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第008天: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1)

作者&投稿:从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封,甲骨文中是描述栽树的动作,左上角的“木”逐渐演变成了“土”的字形。

2.弟,忘记学《峄山碑》还是《说文部首》时见过的了,本义是梯子,引申为“次第”。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3.叔,似乎在学《说文部首》时也见过(不确定了,又懒得翻查),甲骨文字形是箭搭在弓上,但为什么理解为“弯腰捡东西”呢?我没明白。

现在我们统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前面加序号,如二叔、三叔、八叔、九叔等;古代家族中身份排行为“伯”“仲”“叔”“季”……

在周朝的时候,似乎“叔”是个尊称,并不专指老三。如本文提到的姬振铎排行老六,被封到曹国,后世也称其为“曹叔”。另有姬鲜(周文王第3个儿子)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姬度(周文王第5个嫡子)因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在历史上被称“蔡叔”或“蔡叔度”;姬处(周文王第8个嫡子)被分封在霍国(今山西霍州),历史上称他为“霍叔”或“霍叔处”;姬封(周文王第9个嫡子)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而称“康叔”或“康叔封”,后跟着周公参与平定“三监之乱”(待会儿说)有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因而他还有一个“卫康叔”的称谓。

另外史书上可见文王其他的庶子也有被称“叔”的,如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雍叔、十三子毛叔、十四子滕叔、十六子原叔、十七子酆叔、十八子郇叔等。当然传说周文王有不止十八个儿子,除嫡子外,目前可考的八个具体排行并不确定。

其中老三管叔鲜原本与老五蔡叔度、老八霍叔处一道监督商纣王之子武庚,并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周初三监”。后来叛乱。

武王伐纣灭殷后还有很多诸侯国不愿意归附周,既要巩固周人的统治保障王都的安全、又要教化殷商遗民归顺,缓和社会矛盾,武王采取“以殷治殷”的策略,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殷都故地(今河南安阳),称邶国。

武庚毕竟是“外人”,为防止武庚造反,武王将三弟管叔鲜封于管地,与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一起“协助”武庚,一同治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三监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监视武庚的,可是后来他们三位却“监守自盗”,伙同(也有说挟持)武庚一起造反,史称“三监之乱”。管叔、蔡叔、霍叔都是武王同父同母的弟弟,“打虎亲兄弟”,却为何会出现“三监之乱”呢?

还不是因为争夺王位嘛!文王的大儿子姬考(嫡长子,被后人尊称“伯邑考”,“伯”是其排行老大,“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在文王起事前已被纣王烹杀,文王死后二儿子姬发(武王)继位,武王死后其子姬育(成王)即位,安排其四弟姬旦(周公)辅政。

周人虽然推翻了商人,在制度上却是有所传承,西周之前的商王朝王位有“兄终弟及”的传统。管叔排行老三,他自然认为武王死后自己得位名正言顺,却偏偏传给了年幼的侄儿,还安排老四辅佐,自然难服。

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所有军国大事都要过问经手,管叔疑周公会篡夺大位。更何况自己年长是周公的哥哥,自然看不起周公;而且管叔为“三监”之首,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相当于诸侯之长;同时其封弟富庶,手中握有重兵粮草。管叔鲜不满周公旦摄政,于是联系自己的弟弟蔡叔度、霍叔处,然后又与武庚谋事,武庚又联络东方奄和薄姑等国一同反周。

结果是周公旦平定叛乱,诛杀老三、流放老五、贬老八为庶人。呵呵,和昨天的清朝“九龙夺嫡”故事差不多嘛。给家里的初中生讲这两天我看的这两部“宫斗剧”,小子笑着说:“难道是同一个狗血编剧的作品吗?”呵呵,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啊!

4.振,振动的意思一直没有怎么变化,《画说汉字》解释其通“震”,但我想古人造字二者肯定不同,暂从其表示字义的偏旁来猜测一下:提手旁的,属于人为动作,如振铃;雨字头的,属于自然现象,如地震。

5.铎,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振铎是周文王姬发的第六个嫡子。传说文王子嗣众多,仅正妻太姒就给他生了十个嫡子,目前史料见到的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也至少有八个。武王伐纣灭殷后西周初立并不稳定,于是武王把众多弟弟们分封到各地,其中六弟姬振铎被封到了曹国,成为曹姓的始祖。

看到“振铎”这两个字,记起小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章《猫》的作者叫“郑振铎”,当时总也记不住这个“铎”字,总是把偏旁写错,现在知道是铜制乐器,金字旁应该不会搞错了。

这一句话字有点多,明天继续吧!


《曹全碑》第008天: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1)
如本文提到的姬振铎排行老六,被封到曹国,后世也称其为“曹叔”。另有姬鲜(周文王第3个儿子)因受封管国,故称“管叔”或“管叔鲜”;姬度(周文王第5个嫡子)因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在历史上被称“蔡叔”或“蔡叔度”;姬处(周文王第8个嫡子)被分封在霍国(今山西霍州),历史上称他...

书家必备佳句妙语曹全碑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 曹全碑选字七个字对联 高菉仲大使颂禾(高颂禾,字菉仲,约生活在...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全碑译文 -
伏妍转移: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全碑中有“封弟叔振铎于曹国”,请问弟叔是什么意思 -
伏妍转移: 不是“弟叔”,这句应该读作: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叔"这里是排行,古代兄弟排行依次为:伯仲叔季,老三以下多称“叔”,“振铎”是名.历史上一般其为“曹叔振铎”他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六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周朝诸侯国曹国始封君,曹氏得姓始祖.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全碑丹字怎么写? -
伏妍转移: 曹全碑释文: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百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度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谦、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内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容,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俞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大守.父琫,少贯名州郡.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全碑字帖多少字 -
伏妍转移: 曹全碑字帖全文849字.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合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姓的起源和祖籍地 -
伏妍转移: 曹 CAO一、 姓氏源流</H2> <P> 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P> <OL> <LI>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

怀来县19765869811: 百家姓中 曹 姓来历? -
伏妍转移: 曹姓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颛顼帝蠃姓的后代. 黄帝姬姓的后代.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开创曹氏,为黄帝姬姓嫡系的后裔,与黄帝世系关系密切.公元前11世纪,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定陶县西南,西距菏泽至商丘公...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氏起源?现在又有多少个姓曹的? -
伏妍转移: 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 第一、 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股票,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氏O3a3C1一M117+远祖是谁?
伏妍转移: 1. 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曹参、曹操即其后人.2. 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

怀来县19765869811: “曹”的姓氏怎么来的? -
伏妍转移: 曹 【源】 ①颛顼玄孙陆终之后封于曹(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70里),其后因以为氏(17,62).又说:陆终第六子安为曹姓,裔孙曹挟,周武王封之于邾,其地鲁国邹县.十四代孙邾文公迁于绎,至战国时灭于楚,封其君为巨鹿侯,子孙...

怀来县19765869811: 概括西周所封诸侯国的类别 -
伏妍转移: 1、同姓封国.凡是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者15 ,姬姓立国者40人. 2、功臣.周朝十大功臣是周武王的岳父姜子牙,妻子邑姜,同母兄弟周公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