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文言文怎么说

作者&投稿:比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和在文言文怎么说
1.“到”在古文里怎么说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去干的。
3、至
例句:先秦·孟子《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到您这儿来了。
4、之
例句:清·彭端淑《为学》:“吾欲之南海。”
翻译:我想要到南海去。
5、达
例句:清·蒲松龄《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翻译:从黄昏到黎明,完全没有闭眼睡觉。
2.我和你用古文怎么说我:吾、予、余;和:与、同;你:尔、汝、君(男)、卿(女);任意排列组合即可。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扩展资料
古文中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
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
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乃: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文
3.“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余、吾、予
“我”也是,不要以为现代人才说我。“我”多作宾语和定语,一般不作主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宾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定语)“昂”《诗经》: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了河,我在等待我朋友。)“台”《尚书》: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不是我小子胆敢叛乱,夏朝罪恶深重,老天要消灭它。)“朕”《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爷爷叫伯庸)另外,除了用代词表示,还可用谦称,如:君王用:寡人、孤、不谷、一般人用:臣、在下,称自己的名,女人用:妾,奴婢
4.求短篇文言文带译文要求原文60字左右译文100字左右准确说字越少越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响水而水乌.戏於岸间,惧物之窥己也,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知其鱼而攫之.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灭迹以杜疑,为窥者之所窥.哀哉![翻译]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1、弈秋诲弈【原文】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孟子·告子上》【译文】下棋在众技艺中,只是一种小技巧,但不专心致志,就没法学会.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着会有天鹅飞来,想着张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说是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远不及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赶不上前一个人聪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2、豚子食于死母【原文】仲尼日:"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晌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庄子·德充符》【译文】孔子说:"我曾在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正巧遇见一群小猪在一头死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便都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为它们看到母猪不再用眼睛看它们了,不像一头活猪的样子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不仅是爱母猪的形体,更主要的是爱充实于形体的精神.3、巫马其买鸩【原文】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日:"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尸子》【译文】巫马其作为荆王的使者出访巴国.在途中,他遇见一个肩挑毒酒的人,于是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来毒害人的."于是,巫马其就向他买那毒酒,带的钱不够,又押上随行的车马.买来后,全部都倾倒到江里去了.《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醉翁谈录》节选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嘴对鼻子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子说:“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子对眼睛说:“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睛说:“吾能观美丑,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子又说:“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毛说:“我也不愿与诸君相争,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未尝一遇昔周人有仕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少年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主君好用老.用老主,后主又用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翻译: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有的人就问他:“为什么哭啊?”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所以就哭啊.”别人说:“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没求到呢?”回答说:“我少年的时候,学的是文,道德文章学好了,准备去当官,国王喜欢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国王死了,后来的国王又用武将.(等我)兵法武功学好了,用武将的国王又死了.少年的国王刚刚登基,喜欢用年轻人,我又老了,就这样没求成一次官.”商汤见伊尹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


早晨在文言文里怎么说
2. “清晨”在古文中怎么说,我要很美的那种词语,作文取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下面所辑表示“早晨”的词,是从现行中学文言文教材和一些古文中搜集整理的。这些表示“早晨”的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副词,在教材中应准确把握,便于自己...

“怎么做到” 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怎么做到”在文言文中可以说为“何以致之”、“奈何”、“安得”等。例如:何以致之:致之,即使其发生。何以,何为而。何以致之,指如何使发生。所以可以翻译为:“如何做到。”奈何:奈何,为何,指向对具体事物进行询问,表示疑问和困惑。所以可以翻译为:“怎么做到”。安得:安得,何以得之,...

古代怎么说在吗
其实都一样。不要看那些电视剧什么的。都是坑人。古代人说话都是用大白话的。文言文只有读书人才懂,所以那些经典都是文言文写的。为什么水浒传那么广为流传?就因为它没有用文言文,大部分百姓都听得懂看得懂。所以说狂人日记是突破。不要刻意搞得文邹邹,古人日常说话和我们差不多。在吗就是在不...

“你在干什么呢”用文言文中怎么说?
“你在干什么呢”用文言文来说就是“汝于何?”。“你”在文言文中的用词有很多,不过最多的用法就是“汝”,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何”常常用来表示做什么,什么事情之类的。所以这句话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就是“汝于何?”。

你在干什么呢!用文言文怎么说
“你在干什么呢”用文言文来说就是“汝于何?”。“你”在文言文中的用词有很多,不过最多的用法就是“汝”,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何”常常用来表示做什么,什么事情之类的。所以这句话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就是“汝于何?”。

“在这种情况下”用文言文怎么说?
【现代文】“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当斯之时 “斯”sī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乃,就:有备斯可以无患。劈:“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古同“厮”,卑贱。古同“澌”,尽。姓。

文言文现在怎么说
1. 文言文中“但是”怎么说 文言文中的“但是”有“但”、“然”、“而”等。我们一般都是用这几个连词来表示转折的。用“但”表示转折,与现代汉语的“但是”用法同。如曹丕《与吴质书》中:“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这一句可以翻译为: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但是还不够刚劲有力罢了。用“...

以为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问题一:我自认为用文言文怎么说 余自以 余―我 自―自己 以―以为;认为 问题二:以为在文言文中的翻译:作为和以之为的区别 以为,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老虎看着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看作是神灵.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未来在文言文里面怎么说呢
1. 未来一词用文言文怎么说 “未来”一词本身就是标准的文言文词语,并不是现代人新造的。证据非常多:未来(未来)《ZDIC.NET 汉 典 网》(1).没有到来;不来。《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北史·乐运传》:“婴径尺之鳞,其事非易;下不讳之诏,犹惧未来...

“在哪″古文中应该称为什么?
用何在,安在“何处”、“何地”、“何所”表示。如果加动词作宾语“去哪里”,就只需要一个字表达,即疑问代词“何”。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去哪里”表示为:何往?何之?

潮阳区13823738642: “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
孔爽山绿: 我:一般人:我,余,吾,予,在下 大臣:臣 皇上的弟弟妹妹:臣弟,臣妹 皇上:朕,寡人 嫔妃:臣妾,妾身, 在下,吾,予,身,区区.仆,鄙,愚,鄙人,卑人,小人,小子,小可 在下,末学,晚生,不佞,不才,不惠,不肖,牛马走 乃公 老朽,老拙,老夫,小老儿,老汉,老可,老躯,老身,朽人 老妾,老身,老娘

潮阳区13823738642: 在用文言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你”是第二人称,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女:用法同“汝”,可...

潮阳区13823738642: “在一起”用文言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关于 文言文 的介绍: 文言文[wén yán wén]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

潮阳区13823738642: 请问古人用文言文怎么说“生日与和”这两个词另外古人对恋人或者?
孔爽山绿: 诞辰、生辰、寿诞没什么古今之分,正式一点的就这样说恋人么,这倒没什么提及的,估计就是“郎”“君”或者男子对女子有“伊”“卿”之说的,如果更早的古代,“丈夫”也是一种爱称哟,表示的是一种尊崇

潮阳区13823738642: 只是和但是用古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古文同 ”但“.表示转折:只是,但是. 如: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出自:魏晋曹丕的《与吴质书》. 意思是: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只是(但是)还不够有力罢了.他的五言诗很完美,在同代人中最妙. 扩展资料:【但】的其他用法:1、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意思: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出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 意思: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与吴质书

潮阳区13823738642: 在的文言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1.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1、及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2、往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

潮阳区13823738642: “谁”在文言文里怎么说 -
孔爽山绿: 谁、孰都可.吾、余、予、我代表我.若、汝、女代表你.渠代表他.

潮阳区13823738642: 文言文里的我和你怎么说?
孔爽山绿: 我 余或吾 鄙人 你 汝 子 君 足下缘 和爱并没有啊 文言文一般都是单音词 而现代汉语是双音的

潮阳区13823738642: 倒在地上用文言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倒”文言文词语一般可以用“倾”.“在”文言文词语一般可以用“于”.“地上”文言文词语一般可以用“陆”.“倒在地上”用文言文可以这样说:倾于陆也.

潮阳区13823738642: “昨天与今天”用文言文怎么说? -
孔爽山绿: “昨天与今天”的文言文说法为昨日,今日. 昨日释义: 1、今天的前一天. 出处:《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2、过去;以前. 出处:《南史·王僧孺传》:“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今日释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