他的这个论点不仅仅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完善的,即便在当今的社会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篇第一》,由此看来,儒家认为一个孝子除了具备对家庭的责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将孝道延伸到社会和治国中,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导方针。 儒家讲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所以做为一个孝子,你在孝顺父母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不分是非地去孝顺父母。对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你应该恰当的处理。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对那些不正确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你也去迎合,去恭顺,你恰恰是不孝。“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孔子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及父五个方面对谏诤作了精辟的阐述,认为天子从谏诤才能不失天下,诸侯从谏才能不失封地,卿大夫从谏才能不失其家,士能从谏才能保住名声,父亲从谏才能不失于义。由此说明谏诤的巨大作用。 孔子一向反对一味的盲从。反对愚忠愚孝,在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故当不义,则争之”。故《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他提倡“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些孝道理论在一定思想上体现了孔子的辨证思想和民主思想。正是这些积极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亲贤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同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了“大义灭亲”和许多以死纳谏的忠臣,更有许多为正义而牺牲的志士仁人, 。


为什么我国文化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更重视“孝”?
这可以说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刻入了我们的骨子里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孝道,在儒家经典《孝经》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在那个时候的“孝”,不仅仅是从个人和父母的层面,他也延伸到了国家政治社会的层面上。二、社会阶级的影响中国在古代有着几...

现代对古代孝文化的理解?
\\x0d\\x0a\\x0d\\x0a1.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x0d\\x0a\\x0d\\x0a1.1孝文化的历史渊源。何为孝?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在语源学意义上,孝的基本含义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

孝在论语中哪一篇
不用说,这其中缘由,是非常值得当代中国人加以反思的。 从以上对儒家孝论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演变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探讨和正确阐发儒家的孝道观,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做法。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从根本上构建合理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就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地位以及...

问题:《孝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规划了天子、诸侯...
汉朝,开始尊儒,举孝廉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孝道方面的区别
”上述都说明老年本位与青少年本位的确是中西文化代际价值观的重要差异。尊老敬老必然讲孝,“孝”字按《说文解字》的说法本身就是“子承老”之意, 尊老是孝的基本精神, 甚至还有人认为孝是从尊老中产生的, 起码孝也是极有利于长上而不利于卑下的。而西方文化以幼少为价值本位, 这最少不会形成长上...

古代的孝和现代孝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如汉代词书《尔雅》说:“善父母为孝”(《释训》),《辞海》的定义是“善事父母”,《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旧社会以尽心奉养父母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有则幽默笑话说:一座住宅楼起火了,楼里的法国人奋勇从大火中抱出情人,而中国人则拼命从烈焰中背出老母。这是外国人眼中的“孝”。显然,...

讲中国古代“孝”的书和论文有哪些?
汉代“孝治”的原因,主要是由当时的同姓王分封制、小农经济和“黄老之治”走向失败,以及对汉初“孝...第一,在用人制度上坚持“举孝廉”。如《后汉书·荀爽传》说:“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今人施宣圆等主编的《中国文代辞典》说:“汉代提倡‘孝治’,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经》,连同...

关于孝的文化常识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

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中的传统孝道观念
首先,子女来到这个世界,其决定权并不在于子女,而在于父母本人。子女并没有强求父母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而是父母强行把他的子女带到这个世界。当你来到世界后,你就幸福吗?当然不是,人生有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甚至有很多人为了这个家庭去做牛做马,劳累终身。既然你没有给你子女带来什么幸福,...

入则孝全文翻译
《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陆丰市14771491257: 求《二十四孝》300字以上的读后感
驹柯复方: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孝也是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从古至今,五千年的中国长史上,留下了多少孝子的身影...

陆丰市14771491257: 读孝道文化书籍的读后感 -
驹柯复方: 嗯,简单来说“孝”是中国没有信仰(人格神)最主要的原因.不论是儿时的父母对小孩“三岁身半尺”还是成人时的子女对父母的丧事“未尽三年不算满”都是体现“孝”.而这恰恰是对由于父亲对儿孙的尽职尽责和勤勤恳恳且儿孙对父辈崇高的敬仰和敬畏,才产生的“孝”,不仅仅是下对上,也有父亲对儿子的部分.而正是如此,我们也就不会对人格神的依赖大于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而如果一个人仅仅依赖家庭和社会那他就会排斥和抵制“侥幸心理”,这也是“孝”的作用之一.这是原创. 思路为:孝——“人格神”对立(间接作用)——消除“侥幸心理”(直接作用)

陆丰市14771491257: 孝道文化的读后感800 -
驹柯复方: 孝道文化的读后感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

陆丰市14771491257: 以孝行天下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
驹柯复方: 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抚养我们教育我们,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去爱的人,又何谈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呢? 也许你会说,我很孝顺父母,我将来会...

陆丰市14771491257: 急求“孝”文化的作文! -
驹柯复方: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

陆丰市14771491257: 关于“孝文化”的作文,怎么写 -
驹柯复方: 百善孝为先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着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说占据着首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们相信他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又怎会有人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呢?《...

陆丰市14771491257: 以《尽孝心,行孝道》的主题写一篇征文 -
驹柯复方: 夫孝,德之本也”.孝道贯,.孝道已成为中华民族、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尽孝是每个人必须担当的人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起码品德风范.羊有跪乳之恩,.尽孝是种境...

陆丰市14771491257: 《孝道文化自我反思》300字作文 -
驹柯复方: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诵中睡着的.上小学了,从《天仙配》的电视剧里,我看到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感人之举,“孝恩”因之得名.步入初中,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王祥卧冰求鲤,岳飞事亲,无一...

陆丰市14771491257: 中华孝道文化的作文四百字怎么写 -
驹柯复方: 感人至深.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冬天到了,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更何谈顶天立地.幼时丧母.因为我长大成人了,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好像没有穿衣一样,一代更比一代强”,要为...

陆丰市14771491257: 求一篇24孝读后感,500字左右 -
驹柯复方: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