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集》中叶嘉传译文

作者&投稿:宋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苏轼的叶嘉传翻译(急)~

  叶嘉传

  原文
  叶嘉传[1]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2],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於中土,当饮其惠矣。”茂先葬郝源[3],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4],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於世。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5]。”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遣使臣督促。郡守曰:“叶先生方闭门制作,研味经史,志图挺立,必不屑进,未可促之”。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登车。遇相者揖之曰:“先生容质异常,娇然有龙凤之姿,后当大贵”。嘉以皂囊上封事[6]。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7],但未知其实耳,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捶提顿挫之乃可[8]。”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因诫小黄门监之。有顷报曰:“嘉之所为,犹若粗疏然。”上曰:“吾知其才,第以独学未经师耳[9]。嘉为之,屑屑就师,顷刻就事,已精熟矣。”上乃敕御史欧阳高[10]、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嫉嘉初进有宠,曰:“吾属且为之下矣。”计欲倾之。会天子御延英,促召四人。欧但热中而已;当时以足击嘉;而平亦以口侵陵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欧阳悔曰:“陛下以叶嘉见托吾辈,亦不可忽之也。”因同见帝,阳称嘉美,而阴以轻浮訾之。嘉亦诉於上。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选间[11],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之,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元谓也。於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由是宠爱日加。朝廷宾客,遇会宴享,未始不推於嘉。上日引对,至於再三。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於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顾左右曰:“始吾言嘉刚劲难用,今果见矣。”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既而曰:“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上已不见嘉月余,劳於万几,神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喜甚,以手抚嘉曰:“吾渴见卿久也。”遂恩遇如故。上方欲以兵革为事。而大司农奏计国用不足,上深患之,以问嘉。嘉为进三策。其一曰:榷天下之利,山海之资,一切籍於县官。行之一年,财用丰赡。上大悦。兵兴有功而还。上利其财,故榷法不罢[12]。管山海之利,自嘉始也。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良者,每岁贡焉。嘉子二人[13]。长曰抟,有父风,袭爵。次曰挺,抱黄白之术。比於抟,其志尤淡泊也。尝散其资,拯乡闾之困,人皆德之。故乡人以春伐鼓,大会山中,求之以为常。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於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夫先王用於国有节,取於民有制,至于山林川泽之利,一切与民。嘉为策以榷之。虽救一时之急,非先王之举也。君子讥之。或云管山海之利,始於盐铁丞孔仅、桑弘羊之谋也[14]。嘉之策未行於时,至唐赵赞始举而用之。
  ——《苏轼文集》第2册429页
  注释
  【注释】
  [1]《叶嘉传》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叶嘉实指茶叶,嘉与橱同。从文中可见建安种茶始于汉。
  [2]上谷即上谷郡,今河北广灵县。
  [3]郝源即壑源,今建瓯市东峰镇福源村。
  [4]陆先生指茶圣陆羽。
  [5]虽羽知犹未详也句。与历代茶书所说茶经未著建茶有一定的原因,都是因为当时陆羽不甚了解建茶。
  [6]皂囊上封事:是说用黑色的囊封好奏呈。
  [7]饫:饱食,此处引申为听闻。
  [8]捶提顿挫:此处指捶打研磨。
  [9]未经师耳:是喻未经宫廷礼节的教习。
  [10]欧阳高、郑当时、陈平:皆系虚拟名。
  [11]少选间——不一会儿。
  [12]榷法:即榷务。在宋代,茶、盐、蚕丝都曾实行“榷务”办法。榷是国家统制下的专卖制度,在流通过程中以“榷”代税。
  [13]嘉之子二人:实指建茶的二大品系也有人以为系指官茶与民茶二者。
  [14]孔瑾,桑弘羊均为西汉农工物产的官员,桑著有《盐铁论》,主张盐铁由国家统制专卖。
  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武夷山,很喜欢它,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在培植功德,虽然不一定被当时的人所采用,然而会给后世留下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他们将来一定会享受到我所培植的功德的恩惠的。”叶茂先安葬在郝源,子孙于是都成为郝源人。
  等到叶嘉这一代,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有人劝他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作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特点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当时正赶上汉皇帝喜欢读经史,建安人作为觐见的人侍奉皇上,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说:“我单单不能跟这个人处于同一个时代啊!”觐见的人说:“我的同乡叶嘉,气质恬静淡然,清廉高洁,很有名气,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即使是陆羽先生也未详细地了解他呀!”皇上大惊,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用传车送他到京城来。太守开始派人查访叶嘉的住处,让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叶嘉没出来,又派使臣去督促。郡守说:“叶先生正在闭门制作,研读经史,立志高远,一定不屑于进京为官,不可催促得太紧。”郡守亲自到山中,劝说他,才登车出发。路上,有相面的对叶嘉拱手行礼说:“先生容貌异乎寻常,仪态美好有龙凤之姿,今后一定大富大贵”。叶嘉用黑色的囊封好奏呈。
  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激动地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皇上听罢笑了,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并派遣小黄门监督他。过了一段时间,小黄门报告说:“叶嘉做事,还是很粗疏的。”皇上说:“我知道他的才能,只是因为以前独自修习未曾从师不熟悉宫廷礼节罢了。如果认真跟老师学习,很快就学会了,并且十分精通熟练。”皇上于是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说:“我们都处在他之下了。”谋划着要排挤他。恰逢皇上到延英殿,急招四人。欧阳高只是内热而已,当时用脚踢叶嘉;而陈平也用嘴侵犯叶嘉。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容色并未改变。欧阳高后悔地说:“陛下把叶嘉托付给我们,也不可以轻忽他呀!”于是一同去见皇上,表面上称赞叶嘉的优点,而实际上却认为他很轻浮。叶嘉也向皇上诉说。皇上责备欧阳高,爱怜叶嘉,看着他的颜色,过了好一会儿,说:“叶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他一起宴饮。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从此叶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朝廷招待宾客、聚会宴饮,都交由叶嘉负责。皇上每天多次召叶嘉交谈。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严肃地说:“陛下一定要那人甜言蜜语口齿伶俐,这样才喜欢他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间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皇上看着左右侍从说:“当初我说叶嘉秉性刚直难以任用,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呀。”于是皇上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后来他说:“我也不知该怎么办,算了吧。”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非常高兴,用手抚摸着叶嘉说:“我渴望见到你已经很久了。”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皇上正准备发动战争,而大司农报告说国家的经费不足,皇上为此担忧,以此事来问叶嘉。叶嘉给皇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策略。第一条是:天下所有山上和海洋的出产全由官府专卖。这个政策推行一年之后,国家经费就已经十分充足。皇上很高兴。兴兵讨敌凯旋而归。皇上从中甚多,所以专卖政策得以延续。官府专营山海物产,是从叶嘉开始的。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叶嘉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抟,有父亲遗风,承袭了爵位。次子叫挺,热衷炼丹之术。比起抟来,他的志向更为淡泊。曾捐出自己的钱财,赈济乡间贫苦之人,人们都感激他。所以乡民在春天击鼓,聚会于山中,寻求他已经成为一种常例。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县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之列,可也说是相当荣耀了。那么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古代帝王使用国家经费懂得节制,从百姓那里收税有限度,至于山林和河川沼泽的物产,一切都给了百姓。叶嘉提出专卖政策,虽然救了一时之急,却并不是古代贤君的做法。有君子讥笑叶嘉。也有人说对山林河海的物产实行专营,开始于盐铁丞孔仅、桑弘羊的谋略。叶嘉的政策在当时未被推行,到了唐代赵赞才开始采纳并推行。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间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累遭贬谪。其间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学识渊渊博,诗、书、文、画、词都有极高造诣。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其词豪放,其书尤长行、楷,与黄庭坚等并称宋四大书家,善绘竹。著有《东坡集》等。

《杜处士传》写的是杜仲,一味中药。
《万石君罗文传》是一方砚台,这方砚台好像是苏轼小时候得到的,具体什么时候写的,我不知。
《江瑶柱传》是苏轼被贬海南岛做官时写的,写的是干贝。
《叶嘉传》叶嘉就是嘉叶,也就是茶叶了,也可以理解为叶家,宋代有不少以茶为业的叶姓人家。通篇没一个茶字,但却处处是茶。
《温陶君传》写的是馒头。
还有一篇类似的《黄甘陆吉传》,写的是柑橘。

那个,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只知道《江瑶柱传》所写的年代。还有就是,《蔡使君传》存在伪作的可能,而且我倾向于这个观点,所以,很抱歉我真的无法回答。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帮助吧。

叶嘉,福建人。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出游时遇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记下他的言行并在当时传颂。皇帝读了有关他的言行的记录,认为很好,就下令建安太守召见叶嘉。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 ”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勃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一会儿之后,皇帝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 ”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县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的行列,可说是相当荣耀了。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很值得学习的。


叶嘉传的原文
嘉之策未行于时,至唐赵赞始举而用之。——《苏轼文集》第2册429页 【注释】[1]《叶嘉传》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叶嘉实指茶叶,嘉与橱同。从文中可见建安种茶始于汉。[2]上谷即上谷郡,今河北广灵县。[3]郝源即壑源,今建瓯市东峰镇福源村。[4]陆先生指茶圣陆羽。[5]虽羽知犹...

各位高手给起个淘宝店名:专门卖各种茶叶同泡袋的,过滤...
(三)专有代名:叶嘉:这是苏轼所取的茶之专名、昵称。《苏轼文集》载此文,因《茶经》首句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又因茶之用于世者主要在叶,故取茶别名为“叶嘉”并作《叶嘉传》。此传为古来颂茶散文名篇,用拟人手法,刻画了一位貌如削铁,志图挺立的清白自守之士,一心为民,一尘不染,如文中所言:...

茶叶的别名,除了茗之外还有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绍兴茶也如此,其名五彩纷呈,不拘一格。大约可分五类: (一)以茶的产地为借代。如不称茶而称日铸、石笕、后山等,正如不称酒而直呼“绍兴”一样。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谓:“绍兴酒各省通行,吾乡之呼之者直曰‘绍兴’,而不系‘酒’字。”如有人十分快乐时会拍案大叫“快拿...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关于苏轼的叶嘉传翻译(急) -
尉相重组: 叶嘉传原文 叶嘉传[1]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2],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於中土,当饮其惠矣.”茂先葬郝源[3],子孙遂为郝源民. ...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翻译下.《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
尉相重组: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我的文采就像有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涌出.(如果)在平地上,文思不断如汩汩流水,即使一天流淌千里也不算难.等到它随着山势石型弯曲,随着(遇到的)事物变换形式,却不能知晓.能够知晓的,通常是(在我的文思)应该继续的时候继续,(在我的文思)不能够停止的时候停止,就是这样罢了!别人,即使是像我一样(有文采)却不能像我这样了解自己啊. 你是需要翻译成英文吗?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什么意思 -
尉相重组: 意思是在如此飒风微露里徘徊弄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出处: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 原文如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叶嘉传》是谁写的,什么书,写什么的? -
尉相重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在大嘉茶城微博里看到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有螺蚌相遇岛间......的译文 -
尉相重组: 解析:单从外表取材,则得表皮,若从内质取材,则得智者.有良好学识的人,才能反映出极高的智慧,也就是说:“黄金怕出土,出土就闪光.” 出自《苏轼文集》 中 渚 , 有 螺 蚌 相 遇 岛 间 . 蚌 谓 螺 曰 : 「 汝 之 形 , 如 鸾 之 秀 , 如 云 之 孤 , 纵 使 卑 朴 , 亦 足 仰 德 . 」 螺 曰 : 「 然 . 云 何 珠 玑 之 宝 , 天 不 授 我 , 反 授 汝 耶 ? 」 蚌 曰 : 「 天 授 於 内 不 授 於 外 , 启 予 口 , 见 予 心 , 汝 虽 外 美 , 其 如 内 何 , 摩 顶 放 踵 , 委 曲 而 已 . 」 螺 乃 大 惭 , 掩 面 而 入 水 .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形容良好的读书风气的诗句,谚语有哪些? -
尉相重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翻译下.《苏轼文集》卷六十六 -
尉相重组:[答案]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我的文采就像有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有名历史人物的成就 -
尉相重组: 詹姆士·罗斯 (1800—1862) 苏格兰海军军官詹姆士·罗斯是约翰·罗斯(见第49页)的侄子.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跟叔叔进行了两次赴北极的远征.在航行中,他曾与威廉·帕里爵士(1790—1855...

大厂回族自治县15811493366: 天下将兴 其积必有源是什么意思 -
尉相重组: 语出《苏轼文集》第四十八卷,策断三首:“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天下将忘,其发必有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