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封王封侯有什么讲究?

作者&投稿:兀有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分封中什么样的人会封侯,什么样的会封王~

一般皇亲封王,功臣封侯。 功臣一旦封王,两个结果,要么篡位,如司马昭、刘裕、萧道成、萧衍等等呢 要么被杀,如韩信、英布、彭越。

王爵的诞生


“王”曾经是超然的,其字形来自于斧钺,意思是统一四海,统一四海者,天授之,是为天子,周朝的天子,便是周王。
按照常理,天子只能有一个,则王具备唯一性,但随着周朝实力的衰弱,王的数量逐渐增多。到战国时期,各大强国纷纷称王,就是宋国、中山国这些弱一些的,也都称了王,王号已经烂大街了,齐、秦两国一度搞过更新鲜的帝号。
秦灭六国后,天子改称皇帝,王被扫进历史垃圾堆,可秦朝太短暂,秦末的复国建国潮中,沿用数百年的王号显然更有市场,一堆的王就这么冒了出来。
汉高祖刘邦赢得楚汉争霸后,当上了皇帝,将王作为皇帝之下的最高级爵位,分封了出去,王爵就从这开始了。
王爵该封给谁呢?照汉初的情况,有同姓皇族,也有异姓功臣,。汉朝之后的王朝,几乎都会封同姓王,但不一定会封异姓王,从源头上看,多半还是跟汉朝学的。
汉朝的异姓王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朝中央直辖郡县,王爵则拥有独立性很强的封国,可以收税、组建军队等等,对汉朝的中央集权和稳定发展有很大威胁。为此,刘邦展开了剿灭异姓王的行动。
刘邦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韩王韩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臧荼被灭后,刘邦又封发小卢绾为燕王。这八位大王,有楚王、梁王、淮南王和燕王臧荼身首异处;韩王跟燕王卢绾流落异族;赵王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因为老婆(刘邦的女儿)的关系才当上了侯爷;只有长沙王为人低调、封地偏僻、死得又早,成功躲过刘邦的清算。
刘邦在剿灭有威胁的异姓王之后,与群臣约定“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想从根本上杜绝异姓王的出现,以防止他们利用郡国并行制的漏洞反叛。
当然,刘邦也没忘了南边还有个长沙国,他特地下了道诏书:“长沙王忠,其定著令。”长沙王忠心,长沙国也不必姓刘,继续姓吴吧,为大汉拱卫南疆。


这算是刘邦为自己定下的规矩开的特例,他绝对想不到,他死后没几年,他的老婆把这个规矩撕得稀碎。吕氏的王爷遍朝堂,连吕后的外孙(张敖的儿子)也封了王,此举引发功臣宗室的普遍不满,所以吕后去世后不久,吕氏就被灭族。
经过此次事件,刘邦定下的“异姓不得封王”规矩被深刻贯彻,尤其不久长沙王绝嗣,最后一支异姓王没了传承,汉朝的王爷都是姓刘了。
刘邦的规矩一直延续到西汉灭亡,刘玄在绿林军拥护下建立更始政权时,为了笼络人心,大封异姓王,如比阳王王匡、宜城王王凤、淮阳王张卬等等。不过更始政权往往不被当作正统汉朝,这些异姓王一般也不算汉朝的异姓王。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并统一天下后,继续执行异姓不封王的规矩。一转眼就来到了东汉末年,汉朝迎来了最后两位异姓王——魏王曹操和魏王曹丕,也正是这对父子,终结了汉朝。

总的来说,除长沙王外的汉朝异姓王都不好,要么对自己不好,要么对汉朝不好。所以在汉朝绝大多数时候,臣子的最高待遇就是封侯。
汉朝之后的异姓王
汉朝虽然亡了,但异姓不封王的规矩却流传下来,许多朝代都沿用了,但也有很多例外,出现了不少异姓王,总结起来,大概有四种情况。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游戏《诸侯》的故事架空在中国商、周、汉时期,配以厚重的国风舞台,用唯美的奇幻风格再现东方战国烽火乱世的一面。 简介  诸侯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即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锡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和仪仗的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
  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编辑本段]由来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公元前9世纪,由於周厉王残酷统治发生「国人暴动」,诸侯各国原来一直服从周王,暴动以後代表中央政权的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实际控制区只剩下几百里。後来周幽王为了取悦美人,不惜燃起烽火,各地诸侯以为周天子有兵祸而急忙起兵勤王,岂料只见幽王安然无恙,各诸侯自此便不理周室的烽火了。周室後来被犬戎入侵,欲举烽火但却无兵来援,著名成语即「烽火戏诸侯」就出自这个时代。
  周幽王被杀,中国进入春秋时代後,基本为混战时期,北方有燕、山戎;东边有齐;西方有秦、蜀、巴;南方楚、吴、越;中部从西至东依次为晋、衞、鲁,另外还有郑、陈、蔡、宋。诸侯列国实力不均,强国齐、晋、秦、楚、吴、越,春秋五霸在这一时期出现。客观上促进了诸侯各国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产生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哲学理论,如儒家学说、道家理论,学术气息极为浓厚,涌现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战国时期以後,原来的晋国被赵、魏和韩「三家分晋」;吴被越所灭,越又被楚所灭;剩下的大国:秦、楚、齐、燕、赵、魏、韩被称为战国七雄。
  秦王政後来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废弃分封诸侯制度,而把天下分为郡、县,由朝廷任官治理。
   诸侯起源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周本纪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
  『太伯之礶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吴太伯世家
  第一《吴太伯世家》
  『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馀各以次受封。』———周本纪
  第二《齐太公世家》
  第三《鲁周公世家》
  第四《燕召公世家》
  第五《管蔡世家》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於焦,黄帝之后於祝,帝尧之后於蓟,帝舜之后於陈,大禹之后於杞。』———周本纪
  第六《陈杞世家》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卫康叔世家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本纪
  第七《卫康叔世家》
  第八《宋微子世家》
  第九《晋世家》
   诸侯国
  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中国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分封制。中国自汉朝开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划,少数时期成为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史料记载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诸侯国林立之时,《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1:有军功2:开国元勋3:皇亲国戚4:皇帝格外开恩5:世袭候爵6:品级特别高的大臣7:皇帝的近臣8:皇帝最信任的大臣9皇子封候位

汉朝刘邦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非刘氏子孙不能为王,没有功劳不得封侯~别的朝代没怎么注意过,应该也都差不多

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有的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田”和“子”、“男”也是爵称,目前尚无定论。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有个别并非天子的王者,如■王、吕王、丰王等,都属戎狄首领。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四国。

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宋景公)、宋公得(宋昭公)。

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燕)侯、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

男。《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战国时期除楚国和越国早已称王外,魏、齐、赵、韩、燕、中山等国也在战国中期相继称王,突破了西周以来的诸侯爵称。各国又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并推行与之适应的爵制。三晋和燕、齐的爵秩等级,大体仍为卿和大夫。楚的最高爵位叫执■,情况较为特殊。秦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二十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内侯(十九级)、彻侯(二十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十八等爵,“则如吏职”。

两汉汉初,在二十等爵外,又先后分封异姓、同姓为王。诸王封爵,带有浓厚的分封制色彩,与中央集权制相■格。文帝、景帝,特别是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限制并削弱诸王权力,诸王遂不得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同时,列侯(原名彻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也与二十等爵相分离,与王爵共同构成封爵制度。自关内侯以下,为赐爵制度。封爵优于赐爵的主要权益是:享有封国或食邑;置官属;爵位世袭;衣食租税;具备崇高的政治地位。

两汉封爵的爵级主要是王、列侯两等,此外还有公主汤沐食邑。王、列侯官属数量因爵之高低而多少不等,但任用权却在中央。汉初定制,“非刘勿王”(后演变为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王的封授对象是皇子,列侯主要封授异姓功臣,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亦是列侯。诸皇子王初以区域立国,跨州连城,形成尾大之势。汉武帝推行推恩析国政策,诸王遂以郡立国。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曾废王爵,封九皇子为国公,旋即复旧。两汉除王莽、曹操以权臣称王外,异姓功臣只能封为列侯。列侯,西汉时多以县立国,也有食乡亭者,但并无乡侯、亭侯之称。至东汉,列侯正式分为县、乡、亭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遂出现大量的外戚侯、宦者侯、恩泽侯,虽有悖于“非功不侯”的原则,但县、乡、亭侯的爵称爵序并未因此发生变化。

封爵传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皇亲和重要功臣“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这就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益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此外,公主汤沐食邑也可由公主之子承袭,但并不普遍。

汉代封爵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诸如诸侯不与政事、惟得衣食租税,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无子国除,绍封继绝等重要原则,均在不同程度上为以后的王朝所沿用。

两汉十九等赐爵,爵称与秦同。凡赐爵皆可“有罪以减”,无爵者则为士伍。十九级爵中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亦称吏爵,具有免役特权。获得吏爵的主要途径是凭借军功吏■。第八级(公乘)以下至第一级(公士)为低爵,又称民爵,获得民爵的主要途径是因特典、灾异而诏赐天下民爵。法制规定,民爵高于第八级时须转让亲属,故除非有特殊原因,民爵一般不能升至吏爵。获得吏爵、民爵的另一途径是买爵。汉文帝刘恒实行入粟拜爵,开卖爵先例。汉武帝特设武功爵十一级,标价出售,以缓解财政困难。以后屡有卖爵诏令,赐爵趋于猥滥。东汉末年,赐爵已成“空设文书”,不再为时人所重。魏晋南北朝时期,赐爵制遂废弃。

魏晋南北朝魏晋之际,设置五等封爵,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变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

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县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如刘裕封宋王,萧道成封齐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三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西晋王国按大、次、小可分别置三军、二军、一军,自选官属。其他王朝,则无置军和自选官属权。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骨肉相残因此时有发生,构成诸王干政、乱政的政治格局。

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咸熙元年(264),即将代魏的司马氏设立五等封爵。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十级。每级封爵都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样。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滥封无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

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就创新而言,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北魏王二分食一,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的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典型的虚封制是北朝的散爵,如散公、散侯、散伯等等。北周初年,因租税有限,开国封爵“虽锡以茅土,而未给租赋”。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寄食户数仅是原食邑户数的十分之一。这种封户为虚、寄食户为实之例,为以后的虚实相结合的食租税方式提供了借鉴。

隋唐隋唐爵制与北周末年之制略同。国王更名为亲王(正一品),以封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废县王。王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隋从一品,唐正二品),开国县公(隋从一品,唐从二品),开国县侯(隋正二品,唐正三品),开国县伯(隋正三品,唐正四品),开国县子(隋正四品,唐正五品),开国县男(隋正五品,唐从五品),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

九级封爵,并“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级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食诸郡”,不再直接从封国内征收租税。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数额为:亲王一百顷,郡王五十顷,国公四十顷,郡公三十五顷,县公二十五顷,县伯十顷,县子八顷,县男五顷。均田制瓦解后,诸侯亦不再受永业田。

宋宋承唐制,但略有变化。爵称是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十二等。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不再封授。郡公以上,主要是皇亲宗室封爵,其中郡王、国公也封授重要功臣。开国郡公以下,是异姓封爵。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邑过其爵,则进爵号,但止于开国郡公。每次增食邑户数,自二百户至千户;实封户数,自百户至六百户。而亲王、重臣特加食邑者,往往有逾千户者,以至有郡公食邑累加至万余,实封至数千户者。

宋代封爵颇滥,文官少监、少卿以上,武官副率以上,内职崇班以上,皆有封爵;丞、郎、学士、刺史、大将军、诸司使以上,则有实封。封爵系于官位,与功勋关系不大。

元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初,曾实行分封制度。功臣、亲属、贵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称是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并可世袭。各级“户长”在封地内有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的权利。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初,亦曾在占领区内实行分封制,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破坏,后不得不废止而实行封爵制度。

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系、功臣,其余爵称均用于封赠。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宗亲封爵除嫡长子外,皇帝诸子封亲王;亲王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子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玄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并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洪武九年(1376),规定亲王禄米五万石,郡王一万石;镇国将军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免除租税。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顾诚)

明代异姓封爵,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公、侯、伯封号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洪武初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七百石。而有的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李广廉)

清清代爵位名称、等级设置又有新变化。有宗室封爵,外藩蒙古封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之分。爵位为世袭,故又称世爵。

宗室封爵,封授宗室和觉罗,由宗人府掌管。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共十二等;加上嫡子受封二等(即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为长子),共十四个名位二十等级。宗室封爵,分为功封、恩封、袭封、考封:以功勋受封的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为“恩封”;亲王至奉恩将军出缺,由钦定承袭的为“袭封”;亲王以下,除袭封的一子外,其余诸子,年至二十按例考试受封的为“考封”。袭封次数,各有不同:功封爵位皆世袭罔替;恩封、考封爵位皆以次递降,和硕亲王降至奉恩镇国公止,多罗郡王降至奉恩辅国公止,多罗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止,固山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止,奉恩镇国公降至一等镇国将军止,奉恩辅国公降至一等辅国将军止,其余爵位皆降至奉恩将军止;凡由本支子孙袭封者,降至最后一等均准世袭罔替;由旁支子孙袭封者,功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五次止,恩封、考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三次止。初封亲王、郡王死时赐封号;承袭者仍称其祖原封号,死亡,在封号下加一字为谥。

宗室封爵,按爵位高低,分等授与俸银、俸米、庄田、牧厂、珠轩、府第、官卫、服物等。

外藩蒙古封爵,封授蒙古、回部、唐古特等少数民族上层。由理藩院掌管。内扎萨克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下又设台吉(塔布囊),分一、二、三、四等。亦有封世子、长子之制。外藩封爵,大体上均比照宗室封爵,惟俸银低于宗室世爵,如宗室亲王每年支俸银一万两,俸米一万斛,而蒙古亲王每年只支俸银二千五百两,俸缎四十匹,相当于宗室的贝勒封爵所支的俸银。

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一般称为民世爵,封授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中的文武功臣(称“酬庸”或“奖忠”),外戚(称“推恩”),孔子后裔(称“加荣”),朱明后代(称“备恪”)等,由吏部掌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二十七等级。封授,以云骑尉为准,无论加等、进位或袭次,都以所得云骑尉数量而定。如:得两个云骑尉可令为“骑都尉”;再加一个云骑尉则为“骑都尉兼又一云骑尉”;如又得一个云骑尉,便又可令为三等轻车都尉;如此累加,可直至一等公。袭次,除世袭罔替外,各爵均定有降袭次数,如:一等公袭二十六次,一等侯兼一云骑尉袭二十三次,一等伯兼一云骑尉袭十九次,一等子兼一云骑尉袭十五次,一等男兼一云骑尉袭十一次,其余类推,袭次尽,改封为恩骑尉。除个别情况外,民世爵均可世袭罔替。袭爵,有并袭(即由两爵以上合并为一爵加等进位承袭)、分袭(即原先二人之爵并袭后,可再分开承袭)。公、侯、伯始封时,皆赐美名。世爵犯罪革爵,但除犯赃罪外,均准其子孙嗣袭,无嗣则除。民世爵俸银俸米按二十七个等级发放。

封爵都登载于皇册,十年奏修一次。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世爵及外藩蒙古世爵由吏部增注,宗室王公及觉罗皇册,则由宗人府增注。


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封侯,封候和封王到底有什么区别?
封王肯定比封侯好,古时候王是很大的,在秦始皇程皇帝以前,各诸侯国王是最大的。曹奂封王是给曹操一个面子而且司马家毕竟是吃曹家的老底,要显示自己的正宗必须使曹家为正宗,所以刘禅跟孙皓都没封王,曹奂封王。

汉武帝时有那些人被封为侯或王
只有战功的人才能封侯,只有皇室才能封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封侯的都是有战功的将军,或朝廷的重臣。如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南奅侯公孙贺、浞野侯赵破奴、海西侯李广利、秺(dú)侯金日磾、安阳侯上官桀等 ...

汉朝是怎样封王,封爵的?
所谓万里觅封侯,将军们的梦想也就是万户侯了。 将军的职位就多了,大体如下:大将军,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

明朝的所有的封王都有谁?
忠勇王金忠:本名也先土干。永乐二十一年以其部属归附,封王,赐姓名。宣德六年八月卒。宣平王朱勇:抚宁伯朱谦之子。景泰二年袭伯爵,成化三年二月进封侯,成化十五年进封公,弘治九年二月卒,追封宣平王,谥“武庄”。二、以下是同姓王:秦愍王朱_朱元璋、嫡二子1370年—1395年洪武三年封。十一年...

古代封王封侯,比如陈留王,秦王,平西王,贤王,康王,前面的陈留,秦都指...
一般是地名,大的像秦王、吴王、晋王,以春秋战国时代强国旧辖区为王号,这类王一般封地比较大,地位也比较高。小的像陈留王,昌邑王,安化王,封地一般只有一县数县。一般来说,一个字的是亲王,两个字是郡王,亲王地位更高。也有的是其他寓意的封号,清朝的王爵一般都是这类,因为他们没有封地和...

项羽裂土封侯封了哪些侯,怎麽封的???求解
陈馀对人讲: “张耳与我功劳相当,现在张耳封王,我只为侯,项羽太不公平!”他与田荣串通联络,在分封后不到三个月,就起兵反叛。彭越曾响应陈胜、项梁而聚众反秦,也曾协助刘邦昌邑攻城,因未能随项羽入关,未得分封,其万余部队一时竟无所归属。项羽的分封不能为所有义军将领所认可,一开始就...

古代封王和封侯有什么区别古代封王
关于古代封王和封侯有什么区别,古代封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秦、楚、燕、韩、赵、魏、齐,王。2、宁王、福王、晋王、周王、鲁王、 襄王、湘王、代王、蜀王、魏王、卫王、辽王、 庆王、永王、岷王、谷王江夏王、淮安王潞王、庸王、康王、...

古代分封中什么样的人会封侯,什么样的会封王
一般皇亲封王,功臣封侯。 功臣一旦封王,两个结果,要么篡位,如司马昭、刘裕、萧道成、萧衍等等呢 要么被杀,如韩信、英布、彭越。

明朝的所有封王
永乐二十一年以其部属归附,封王,赐姓名。宣德六年八月卒。 宣平王朱勇:抚宁伯朱谦之子。景泰二年袭伯爵,成化三年二月进封侯,成化十五年进封公,弘治九年二月卒,追封宣平王,谥“武庄”。以下是同性王: 秦愍王 朱樉 朱元璋、嫡二子 1370年—1395年 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府。二十八年薨。 秦隐王 朱尚炳...

汉代的封侯制度是什么?
白马盟誓是说非刘不王,非功不得封侯,虽然之后被吕后等政治集团给破了几次戒,可是在西汉一朝还是执行的比较好的 原来的封侯封王制度是政治与经济特权结合的,但是在武帝削番后政治特权受到了特别的削弱...

额敏县18741562409: 古代封侯根据什么起的名字?????? -
南迹伏萨: 有根据姓氏来的,不过这种封法很很不讲究,要么这个人名气很大,要么是那种花瓶(摆设)罢了,还有是根据封地或家乡来封号,这种较出名,最后是根据个人的功绩,秉性,及当权者意向来定

额敏县18741562409: 想写小说但搞不懂古代的一些身份和封号之类的,王爷和侯爷区别和地位差异有哪些不同?双字封号和单字封号 -
南迹伏萨: 我跟楼上的意见相反,古代是单字尊贵些.比如唐朝吧,单字封号的是亲王,双字的是郡王.汉朝也是,比如汉文帝登基前是代王,他是刘邦的亲儿子.还有一些比如淮南王刘安,他只是刘彻的叔叔.据说有的世家,嫡子都是单字而庶子是双名.另外,王爵和侯爵的差别就是王爵一般封皇室子孙,或者开国功劳非常大的功臣,但是也很少.基本都是皇室子孙.侯爵往下都是勋爵,有功的啊,裙带关系的外戚啊都可以封.听起来很威风但是感觉不值钱了. 嫡子嫡女滴问题,正妻能生几个就有几个嫡子,只要是嫡妻生的都叫嫡子.称呼世子应该是加上爵位而不是姓氏.毕竟每个王爷都会有世子,但是往往大多数王爷都是同姓的,所以应该称为X王世子或XX王世子.全手打,往采纳.

额敏县18741562409: 古代男子未及弱冠之时可以封王吗 -
南迹伏萨: 可以.只要是嫡长子就可能封王.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额敏县18741562409: 古代封王的问题古代有很多王爷,请问那些王的名字是什么来的,为什么
南迹伏萨: 1、古代封王的王号来源各个朝代都不一样. 早期王朝,如西汉,王爵是有实际封地的,封地名称就是王号. 后期王爵不再有实际的封地,如明朝王爷只有居住地,所以居...

额敏县18741562409: 古时候,皇上的儿子除了太子是不是都会封为王爷?
南迹伏萨: 不是,一般皇上很器重的儿子会封王(除太子之外),例如汉代,汉武帝刘彻原本没封王,后来受到重视后才封的;也有和皇上关系不错的兄弟会封王,例如宋朝;还有就是因为没能力没威胁而封王或者能力很强立过很大军功不得不封王.其实很多皇上的儿子在太子登位后都处死了,毕竟对后来的皇上有威胁嘛.

额敏县18741562409: 中国古代皇帝的儿子都有什么称号? -
南迹伏萨: 各个朝代都不一样 . 第一个皇帝嬴政 ,他的儿子们 ,还是延续战国时期 ,称作 “公子” . 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们 ,全部封王 ,并且有自己的王国 . 后世的皇帝们也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没有封地 . 到了明朝 ,朱元璋恢复了汉制 ,儿子们全部...

额敏县18741562409: 中国古代人们对位居王爵的人尊称为“王爷”那么对其他的五个爵【公侯伯子男】怎么称呼 -
南迹伏萨: 根据爵位的前面的封号称呼公、侯、伯爵可称如辅国公,定海侯,常山伯;公爵还可由姓来称如刘国公,张国公.子、男爵爵位都相对低,可统称“爵爷”或“大人”(所有爵位都可)

额敏县18741562409: 请问什么是侯爷? -
南迹伏萨: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候是爵位的第二等,候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自中国先秦时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名位和经济权利,所以说候爷是一种名誉头衔,并无上的权利,一般会被封为候爷的是与黄帝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或是用来策封功臣. 以明清两朝为例:公候伯三等爵位,专授功臣和外戚,三等爵可世袭罔替,也就是前一代爵爷可指定一个儿子继承爵位,继续享有皇帝给予的名誉和待遇.

额敏县18741562409: 古代人称呼名和字有什么讲究?
南迹伏萨: 古代人称呼名和字的讲究如下:1、在古代,古人称呼对方的“字”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字”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名”通常是供长辈和上级人员叫的.2、在古代指名道姓的称呼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冒犯,是不礼貌的.“字”一般是出现在古代,现代很少用,在古代的时候,男子在举行完冠礼时,会给自己取“字”,表示自己已长大成人.直称姓名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关于古代以字称呼表示礼貌尊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