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28):选择大于努力,格局决定结局

作者&投稿:茆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解读:

本段为《孙子兵法·兵势篇》的最后一段,是对《兵势篇》的总结,对“势”做了一个形象的概括,点明了战争中“势”的重要性,同时也认为“势”是可以人为造就的,用人之才就是用人之“势”。

孙子以“木石”为喻,说明想要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就必须借用各种有利条件去造“势”。木石在平地上静止,相当于无“势”;木石处于陡峭的斜坡上,那就有“势”了。

不得不说孙子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懂物理学,却已经在使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军事问题了。用今天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物体在平地上没有势能,搬到高山上就具有了重力势能,而这些都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孙子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得出结论“择人而任势”,简言之,就是“用人唯才,唯才是用”。同时,孙子一并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就如同“方与圆”,方容易竞争,通过努力变成圆,那就易得“势”了。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都算得上是一代英豪,他们的用人之道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三人之中,很多人认为刘备用人水平最差,我的观念却恰恰相反,认为刘备的用人水平是最高的。

相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孙权有父兄留下的江东基业,而刘备根本没有什么基底,他虽自称皇族后裔,但世数悠久,已经沦落到贩履织席为生,最后却混到三国之一的蜀国之主,这主要就是靠他的用人之道。从最底层爬到最高层,这也是我认为刘备是用人水平最高的原因。

刘备在三足鼎立中能稳稳站住,最主要的就是任用了诸葛亮,不得不说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有过人才能,但相对于刘备就差了一大截了。

比如说,对于派马谡守街亭这件事上,本来诸葛亮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认识完全胜过司马懿,但是在关键时候错用了马谡,导致全军溃败,差点使得全军遭受灭顶之灾。

当然诸葛亮确实有他的远见卓识,这又体现在派关羽守华容道这件事上,孙刘联合破曹之后,诸葛亮料定曹操必败走华容道。诸葛亮从大局考虑,若此时把曹操杀掉,己方难以与孙权抗衡,到时就不是三分天下的局面了,变成了孙权一家独大,为了稳定局面,于是定下“捉而放之”战略意图,但又不能明言。关羽是“忠义”之杰,诸葛亮派他去守关,收到了“一举两得”之效,若换上张飞,那蜀汉可能早就灭亡了。

由此可见,善于择人任势,可以造势,可以影响整个战争格局,成事在人,但要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产生对应价值。

而在现代商业中,很多公司把销售业绩归根于销售人员的问题,忽略了“求之于势,不责于人”的道理,简单地认为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就交给销售人员去销售就行了,销售好与不好都是销售人员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不行。

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没有借助外部广告宣传等先一步造势,对消费者来说,这些产品是完全未知的,根本没有在消费者的大脑里占有一席之地,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与此同时,产品定价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过硬等等。这些都是管理层决定的,因此如果说产品卖不出去,主要还是管理层的责任。

反之,那些销售业绩好的公司,线上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再加上线下营销推广活动,预先就在消费者的大脑里烙下印记,一旦产品进入市场就能迅速占领市场,形成品牌效应。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一一列举。所以说,对于用人,选择大于努力,所选择的人的格局决定了结局。


孙子兵法(28):选择大于努力,格局决定结局
本段为《孙子兵法·兵势篇》的最后一段,是对《兵势篇》的总结,对“势”做了一个形象的概括,点明了战争中“势”的重要性,同时也认为“势”是可以人为造就的,用人之才就是用人之“势”。孙子以“木石”为喻,说明想要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就必须借用各种有利条件去造“势”。木石在平地上静止...

389.孙子兵法28|侦判敌情4种方法,对当下社会生活有何启示?
深耕,开会员返贝,点击蓝色链接:成为丁与卯旗下首开年度会员奖励200贝 《孙子兵法》第六节“虚实篇”,孙子围绕如何“避实击虚”展开论述,并就如何侦察判断敌情给出了4种方法,堪称一绝。【原文】【释义】【解读】打仗贵在搞清敌情、我情、战场情况,商战也是如此,故而启示意义重大。思想必须走在...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翻译?
一、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翻译
孙子兵法之用间篇第十三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10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全国上下动荡不安,民众服徭役,疲惫于道路,不能从事耕作的有70万家。战争双方相持数年,是为了胜于一旦,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重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人情况而遭受失败,那就太“不仁”了。这样...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

孙子兵法36计都是什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产生后,影响极为重大。韩非子在《五蠹》篇中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可见其盛况。三国时曹操开注《孙子》之先河,以后注家蜂起,最有影响。流传最久的为宋十家注。《孙子兵法》在国外也流传甚广。753年唐玄宗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把...

孙子兵法(三十计及注释)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中包含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第一套〖胜战计〗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第03计 ...

剑道的起源!
室町時代以(兵法)稱呼劍道。 早就有(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等書流入日本,而古代有(平法學)這個詞,可能這些是造成稱呼(兵法)的原因。但兵法這個詞,包括行政法和作戰方法,不是單指一比一的劍術而已。宮本武藏(1584-1645)把包括行政的叫做(大兵法)光指劍術的叫做(小兵法)以示區別,這樣可能比較容易明瞭。 自...

揭子兵法揭子兵法的要略
《揭子兵法》是一部精炼的军事著作,它以一百个字为纲,每字对应一段深入解析,其内容按照权谋、形势和阴阳的原则进行分类。这部兵法被分为三篇:智篇、法篇和术篇(部分版本称为“部”)。智篇,专注于计谋策略,包括28字的内容,如"先机"、"识势"、"巧谋"等,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智慧和计谋以达到...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重要观点 -
务别加利: 《孙子兵法》在四个方面表述的精要观点.它们包括:一、主与将良好关系的架构模式;二、将的基本素质与重要条件;三、带兵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四、用兵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里到底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还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务别加利: 孙子兵法书里说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具体说明如下: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2、之所以是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为了后面不知彼而知己和不知彼不知己这一句说明的.3、之所以强调彼在己前,这样写是为了这充分强调战争当中,了解对手情况的重要性.否则,坐井观天,只能每战必殆.4、《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由春秋时期孙武所著,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潘集区19576769752: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出自孙子兵法哪一章? -
务别加利: 这是孔子说的《论语》,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意思是:大凡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创造记录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一般人所缺乏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地要求自己,并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 -
务别加利: 所谓“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孙子认为这是经天纬地、决定战争全局的五大战略要素“七计”是孙子用来进行战争力量对比的七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认为谋略的设计要从这七个方面逐一加以比较,要争取胜利,就必须明辨“五事七计”,对态势和相应的谋略选择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中谋略制胜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务别加利: 《孙子兵法》中谋略制胜思想主要表现在“庙算”制胜、“诡道”制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三个方面. (1)“庙算”制胜.是指靠战前充分周密计划取胜.因古代用兵之前的施谋定策是在祖庙里讨论决定,故称之为“庙算”.它强调战争指导...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中最经典的几句及其意思.有哪位朋友能告诉我? -
务别加利: <孙子兵法>中最实用、最经典的几句,我认为是以下几句: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说:既了解对方情况,也了解我方情况,便能百战百胜;2·〝兵者,诡道也〞意思是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和谋术;3·〝攻其无备,出其不...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虚实篇 -
务别加利: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zhidao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版所必趋也.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权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

潘集区19576769752: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以少胜多”是《孙子兵法》的经典名句.结合教材内容,找出体现这一思想的古代 -
务别加利: (1)代表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的形式和手段(武器等)可以变,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不会变,所以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就不会变.如,在战争中注重物资供应,保证供给线;在具体战役上提倡变通,灵活应变.

潘集区19576769752: 阐述孙子兵法全胜谋略的方法论 -
务别加利: 自古兵法重在其谋,《孙子兵法》把春秋以前的兵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了积极地反思,从战略高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指导方针,从“虚实奇正”到“因敌制胜”的战术理论.总而言之,兵法重在随机应变,为将者,应当审时度势,应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才为战略的最高境界.

潘集区19576769752: 孙子兵法有哪三十六计 -
务别加利: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