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蜀结束后司马昭杀了邓艾和钟会 两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作者&投稿:致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邓艾,原本默默无闻地屯田20余年,直到中年,才为司马懿所提拔,走上名将之路。
钟会,更被认为是司马昭的“张良”,是其心腹中的心腹。
可是,灭蜀之战后,两人悉数被司马昭所杀。
而对司马昭来说,杀钟会、邓艾,并不只是杀了良将,更使其平定天下的部署被打乱。
这是一次“双输”的合作。
司马昭的原计划
将10几万大军委托于人,肯定是要防着一点的。
不过,司马昭是成竹在胸的。
伐蜀之战开始前,曾有人提醒司马昭:钟会单身,没有重质(没有妻子、子女,只有兄子为其“假子”,没有留下重要人质),不应该委他为将,要另外找人。
司马昭表示:满朝都反对伐蜀,只有钟会支持他,不找钟会找谁呢?而且,灭蜀之后,“败军之将不可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蜀人不会支持叛乱,而魏军则都想着回国请赏,肯定也不会跟着瞎闹,钟会想造反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也就是说,司马昭虽防备钟会,但其原本不认为会出什么大的幺蛾子,而如果一切正常,按照司马昭计划,在益州造大船,三年后,顺流而下,一举灭吴。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
计划不如变化快
按照司马昭的原计划,邓艾牵制姜维于沓中,诸葛绪切断姜维退入汉中、剑阁之路,钟会率主力趁虚攻入汉中、剑阁,一举灭蜀。
不过,战局的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
钟会攻入汉中后,姜维拜托诸葛绪,退守剑阁,阻击了钟会大军。
而邓艾,则偷渡阴平,一举灭蜀!
由此,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1、邓艾成为“问题”。
伐蜀前,司马家只探讨了钟会的问题,不认为邓艾会成为“问题”。
毕竟,钟会领军十余万,是主力,而邓艾只率3万余人,起牵制作用。
如今,攻入成都的人是邓艾。
钟会兵力虽多,但他是临时被任命为大将,与军中主要将领并无长期关系。
而邓艾兵力虽不多,但他久在陇右,所统陇右兵多为其长期下属。
一旦邓艾以成都平原物产为物质基础,以陇右兵作乱,凭邓艾之才,将成为非常棘手的难题!
2、蜀军并非败军,尚可言勇。
邓艾偷渡阴平时,其原本计划是将姜维大军调离剑阁,邓艾、钟会夹击破之。
也就是说,魏军原本计划是:先破蜀军主力,再灭蜀。
但是,诸葛瞻败得太快,刘禅降得太快,蜀军主力尚在,蜀就灭了。
蜀虽灭亡,但蜀尚有复国的军事基础,姜维等人积极行动,使形势变得更为微妙。
3、形势复杂,使变数增多。
一般情况下,以魏军成熟的监督系统,钟会虽有谋略,也难以搞出什么事情来。
但是,形势混乱之下,监督难度增加,钟会可调整的空间增大,施展其谋略的空间增大,使形势更为复杂。
可以说,钟会、邓艾的形势更为微妙了!
政治幼稚的邓艾
邓艾,虽多有战功,但其出身缺乏政治基础,其所统兵力较少,原本是没有引起特别防范。
但是,作为职业军人,政治上的幼稚,却使邓艾成为了首先打击的目标。
灭蜀后,邓艾效法东汉初年的邓禹,“承制”,即代表朝廷便宜行事。
他擅自拜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国众臣也依次被拜官。
此外,邓艾又擅自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邓领蜀中诸郡。
可以说,邓艾擅自处置蜀汉官僚,并另立了一套官僚系统。
然而,邓艾是没有反叛之意的。
从其人事安排来看,他所任命的师纂、牵弘等人,都不是其心腹。而他对蜀汉群臣,虽自夸仁义,但也没有结交、拉拢的迹象。
也就是说,邓艾所作所为,并不是要划益州为自己的领地,而是推行司马昭灭蜀后造船养兵,三年后顺流而下灭吴的策略。
军事上高明,政治上幼稚。
对邓艾,司马昭一开始也没有玩阴的,而是让卫瓘告诫:遇事要上报,不要自专!
邓艾却表示凡事上报路途遥远,效率太低,应该便宜行事,“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随即,他又上书表示: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造船备战,来年秋冬灭吴!
此外,他认为刘禅应封为扶风王,以董卓坞为郡,不必急着去洛阳,以免造成被迁徙的观感,不利于削弱孙吴抵抗意志。
可是,邓艾不是邓禹,司马昭更不是刘秀。
司马昭只是魏国的权臣,他必须确保对所有军队、地盘的完全控制!
司马昭下令钟会逮捕邓艾。
清洗,开始了。
不安的钟会
钟会,始终是司马昭最为担心的一个。
与邓艾不同,钟会是钟繇之子,出身望族颍川钟氏,政治基础雄厚。
邓艾默默无闻屯田二十多年,而钟会则很早就已引人注目。
早在夏侯霸投蜀时,就告诉姜维:钟会年纪虽小,但是最值得警惕的对手!
伐蜀前,钟会已是司马家的张良,朝中大小事务、官吏任免,多有插手。
某种程度上说,钟会虽一直跟着司马家混,但其实他与权臣司马家存在竞争的可能。
朝廷数次征他为太仆,他都坚决拒绝,一定要作司马家府官,也是因为他极力避免自己与司马家陷入竞争关系。
以钟会之明,他当然清楚自身的处境。
姜维,也看穿了钟会的心思。
姜维见钟会时,旁敲侧击:你已经功高不赏,以后可以作闲云野鹤吗?
钟会答:我还没有那么高的境界。
高手对话,一点就明。
在司马昭与曹家争权时,钟会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谋略。
如今,钟会既与姜维结盟,又遇到混乱的局面,自然萌发了搏一把的想法。
遗憾的是:司马昭,比钟会更精明。
仓促行事的钟会
司马昭下令钟会进讨邓艾时,表示:我已让人率数万人进入乐城(属汉中),我也自率十万大军抵达长安,不久就要见你!
钟会大惊:我这里十几万人,解决邓艾绰绰有余!相国为什么还要带兵来呢?
司马昭的意思很明显:不能给钟会时间!
钟会计谋很多,给他时间,他很可能搞出名堂来!
可是,钟会军将领多为司马家心腹,钟会要把军队由司马家武装转变为反司马武装需要时间!
如此,钟会没有足够时间施展谋略,只有仓促行事!
钟会紧急召唤魏将,劫持诸将,打开太后密诏,表示要诛司马昭。
可是,仓促之间,行事不秘,魏军将士起事,诛杀了钟会、姜维。
钟会被杀后,一片打乱,邓艾部下前营救押送途中的邓艾。
卫瓘下令田续杀了邓艾。
二将皆死!
后果严重
尽管司马昭成功解决了钟会、邓艾之乱,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于连续混乱,司马家为安稳形势,只得将大军及蜀汉君臣召回洛阳。
如此,蜀中一时陷入空缺,大量城池成为无主之地。
吴国趁机进攻益州,在永安为蜀留下的罗宪所阻。
罗宪独自抵抗吴军半年,最后要靠荆州方向魏军进攻才渡过危机。
可以说,司马昭以益州基地打造船只,三年灭蜀的计划由此大大延后了。
另一方面,钟会、邓艾同时被除,使司马家的武将素质严重不足。
不久,秃发树机能之变,晋军折损多名武将,展现出军力、将才的严重下降!
将才的折损,益州之地暂不敢任用,使司马家灭吴统一天下的进成延误了十余年!
根本原因
“二士争功”的悲剧,虽有邓、钟二人性格的原因,但其背后的原因是很深的。
1、平定益州后,稳定形势,历来是难题。
东汉时,吴汉平定公孙述后,残杀百姓,被刘秀责罚。
不久,蜀郡守将史歆举兵造反。
五代时,郭崇韬率军灭前蜀,回朝后被杀。
不久,孟知详建立后蜀,叛变后唐!
北宋初年,灭后蜀时,赵匡胤为防止混乱,及时派人前去监督。
但是,形势混乱之下,王全斌还是只得大杀,最后引得群臣皆说要杀!
天下未乱蜀已乱,天下已安蜀已安。益州之地,天然利于割据。
因此,平蜀后,如何稳定形势,是比平蜀更为复杂的任务。
这种情况下,君臣相疑,也就不足为怪了。
2、司马家夺权已到冲刺阶段。
此时,司马家的篡位,已经到了冲刺阶段。
夺权的最后一步,就是宗王出镇。
司马家夺权之初,力量尚有限,只能主要控制中军,而对外军则由郭淮、陈泰、诸葛诞、邓艾信赖的亲信异性将领担任要职。
司马家吸取曹魏因皇室孤立而灭亡的教训,决心由司马氏成员掌握外军。
因此,无论是曾多次支持司马家平定淮南叛乱的诸葛诞,还是司马家最为信赖的石苞、钟会、邓艾,都成了必须削权的对象。
对邓艾、钟会来说,交出兵权,或许可以像石苞一样,安享晚年。
可是,邓艾一心建功灭吴,钟会更是不甘退隐,彼此矛盾不可调和!
如此敏感的时间,如此敏感的地方,钟会、邓艾,自然难以全身而退了!


司马昭为什么杀邓艾
但是,邓艾觉得自己一心为国,为司马昭,并没有私心。只要是回到朝廷,当面向司马昭陈诉,就可以洗刷自己的冤情。于是,邓艾主动放下武器,走上了囚车。本来,事情也就这么过去,邓艾虽然被抓,但不一定会死。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在一点地的变化着。当钟会取代邓艾成为蜀地最高统帅之后,钟会和姜维走...

作为灭蜀之战的两大功臣,邓艾和钟会为啥会被司马昭无情杀害呢?_百度知 ...
留意,这时候司马昭的指令是让卫瓘将邓艾父子俩抓起来送到洛阳,并没说要杀死二人。由于这件事有诡异,司马昭还要细心审讯。而邓艾父子俩真真正正被害是卫瓘擅自做的决定!邓艾接纳刘禅投降之后,自身擅自大封蜀汉臣子,又封刘禅为扶风县王,这让钟会把握机会诬陷。投降之后,刘禅一声令下蜀汉各高官就近...

司马昭是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
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魏元帝于公元264年5月2日(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责戏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

三国演义最后结局是什么?
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开始,年冬灭汉。蜀汉亡。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亡。公元279年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年三月攻下建业,孙皓降,吴亡。至此三国统一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

司马昭杀了曹髦,蜀国为何兴师问罪呢?
曹髦死后,蜀国姜维率军伐魏,誓与魏帝曹髦报仇雪恨,在世人眼里似乎不合情理,然而魏帝之死,蜀国为何要兴师问罪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分析曹髦是如何被杀的。司马师废曹芳后,曹髦授予大将军司马师统领全国兵马及京师内外诸军的权利,穿鞋佩剑上殿。不久司马师病逝,其弟司马昭继承兄爵位官职,...

司马昭灭蜀后,已经放弃抵抗的蜀汉太子刘璿为何还要被杀?
第五,刘璿的母亲王氏曾经是一个侍婢,后来也不过是一个王贵人。相对于他背后的势力支持而言是不大的,就算司马昭杀了他也不会有多大的权贵和门阀势力为他出头,抱不平。那这样一颗在蜀国无足轻重,却又有十足的震慑价值的棋子,司马昭能不抓住机会利用吗?所以说司马昭杀刘璿是在情理之中了,因为...

司马昭为什么把蜀国给灭了?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后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事业,消灭蜀汉,基本上完成了取代曹魏。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文帝。239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249年(魏嘉平元年)司马懿杀曹爽,...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被忠臣们责骂,他是如何善后平息众怒的呢?_百度知 ...
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后,当时的士族大族对此事的态度,出现了两边倒的现象。有人支持司马昭,并借机向他靠拢。但更多的人对司马昭是持怀疑态度的,质疑他是不是干的有点太过火了?为了平息舆论,司马昭只得放缓了篡位的步伐,并以皇太后的名义对曹髦进行了无耻的抹黑。但是抹黑这种行为属于不打自招,司马...

蜀汉灭亡,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杀掉刘禅?刘禅的后代下场怎么样?
2.蜀汉倒下,刘山投降,司马昭对他很好。 只要他不造反,司马昭就杀不了他。 刘禅也很配合,故作“开心不思蜀”,大家好。 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后,灭吴国,统一全国,吴国君孙昊投降。 刘禅和孙昊这两位国君,都在洛阳都城。3.刘禅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七子分别为:长子刘英、次子刘尧、三子...

司马昭怎么死的
庙号太祖。司马昭早年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

镇康县19868506756: 三国:为什么司马昭要杀邓艾、钟会? -
农赖益菲: 司马昭是魏国后期的大将军,哥哥司马师死后,他承袭了哥哥大将军的爵位,在当时坊间流传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有谋略有野心的政治家.司马氏父子(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父子)早就有“篡魏之心”,...

镇康县19868506756: 司马昭为什么杀邓艾 -
农赖益菲: 你好!因为邓艾偷渡阴平,占成都后,对蜀国政府行封官罢官之责,未向司马昭报告;一说是向司马昭汇报了,但是被钟会截得,未报;所以钟会陷害邓艾,说其谋反;司马昭信之,而后邓艾父子相继被杀!

镇康县19868506756: 刚才读三国看见了邓艾灭蜀之后被杀,为什么 -
农赖益菲: 关系是这样的:伐蜀的中军主帅是钟会,邓艾地位要比钟会低.钟会大军被姜维在剑阁抵挡住,而邓艾乘虚而入,偷渡剑阁打下成都夺了头功.邓艾的胜利,必然会功高震主.失去成...

镇康县19868506756: 三国时期,蜀国的邓艾率军偷袭蜀国成功,可是后来却被司马昭处死,他的罪名是“反叛”,但老版和新版的三 -
农赖益菲: 邓艾不是蜀国的 魏国的好吧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镇康县19868506756: 三国演义最后十回概括300字左右 -
农赖益菲: 蜀国大将姜维继诸葛亮遗志,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斗智斗勇,历经艰险,终在祁山取得大胜.邓艾使用离间计,后主刘禅听信黄皓谗言,将姜维召回,姜维为避祸,只得放弃北伐,往沓中屯田,蜀汉国势日衰. 魏国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

镇康县19868506756: 邓艾、邓忠父子二人,是怎么死的? -
农赖益菲: 灭蜀后,被钟会诬陷邓艾父子想当蜀主,被司马昭猜疑收押,最后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

镇康县19868506756: 魏为什么对蜀汉采取守势?
农赖益菲: 1、曹操时期:自赤壁之败后,曹操一生创下的资本几乎毁于一旦,从此不提南下统... 在曹魏考虑中,不管同时对蜀吴开战或对任何一家作战,都将面临两线夹击的压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